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燃烧学第四章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61754 上传时间:2017-05-13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燃烧学第四章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消防燃烧学第四章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消防燃烧学第四章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消防燃烧学第四章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消防燃烧学第四章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防燃烧学第四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燃烧学第四章(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免责声明本书是由杜文峰组织编写的消防工程学,以下电子版内容仅作为学习交流,严禁用于商业途径。本人为西安科技大学消防工程专业学生,本专业消防燃烧学科目所选教材为这版的书籍,无奈本书早已绝版,我们从老师手上拿的扫描版的公式已基本看不清楚,严重影响我们专业课的学习。并且此书为消防工程研究生的专业课指定教材,因此本人花费一个月时间将此书整理修改为电子版,希望可以帮助所有消防工程的同学。由于本人能力有限,书上的图表均使用的是截图的,可能不是很清楚,还有难免会有错误,望广大读者海涵。西安科技大学消防工程专业 2009 级赵盼飞2012、5、28 第四章1第四章 可燃气体的燃烧在石油化工企业生产中,会产生

2、各种可燃气体,或使用可燃气体作原料。可燃气体燃烧会引起爆炸,在特定条件下还会引起爆轰,对设备等造成严重破坏。因此研究气体燃烧规律,对消防安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节预混气中火焰的传播理论火焰(即燃烧波)在预混气中传播,从气体动力学理论可以证明存在两种传播方式:正常火焰传播和爆轰。一、物理模型与雨果尼特方程设有一圆管,管中充满静止可燃混气。若管中某处有一火源,使混气着火,火焰就会在混气中传播。假定火焰从右向左传播,如果混气不是静止的,而是自左向右流动,流速为 ,它刚好与u火焰传播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那么火焰相对于管壁就会驻定下来,为分析简单,只研究驻定情况,其物理模型见图 41。图中 P、

3、、T、u 分别表示混气压力、密度、温度和速度。下标“ 。 ”表示是未燃混气参数;下标“P”表示是已燃气体参数。上述物理模型中气体各参数,在一定近似假定条件下,根据气体动力学理论,它们应满足以下方程式:(41)qPKPP )1)(21)(1(42)22um方程式(41) 称雨果尼特方程,式中 K 是热容比,它的物理 第四章2意义是等压热容与等容热容之比,即 ,对于空气,VPCKK=1.4。q 是单位质量混气的反应热。 是单位体积混气的密度,方程式(42) 称瑞利方程,式中 m 是单位时间、单位截面积上的质量流量。将方程式(42) 改写成如下形式(43)1(22PPu因为声速可写成(44)(2 K

4、TMRaS将(43) 除以(44)得(45)1()(2 PPK以上公式中 R 为气体常数, 为气体摩尔质量; 称马赫S M数,其物理意义是混气速度 (它等于燃烧波速度,只是方向相反)u与当地声速 之比,公式(45)称为判别方程,用来判断燃烧波a的传播速度是否大于声速。如果给定混气的初始状态,即给定 , 则最终状态,即燃P烧后的 、 必须同时满足雨果尼特方程和瑞利方程。现将雨果P尼特方程和瑞利方程同时画在 图上,就得瑞利直线和雨果1尼特曲线,瑞利直线斜率为 ,见 48。2m-二、正常火焰传播与爆轰通过图 42 中初态点( , )分别作 、 轴的平P1PP1行线(即图中互相垂直的两条虚线),则将平

5、面( , )分成四个区域(I、II、III、 IV)。由于瑞利直线的斜率是负值,所以通过 (, )点作的 轴和 轴的两平行线是瑞利直线的极限P1PP1状态,即瑞利直线不可能出现在 II、IV 区。又因为燃烧后的终态 第四章3点( , )必须同时满足雨果尼特方程和瑞利方程,也就是落PP1在雨果尼特曲线和瑞利直线的交点上,因此过程的终态只可能发生在 I、III 区,不可能发生在 II、IV 区。(一)爆轰区I 区是爆轰区。可燃混气处在 I 区燃烧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1)燃烧后气体压力要增加。在 I 区雨果尼特曲线和瑞利直线的交点所对应的终态压力 均比初态压力 大,这就是说燃烧后P的气体压力要增加

