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附属中学2011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系1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8823591 上传时间:2019-02-1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南大学附属中学2011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系1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南大学附属中学2011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系1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南大学附属中学2011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系1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南大学附属中学2011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系1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南大学附属中学2011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系1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南大学附属中学2011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系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南大学附属中学2011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系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中南大学附属中学2011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系列:专题14文言文阅读【2010高考考纲解读】2010年考试大纲规定“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一、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二、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考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高考考点】考点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考点解说】所谓“常见实词”,主

2、要是常用词与次常用词,这是从词在运用中出现频率的角度来讲的而从词义上看,这里所说的常见实词又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凡中学教学中不止一次出现过的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都应当算作考查内容的常见实词;当然,也还应当包括一些中学生尚未直接接触到的而传世名篇中却经常出现的实词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就是一种能力需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现象文言实词的考查常常是对某个实词提供四种解释,要求选出正确答案或是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要求选出正确的

3、一项或错误的一项考点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考点解说】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常见文言虚词”,二是“在文中的用法”,两者都是对考查范围进行的限定高考中对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理解,是指在阅读材料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具有懂得并能加以解释的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凭空地去历数哪些个常见文言虚词具有哪些种用法“在文中的用法”是相对于在词典中的用法而言的,这里大致表现为常见用法所谓“用法”,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虚词的词性,二是虚词的语法作用,三是虚词与现代汉语的对应关系值得注意的,高考考试大纲虽然规定了考查18个虚词,但从近年各省市考题出现的虚词情况看,有的省市的命题是超出18个虚词范围的

4、因此,我们在学习文言文虚词的时候,还不能只局限在18个虚词内,也要适当扩大一些范围考点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考点解说】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主要包括以下考点: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包含两层意思:第一,“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谓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省略句以及文言文的固定句式第二,“不同的用法”主要指词类的活用在词语的“用法”上,文言更灵活,一词兼几类的情况非常普遍,临时活用的情况也很多,这就造成了较为复杂的句子构成形式主要的形式有名词的活用、形容词的话用、动词的活用了解这些特殊句式与用法,是指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具有理

5、解与辨别的能力,而不是要求去抽象记忆到底有哪些种特殊句式与用法,以及它们的具体情况如何这里的不同用法指词类活用和句法一样都属于语法范畴同现代汉语相比,文言文的语法并没有太大不同,但毕竟有一定的差别我们可以将这些“不同的句式和用法”限定在古今语法相异的主要方面考点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及断句【考点解说】本考点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正确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二是“翻译成现代汉语”“正确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基本包括三层次:一是能读通、读懂,能够概括其主要内容或含义;二是能够理解分句之间、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三是能够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或在文中所起的作用“翻译成现代汉语”,从2002年起,由客

6、观性试题变为主观性试题,要求将文言文直接翻译成现代汉语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文言语句翻译题成为常考、必考内容,其分值也在逐年上升,因此,我们必须“取法于课内,积累于课外”文言文断句,是考查考生诵读文言文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特别是对文言文语句的翻译和理解近几年许多省份都考查了文言文断句由此看来,文言文断句在今后的高考中将成为新的增长点,将有许多省份步入对文言文断句的考查,因此,在复习中,文言文断句不可忽视考点5:筛选文中的信息【考点解说】“筛选文中的信息”就是要求考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准确把握文中所写的人、事、情、理、言、时、地等主要信息,从而对试题提供的选项信息

7、进行辨析和判断,或者根据试题要求对有关信息进行提炼表述这一考点考查的范围比较广,文段中的有关词句、文段的层次结构、语言技巧,都可以成为筛选的信息对象,近年来高考试题涉及提取的信息内容主要是:(1)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特点的信息;(2)表现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的特点的信息;(3)反映人物道德情操和聪明才智的信息;(4)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信息考查的基本题型是客观选择题型考查考生对某一方面综合信息进行筛选和辨识的能力,这是高考考查的主导题型;从阅读材料中选出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要求选出符合某一方面信息的选项,这是高考的辅助题型考点6:归纳内容考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点解说】

8、“归纳内容考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它要求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论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考查时,一般涉及某个论点的依据、某种现象的内在本质、某件事发生的原因及其发展所导致的结果、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等等,故应用性、综合性较强“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本考点要求依据文章有关材料,分析概括作者的基本观点分析时,要从选文的情理入手,透过一事、一言、一行去窥探人物的思想品质,透过作者对人物、事件、情理的褒贬好恶,去分析作者在文中的态度观点需要强调的是,这种题型是要求考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件事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而

9、不是单纯地分析所叙述的事件或所说明的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感情倾向有时较直露,有时含蓄,因此,要在分析归纳原文有关内容的基础上,抽象出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并加以“概括”【考点回顾】一、(2009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小题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亳,为留守判官,遂知亳州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

10、宽,民不劳矣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

11、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开奇之,曰:“公辅才也” 奇妙B以章献起于寒微 出身C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惩罚D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 延缓【答案】B【解析】A项“奇”,意动用法,“以为奇”;C项“诛”是杀的意思;D项“弛”是松懈、松弛的意思【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B所考查的实词在中

12、学阶段都学过且出现频率较高,其词义在现代汉语中仍有留存要求根据具体语境把握含义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 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B发兵捕之,久不得 周怀政之诛,帝怒甚C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 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D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答案】D【解析】A项第一个“其”代词,他、他的;第二个“其”副词,表祁使语气,一定B项第一个“之”代词,他;第二个“之”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C项第一个“以”介词,用;第二个“以”连词,表目的,来D项第一个“乃”副词,却,竟然;第二个“乃”副词,竟然【考点定位】本题

13、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B考查的虚词都是考试大纲规定的词,采用对文中的两个句子进行比较的方式,目的是要去考生根据具体语境辨别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3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李迪“胆量非凡”的一组是( )迪深厚有器具 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 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 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A B C D【答案】C【解析】是李迪性格才能,是李迪因先前忤章献皇后意而被贬,是李迪欲为皇上祈祷好年成【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C要求筛选的都是体现主人公主要性格的重要信息,考查的重点是对文章内容和特定信息的准确把握

14、能力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李迪本来是赵郡人,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并以文为媒,结识了柳开B李迪不同意章献做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的打击报复,所以贬官衡州C周怀政事件使皇帝非常生气,他想惩罚太子李迪不畏众怒,挺身而出,说服皇帝改变了初衷D仁宗登基,章献成了太后她曾经与李迪有嫌隙,但两人为了朝廷的利益,最终还是和好了【答案】D【解析】A项错在“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应该是他祖上为了躲避五代战乱B项错在“立即打击报复”C项错在“不为众怒”,是不畏上怒【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考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C归纳

15、概括的是与主人公的言行、性格和影响等有关的重要信息重点考查在理解文章内容和把握中心意思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的能力5断句和翻译(1)用“/”给下列问段断句李 迪 贤 相 也 方 仁 宗 初 立 章 献 临 朝 颇 挟 其 才 将 有 专 制 之 患 迪 正 色 危 言能 使 宦 官 近 习 不 敢 窥 觎 而 仁 宗 君 德 日 就 章 献 亦 全 令 名 古 人 所 谓 社 稷 臣 与 斯 见 之【答案】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 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 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与斯见之/【解析】文言断句可分四步: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第二步循序渐进,先难后易;第三步借助“特征”,利用标志性的语气助词判定句读,巧妙断句;第四步注意句式,辅助断句文言断句在广东高考中已是练习第四年考查了,学生对这类题目应没有陌生感这个文段是之前传记内容的延续,虽信息量较大,但总体难度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