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清镇市鸭池河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86698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清镇市鸭池河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贵州省清镇市鸭池河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贵州省清镇市鸭池河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贵州省清镇市鸭池河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贵州省清镇市鸭池河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清镇市鸭池河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清镇市鸭池河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新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清镇市鸭池河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一、 书写水平考查(3分)1、 评卷老师根据学生全卷的书写质量酌情给分。二、 听的能力考查(10分)2、 请根据下列拼音,写出材料中所听到的3个词语。cu cn ( ) gu l ( ) mng ( )3、请根据短文内容填空。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 )!温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 )!( ) 在花丛间忙碌,那是在教我们勤劳! 4、请任意写出短文中所运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 5、请仿照文中大自然的启示,自己也写一个大自然给你的启示: 三、 基础积累及运用考查(20分)6、请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

2、的一项是( )A、愧怍(z) 簌簌 (sh) 吊唁 (yn ) 尴尬 (g)B、狼藉 (j) 箱箧 (qi) 仄歪 (z) 案牍(d)C、蹒跚 (sn) 疟子( yo) 绥靖 (shu) 凹凼(dng)D、寒噤(jn) 震悚(s) 差使 (ch) 俨然(yn)7、请选出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风尘苦旅 荡然无存 B、张皇失措 穷愁潦倒C、微不足道 触目伤怀 D、大廷广众 锐不可挡8、请选出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B、惨淡:凄惨暗淡,不景气。C、白丁:平民。文中指家境贫穷,没有读过书的人。D、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9、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一

3、项是( )A、陋室铭选自刘禹锡集,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B、老王是我国著名作家钱锺书先生的夫人杨绛所写的一篇小说。C、鲁迅,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教育家、革命家。鲁迅的多部作品被选入了中学语文课本。譬如:这个学期我们就学过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的阿长与山海经,文中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无限感激和怀念之情。D、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是由英国作家雨果所写,他的代表作品有高老头和巴黎圣母院。10、对下列语文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这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依次是:形容词、名词、动词。B、“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

4、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这个句子中的“彻底”、“漂亮”都是褒义词。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个句子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D、“委婉”与“含蓄”是一组近义词。11、古诗文默写填空。 (1)请将下列诗文默写完整。 ? 烟波江上使人愁。 斯是陋室,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笔力千钧,描写洞庭湖动态美景的千古名句是:_ _ _,_ _。杜甫的望岳中,诗人化用孔子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表达了诗人不但要攀登泰山极顶,更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豪情的诗句是: , 。12、名著阅读考查。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 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

5、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这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 (填体裁)。主人公当过 ,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屈辱。后来在 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四、阅读能力考查(22分)语段(一) 背影节选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

6、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a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b;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c,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13、请在文中空白处填上描写父亲动作的词语。 a: b: c: 14、请用一个

7、四字短语概括本段内容: 15、文段中写父亲的衣着: “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对其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才替祖母办完丧事,黑色有哀悼的意思。B、家境惨淡,父亲老境颓唐,“黑布”刚好反映了家境的困顿。C、着力刻画父亲生活古板,表明我要继承这种家风。D、黑色色调暗淡深沉,与全文气氛一致。16、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父亲的 和 的描写,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A、因为在儿子将要与自己告别之际,买了橘子,心里感到十分高兴。B、因为尽到了父亲关怀照顾儿子的心意,所以感到轻松,表现出父亲含蓄深沉的爱子之心。C、因为橘子买回来了,身上扑打干净了,所以感到轻松。D、因为儿子长

8、大了,能自谋生路,所以心里轻松。17、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过同上文一样的精彩瞬间?是否也有平凡而伟大的形象(母亲、父亲、老师或其他人)在你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请把它记录下来 ,那一定是很感动人心的。 (提示:描写一个小镜头,表现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形象。60字左右)语段(二)一个母亲创造的奇迹德国二战结束后,一个纳粹战犯被处决,他的妻子因无法忍受众人的羞辱与谩骂,吊死在自家的窗外。第二天邻居们走了出来,一抬头就看见了那个可怜的女人。窗户微开,她两岁的孩子正伸出手向悬挂在窗框上的母亲爬去。眼看另一场悲剧就要发生了,人们屏住呼吸默然地观望。这时一个叫艾娜的女人不顾一切地向楼上冲去,把危在旦夕的孩子救

9、了下来。她收养了这个孩子。而她的丈夫曾经因为帮助犹太人而被这个孩子的父亲当街处决。街坊邻居没人理解她,甚至没有人同意让这个孩子留在他们的街区,他们让她把孩子送到孤儿院或者干脆把孩子扔掉。 艾娜不肯,便有人整日整夜地向她家的窗户扔秽物,辱骂她。她自己的孩子也对她心存芥蒂,甚至以离家出走相威胁。可是,艾娜始终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一个小天使。”渐渐地,孩子长大了,邻居们的行动已不那么偏激了,但是还有人常叫他小“纳粹”。同龄的孩子都不跟他玩。他变得性情古怪,常常以搞恶作剧为乐。直到有一天,他打断了一个孩子的肋骨,邻居们瞒着艾娜把他送到了十几里外的教养院。半个

10、月后,几乎发疯的艾娜费尽周折,终于找回了孩子。当他们再次出现在愤怒的邻居们面前时,艾娜紧紧地护着孩子,乞求邻居们说:“给他点儿爱吧,他也会是一个可爱的小天使的。”孩子就在那个时候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痛哭流涕,悔恨充斥着幼小的心灵。艾娜告诉他,最好的补偿就是爱,爱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从此,他痛改前非,认真做人。在别人的诋毁与侮辱面前,他不再针锋相对;在别人有困难时,他又总是不计前嫌,乐于助人,并友善地与人相处,礼貌待人多年来一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在支撑着他:一个不相干的女人给了自己一份母亲的爱,我有什么理由不去爱别人!中学快毕业那年,别的同伴都陆陆续续收到了一些礼物。哪怕是一支钢笔或是一辆单车,可

11、他什么也没有。他的母亲艾娜依旧日夜操劳,他开始有一丝失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对是错。终于,毕业典礼如期举行。校长念到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就走上台,那一刻是多么神圣和骄傲!作为一个“纳粹”的儿子,他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已是不易,他多想自豪地对世界大喊我毕业了!但是这种感觉转瞬即逝不会有谁关注我的成功的! “雅克里”他听到校长念他的名字了,于是移动着沉重的脚步,沮丧地向台上走去,“雅克里,祝贺你正式毕业。”这时,雅克里听到台下掌声如潮,他回过头,看见自己的母亲艾娜和许许多多的邻居不知什么时候站在台下,正粲然地冲着他微笑。他的邻居们每家都派了代表来观看他的毕业典礼,这在该校可是史无前例的。 “我收到了这一

12、生中最好的礼物”雅克里在台上激动得只说了这么一句话。这是发生在德国的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那样的年代,一个纳粹战犯的儿子受到如此的礼遇的确罕见。如果说这算得上一个奇迹的话,那么,我想说的是,这是一位母亲用爱创造的奇迹。 18、本文的记叙顺序是 。19、雅克里被邻居送往教养院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20、第自然段中加点词语“这”指代的是 21、第段中雅克里激动地说:“我收到了这一生中最好的礼物”,你认为“最好的礼物”的含义是什么? 22、阅读此语段之后,你认为文中的艾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语段三 爱莲说(6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3、解释语段中加点的词语。 可: 亵玩: 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