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检验项目介绍ppt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610854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PPT 页数:208 大小:8.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验科检验项目介绍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8页
检验科检验项目介绍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8页
检验科检验项目介绍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8页
检验科检验项目介绍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8页
检验科检验项目介绍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检验科检验项目介绍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验科检验项目介绍ppt课件(2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检 验 科 各项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宋志广 2013年08月05日,主要内容,第一部分 血常规检验 第二部分 尿液常规检验 第三部分 精液常规检查 第四部分 粪便的检验 第五部分 出血与止血检验 第六部分 生化检验 第七部分 外送检验项目,第一部分 血常规检验,血常规包括哪些项目 具体项目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在血常规中贫血类型的分析 白细胞分类变化与疾病预后的关系,血常规的检验项目有哪些,红细胞的有关检验项目 白细胞有关的检验项目 血小板有关的检验项目,第一节 红细胞检验项目介绍,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比积、红细胞的平均值(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容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2、)、红细胞直方图、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网织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异常形态。,一、红细胞计数(RBC),定义:即测定每升血液中所含红细胞的数量。 正常参考值: 成年男性 (4.0-5.5)1012/L 成年女性 (3.0-5.0)1012/L 新 生 儿 (6.0-7.0)1012/L 临床意义: (1)增多 相对增多:呕吐、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灼伤等所致。 绝对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代偿性增多:长期缺氧如慢性肺心病、肺气肿、法洛四联症等。 (2)减少 常见于缺铁性、溶血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急、慢性失血等。,二、血红蛋白浓度(HBG),定义:每升血液中所含血红蛋白的克数。 正常参考值: 成

3、年男性 120-160g/L 成年女性 110-150g/L 新生儿 170-200g/L 临床意义: (1)增多 相对增多:呕吐、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灼伤等所致。 绝对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代偿性增多:长期缺氧如慢性肺心病、肺气肿、法洛四联症等。 (2)减少 常见于缺铁性、溶血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急、慢性失血等。,三、红细胞比积(HCT),定义:血液中红细胞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正常参考值 成年男性 0.40-0.50(40%-50%) 成年女性 0.37-0.48(37%-48%) 新生儿 0.49-0.60(49%-60%)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大面积烧伤、脱水等病人,临床上常用

4、于脱水和 烧伤病人的补液依据。 降低:各种贫血时,红细胞比积随红细胞的减少而降低,但因红细胞的 大小不同二者下降比一定平行,临床常用于计算红细胞的平值, 有助于贫血类型的鉴别。,四、红细胞平均值,1、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 定义: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平均量,以皮克为单位。 公式: MCH=(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g)x10pg)/ 每升血液红细胞浓度数=xxpg 2、红细胞平均容积(MCV) 定义:每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以飞升为单位。 公式: MCV=(每升血液中红细胞体积(L)x1015fl)/每升血液红细胞浓度数=xxfl 3、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定义:平均每升

5、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的浓度,以g/L表示。 公式: MCHC=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克数(g/L)/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比积()=xxxg/L,五、红细胞平均值的临床意义 (正常人和各型贫血时红细胞平均值参考值比较表),不同类型贫血的红细胞粒度分布图,六、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定义:是由仪器测量获得反映周围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就是反映红细胞大小不等的客观指标。多数仪器用所测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表示即RDW-CV,也有的仪器采用RDW-SD报告方式。 正常参考值:RDW-CV 15%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也可用于缺铁性贫血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七、网织红细胞计数(RET

6、),网织红细胞概念:网织红细胞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胞浆内尚存在嗜碱性的RNA物质,经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活体染色后呈浅蓝色或深蓝色的网状结构。 正常参考值: 成人/儿童0.51.5%;新生儿36%; 网织红绝对值 成人(2484)X109/L 临床意义 增加: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各增生性贫血均可增多,溶血性贫血增加尤为显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应用维生素B12、叶酸或铁剂治疗后明显增多,表示治疗有效。 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红细胞的异常形态,第二节 白细胞检验项目的介绍,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白细胞直方图。,一、

7、白细胞计数(WBC),定义:即测定每升血液中白细胞细胞的总数。 正常参考值:成人(410)X109/L 儿童(512)X109/L 新生儿(1520)X109/L 临床意义 1.增加 (1)生理性增加:新生儿、妊娠晚期、分娩期、月经期、饭后、距烈运动后、冷水浴后及极度恐惧与疼痛。 (2)病理性增加:大部分化脓性细菌所引起的炎症、尿毒症、严重烧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出血、组织损伤、手术创伤后、白血病等。 2.病理性减少 病毒感染、伤寒、副伤寒、黑热病、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极度严重感染、X线照射、肿瘤化疗后和非白血性白血病等。,二、成人外周血中各种白细胞 正常参考值,成人外周血中各种白细

8、胞正常参考值,三、各种白细胞临床意义,中性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增多 (1)急性感染或化脓性炎症,是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原因。 局部感染如中耳炎、脓肿、疖痈、扁桃体炎、阑尾炎等。全身感 染如肺炎、丹毒、败血症、猩红热、白喉、急性风湿热等,均能 引起明显的中性粒细胞增多。其程度则与微生物的种类、感染部 位、年龄和机体反应性有关,一般增加至(1525)X109/L。 (2)中毒:如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轻度或早期汞、铅中毒。 (3)急性出血、急性溶血和手术后。 (4)恶性肿瘤、粒细胞白血病等。 (5)心肌梗塞和血管栓塞,也可发生不同程度的中性粒细胞增高。 2.中心粒细胞减少 (1)某些传染病

