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针灸治疗疾病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747829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针灸治疗疾病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针灸治疗疾病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针灸治疗疾病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针灸治疗疾病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针灸治疗疾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针灸治疗疾病(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论针灸治疗乳腺增生 近年来,乳腺病已成女性多发病, 乳腺增生症的发病率已达育龄女性的60%以上。据中国中医乳腺病防治研究中心流行病学统计的最新研究发现, 女性乳腺肿瘤发病率增加了39%,发病年龄提前了10岁,渐趋于年轻化,并且与受教育程度和工作压力有很大关系,以白领女性居多。 “当女性总是处于怒、愁、忧等不良情绪状态,就会抑制卵巢的排卵功能,出现孕酮减少,使雌激素相对增高,导致乳腺增生等相关乳腺疾病”。 目前:到门诊体检有乳腺增生问题的女性占到全部受检女性的70%到90%。 而其中乳腺癌的发病率正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乳腺癌不属于妇科癌症,但它是女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已超过子宫颈癌的发病

2、率。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有4万人死于乳腺癌,成为城市女性的“第一杀手”。北京协和医院乳腺中心专家最新透露的数字表明: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与五年前比上升了三倍多。其中发病率最高的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生活水平的高低与发病率的高低成正比。不经意间,我们身边的某个人或自己的好朋友,就不幸遭遇这一厄运。看着她们从欢蹦乱跳迅速地变为奄奄一息,我们的心再也难以保持平静:储蓄健康无疑是我们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关于乳腺癌的一些事实数据 在美国有关乳腺癌的统计资料显示:乳腺癌是现代女性最常见最多发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约有120万妇女被确诊为该病,并有50万女性因此而死亡。在女性人口中,8位中就

3、有1位将遭受乳腺癌的威胁。平均每2分半钟即有1位女性被诊断为乳腺癌患者。在2006年,平均每13分钟就有1位女性死于乳腺癌。仅在这一年,有212,920位女性受到乳腺癌的侵袭,大约有40,970位患者将面临死亡。在1990到2002年期间,因对乳腺癌的认识及自我检查意识的提高,乳腺癌的死亡率以每年2.3的百分比递减。同样在此期间,接受乳房X光线摄片的40岁左右的女性数字在急剧增长。在1985年,只有2%的女性在过去两年接受过拍摄。到2000年,这个数字已经增加了70%。 除了皮肤癌,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最普遍的癌症。乳腺癌紧接于肺癌,成为女性第二大杀手。 乳腺增生长期困扰着女性朋友,严重的影响着

4、女性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严重者影响到生活和工作。目前,西医对乳腺增生的治疗普遍存在两点:一、对发现患者乳腺增生后定期作检查,观察它的增生速度,长期用药;二、乳腺增生达到可以切割的时候就实行手术切割。中医针灸对乳腺增生采取对证治疗,分型辩证:婚前婚后、产前产后、孕前孕后。根据患者的体质大至分4型:一、肝郁型:其症多见乳房胀痛结块,多于经前或生气后加重,疼痛可向肩背腋下放散,胸闷不舒,腹胀纳差,月经周期紊乱,舌质不红或有瘀斑,脉弦。掌色无华,纹线杂乱在手腕纹靠掌的连接处。二、肝火型:其症多见乳房胸胁灼热胀痛,两乳结块,生气后乳痛加剧,心烦易怒,口苦咽干,目赤,月经错前,舌红苔黄,脉弦数,掌色赤存

5、红点。三、肝肾阴虚型:其症多见乳房结块疼痛,时轻时重,胸闷,胁肋隐隐伴痛,头晕目眩,手足心发热,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四、气血双虚型:其症多见乳房结块疼痛,劳累后加重,身倦乏力,纳差,头晕目眩,心悸怔忡,面色不华,舌淡,脉沉细。人身有脏、腑、气、血、筋、脉、骨、髓,其精气分别会聚于8个穴位,称为“八会穴”,八会穴与其所属的八种脏器组织有密切的联系。如膻中位于两乳之间,内应肺,因诸气皆属于肺,故为“气会”;中脘为胃之募穴,因六腑皆禀于胃,故为“腑会”。除此之外,章门为脾之募穴,因五脏皆禀于脾,故为“脏会”;心主血,肝藏血,膈俞位居心俞之下、肝俞之上,故为“血会”;阳陵泉位于膝下,膝为筋之府

