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登幽州台歌》(共8张)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55611930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登幽州台歌》(共8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登幽州台歌》(共8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登幽州台歌》(共8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登幽州台歌》(共8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登幽州台歌》(共8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登幽州台歌》(共8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登幽州台歌》(共8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受武三思所害,冤死狱中。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创作背景 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

2、蓟j北楼(即幽州台),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回头看看哪有圣君的踪影,放眼望去也不见一个礼贤下士的君主,我真是生不逢时啊。想到宇宙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的短暂, 独自凭吊,让人禁不住悲从心来泪如雨下!,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俯仰古 今,写出时间的绵长,含有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 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抒发诗人孤单悲苦 的心绪。,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 前两句音节比较急

3、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后两句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朗读比赛:静下心来,想象自己是在古代,是那样寂寞孤独地独自登台远望,瞬间感到天地无穷,人生有限。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你能否触摸到诗人“怆然而涕下”的情怀?,评论二 :登幽州台歌念这首诗,读者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而在这个图景面前,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因而深深为之感动。,评论一 :陈子昂仅用了前两句诗,就把时间感写得淋漓尽致,仿佛这诗是从远古洪荒而来,绵延到地老天荒,永无绝期一般。,评论三 :陈子昂是在讲苍凉,讲历史上的苍凉时刻,里面充满了自负、骄傲,同时又充满孤独感。李白也是如此。李白骄傲到极点,是喝酒都只跟月亮喝的那种人,“举杯邀明月”,可是同时又有好大的自怜与孤单。“对影成三人”说的是跟自己影子相对的孤单感觉。唐朝所有的诗人都有这种特征,就是巨大的自负与巨大的孤独。 节选自台湾美学家蒋勋蒋勋说唐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