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艺精神差异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7105810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文艺精神差异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外文艺精神差异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外文艺精神差异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外文艺精神差异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外文艺精神差异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外文艺精神差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文艺精神差异(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外文艺精神差异 中西思想文化的比较不仅仅局限在哲学、历史方面,还涉及到审美意识和艺术方面的一些区别,从这些方 面可以看到中西方文化几乎是从根子上所不同的格局。所以,今天的讲座我想主要从中西比较的角度,来谈谈 我对中西艺术精神的思考。 “温柔敦厚温柔敦厚”与与“静穆的哀伤静穆的哀伤” 中国人沉醉于大自然的时候,感觉到怡然自得,就像庄子所说的“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但是希腊人完 全不同。他们在大自然中,一方面有种回归到本性的狂欢,这点和东方有相通之处;但是,同时也感受到一种 个体意识的痛苦,要从里面升华出阿波罗精神来。 首先,我们来看看中西艺术精神的结构。从中西方艺术比如油画和国画,歌剧和京剧

2、等方面各自 的风格来看,中国艺术精神及其审美理想,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温柔敦厚”。这样说也许有 点以偏盖全,但我这里所指主要是一种艺术理想。中国的一种最理想化的、达到最高理想境界的作品通常体现 出“温柔敦厚”的艺术风格。而西方艺术(主要是指古典艺术,即代表西方传统的艺术)的理想可以用黑格尔 的描述来概括它:“静穆的哀伤”。“静穆”是安静,但是很肃穆的意思。西方的艺术是静穆里透露出一层淡 淡的哀伤,这是西方古典艺术达到理想极致的一种风格。 中国艺术理想“温柔敦厚”里面有一种儒道互补的结构,也即,涵括了儒家主张“入世”、“健动”的动 态和道家主张“虚静”、“无为”的静观。这里体现出中

3、国文化传统心理中把个人融化于群体,或者说融化于 自然的一种倾向。我们观看那些“温柔敦厚”的作品的时候,感觉到的就是个体完全融化于群体或者自然之中, 温情脉脉,有一种融化感。 这里,我想对“温柔敦厚”的“儒道互补”结构作一番分析。就是作为中国艺术的理想,它分为两个不同 层面的态度。第一个层面是政教的态度,“温柔敦厚”有一种道德评价。你讲一件艺术品,比如一首诗“温柔 敦厚”的话,里面包含着一种道德评价,是一种政教的态度。这是中国艺术精神自先秦以来一脉相承的态度, 在中国艺术里面到处都可以看到其间贯穿着这样一种政教的态度,这就是所谓的“乐通伦理”、“文以载道”。 比如说诗经毛诗序里对于诗歌的主题就有

4、如此的界定:“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诗经就是这样一种主题。孔子也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意思就是说, 诗三百篇的那种情感和情调都是“无邪”的,即在道德上是非常纯洁的。我们去阅读诗经,确实有这 样的感觉。虽然这其中也有些哀怨、矛盾、冲突,但总的来说其风格都是非常敦厚和温柔的。所以对于自然万 物,中国艺术精神总是忘不了有一种道德评价。例如中国人在审美方面经常喜欢用玉来打比方,“君子比德于 玉”,就是一种道德评价。中国人对自然界万物的评价之中,对于玉是最为珍视的和最珍贵的。所谓“冰清玉 洁”。凡是中国人的审美理想中都有一种把玉推崇到极高境界的倾向。有人专门写过这

5、方面的文章,研究中国 人为什么如此看重玉。其实,玉的价值算起来并不如钻石,西方人非常重视钻石。但是在中国人看来却相反。 中国人对于玉的评价实际上是一种道德评价。 这种思想在儒家是这样,在道家来说也是如此。玉在道教徒心目中也是具有很崇高的地位的,他们的头饰、 腰带上都镶嵌着玉,只是道家对于“道”和“德”的理解和儒家有所不同。但是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他们对 于人的德性均是很看重的,而且把艺术看作是对人道德的一种熏陶方式,或者说是看作一种做人(成人)的方 式。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和乐都是最后导致成人的。中国有所谓“文如其人”、“诗如 其人”、“画如其人”或者“字如其人”这样的说法,

6、实际上都包含有一种政教的态度在里面。也就是说,通 过诗歌、艺术、审美等,可以使人获得一种修养,在人性方面获得一种丰满。这是第一个层次。 第二个层次就是一种“静观”的态度。政教的态度是动态的,是“移风俗、美人伦、成教化”的,就是要 培养人向善,把人熏陶为真正的君子。“静观”的态度表现为中国艺术标榜的那种理想:清高、脱俗、质朴、 天真,中国艺术特别推崇这样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状态。例如庄子中说:“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 万物之本也”,“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道家强调素朴、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认为这是万物之本。佛 家和道家在这方面是相同的,比如司空徒对于诗的赞誉有“落花无言,人淡如菊”这样的描