6、,又为胆经合穴,胆合肝,肝主筋,故为“筋会”;太渊属肺,位于寸口,肺朝百脉,寸口为脉之大会,故为“脉会”;大杼位于项后笫1胸椎棘突旁,第1胸椎又名杼骨,诸骨自此擎架,连接头、身、四肢、故为“骨会”;绝骨属胆经,胆主骨所生病,骨生髓,故为“髓会”。中医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的方法在现代医学广为流传。1 、调和阴阳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保持着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因七情六淫以及跌仆损伤等因素使阴阳的平衡遭到破坏时,就会导致 “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 等病理变化,而产生 “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 等临床证候。针炙治病的关键就在于根据证候的属性来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转归于 “ 阴平阳秘 ” ,

7、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针炙调和阴阳的作用,基本上是通过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来完成的。例如:由肾阴不足,肝阳上亢而引起的头痛,治当育阴潜阳,可取足少阴经穴针以补法,配足厥阴经穴针以泻法。2 、扶正祛邪扶正,就是扶助抗病能力;祛邪,就是祛除致病因素。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过程,即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 素问 刺法论说: “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既病之后,机体仍然会不断地产生相应的抗病能力,与致病因素作斗争。若正能胜邪,则邪退而病向愈;若正不敌邪,则邪进而病恶化。因此,扶正祛邪是保证疾病趋向良性转归的基本法则。针炙治病,就在于能够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大凡针刺补

8、法和艾炙有扶正的作用;针刺泻法和放血有祛邪的作用,但在具体运用时必须结合腧穴的特殊性来考虑。例如:膏育、气海、命门等穴,多在扶正时用之;而十宣、中极、人中等穴,多于祛邪时用之。3 、疏通经络人体的经络 “ 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 。十二经脉的分布,阳经在四肢之表,属于六腑;阴经在四肢之里,属于五脏。并通过十五络的联系,沟通表里,组成了气血循环的通路,它们 “ 内溉脏腑,外濡腠理 ” ,维持着正常的生理功能。 就病理而言,经络与脏腑之间也是息息相关的。病起于外者,经络先病而后可传于脏腑;病生于内者,脏腑先病而后可反映于经络。例如,太阳伤寒,首先出现头项腰背疼痛的经络证候,然后出现脏腑证候。

9、针炙治病,就是根据经络与脏腑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的机理,在腧穴部位进行针刺或艾炙,取得 “ 通其经脉,调其血气 ” 的作用,从而排队病理因素,治愈疾病 1 、 补虚与泻实 补虚,就是扶助正气; . 泻实,就是祛除邪气。在疾病过程中,正气不足则表现为虚证,治宜补法;邪气亢盛则表现为实证,治宜泻法。 素问 通评虚实论说: “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 灵枢 经脉说: “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 ” 这是针炙补泻实的基本原则。如果违反了这个原则,犯了虚虚实实之戒,就会造成 “ 补泻反则病益笃 ” 的不良后果。 本经补泻。在一般情况下,凡属某一经络、脏腑的病变,而未涉及其他经络脏腑者,即可在该经取穴

10、补泻之。这就是 “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 的本经补泻法。 异经补泻。假使经络发生了彼虚此实,或彼实此的病理变化,那末,针炙处方就不局限于采用某一经的穴位。例如,合谷配复溜不仅是两经同用的处方,而且手不示同,效果亦异,用泻法可治感冒无汗,用补法可治阴虚盗汗。1. 补虚泻实补虚,就是扶住正气;泄实,就是祛除邪气。在疾病过程中,正气不足表现为虚证,治宜补法;邪气亢盛表现为实症,治宜泄法。2 、 清热与温寒 清热,指热证用 “ 清 ” 法。温寒,指寒证用 “ 温 ” 法。这与治寒以热、治热以寒的意义是一致的。 灵枢 经脉说: “ 热则疾之,寒则留之 ” 。灵枢 九针十二原说: “ 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

