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脑病毒周荣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562336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乙脑病毒周荣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乙脑病毒周荣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乙脑病毒周荣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乙脑病毒周荣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乙脑病毒周荣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乙脑病毒周荣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乙脑病毒周荣课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是引起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又称Japanese encephalitis,JBV 的病原体病原生物学及实验室检验流行性脑膜炎(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属于虫媒病毒,虫媒病毒是一类通过吸血节肢动物,叮咬人、家畜及野生动物而传播疾病的病毒,具有自然疫源性。共同点: 球形,RNA病毒,有包膜 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 所致疾病有季节性和地区性,传播途径,传播媒介:三带喙库蚊传染源已感染的家畜和家禽是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染源(主要为幼猪)三带喙库蚊既是乙脑病毒的传播媒介又是储存宿主,生物学性状,形态结构:球形,RNA病毒,有包膜 培养特性:易感动物为小白鼠;可细胞培养

2、只有一个血清型 较少变异,乙脑病毒电镜图,形态与结构,乙脑病毒为球形,直径40nm,内有衣壳蛋白(C)与核酸构成的核心,外披含脂囊膜,表面有囊膜糖蛋白(E)刺突,即病毒血凝素,囊膜内尚有内膜蛋白(M),参与病毒的装配。病毒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全长11kb,自5至3端依次编码结构蛋白C、M、E以及非结构蛋白NS1NS5,病毒RNA在细胞浆内直接起mRNA作用,翻译出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在胞浆粗面内质网装配成熟,出芽释放。,敏感动物与细胞,乳鼠是常用的敏感动物,脑内接种乙脑病毒后34天发病,一周左右死亡,脑组织内含大量感染性病毒,是分离病毒、大量制备抗原的可靠方法。BHK细胞系、C6/36细

3、胞系及鸡胚成纤维细胞是常用的敏感细胞,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引起细胞圆缩、颗粒增多、细胞脱落等CPE。在培养上清中含有传染性病毒,胞浆内胞膜上可检出特异性抗原。细胞培养增殖病毒简便易行,已取代动物培养用物制备疫苗、诊断抗原,以及研究病毒复制机理、筛选抗病毒药物等。,抗原特性抗原特性,乙脑病毒抗原性稳定,在同一地区不同年代分离的毒株之间未发现明显的抗原变异。E糖蛋白上有中和抗原表位和血凝抗原表位,可诱发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和血凝抑制抗体,在感染与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用单克隆抗体做交叉血凝抑制试验证实E糖蛋白上有与黄病毒属成员广泛并叉的属特异性抗原,也有仅与圣路易、墨里谷、西尼罗脑炎病毒交叉的亚组物异性抗原

4、,以及仅乙脑病毒具有的种特异性抗原。不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已用于研究乙脑病毒抗原结构与功能以及鉴定新分离的毒株,解决了常规免疫血清特异性低的问题。乙脑病毒囊膜糖白具有血凝特性,能凝集鹅、鸽、雏鸡红细胞,在pH6.26.4条件下凝集滴度高。病毒血凝素与红细胞结合是不可逆的,但这种病毒与红细胞形成的复合物仍有感染性,加入特异性抗体可抑制这种血凝现象。,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乙脑病毒对热抵抗力弱,5630分钟灭活,故应在-70条件下保存毒株。 若将感染病毒的脑组织加入50%甘油缓冲盐水中贮存在4,其病毒活力可维持数月。 乙醚、1:1000去氧胆酸钠以及常用消毒剂均可灭活病毒。 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适宜p

