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救助流浪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895105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爱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救助流浪儿童”工作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爱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救助流浪儿童”工作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爱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救助流浪儿童”工作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爱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救助流浪儿童”工作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爱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救助流浪儿童”工作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爱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救助流浪儿童”工作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爱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救助流浪儿童”工作实施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 年潍坊外国语学校“关爱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救助流浪儿童”工作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切实加强留守儿童和残疾学生关爱工作,促进留守儿童和残疾学生健康成长,同时尽力救助流浪儿童,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既定目标,结合我校在教育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和残疾学生康复教育需求,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关爱工作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维护留守儿童和残疾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留守儿童和残疾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二、工作目标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认真实施关爱留守儿童、残疾儿童,

2、积极探索、创新留守儿童、残疾儿童教育管理模式,全面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把学校建成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的温馨家园和成长乐园;构建起党政、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体系,确保对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的全方位、全程关爱,实现留守儿童“学业有教、监护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目标,是他们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同时对社会上流浪儿童进行必要的救助,让他们也能进入课堂。三、主要任务1、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入校率达 100%保证让他们都能进入课堂学习,免除他们家长的后顾之忧。基本解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上学难问题。2、全面实施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关爱工程实现留守儿童、残疾儿童亲情培育 “五有” 、

3、“四个一”目标,即:有亲情电话、亲情视频室、心理咨询室、有“知心姐姐”信箱、有代理家长,留守儿童、残疾儿童能每周给家长通 1 次电话、每月与家长视频见面 1 次、每期给家长写 1 封信、每年与代理家长过 1次生日。3、积极探索创新留守儿童、残疾儿童教育管理模式一是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根据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从思想政治、人格品质、心理情感、行为养成、营养健康和安全保障等方面着手,加强对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的培养。鼓励学校和教师大胆探索,积极开展留守儿童、残疾儿童教育管理方法、模式创新课题研究。学校在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帮扶活动中,要落实“五个一”目标,即:给每位留守儿童建

4、立 1份成长档案、 “代理家长”每天与留守儿童交流沟通 1 次、每周 1 次师生互动活动、每月与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父母通 1 次电话、每期举办 1 次心理健康辅导讲座。二是要大力实施关爱留守儿童、残疾儿童,互助制落到实处,构建起学校共同关爱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的共育机制。四、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关爱留守儿童和残疾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留守儿童和残疾学生关爱工作,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关爱工作取得实效。(二)健全工作机制学校要高度重视和加强留守儿童和残疾学生关爱工作,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细化责任,硬化措施,加强督促检查

5、,严格考核,层层抓落实,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关爱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的长效机制。要主动与帮扶部门、当地党政联系,积极争取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搭建关爱平台,形成关爱网络。要高度重视关爱工作档案资料建设,及时收集整理关爱工作资料,规范归档,及时报送信息。潍坊外国语学校2012.2.252013 年潍坊外国语学校“关爱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救助流浪儿童”工作实施方案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救助流浪儿童,他们普遍存在生活失助、亲情失落、学业失教、心理失衡、安全失保等问题。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切实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我校长期开展关爱工作,目的是以学校为载体,对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救助流浪儿童从心理健康

6、、情感关怀、学习帮助等方面开展关爱行动,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快乐成长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一、工作目标全面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把学校建成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的温馨家园和成长乐园;构建起学校和社会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体系,确保对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的全方位、全程关爱,使他们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二、主要任务1、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入校率达 100%保证让他们都能进入课堂学习,免除他们家长的后顾之忧。基本解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上学难问题。2、积极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校外教育活动一是发展“代理家长”和志愿者。与妇联、团委一道,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培养照顾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动员学校教职工担任留守儿童“代理家长” 。

7、发动学生志愿者担任“知心哥哥姐姐” ,广泛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鼓励学校各方面为留守儿童、残疾儿童捐资助学、奉献爱心。二是开展“流动课外活动” 。丰富留守儿童、残疾儿童课余生活。同时,积极招募志愿者,免费为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开展培训服务。三是配合区妇联,组建各级各类家庭教育讲师团,编印“家庭教育流动学校”口袋书和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健康知识读本。3、加强残疾学生教育康复工作学校将各类残疾儿童的教育康复纳入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工作计划,满足聋哑、智障、视力残疾儿童少年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需求。保证他们能就近入学,随班就读。学校要开设康复课,根据残疾学生的残疾程度,有针对性的开展康复训练,在高年级开设职

8、业技能培训课,为残疾学生康复就业奠定基础。对残疾学生,在人格上尊重、身心上关爱、生活上照顾,保障残疾学生合法权益。4、大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残疾儿童达标创优工作要把这项工作当成一项重要的任务来做,要争先树优,做好达标评优工作。三、工作要求(一)健全工作机制学校要高度重视和加强留守儿童和残疾学生关爱工作,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细化责任,硬化措施,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层层抓落实,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关爱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的长效机制。要主动与帮扶部门、当地党政联系,积极争取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搭建关爱平台,形成关爱网络。要高度重视关爱工作档案资料建设,及时收集整理关爱工作资料,规范归档,及时报送信息。(二)加大经费投入要结合学校实际,根据工作需要,将关爱留守儿童和残疾学生工作经费纳入学校预算,保证必要的经费投入,确保关爱工作能正常开展。(三)加强监督检查学校对关爱工作成绩突出的教职工要予以表彰奖励;学校要制定关爱留守儿童和残疾学生工作评估考核细则,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对取得显著成效的个人予以奖励。潍坊外国语学校2013.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