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模块政治史第二单元西方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考点4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09020345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87616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模块政治史第二单元西方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考点4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09020345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模块政治史第二单元西方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考点4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09020345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模块政治史第二单元西方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考点4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09020345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模块政治史第二单元西方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考点4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09020345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模块政治史第二单元西方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考点4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09020345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模块政治史第二单元西方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考点4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0902034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模块政治史第二单元西方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考点4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0902034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4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编者选题表考点题号共产党宣言1、2、3巴黎公社4、5、6十月革命7、8、9、10、11、12综合13、14一、选择题1.(2016武汉联考)19世纪初圣西门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切罪恶的渊薮,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人的理性,应由“实业家”等有产者承担社会改造的任务,建立一种“人人参加劳动,人人平等地拿取自己报酬”的新社会。据此可知,圣西门思想的重要缺陷是() A.尚未认清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B.缺乏与资本主义社会斗争的勇气C.缺乏社会主义理想蓝图的构建D.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不够彻底解析:A从材料信息看,虽然圣西门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但他认为应该通过“

2、实业家”进行社会改造,即通过资产阶级对社会进行改造以建立新社会。据此可知,圣西门尚未认清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故选A项。材料信息反映了圣西门思想的局限性,并不能说明其缺乏与资本主义社会斗争的勇气,排除B项;材料信息已经包含圣西门对理想社会的构想,故排除C项;D项与材料信息“资本主义社会是一切罪恶的渊薮”不符。2.(2016昆明质检)“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进行不断地斗争。”该观点出自()A.独立宣言 B.权利法案C.共产党宣言D.德意志帝国宪法解析:C从材料关键信息“阶级斗争的历史”和“压迫者和

3、被压迫者”可以看出该观点指出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发展,共产党宣言指明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C项正确。3.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工人的大规模集结,还不是他们自己联合的结果,而是资产阶级联合的结果,当时资产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必须而且暂还能够把整个无产阶级发动起来。因此,在这个阶段上,无产者不是同自己的敌人作斗争,而是同自己的敌人的敌人作斗争”。这里“敌人的敌人”主要是指()A.封建主义的残余B.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C.罗马天主教会 D.工业资产阶级解析:A无产阶级的敌人是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的敌人是封建势力,因此,A项正确。4.“帝国像纸房子一样的倒塌了;共和国又重新宣告成立了。

4、但是敌人已站立在门前此时能荷枪作战的巴黎人民都为防御目的编入了国民自卫军和武装起来,以致工人此时在国民自卫军中占有绝大多数。”这段文字记录的场景是()A.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 B.1792年普选产生国民大会C.1830年建立“七月王朝”D.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前夕解析:D巴黎公社革命发生前,因为普法战争的失败,第二帝国垮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面对普鲁士的进攻,巴黎人民组织了国民自卫军,以工人阶级为主,D项正确。攻占巴士底狱是法国大革命的开端,当时,法国建立的是君主立宪制,不是共和国,A项错误。1792年普选产生国民大会宣布建立共和国,但是,它取代的是君主立宪国,不是帝国,B项错误;18

5、30年建立的“七月王朝”是君主立宪制政权,不是共和国,C项错误。5.(2016邯郸调研)亚当斯密在其撰写的道德情操论(1759年)中主张:“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为实现这一目标,率先在政治方面进行的实践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C.巴黎公社的建立 D.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解析:C分析题干可知,本题要求回答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首次实践。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属于理论创立,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是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

6、调整,故B项错误;俄国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但并非“率先”,故D项错误。6.巴黎公社公告第44号向人们宣布:“你们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最近成立的代表机构在你们的支持下,将着手补救前政权造成的灾难:遭到破坏的工业,停顿下来的劳动,瘫痪的商业贸易,即将获得有力的推动。”这在本质上表明()A.巴黎公社是劳动人民的政权B.巴黎公社旨在恢复发展生产C.巴黎公社获得农民阶级支持D.巴黎公社是工商业代表机构解析:A材料中的“你们”指的是无产阶级,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代表着劳动人民的利益,A项正确。巴黎公社并未得到农民阶级的支持,排除C项。B项符合材料信息,但是不符合“本质”。巴黎公社代表无产阶级利益,D项错误

7、。7.(2016青岛检测)“3月8日到12日,彼得格勒城的妇女们上街游行,要求政府解决面包短缺的危机。失业的工人,缺粮、断饷的逃兵与贫穷的农民趁机加入”该事件使俄国()A.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B.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C.签订了退出战争的和约 D.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解析:B俄国二月革命爆发于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23日),与材料的时间相符,故该题实际要求回答的是俄国的二月革命使俄国,由此,很容易判断B项正确。8.(2015乌鲁木齐一模)俄罗斯著名的社会学家米罗诺夫写道:“战争注定会使俄国国内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转变为反对新的民主制度的斗争,因为受教育阶层已经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失去了对民