7、述,都是达到了美 的极致。儒家也是这样,比较强调静观、强调内心平静且没有冲动,如孔子讲:“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还 有“怨而不怒”。“乐而不淫”是说快乐但不放纵,“哀而不伤”是悲哀而不到伤神的地步,“怨而不怒”指 你埋怨可以,但是不要愤怒。强调要把握好“度”,“中庸”,“中和”,这是“温柔敦厚”的要求。 所以无论是儒家、道家、佛家,他们都是崇尚于“静”,强调内心的平静。以静为美,达到了它的极致就 有它的表现。儒家的“静”是一种“温静”,这是从儒家的“中和”的伦理观得出来的,认为美的极致就是一 种“温静”;道家的“静”是一种“虚静”,这是从道家的“天道无为”的自然观得出来的;佛家从“空寂” 的人

8、生观得出来的“静”是一种“寂静”。我将其称为儒、道、佛的“三静”温静、虚静和寂静。三家均 体现出一种静观的态度,这种静观的态度和政教的态度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审美理想和精神,这就是 温柔敦厚。 西方艺术精神,我们讲它是“静穆的哀伤”。这里面也有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是尼采通过他的慧眼,通 过他对于古希腊文明的追溯而发现出来的,这就是所谓的“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酒神精神”又称狄 奥尼索斯精神。狄奥尼索斯就是古希腊酒神的名字。“日神精神”就是阿波罗精神,阿波罗是古希腊的太阳神。 这两种精神形成了古希腊艺术的理想:静穆的哀伤。 我们说“酒神精神”是动态的。酒神,很形象,喝过酒后狂歌乱舞,

9、躁动不安了;“日神精神”是静态的, 是梦幻式的。“酒神精神”就是把自然纳入到人的个体里面。古希腊人在祭祀的时候要喝酒,喝过酒后就狂歌 乱舞,冲破一切道德伦理对人的理性限制。直到今天,西方人一到狂欢节,我们就可以看出他们的酒神精神, 那就是打破一切限制,带上假面,改变形象,到处游行,装出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形态。在古希腊他们主要 是通过这种方式拥抱大自然、回归大自然,返回到他们本能的生命冲动。“酒神精神”状态经常也就是大群人 在一起狂欢,干出种种平时人们不敢干的事情,所以酒神的形象是个半人半兽的形象。在这里交织着群体的狂 欢和个体的痛苦。群体的狂欢为什么是个体的痛苦呢?因为个体在日常情况下他要守

10、住自己的个体,但是当打 破一切伦理界限的时候,个体就解构了。任何人都可以侵犯任何人,个体就遭受到一种解构的痛苦。所以尼采 讲在酒神精神中人们承受了极大的痛苦,但另一方面又是一种群体的狂欢,回归到大自然。而且通过这样一种 个体解构的痛苦,他们更加意识到自己的个体。一旦人们意识到自己的个体的时候,他本能地有种要摆脱痛苦 的倾向。这种要摆脱痛苦的倾向就是其生命力之所在。所以尼采特别强调有痛苦人们就渴望着拯救,当你意识 到个体意识的痛苦的时候,个体的痛苦会逼迫着你寻求某种拯救,由此就呼唤出了一种日神精神。 日神精神尼采称之为梦的精神。梦的原则实际上导致了古希腊人个性原则和个体意识的恢复,个体意识在 酒

11、神精神里面被解构了,但是它带来一种痛苦,也就带来一种生命冲动,要摆脱这种痛苦。这种冲动在日神精 神里面得到了满足。就是说对于痛苦,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一定得到摆脱,但在梦幻状态里可以找到自己的安 慰,可以恢复自己对于自己个体的一种意识,甚至于可以意识到自己身上的神性。人的有限性带来的痛苦在一 种梦幻中被扬弃,感觉到自己和神实际上是一体的。这也就是说,阿波罗精神使人在一种梦幻状态中,在一种 美丽幻象中来解脱自己,从而把自己的个性树立起来。古希腊神话里的那一个个的形象,都是由阿波罗之神创 造出来的,都是一些梦幻的形象。但是那些梦幻的形象都是古希腊人精神的一种体现,没有这样一种个体精神, 希腊人就会退