6、,即 。(2)然烧后气体密度要增加。在 I 区雨果尼特曲线与瑞利直线的交点所对应的终态密度倒数小于初态密度倒数,即,一般P,公式(45) 右边的分子 要比 1 大得多;又由53P )(P于 l,而 ,即2KM2Mau。可见这时燃烧波是以超音速在混气中传播的。au(二)正常火焰传播III 区是正常火焰传播区。按照分析图 41 中 I 区的方法,对 III 区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可燃混气处在区燃烧也有三个特点:(1)燃烧后气体压力要减少或接近不变;(2)燃烧后气体密度要减少;(3)燃烧波以亚音速( 即小于音速)进行传播。气体中正常火焰传播和爆轰间定性差别,见表1。 第二节 层流预混气中正常火焰传播

7、速度一、传播机理(一)火焰前沿概念若在一长管中充满均匀混气,当用电火花或其它火源加热某一局部混气时,混气的该局部就会着火并形成火馅,火焰产生的热量会由于导热作用而输送给火焰周围的冷混气层,使冷混气层温度升高,化学反应加速,并形成新的火焰。这样使一层一层的新鲜混气依次着火,也就是薄薄的化学反应区开始由引燃的地方向未燃混气传播,它使已燃区和未然区之间形成了明显的分界线。称这层薄薄的化学反应发光区为火焰前沿。火焰前沿在管子中的传播速度用 表示,设管子是绝热圆管,lS火焰前沿为一与管子轴线垂直的平面。为了研究方便,假定火焰前沿是驻定的,而混气以层流火焰传播速度 流入管内。l实验证明,火焰前沿厚度是很薄

8、的,只有十分之几毫米甚至 第四章5百分之几毫米,在分析问题时经常把它看成一几何面。(二) 火焰前沿的特点(1)火焰前沿可以分成两部分:预热区和化学反应区。火焰前沿接触冷混气的一面,有很大部分是用来预热冷混气的,称预热区。在预热区中,流入的冷混气温度由 被加热到 温度。由于TiT预热区中温度较低,化学反应速度很小,可以忽略。预热区的厚度用 表示。紧接预热区的是化学反应区,其厚度用 表示,混P C气经过该区域后 9598% 的混气发生反应。温度从式升高到理论燃烧温度 。火焰前沿结构及其温度、浓度分布如图 43 所示。mT图 43 火焰前沿结构及其温度浓度分布示意图。(2)火焰前沿存在强烈的导热和物

9、质扩散。由于整个火焰前沿厚度 很薄,在这样薄的厚度上,温度却从初温 突然升高到理T论燃烧温度 ,因而产生极大的温度梯度,它将引起火焰前沿的mT热量快速导向冷混气。同时由于在火焰前沿冷混气从初始浓度突然变到零(冷混气烧光),已燃气从零突然升高而产生极大的sf浓度梯度,导致出现强烈的物质扩散。由此可见,在火焰中分子 第四章6的迁移不仅仅是由于强迫流动的作用,而且还存在扩散的作用;热量迁移不仅仅靠强迫对流和辐射,而且还有导热,层流火焰中温度及浓度分布的实验数据证实了上述分析。(三)火焰传播机理根据上面对层流火馅前沿的分析,目前火焰传播机理有以下两种理论:1.火焰传播的热理论热理论认为,火焰能在混气中

