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四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638002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四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四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四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四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四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四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四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四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选修2,考点展示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列宁关于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主要观点;论十大关系关于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观点;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主干构建 自主落实,考点突破,过关训练,内容索引,主干构建 自主落实,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社会主义经济理 论的初 期探讨,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以_ 代替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发展国 家_ 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对商品货币、对 市场作用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不过,仍 然把这些变化当成解决困难的一种_,自,由贸易,资本主义,权宜之计,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社会主义

2、经济理 论的初 期探讨,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用在高度技术基础 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 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 质和文化的需要 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价值规律是_ 的,无产阶级国家要 价值规律,客观,自觉利用,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社会主义经济理 论的初 期探讨,探索成果主要体现在 。包括: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 基本方针;协调比例关系;正确处理各种权力和 利益关系;向外国学习,论十大关系,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社会主义经济理 论的初 期探讨,国家市场为主体, 为补充 发展 为社会主义服务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与范围 是

3、一所伟大学校,自由市场,商品生产,价值规律,考点突破,一、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1.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意义 (1)内容: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以自由贸易代替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2)意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巩固了工农联盟;恢复了国民经济;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 2.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 (1)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生产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这些国家已经历了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一旦实现公有制,就可以逐步取消商品经济,向产品经济过渡。列宁最初的想法也是如此。,(2)在实施新经济政策后,列宁对商品货币、对市场作用的认

4、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他不再把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唯一手段,而主张利用价值规律,通过政府计划发展商品经济。列宁的主张是一种“有限计划调节”,即通过政府对经济过程的一种有限干预,实现经济计划与市场调节的相融和统一。 (3)列宁没有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只是把其当作一种权宜之计,所以使其认识具有了局限性。,提示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首先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中产生,因此,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情况。但历史的发展却是首先在半封建半农奴制的落后国家苏联率先实现社会主义,那么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来说,不具备已形成了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那么到底要不要发展商品经济,如何在一穷二白

5、的基础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伟大的导师们都没有明确说明。,典例1 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时,曾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作过评价。他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新经济政策实施前后,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有何变化?,答案,答案 实施新经济政策前,列宁把商品货币看作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主张消灭商品经济,由政府直接控制商业。实施新经济政策后,列宁提出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由国家调节商业。不过,当时列宁仍然把这些变化当成解决困难的一种权宜之计。,

6、二、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1.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主要体现在论十大关系中。论十大关系关于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观点: (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调动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 (2)协调比例关系。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之间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之间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之间的关系。 (3)正确处理各种权力和利益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必须兼顾。正确处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4)向外国学习。正确对待外国经验,洋为中用,对

7、于加速本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1)国家市场为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发挥公有制经济和计划的作用的同时,也要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和市场的作用。 (2)发展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服务。 (3)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与范围 两种所有制的存在是商品生产存在的主要前提,但商品生产的命运,最终是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的。即使实现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如果产品还不很丰富,某些范围内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有可能依然存在。,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范围,毛泽东提出有些生产资料也是商品的论断,突破了斯大林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只有生活资料是商品、生

8、产资料不是商品的认识。 (4)价值规律的作用 认为价值规律对生产不起决定性调节作用,主张在限制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的前提下,运用价值规律管理经济,进行经济核算。,3.系统总结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对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的认识 (1)列宁:在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前,列宁把商品货币看作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后来,列宁认为,苏俄的生产力水平没有达到发达这一高度,不具备消灭商品经济的条件,因此号召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2)斯大林:斯大林也曾经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不再存在商品生产。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争论中,斯大林改变了自己原来的看法。他认为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

9、在的根本原因。他进一步指出,保持商品生产,发展商品交换,是使社会主义获得胜利的唯一可能的道路。斯大林还认为,在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地方,是不能没有价值规律的。他进一步指出,价值规律是一个很好的实践的学校,无产阶级国家要自觉利用价值规律。不过,斯大林认为,在个人消费品流通领域,存在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在生产领域,生产资料不是商品,价值规律不是社会主义生产的调节者。,(3)毛泽东:提出了发展经济应以国家市场为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的论断;强调了要发展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服务;分析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与范围;指出了价值规律是一所伟大学校。,典例2 (2011海南高考)建国初期,毛泽东在论十大关

