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垂体瘤术后护理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61889740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垂体瘤术后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课件:垂体瘤术后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课件:垂体瘤术后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课件:垂体瘤术后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课件:垂体瘤术后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垂体瘤术后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垂体瘤术后护理(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垂体瘤围手术期的护理,神经外三科:李楠,概 述,垂体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人群发生率一般为1/10万。有的报告高达7/10万 .在颅内肿瘤中仅低于脑胶质细胞瘤和脑膜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在尸检中发现20%30%近年来仍有增多趋势。,国外每年完成垂体腺瘤切除术3000余例 经蝶窦入路2900余例,占95。 经额下或翼点入路100余例,占5。 国内每年完成垂体腺瘤切除术1800余例 经蝶窦入路400余例,占25。 经额下或翼点入路1400例左右,占75%。,概 述,手术方式及入路,经额开颅肿瘤切除术 经口鼻蝶窦入路 经(单/双侧)鼻蝶入路,手术适应症,经额开颅肿瘤切除术:适用于向鞍上、鞍旁、额下

2、和斜坡等方向生长的肿瘤。 经鼻蝶窦肿瘤切除术:适用于鞍内生长的肿瘤,向蝶窦内生长的肿瘤更适合此入路。,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此种患者因内分泌紊乱,已造成生理、心理很大压力,会有自卑、焦虑、性情暴躁等心理障碍,应主动关心体贴患者,与其沟通交流,讲解垂体瘤的常见症状及手术的必要性,同时告知患者此手术的优点,让患者及家属与手术成功者进行沟通交流,引导患者对自己疾病有正确认识,增加患者的信心,消除恐惧、紧张心理。,术前常规准备:入院后检查垂体功能,如有视野缺损做视野检查,确定缺损范围,以便与术后对照;术前1d根据医嘱交叉配血,做好药物过敏试验,修剪鼻毛并清洁鼻孔(男性加剃胡须),注意勿损伤鼻腔。,术前护

3、理,胃肠道准备:术前晚开始禁食水,要求禁食12小时、禁水8小时 手术资料准备:手术当日清点CT、MRI等影像资料和术中带药; 术前针的执行:术前0.5小时肌肉注射阿托品及鲁米那,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前护理,术前适应性训练 术前3天训练患者用口进行呼吸,以适应手术结束后鼻腔用高膨胀海绵填塞的情况。 指导患者床上练习仰卧、排便,以利于术后适应排便方式的改变,保持大小便通畅。,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卧位:未清醒时,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应有专人守护,防止病人躁动时坠床。清醒后拔除气管插管,根据有无脑脊液漏取去枕平卧位或抬高床头15度 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返回病室时带有气管插管,吸氧时将氧气导管插入

4、其中,及时清除口腔及气管插管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生命体征的监测:麻醉未清醒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特别注意观察瞳孔的对光反射是否恢复,持续心电血氧血压监测 病情观察:定时询问病人的感受,听取其主诉,如有头痛加剧,视力减退等应及时通知医生,术后护理,伤口护理:如无脑脊液鼻漏者,术后3日拔除鼻腔引流条,用0.25%氯霉素眼药水及新麻液滴鼻,每日4次,每次2-3滴,防止感染.如有脑脊液鼻漏,鼻腔引流条将延迟到术后5天拔除.拔除引流条后勿用棉球或纱球堵塞鼻腔。 口腔护理:术后3日内用纱条填塞止血,病人只能张口呼吸,造成口腔干燥。口唇可涂润滑油,保持湿润减轻不适。 对症护理:术前有呼吸暂停综合症的病人,

5、由于睡眠时肥厚的舌和咽喉等塌陷,拔管后易发生咽喉梗阻。如术前未行气管切开,应注意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及呼吸。,术后护理,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出 血,常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病人出现昏迷。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不灵敏,视物不清,视野缺损,伤口敷料渗血多。 护士应注意观察意识、瞳孔变化。了解手术中出血情况,认真观察伤口敷料渗血情况,注意病情变化。,脑脊液鼻漏,常发生在术后15日,鼻腔流出清亮液体。尿糖试纸检测为阳性。 护士应了解手术中的情况,掌握有无鼻漏发生的潜在因素。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防止诱发鼻漏,有鼻漏者遵医嘱平卧1-2周。嘱病人不可用棉球或手纸堵塞鼻腔,不可用手抠鼻孔,不可向鼻腔内滴药液,以免引

6、起感染。,尿崩、水电解质紊乱,每小时尿量大于200ml,静脉血钾、钠、氯低于正常值,病人出现恶心、呕吐。 护士应严格记录每小时尿量及入量,每小时尿量大于200-300ml应及时通知医生合理使用抗利尿剂,评估病人出入量情况, 合理调节输液速度和量。 向病人解释尿多的原因,鼓励病人适当进食含钾,含钠高的食物,有利用补充钾钠离子,每日抽血查肾全,根据回报结果,调整补液量和电解质量。,垂体功能低下,病人恶心呕吐,心慌乏力等表现,应术后3天停止激素应用,易发生垂体功能低下。取血检查各项激素水平,为诊断提供依据。 补充激素后病人症状缓解,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减轻病人的焦虑,有利于病情的恢复。病人恶心呕吐,心慌乏力等表现,应与电解质紊乱相鉴别。,感谢大家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