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县兰花组培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748183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5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城县兰花组培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连城县兰花组培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连城县兰花组培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连城县兰花组培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连城县兰花组培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连城县兰花组培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城县兰花组培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连城县兰花组培基地可行性报告第1章 总 论1.1 项目提要1.1.1 项目名称:连城县兰花组培基地实施方案1.1.2 项目建设单位:连城县林业局1.1.3 项目协办单位:连城兰花有限公司1.1.4 项目法人代表: 1.1.5 项目负责人: 1.1.6 项目技术负责人: 1.1.7 项目经济负责人: 1.1.8 项目建设目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连城地理及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应用先进生产技术及设施,采用先进组培快繁高新生产技术,建设连城县兰花组培基地,为我省生态环境建设和城乡绿化美化提供品质优良、数量充足的优质花卉苗木,实现年产连城优质兰花500万株的目标。1.1.9

2、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及规模:建设总面积100亩,其中智能温室一栋,面积3000平方米,简易大棚10个,面积6000平方米,组培楼500平方米,管理房300平方米。1.1.10 项目建设期限与进度:建设期限2年,即2010-2011年完成。1.1.11 项目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500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投资455.5万元,占91.1%;工程其他费用投资44.5万元,占8.9%。资金来源分省级预算内投资补助和建设单位自筹两个渠道。其中:省级预算内投资补300万元,占60%;建设单位自筹200万元,占总投资的40%。1.1.12 项目效益:项目建成后,年产连城优质兰花500万株,销售收入

3、2000万元,净利润200万元。项目建设为当地“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机遇;将充分发挥我县全国兰花生产示范基地的作用,创立闽西建兰名牌,使用组培高新技术快繁珍稀兰花品种,创立珍稀兰花品牌,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不断提高兰花生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1.2 可行性研究结论连城县位于福建西部山区,享有“生物物种基因库”美称的,被中外生态学专家誉为北回归荒漠带上的绿色翡翠的世界A级梅花山自然保护区(1992年2月由联合国自然保护基金会评定)处于连城县境内,野生兰花资源特别丰富,是春兰、建兰和寒兰的主产区和种植原生地。鱼魫素、连城素、大凤尾素、龙岩素、长汀素等传统名兰蜚声中外。近年发现的素心叶艺,

4、梅、蝶、荷瓣奇花等,不断在兰界中引起轰动,是兰友们渴望收藏的铭品佳品。连城县拥有量大质优的兰花种质基因库,为兰花的培育繁殖奠定了深厚的基础。连城气候条件好,极为适宜兰花生长。连城县属于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海拔6001000米,年平均气温1617度,年平均日照2000小时,年降雨量16002200毫米,年均相对湿度72%83%,无霜期近300天,地处闽江、汀江、九龙江的源头,森林覆盖率高达80%。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植被茂密,河水清澈,空气清新,气候环境条件优越,地理环境条件非常适宜兰花生长与繁殖。为兰花的产业化培育奠定市场开发基础。项目建设单位-县林业局现有高级职称技术人员七人,中级职称六

5、十多人,技术力量雄厚。项目协办单位连城兰花有限公司有健全的机构、丰富的管理经验,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很强的的项目执行能力,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较高技术素质,培育出“红梅报春、连城彩梅、鹰梅、冠豸朵云、闽西彩梅”等著名的兰花精品。连城兰花有限公司聘请兰界大师刘清涌教授作为荣誉董事,福建省花卉协会常务副会长蔡幼华老师作为本公司的顾问。兰界泰斗吴应祥和兰界知名教授陈心启常年与本公司有着书信来往,对连城兰花进行技术指导。公司还与福建农林大学和漳州森晖产业有限公司进行技术合作,研究开发国兰生产繁殖技术,国兰工厂化育苗工艺及大田配套栽培技术,探索了大批量低成本生产国兰的产业化技术。公司拥有兰花生产基地8

6、万平方米,其中2000多平方米是现代化温室,专门用于新品种的选育。本项目通过连城兰花组培基地的建设,采用先进的组培快繁技术,其建设内容具有先进性、合理性和科学性,项目建设将提高连城兰花快速繁殖的技术水平和产量,以满足我省生态环境建设和城乡绿化美化建设的需求,符合我省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方向。项目实施后,每年可向社会提供连城优质兰花500万株以上,有利于我省花卉产业和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的建设进程。同时,项目建设不仅社会、生态效益显著,而且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本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第2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与由来近年来龙岩市周边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

7、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生态环境建设和城乡绿化美化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化生活、装点生活的强烈愿望必将提升花卉苗木的消费需求,龙岩市及周边现还没有一个具有辐射影响力的兰花组培基地及花卉超市;连城县林业局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大力发展兰花产业,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绿化苗木、花卉市场的需求。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2.2.1项目建设是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需要。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传统工业化道路所造成的全球性资源紧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身心健康已构成

8、日益严重的威胁。同时,城市化伴随着诸多的心理和生理疾病,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让森林进城、园林下乡,创造和谐的居住环境正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因此,加快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意义十分重大。2.2.2项目建设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县是重点旅游景区,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景区的美化、城市的绿化与一些旅游业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差距。因此,建立现代花卉繁育基地,培育大量花卉苗木,美化、绿化景点,提升城市品位,已成当务之急。而该项目的建设也正是加快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促进我县旅游业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2.3项目建设也是社会文明进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建立一个环境优

