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复习材料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747820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史复习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近代史复习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近代史复习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近代史复习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近代史复习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代史复习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史复习材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近代史纲要复习材料注意:1、本材料由1607班历史课代表整理,方便本班同学进行期中复习,内部自用,请勿外传。以时间为顺序,内容到抗日战争前为止。 2、个人整理,不可能面面俱到,材料中分条列出的历史作用等只是为了方便大家定位,请勿将其当作标准答案,一切以课本为准。 3、标的为非课本内容,由老师课堂上补充的。 4、我只能帮你们到这了。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绪论1、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P122、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相关问题。 P12153、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主要矛盾:1、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2、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历史任务: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

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4、如何才能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P19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在哪几方面?1、 军事侵略P21242、 政治控制P24263、 经济掠夺P26304、 文化渗透P30322、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P32423、上述斗争失败的主要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P3738 经济技术的落后P39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1、 太平天国P4348时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开始:金田起义主要人物:洪秀全产物:天朝田亩制度(未能真正实行)资政新篇(具有资本主义色彩)P45结束:天京事变历史意义:1.沉重打

3、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2.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3.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4.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P4647失败原因:根本: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增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直接: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P4748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负担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战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P482、洋务运动 P4852 时间:第二

4、次鸦片战争之后 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口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自强求富 师夷长技以制夷 具体措施:1.兴办近代企业 军用: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民用:轮船招商局等 2.建立新式海陆军 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北洋水师 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P4950 历史作用:1.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2.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3.传统的“重本抑末”等观念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P50 失败标志:甲午战争失败。 失败原因: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2.洋

5、务运动对外国有依赖性。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P513、戊戌维新P5259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主张:P52 具体措施:1.政治 2.经济 3.军事 4.文化教育 特点:十分温和,不彻底。 唯一保留下来的战果: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 历史意义: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4.维新派在改革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P56 失败原因: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见P57 维新派(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

6、性: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3.惧怕人民群众 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既有革命性,又有软弱性的两面性。P57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1、辛亥革命 历史条件:见P6062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P6465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争论:P6667 中华民国:P6970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P70 历史意义: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2.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是民主共

7、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 4.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促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5.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大极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头,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P7172 失败:P7277 失败原因:根本原因: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的弱点和错误: 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2.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成就:A.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政党(中国国民党) 指导思想:旧三民主义

8、最高领袖:孙中山 组织机构:本部、支部 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 社会基础:探索国家出路的中国群众 B.制订了第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旧三民主义) 旧三民主义本质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它继承以往探索国家出路的经验教训,第一次比较系统的指出了,在中国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建立的方法,步骤和保障。 C.终结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中国近代四次就过探索失败的共同原因: 1、没有科学的指导思想2、没有先进的革命阶级3、没有正确的革命纲领4、没有正确的战略策略5、没有团结有利的领导核心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近代中国应该如何发展?

9、 1、近代中国迫切需要先进阶级领导。 在近代中国,工人阶级是新生产力的代表,受压迫最深,革命性,组织纪律性最强,是最革命的阶级。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他的政治组织中国共产党上。 2、近代中国迫切需要科学理论为指导 工人阶级(共产党)科学指导理论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最终改变了近代中国的悲惨命运。 3、近代中国革命迫切需要能制定正确革命纲领 以前历次探索的政治纲领经实践检验,都不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4、迫切需要坚强团结的领导力量。 中国共产党勇于探索,逐渐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团体。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新文化运动P101102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

10、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口号:德先生、赛先生 民主、科学 局限性:1、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 2、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 3、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P103 2、十月革命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P105106 启示:1、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2、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3、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实施,给予中国的先进

11、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 3、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P107110 导火索: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历史背景:1、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2、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3、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P107 历史特点(旧民主主义所不具备的): 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马克思主义是在五四运动的,才在中国传播开来的。P108109 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P114118 队伍组成:1、五

12、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李大钊,陈独秀。 2、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毛泽东。 3、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董必武。 运动特点:1、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 2、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3、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5、中国共产党成立 P118120 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召开。 历史条件:1、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 2、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额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历史意义: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2、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使得一切反动势力感到深深的恐慌。P120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成功? 1、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即由马克思主义以及其中国化理论指导革命,不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