9、如伤寒、副伤寒、布氏杆菌病、疟疾;某些病 毒感染如乙肝、 麻疹、流行性感冒等。 (2)化学药物中毒与放射线损伤 如X线与镭照射、抗癌药物、晚 期或严重的砷(或铅、 汞、锑、苯)中毒等。 (3)血液病 如再生不良性贫血、白细胞减少性白血病、粒细胞缺 乏症等。 (4)过敏性休克、高度恶病质。 (5)脾功能亢进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嗜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嗜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中性粒细胞的中毒性改变,各种白细胞临床意义,嗜酸性粒细胞 1.嗜酸性粒细增多 (1)过敏性疾病: 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 食物过敏、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过敏 性肺炎、血管神经水肿等。 (2)皮肤病:如牛皮癣、湿

10、疹、疱疹样皮炎、 霉菌性皮肤病等。 (3)寄生虫病:如钩虫病、血吸虫病、丝虫病、 绦虫病等。 (4)血液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5)其他:猩红热、溃疡性结肠炎、X线照射 后、脾切除后、传染病恢 复期等。 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多见于伤寒、副伤寒,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 素后。,嗜酸性粒细胞,各种白细胞临床意义,嗜碱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多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淋巴网细胞瘤、脾切除术后、 以及罕见的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 此外癌转移和铅、铋中毒亦可见 增多。,嗜碱性粒细胞,各种白细胞临床意义,淋巴细胞 1.淋巴细胞增多 (相对数40%且绝对值 4.0X109/L) (1)某

11、些传染病:百日咳、传染性单核 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 结核病、水痘、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 炎、传染性肝炎等。 (2)许多传染病的恢复期和肾移植术后 发生排斥反应时。 (3)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2.淋巴细胞减少(相对数25%且绝对值 0.8X109/L) 多见于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病等。,淋巴细胞,外周血中异性淋巴细胞,各种白细胞临床意义,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增多: (1)某些细菌感染:如结核、 伤寒、亚急性心内膜炎等。 (2)某些寄生虫病:如疟疾、 黑热病等。 (3)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 (4)许多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单核细胞,四、希森美康KX-2

12、1型血液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参数的解释,LYM#(小型白细胞数即绝对值) LYM%(小型白细胞比率即百分比) 可以认为与淋巴细胞数有很大关联。 MXD#(中型白细胞数即绝对值) MXD%(中型白细胞比率即百分比) 可以认为与单核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总数有很大关联。 NEUT#(大型白细胞数即绝对值) NEUT%(大型白细胞比率即百分比) 可以认为与嗜中性粒细胞有很大关联,五、白细胞变化与疾病预后的关系,白细胞的变化能反映机体的抵抗能力和了解预后,能 帮助诊断疾病和观察疗效。 (1)中性粒细胞略有增高并有核象的轻度左移,表示感染程度较轻,机体抵抗 能力强,感染局限化,预后良好。 (2)

13、中性粒细胞增高,并出现中度左移及毒性变化,嗜酸性粒细胞消失,表示 病情较重。 (3)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百分率显著上升或白细胞总数不高,但严重核左 移,嗜酸性粒细胞消失,为病情凶险的征兆。 (4)在急性感染过程中,单核细胞逐渐增多,常是进入恢复期的表现。若嗜酸 性粒细胞重新出现或上升,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减轻,毒性变化消失,则表 示感染已经被清除。但单核细胞的变化,应与某些严重感染本身所引起的 单核细胞增多性疾病(如结核)相区别。,第三节 血小板检验项目介绍,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直方图、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一、血小板计数(PLT),定义:即测定每升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 正常参考值

14、:(100300)X109/L 临床意义 1.血小板增多: 血小板浓度大于400 X109/L ,称血小板增多,可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出血,手术、损伤(骨折)等病的代偿性增生时,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溶血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何杰金氏病和肺癌等。 2.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浓度小于100 X109/L称为减少。有人将50X109/L称为血小板的临界水平,低于此值,可出现严重出血症状,但有的患者有出血表现而血小板数正常。血小板减少在临床上颇为多见,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种侵害骨髓而致造血机能障碍的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脾亢、X线敏感、药物中毒、某些

15、细菌感染(败血症、伤寒)及流脑、麻疹等。其次尚可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尿毒症、过敏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IC等。,二、血小板粒度分布图介绍,血小板直方图是由仪器根据血小板的体积大小及各自数量而自动绘 制的直方图。 正常血小板直方图呈左偏态分布主要集中在230fl范围内,主峰在 7.613.1fl之间。 主峰左移表示血小板体积偏小;主峰右移表示血小板体积偏大;血小 板体积大小不均以大血小板为主直方图显示峰右移且底部抬高;若出现 窄峰图则常表示血小板减少。 多种疾病可使血小板直方图发生改变,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特征是 血小板数量减少而巨型血小板增多,直方图表现为曲线峰右移。 也有资料说分析血小板直方

16、图是血小板分析后指控的重要步骤,对医 生而言,作为诊断与治疗依据的意义不大。,三、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PDW) 平均血小板容积(MPV) 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定义:指血细胞分析仪测量一定数量的血小板体积后获得,反映外周血小板体积大小异质性的参数常用表示。 平均血小板容积定义:指血液中血小板体积的平均值。它与血小板数量往往呈负相关,分析MPV时必须结合血小板数量的变化。临床上常用于鉴别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当MPV增大时反映新生血小板较多、活性较强;也可作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早期指标,而且MPV增大常先于PLT升高。 大型血小板比率定义:它反映的是所计数血小板中体积大于12fl的血小板比率,用百分比表示。 以上三种指标的参考值不详,了解一下就可以。,第二部分 尿常规检验,尿液的理学检验 尿液的化学检验 尿液的显微镜检验 尿妊娠试验,第一节 尿液的理学检验,尿量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