5、H8.59.0。,致病性与免疫性,隐性感染普遍 致病机制 免疫性:病后免疫力牢固主要依靠中和抗体,致病及传播途径,我国乙脑病毒的传播媒介主要为三带喙库蚊。蚊感染病毒后,中肠细胞为最初复制部位,经病毒血症侵犯唾液腺和神经组织,并再次复制,终身带毒并可经卵传代,成为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在热带和亚热带,蚊终年存在,蚊和动物宿主之间构成病毒持久循环。在温带,鸟类是自然界中的重要贮存宿主。病毒每年或通过候鸟的迁栖而传入,或病毒在流行区存活过冬。有关病毒越冬的方式可为:越冬蚊再感染鸟类,建立新的鸟-蚊-鸟循环;病毒可在鸟、哺乳动物、节肢动物体潜伏越冬。实验表明,自然界中蚊与蝙蝠息息相关,蚊将乙脑病毒传给蝙

6、蝠,受染蝙蝠在10,不产生病毒血症,可持续存在达3个月之外,当蝙蝠返回室温环境3天后,出现病毒血症,构成蚊-蝙蝠-蚊的循环;冷血脊椎动物为冬季贮存宿主(如蛇、蛙、晰蜴等),可分离出病毒。家畜和家禽在流行季节感染乙脑病毒,一般为隐性感染,但病毒在其体内可增殖,侵入血流,引起短暂的病毒血症,成为乙脑病毒的暂时贮存宿主,经蚊叮咬反复传播,成为人类的传染源。特别是当年生仔猪最为重要,对乙脑病毒易感,构成猪-蚊-猪的传播环节,故在人群流行前检查猪的病毒血症和蚊带毒率,可预测当年人群的流行程度,并通过猪的免疫预防,可控制本病在猪及人群中的流行。,带毒蚊虫叮咬,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及淋巴节内增殖,少量入血,肝

7、、脾单核巨噬细胞内增殖4-7日潜伏期,二次病毒血症,突破血脑屏障,中枢神经系统广泛病变(乙型脑炎),顿挫感染,顿挫感染(abortiveinfection)因细胞条件不合适, 病毒虽可进入细胞但不能复制的感染过程,自愈,0.1%,免疫性,人受乙脑病毒感染后,大多数为隐性感染及部分顿挫感染,仅少数发生脑炎(0.1%),这与病毒的毒力,侵入机体内数量及感染者的免疫力有关。流行区成人大多数都有一定免疫力,多为隐性感染,10岁以下儿童及非流行区成人缺乏免疫力,感染后容易发病。本病病后45天可出现血凝抑制抗体,24周达高峰,可维持一年左右。补体给合抗体在发病23周后方可检出,约存在半年。中和抗体约在病后

8、1周出现,于5年内维持高水平,甚至维持终生。流行区人群每年不断受到带病毒的蚊叮咬,逐渐增强免疫力,抗体阳性率常随年龄而增高,例如北京市20岁以上成年人90%血清中含有中和抗体。因此本病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但近些年来乙脑发病年龄有增高趋势,值得重视。,乙脑病毒微生物学检验,标本:患者血液、脑脊液、尸检脑组织 动物接种:乳鼠脑内接种发病 细胞培养:原代地鼠肾细胞、鸡胚细胞红细胞吸附试验 抗原抗体检测 采用免疫标记技术检测标本中抗原 RT-PCR检测乙脑病毒核酸 采用双份血清检测特异性抗体,实验室检测,乙脑早期快速诊断通常采集性期患者血清或脑脊液特异性lgM ,也可做RT-PCR检测标本中的病毒核酸片段,3个小时内可初步报告结果。血清学试验,当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比急性期 4倍时,有辅助诊断意义,可用于临床回顾性诊断。由于乙脑患者病毒血症期短,直接检出病毒抗原或分离病毒阳性率低,较少用于诊断检测。血凝抑制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补体结合抗体仅存在于lgG 中,病后出现迟,消失快,适用于诊断近期感)、中和试验,病毒培养分离,取病尸脑组织研磨成10%悬液,接种1-3日龄乳鼠脑内,待发病频死时,取脑悬液,用单克隆抗体做中和试验鉴定病毒。可接种敏感细胞(如C6/36细胞系等)分离病毒。,防治原则,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疫苗药物治疗,本报告资料均来自于网络及相关教科书、特此声明。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