8、众的控制”的主要原因是()A.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B.继续战争的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C.布尔什维克党的武装起义D.通过了和平法令解析:B材料的含义是俄国二月革命必然向社会主义转化,所谓“受教育阶层已经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指的就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失去民心,人民反抗的原因之一就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拒绝退出一战,B项正确。9.(2016青岛检测)1917年,苏俄早期领导人李可夫扬言:“社会主义变革的太阳将从何处升起?我想,在目前的情况下,就我们这种生活水平要开始社会主义变革,这不是我们的事业,我们没有力量,客观条件也不具备。我们不能超出资产阶级制度的范围。”该观点主要针对列宁()A.要求退出帝国主义大战B

9、.提出四月提纲C.落实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实行土地法令解析:B材料中李可夫认为苏俄在1917年尚不具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而列宁在1917年四月提纲中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B项正确。10.(2015沧州一模)“1917年的俄国革命最重要的教训就是:当国内有数百万人处于贫困状况时,不能无限制地寻求与资本家妥协。如果你们不进行内科治疗,那么更激进的力量就会到来,他们将会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材料中的“外科手术的方法”是指()A.迅速发展俄国资本主义经济B.临时政府反击德国侵略者C.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D.人民起来推翻沙皇政权解析:C材料中的“不进

10、行内科治疗”是指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能满足人民“和平”和“面包”的要求,拒绝进行社会改革;“更激进的力量”指布尔什维克党,“外科手术的方法”指的是无产阶级发动十月革命用暴力手段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11.(2016无锡调研)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认为:“如果说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世的生命比布尔什维克更为长;那么,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比1789年更为深远。”文中的“1917年革命事件”()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任务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标志着该国一百多年屈辱的历史从此结束D.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解析:D法国大革命传之

11、后世的生命长主要指法国大革命追求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影响深远。1917年革命事件指俄国十月革命,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故其“比1789年更为深远”,D项正确。12.欧洲不再是资本主义一统天下,自19世纪以来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和对世界的支配地位受到了真正的挑战和动摇。这一变化始于()A.19世纪末20世纪初B.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C.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D.20世纪八九十年代解析:B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欧洲是一战的主战场,损失惨重,欧洲的中心地位和对世界的支配地位动摇,B项正确。二、非

12、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03年,(英国)最富裕的1.4%的家庭取得国民总收入的15.7%,到1867年,0.07%的家庭就取得16.2%的国民总收入1867年,占家庭总数约3/4的劳动者家庭在国民总收入中只占有不到40%的份额,而占家庭总数约1/4的中、上社会阶层则占有国民总收入的60%强。钱乘旦工业革命中的贫穷材料二19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生产与工资增长指数(%)年份1860年1870年1880年1890年1900年工业生产指数43566794100工资增长指数64708190100根据全球通史有关数据整理制定材料三本杰明迪斯雷利(注)的小说西比尔对19世纪中期的英国社会

13、阶级的分化作了以下描述:“两个民族(富人和穷人),他们之间没有往来、没有同感;他们好像不同地带的居住者即不同行星上的居民,不了解彼此的习惯、思想和感情;他们在不同的繁育情况下形成,吃不同的食物,按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不受同样的法律支配”(注:英国政治家,保守党领袖,1868年、1874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当政时期推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措施,包括把投票权延伸至工人阶级男性、工会的合法化和罢工的权利条款等。)材料四富裕市民的“占有阶级”,即“资产阶级”,和依赖工资的工人的“劳动阶级”,即“无产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斗争和战争。和平解决问题已经为时过迟。阶级的差别将继续尖锐,反抗的精神

14、已经进入工人的头脑,愤慨情绪与日俱增,个别的游击分子开始集结成为相当规模的抗争和示威,只要小小的撞击,就足以引起雪崩。然后,战斗的呼喊就会传遍全国:“向宫殿开战,给茅屋和平!”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1)材料一、二反映了当时英国的哪些社会现象?并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2)依据上述四则材料,针对当时英国社会阶级分化的问题,本杰明迪斯雷利和恩格斯在认识上有何不同?解析:第(1)问,材料一反映了19世纪前、中期,英国社会贫富分化严重,材料二反映了19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生产迅速发展,英国工人的工资水平增长幅度较大,其原因分别从两次工业革命、工人运动等方面考虑;第(2)问,解答时注意本杰明迪斯雷

15、利和恩格斯阶级属性的不同,这就决定了其认识的不同:本杰明迪斯雷利主张通过社会改革,缓解英国社会阶级分化严重的问题,而恩格斯则主张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反抗资产阶级统治。答案:(1)社会现象及产生的原因:19世纪前、中期,英国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拥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或工业资产阶级)财富迅速增长,而劳动者(或工人阶级)相对贫困。19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19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人的工资水平增长幅度较大(或经济待遇有较大改善)。原因: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发展;殖民掠夺给英国带来财富的迅速增长;工人为争取经济权利不断斗争;资产阶级采取措施缓和阶级矛盾。(2)本杰明迪斯雷利:从改良主义思想出发,主张通过政府改革,提高“穷人”阶级(无产阶级)的政治地位,缓和社会矛盾。恩格斯:从阶级斗争的思想出发,强调工人阶级应该以暴力革命(武装斗争)的方式反对资产阶级统治,求得自身解放。14.(2015太原三模)阅读材料,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