10、系中指出:“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 运用毛泽东关于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之间关系的观点,说明应如何促进当前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答案 建国初期,为平衡工业发展布局,内地工业应与沿海工业共同发展;当前,我国区域发展仍不平衡。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要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其他合理答案,亦可),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从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之间的关系切入,考查对统筹区域协

11、调发展的理解。解答时,首先阐明毛泽东关于平衡工业发展布局的观点;其次,利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知识,回答出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几方面内容。,过关训练,1.材料一 1921年的苏联,五一劳动节到来时,人们再也抑制不住实施新经济政策以来的喜悦心情,纷纷走出家门,上街狂欢。 材料二 1921年苏俄大旱,1922年苏联国民经济逐步恢复,自1923年开始整个国民经济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1)苏俄19211928年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案,1,2,3,4,5,6,解析,答案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是苏俄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标志。 以自由贸易代替贸易

12、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 发展国家资本主义。,解析 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及其意义。新经济政策主要涉及到粮食税、自由贸易等内容,对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政权具有重要意义。,1,2,3,4,5,6,(2)实施新经济政策有什么重要意义?,答案,答案 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具有重大意义:巩固了工农联盟。新经济政策维护了农民的利益,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恢复了国民经济。新经济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特别是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快速发展。 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1,2,3,4,5,6,2.材料一 1921年春政治危机爆发后,列宁指出,在小农占优势的国家里,在多种经济成分

13、并存的条件下,把社会主义大生产同农民小生产结合起来的唯一途径是实行商品交换。他说,商品交换应当成为收集粮食的主要手段,是对工农业相互关系是否正常的检验,是建立较正常地发挥作用的货币制度的基础。 材料二 1921年10月,列宁提出:“我们应当认识到,我们还退得不够,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他号召共产党员“学会经商”,学习由国家来调节商业关系,学会做经济工作。,1,2,3,4,5,6,材料三 列宁在1922年3月召开的第11次党代会上强调:“我们已经退了一年。我们现在应当代表党宣告:够了!退却所要达到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这个时期就要结束或者已经结束。” 结合上述

14、三则材料和相关知识,谈谈列宁对商品货币、对市场作用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案,解析,答案 在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前,列宁一直把商品货币看作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列宁先是提出由政府直接控制商业,后又进一步提出由国家调节商业,并号召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列宁的认识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把这些变化看成是为解决当时所面临的困难而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1,2,3,4,5,6,解析 本题考查列宁对商品货币、对市场作用的认识的变化。从材料可以看出,列宁先提出由政府直接控制商业,后又进一步提出由国家调节商业,并号召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1,2,3,4,5,6,3.阅读

15、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认为:只要存在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就必然要存在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一定要起作用。 材料二 毛泽东认为:只要存在两种所有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是极其必要、极其有用的。 (1)材料一与材料二有哪些共同点?,答案,答案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上,毛泽东与斯大林都认为社会主义两种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中都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解析,1,2,3,4,5,6,解析 要能通过审题抓住两者的共同点,也就是分析毛泽东与斯大林对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关系论述的共同之处,不难发现他们都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1,2,

16、3,4,5,6,(2)与斯大林相比,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有何突破?,答案,答案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上,毛泽东对斯大林的认识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毛泽东坚持了斯大林关于商品经济不会导致资本主义的观点,并强调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毛泽东赞同斯大林的说法,但又认为斯大林的说法不完整。他认为,两种所有制的存在是商品生产存在的主要前提,但商品生产的命运,最终是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的。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范围,毛泽东提出有些生产资料也是商品的论断,突破了斯大林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只有生活资料是商品、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认识。,解析,1,2,3,4,5,6,解析 要抓住要求回答出毛泽东对此理论的突破,首先我们要准确地阐述两者对此问题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分析毛泽东在这个问题上的突破。,1,2,3,4,5,6,4.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一次具有现实意义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