11、,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 ”“ 疾之 ” 和 “ 如以手探汤 ” ,是指治热病宜浅刺而疾出 “ 留之 ” 和 “ 如人不欲行 ” ,是指治寒病宜深刺而留针。 凡热邪在表,或热闭清窍而臻神昏不省人事等,针刺应浅而疾出,如用三棱针在大椎或井穴点刺出血少许,确有清热泄毒,桓神开窍之效。假使热邪入里,即 “ 阴有阳疾 ” ,亦可采用深刺久留的方法,直到热退为止,如热未退,还可反复施术。凡寒邪入里,或寒邪内生之疾,针刺应深而留针,并可酌加艾炙以扶正壮阳,温散寒邪。 假使寒邪在表,壅遏络脉而肢体痹痛,亦可浅刺疾出,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此外,热证可用 “ 透天凉 ” 法;寒证可用 “ 烧山火 ” 法。3 、

12、 治标与治本 标本的含义颇广。要之,内为本,外为标;正气为本,邪气为标;病因为本,证状为标;先病为本,后病为标。素问 标本病传论说: “ 知标本者,尤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 ” 这是强调标本在辨证论治中的重要性。应用治标与治本的原则是: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和标本兼治。案例篇:1. 周女士,31岁,职业老师,据本人介绍,她的双侧乳腺月经期间胀痛,而且已经6年了,一直都没有在意,然而在今年体检中发现双侧乳腺增生,平时感觉左侧腋窝部酸胀疼痛,两边的乳房都能摸到包块。医生告诉她,病情已经很严重,需要手术,听了这些,她的心情非常紧张。回想起自己家族似乎又几例乳腺疾病患者,自己的表姐就因为患有乳腺

13、癌在前年去世,母亲也曾患过乳腺癌,但是初期发现的早,治疗后双乳不在完整。一想到这些,周女士就开始紧张,到不是怕影响自己乳房的美观,而是害怕自己也会因为不治死亡。经检查双侧乳腺,发现两侧乳房偏外侧都能摸到硬的包块,用手一捏,疼痛难忍,左侧乳房外上象限可及一活动的肿物,这些乳腺增生的位置位于肝经和心包经经脉循行的区域。于是针刺膻中穴,然后针刺心包经的内关穴,结合晴轩固本,肝胆,乳腺疏通调理;留针期间要患者用手按摩增生的乳腺,患者说感觉肿块明显变软了,拔针时再次用手摸乳腺包块,已经变软了,用手拿捏疼痛消失了。2.赵女士,65岁,私企会计。四年前,赵女士无意中发现双侧乳房中各长了一个肿块,医院诊断她是

14、乳腺增生病,但是因为当时不疼不痒,所以没有做任何治疗。四年来,肿块渐渐增大,但一直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适,直到大半年前,赵女士感觉乳房开始胀痛,在月经来前10天尤其疼痛得厉害,月经过后胀痛略减,肿块也会变得略小,但下次来月经时又会故态复萌,这才引起了她的注意。当她再次去医院检查时,医生的话把她吓了一跳,原来她是患了肝郁型乳癖,双乳内外上象限均有6643大的包块,虽然检查心肺没有异常,也没有乳头溢液。于是针刺膻中穴,然后针刺乳根穴,留针期间要患者用手按摩增生的乳腺,患者说感觉肿块明显变软了,拔针时再次用手摸乳腺包块,已经变软了,用手拿捏疼痛消失了;后期配合晴轩疏肝理气调理了俩个疗程,现在赵女士的胸腺已经2年没发现肿块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