9、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同时,发展花卉苗木基地对促进当地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满足社会对花卉苗木的需求以及带动当地青年创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连城县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绿化及乡村绿化,以此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内容,研究制定了连城县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连城县保护文川母亲河绿化行动计划等文件,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对花卉苗木的生产,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的花卉苗木生产远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存在企业生产规模小、产品少、档次低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

10、增强企业的市场供应能力。该项目建设符合城市农业的发展需求,必将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第3章项 目 建 设 条 件3.1 自然地理条件3.1.1 自然资源状况3.1.1.1土地资源。连城兰花组培基地内耕地土壤主要为水稻土,有灰泥田、黄泥田、冷烂泥田、紫灰泥田、紫泥田等,其中以灰泥田、黄泥田为主,分别占41.5%、29.25%,两者占耕地面积的70.7%,土壤PH多在5.0左右,有机质含量在30-50克/千克。3.1.1.2雨水情况。连城县多年平均降水量1775.4mm,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悬殊较大。汛期4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0%以上,最高达78.1%(1961年连城站);3

11、6月份为主汛期,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2%58%;6月下旬前后,雨季基本结束;1112月份雨量最小。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为970mm。3.1.1.3.气候环境。连城县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湿润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短夏长,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9,极端最高气温40 ,极端最底气温-7.2,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多年平均无霜期283天,年日照时数为1916小时。年10气候积温为6788.7,10-20有效积温为 2562.6,持续天数 86天以上,光热资源丰富,适于水稻和多种作物生长。3.1.1.4.生物种类。连城兰花组培基地内无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无自然保护区。主要生物资源为:农作物、人工林

12、、青蛙、常见鱼类和昆虫。3.2 社会经济条件3.2.1农业生产现状近年来,由于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连城兰花组培基地内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基地内农民人均纯收入15288元。3.2.2建设条件有利条件3.2.2.1自然条件优越。连城兰花组培基地内地势平坦,耕地平整连片,机械耕作极为方便,土壤较肥沃,雨量充沛,光热资源丰富,适于多种农作物生长。西面即为连绵数十公里的丘陵,水源无工业污染,水质优良,整个示范园山清水秀,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发展绿色食品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3.1.3.2.区位优势明显。连城兰花组培基地位于闽西交通枢纽连城县朋口镇,交通条件极为优越。国道205线和319线穿越连城县境而过

13、,并在朋口交会重叠;龙岩冠豸山机场距朋口20公里;赣龙铁路在朋口设立县级站;有龙长高速公路和永武高速公路都在朋口设立进出口。连城县已形成集航空、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一体的高速交通网络,交通优势突出,形成了兰花集散地,是距沿海和国际市场交通最便捷的亚热带花卉种植区之一,为兰花的运输提供便捷条件。3.2.2.3.农业生产条件有一定基础。近10年来,农业、水利、农综、国土、烟草等部门累计投入农田基建4800万元,农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具备比较完善的水利排灌系统和农田机耕作业道路网络,相当一部分机耕道还实现路面硬化。以总库容量为906.8万立方米的大石岩水库、五寨水库、竹竿岭水库、五寨坑水库、宝

14、龙岩水库等五座水库和正在建设的库容为94.9万立方米的丘塘水库作水源水利设施,生产用水可以得到保障。示范园交通便捷,村村实现水泥路面相通。程控电话网及移动通信覆盖全区,示范园内还有220千伏输变电站一个。第4章建设目标4.1 项目建设目标通过项目实施,规模化应用组织培养等高新快繁技术,进行工厂化育苗,培育大量的优质兰花,满足我省生态环境建设和城乡绿化美化等建设的优质花卉苗木需求。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连城兰花500万株以上。4.2 指导思想与原则4.2.1 指导思想以服务生态环境建设和城乡绿化美化建设,保障苗木生产供应为中心,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按照良种化、规模化和商品化的要求,坚

15、持常规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结合,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科研、生产、管理部门三结合,建设兰花组培基地,实现基地管理集约化、生产规模化、质量标准化,为实现我省加快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奠定坚实种苗生产保障体系。4.2.2 基本原则(1)坚持科学性、超前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2)坚持先进性和可靠性并重的原则。大力推广新技术,积极应用新成果。选择先进、可靠的生产工艺。(3)坚持保护环境,节能、节水和安全卫生的原则。(4)坚持市场化的原则。在基地建设和今后运营中,以基地为运营主体,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为目标,确保基地建成后能够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增值。4.3 建设任务采用国际先进的苗木生产设备和先进技术,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兰花组培繁育基地,进行工厂化育苗,实现年产连通城兰花500万株以上。第5章项目建设方案5.1 项目建设总体布局5.1.1 基地选择原则(1)遵循因地制宜、科学实用、布局合理、重点突出、适度超前的原则; (2)基地选择自然条件适宜、交通方便、适度规模,便于管理,有发展条件的建设原则;(3)充分利用连城地理区位优势,以减少兰花生产的市场风险原则;(4)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和谐发展的原则。5.1.2 项目布局方案根据项目布局原则,按照兰花组培基地建设和布局要求,进行综合比较、分析,项目建设地点确定在连城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内。5.2 项目建设内容5.2.1 工厂化育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