10、传播是由于火焰中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传播到新鲜冷混气中,使冷混气温度升高,化学反应加速的结果。2.火焰传播的扩散理论扩散理论认为凡是燃烧都属于链式反应。火焰能在新鲜混气中传播是由于火焰中的自由基向新鲜冷混气中扩散,使新鲜冷混气发生链锁反应的结果。本节主要讨论火焰传播的热理论。二、层流火焰传播速度马兰特简化分析(一)物理模型简化分析的物理模型如图 44 所示。在上述模型中,若由 II 区导出的热量能使未燃混气的温度上升到某个着火温度 ,则火焰就能保持稳定传播。设反应区中温度iT分布为线型分布,即 CimTdx(46) 第四章7式中 为反应区宽度。C因此热平衡方程式为(47)CimiP TFKTGC

11、)(式中 G 是单位时间流经管道某横截面的质量流量,F 是管道的横截面积,K 是导热系数。(二) 火焰传播速度因为 (48)FSuFl所以 (49)CimiPl TKTCS)(或者 CiiiPiml aK)()( 式中 ,称导温系数。Pa又因为 (410)slClWfS式中 是化学反应时间, 是混气初始质量浓度, 是混气的Csf初始质量相对浓度, 是可燃混气反应速度。S将公式(410)代入公式(4 9)得(411)siml fTaS)(公式(411) 表明层流火焰传播速度 与导温系数 a 及化学反l应速度 的平方根成正比。这一结论已由实验证明是正确的。SW又因 ,mRTEnsOSefKS PC

12、Ka所以 )()(2CefiPmRTEnOSiml据 关系可得P 第四章8(412)1222 nnnl PS式中 n 是反应级数。公式(412)意味着对于二级反应,火焰传播速度 将与压力无关。大多数碳氢化合物与氧的反应,其反应级l数接近 2,因此火焰传播速度 与压力关系不大。实验也证明了这lS个结论。应该指出这一理论还不完善,例如未燃混气初温 如果等于T这里的着火温度 ,则火焰传播速度为无穷大,这显然是错误的。iT三、物理化学参数对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一)可燃气与空气比值的影响混气中可燃气与空气比值不同,火焰传播速度 不同。实验lS发现混气中可燃气与空气比值存在一个最佳比值,在此最佳比值条

13、件下火焰传播速度 最快,否则会下降。理论上这个最佳比值lS应等于化学当量比,即空气供给系数 ,但实际燃烧时 并不1等于 1,而是有些差别,这与实际燃烧时情况很复杂,影响因素很多有关。氢气和一氧化碳燃烧时火焰传播速度与可燃气浓度关系见图 45 和图 46。实验还发现火焰传播也存在一个浓度极限问题。在混气中如果可燃气太少或太多,火焰均不能传播。可燃气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才能传播,这是用传播法实验测定可燃气爆炸极限的依据。 第四章9(二)可燃气分子结构的影响对于饱和烃,火焰传播速度与分子中碳原子数无关,;对于不饱和烃,碳原子数目增加,火焰传播速度下scmSl70降。碳原子数增加到 4 以后。火焰传播速度

14、下降缓慢。当碳原子数等于或大于 8 以后,火焰传播速度不再下降,见图 47。(三)初始压力的影响由公式(412)可见,当反应级数 n=2 时,火焰传播速度与压力无关;反应级数 n2 时,压力增加,火焰传播速度增加。在烃类和氧气与氮气或氢气或氦气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实验发现当火焰传播速度小于 50cm/s 时,压力增加,火焰传播速度下降,此时反应级数小于2;火焰传播速度在 50100cm/s 时,压力增加,火焰传播速度不变,此时反应级数等于 2,火焰传播速度大于 100cm/s 时。压力增加,火焰传播速度增加,此时反应级数大于 2。实验结果见图 48。 第四章10 第四章11(四) 初始温度的影响混气初温增加,混气燃烧时火焰温度 就越高,化学反应速mT度 会越快,火焰传播速度就越高。实验结果表明,通常 ,SW nlTS其中 n=1.52。混气初温 对火焰传播速度 的影响见图 49 和TlS图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