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材料(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二)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552278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材料(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材料(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材料(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材料(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材料(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榜样的力量,源于苦难得磨砺。苦难事人生的必修课,有的人在苦难面前选择退却、消沉、怨天尤人,而我们身边的榜样却坦然的面对,从不向命运屈服,积极为明天拼搏课外文言文专题部分知识梳理:考情分析:近几年文言文考查形式主要有课外阅读,课内阅读和课内外对比阅读。考查内容主要有解释常见文言实词,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重点词语、特殊句式的句子翻译,理解文意,体会情感等。习题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2分) 使贪 刘基 客有短吴起于魏武侯者,曰:“吴起贪不可用也。”武侯疏吴起。公子成入见曰:“君奚为疏吴起也?”武侯曰:“人言起贪,寡人是以不乐焉。”公子成曰:“君过矣,夫起之能,天下之

2、士莫先焉:惟其贪也,是以来事君,不然君岂能臣之哉?且君自以为与殷汤、周武王孰贤?务光、伯夷天下之不贪者也,汤不能臣务光,武王不能臣伯夷,今有不贪如二人者,其肯为君臣乎?今君之国,东距齐,南距楚,北距韩、赵,西有虎狼之秦,君独以四战之地处其中,而彼五国顿兵坐视,不敢窥魏者何哉?以魏国有吴起以为将也。周诗有之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吴起是也。君若念社稷,惟起所愿好而予之,使起足其俗而无他求,坐威魏国之师,所失甚小,所得甚大。乃欲使之饭粝茹蔬被短褐步走以供使令,起必去之。起去,而天下之如起者,却行不入大粱,君之国空了。臣窃为君忧之。”武侯曰:“善。”复进吴起。 注:大梁:战国时期魏国都城。1.解释下面句

3、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客有短吴起于魏武侯者 短:(2)汤不能臣务光 臣:(3)西有虎狼之秦 虎狼: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和用法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A.天下之士莫先焉 夫子何命焉为(墨子公输)B不然君岂能臣之哉? 谓为信然。(隆中对)C. 以魏国有吴起以为将也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五柳先生传)D.臣窃为君忧之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且君自以为与殷汤、周武王孰贤?(2分)译文:(2)惟起所愿好而予之,使起足其俗而无他求。(2分)译文:4.请概括公子成劝说魏武侯启用吴起的三个理由。(3分)答:2、文言文阅读(共

4、12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做58题。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选自孟子两章)乙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

5、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选自论语)5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兵革非不尖利也 兵:兵器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疆界(答“限制”也算对)足兵 兵:军备(军队)民信之矣 信:信任,信用6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从古到今,人都有一死,(如果)不取信于民,国家就无以立足。7 甲 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乙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3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民无信不立(或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8你认为甲 乙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3分)甲 文重点强调的“人和”(“得道”)与

6、乙文重点强调的“民信”(“取信于民”),二者有密切的相关性。“民信”(“取信于民”)是“人和”(“得道”)的重要条件(或“内容”)之一。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一)临皋闲题临皋亭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与此孰胜?所不如者,上无两税及助役钱耳。(二)记游松风亭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选

7、自东坡志林)注释:临皋亭:在黄州。此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 第:按一定等级建造的大宅院,此处是建造宅院的意思。 两税:夏秋两税。 助役钱:根据当时的免役法,豪绅、官吏等为免于服役而支付的钱。 惠州:今属广东,苏轼曾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木末:树梢。 死法:死于军法。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与此孰胜 胜 _虽兵阵相接 虽 _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若”与“若人悟此”中的“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 若毒之乎 (捕蛇者说) B. 若夫淫雨霏霏 (岳阳楼记)C.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D.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孙权劝学)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

8、的句子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12、联系记承天寺夜游一文,谈谈你对临皋闲题中“闲者”一词的理解。(2分)13、两则短文虽作于不同时期,但其中表达的情怀却有共同之处。请概括写出。(2分)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0分)鸟说【清】戴名世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有声口官口官然者。即而视之,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巢大如盏,精密完固,细草盘结而成。鸟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掬,色明洁,娟皎可爱,不知其何鸟也。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每得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则下瞰而鸣,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他日,余从外来

9、,见巢坠于地,觅二鸟及鷇,无有。问之 ,则某氏僮奴取以去。嗟乎!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音好也,奚不深山之适而茂林之栖,乃托身非所,见辱于人奴以死。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选自戴名世集)【注释】日:有一天。口官(gun)口官:拟声词,二鸟相和之声。盏:杯掬:捧。鷇(ku):初生的小鸟儿。奚:为什么。适:到。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意思是,人 生的道路并不很宽。1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去地不五六尺()(2)手下,鸣乃已()15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人手能及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B.雏且出矣年且九十(愚公移山)C.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贤于材人远

10、矣(伤仲永)D.不知其何鸟也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16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每得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译文:17作者通过二鸟“托身非所”致死的不幸遭遇,意在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答:答案:1.(1)短:揭短。(2)臣:担任大臣。(3)虎狼:像虎狼一样。(3分,每小题1分)2.B(B项“然”:代词,这样。A 项“焉”:兼词,于之/语气词,与“为”合用,表示疑问语气。项“以”介词。因为/连词,用来。项“之”:代词,这件事/动词,到去)(分)3.()况且您自己认为,与殷汤、周武五相比,谁更贤明?(分,“以为”“孰”各分)()只要是吴起想的、喜欢的就给他

11、,让他满足欲望没有其他的需求。(分,“予“:足”各分)4.能力超凡的人如果不贪图钱财,不会甘为人臣;有了吴起这样的将军,其他五国才不敢轻举妄动;如果吴起离开,天下士人都将退却离开,魏国将无人可用。(分,每点分)5兵器 疆界(答“限制”也算对) 军备(军队) 信任,信用6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从古到今,人都有一死,(如果)不取信于民,国家就无以立足。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民无信不立(或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8 甲 文重点强调的“人和”(“得道”)与乙文重点强调的“民信”(“取信于民”),二者有密切的相关性。“民信”(“取信于民”)是“人和”(“得

12、道”)的重要条件(或“内容”)之一。9、(1)优美,美好(2)即使10、(2)C11、(3)因此我就像挂在钩上的鱼,一下子获得了解脱。12、(4)“闲者”在这里指有空闲时间且拥有自由、审美心灵的人。13、(5)热爱自然,随遇而安,乐观旷达,追求心灵自由。14.(2分) 距离(离开) 停止(每词1分)15.(2分)B(B均为副词,译为“将要、将近”;A前者为代词,译为“它”,后者为用于主谓之间的助词,无实义;C前者为介词,译为“在”,后者为介词,译为“比”;D前者为代词,译为“它”,后者为句中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16.(3分)每当得到食物,(它)就在房屋上停息,并不马上下来。(“辄”“即”各1分,通顺1分)17.(3分)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注意回避风险,尽量远离祸患。(内容合理2分,表达通顺1分)伊宁县胡地亚于孜镇盖买村党支部书记李元敏用信念与当担,用超越常人的勇气,克服苦难从抓班子强队伍入手,带领全村摘掉了“落后村”的帽子,撑起一片遵纪守法、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