12、回到原始的自然宗教去。就是说在酒神精神里面所体现出来的那样一种回归大自然的倾向,如果 没有从这种痛苦里面产生阿波罗精神,那么他就跟东方(比如说中国)的原始自然宗教没有什么区别了。 中国人在回归大自然的时候,他不会感到痛苦,相反,他会感到一种快乐。当我们中国人沉醉于大自然的 时候,感觉到怡然自得,就像庄子所说的“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沉醉于大自然中,感受到的是一种美,而 不是一种痛苦,那就是一种自然宗教了。但是希腊人完全不同。他们在大自然中,一方面有种回归到本性的狂 欢,这点和东方有相通之处;但是,同时也感受到一种个体意识的痛苦,要从里面升华出阿波罗精神来。这是 古希腊人艺术精神与中国人艺术精神

13、很不相同的地方。他并没有丧失掉他的个体意识,而是使他的个体意识更 加丰富了,建立起来了。最典型的就体现在希腊悲剧。在希腊悲剧里面,个体具有了神性。因为个体在希腊悲 剧里面,由于是悲剧,个体往往遭受到了毁灭,但是通过个体的毁灭上升为神。个体在肉体上遭受到了毁灭, 但是在精神上它树立起来了。古希腊悲剧通过个体肉体上的毁灭,表现了个体精神上的崇高,这就是希腊悲剧 精神的结构。 希腊的悲剧精神不仅仅表现在戏剧里面,而且也表现在造型艺术之中,特别是在希腊雕刻方面体现得最为 明显。在希腊雕刻出来的一个个神的形象上面,包括男神和女神,还有人的形象上面,我们都可以清晰地看到 个体展现出一种“静”美。酒神精神是

14、动态的,而日神精神是静态的。雕刻摆在那里是静止的,但是它其中蕴 涵着某种痛苦。雕像里面可以看出一种痛苦,就是黑格尔所谓的“静穆的哀伤”。为什么有种哀伤?因为它经 历了某种痛苦,最终才达到了这样的形象。这是可以看出来的。古希腊雕刻很多都是不描绘人物的眼神的,尽 管他们的动作很剧烈,面部却是不动声色。莱辛在评价古希腊雕刻时讲,在剧烈的痛苦里面,人物面部表情是 静止的。总的来说,这些雕塑体现出一种静美,里面透露出一种哀伤的情调,透露出要摆脱痛苦的挣扎。 “动动”与与“静静”,大不同,大不同 酒神精神里的骚动有点像魏晋狂士的落拓不羁,不受礼教的局限和束缚;但是,并不像魏晋狂士那样超脱、 淡泊,不求名利

15、。酒神精神里的骚动是执着于他的生命冲动,表现为他的动作像着了魔一样,像喝醉了酒、中 了邪一样,通过这种动作摆脱他的自我意识所带来的痛苦。 刚才我们分别讲述了中国艺术精神和西方艺术精神的结构,两种不同的结构都是各有一动一静的两个层面。 首先从动态的层面来看,中国艺术精神里的动态是被动的。礼记乐记里说的很清楚:“人生而静,天之 性也。”意思是说人的生性是安静的,虚静的,无为的。“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就是说人的这种欲望和 冲动是由于“感于物”而动,也就是外来的事物感动了人、触动了人,人才动。如果没有外来的触动,人心本 是静止的。见物伤情、感物而落泪,人受到外物的感染才有一种冲动。而就他的本性来说

16、,是静止不动的。所 以我们讲“树欲静而风不止”、“情动于中,故形之于声”,感于物动了以后表现为声音。但是最初是由于外 在的地气上升,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 百化兴焉。”这样,才受到了推动。这就是中国艺术精神动态的方面,实际上它是被动的。 中国艺术精神里也有一种酒神精神,比如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酒喝得越多,诗就作得越好,这也是一 种酒神精神。但中国的酒神精神跟希腊的酒神精神不同。希腊的酒神精神是大群人在一起喝酒、集体狂欢、狂 歌乱舞,中国的酒神精神是一个人独斟独饮,或者是两三个朋友对饮。所以,中国的酒神精神不是狂欢,而是 一种摆脱烦恼,放大心胸,卸除束缚的办法,如孔夫子讲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从心所欲但是行为都是合 乎规矩的。“率性之为道”,率性而为,但是又是按照天道在那里行动。中国道家虽然反对儒家,反对儒家的 名教,反对做儒家的君子,主张做飘摇于天地之外的“大人先生”,但实际上与儒家有相通之处。竹林七贤的 代表人物阮籍写了篇大人先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