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古建筑木构架二卯榫技术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55344879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0.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学]古建筑木构架二卯榫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理学]古建筑木构架二卯榫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理学]古建筑木构架二卯榫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理学]古建筑木构架二卯榫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理学]古建筑木构架二卯榫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学]古建筑木构架二卯榫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学]古建筑木构架二卯榫技术(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建筑木作工程修缮 项目一木构架设计,教师 马松雯 马龙,子项目一 清代建筑通则,一、清代建筑通则的作用 建筑通则是中国古建筑设计的主要依据和法则,它对古建筑的等级、营造法作了明确的规定,并且权衡了建筑空间、构件之间的比例、尺度关系。 二、面宽与进深 中国古建筑将单体建筑的长和宽定位宽和深,单体建筑由最基本的单元“间”组成,每四棵柱子围成一间。 面宽:建筑物面宽方向相邻两柱之间距离(一间的宽),又称面阔(现代建筑称开间)。 进深:垂直于面宽方向的相邻两柱之间距离(一间的深)。 根据布局位置的不同,间又分为明间、次间、梢间。 明间:建筑物居中的开间。 梢间:建筑物两端的间。 次间:建筑物明

2、间与次间之间的开间。 次间又称作边间或落翼(苏州地区称稍间为落翼),在硬山建筑中可称为“边间”。,面阔与进深平面示意图,通面阔:建筑物两尽端柱间轴线距离(多个单间面宽之和)。 通进深:建筑物进深方向两尽端柱间轴线距离(多个单间进深之和)。 (一)面宽的确定 1、大式斗拱建筑面宽的确定 通常用两种方法: (1)按斗拱攒数定面宽:每攒档斗拱尺寸取十一份斗口数。如斗口取二寸五,每攒斗拱尺寸为二尺七寸五分。 面宽=斗拱攒数平身科每攒档斗拱尺寸+20.5柱头科每攒斗拱尺寸 明间取偶数斗拱(即空当坐中),次间收一攒斗拱(或为明间的8/10),梢间同次间或再收一攒斗拱。,(2)先确定面宽:事先确定单间的面宽

3、,或确定通面宽和单间数,反求斗口的大小。 如面宽5米(15尺)明间取4攒斗拱数(加一柱头科斗拱共五攒),确定斗口大小。 计算方法: 15尺/5攒=3尺/每攒;3尺/11份2.7寸 此情况取斗口尺寸为3寸或2.5寸,由于斗拱攒当不是斗口的整11倍数,可调整横拱子的长度(与则列中规定的6.2斗口、7.2斗口、9.2斗口略有出入)。仿古新建筑可以用厘米计算(清代营造尺寸1尺=32厘米),但要考虑现有木材料的规格,以防用料浪费。,2、小式建筑面宽确定:考虑使用功能和材料尺度,面宽尺寸不能大于大式建筑。 (二)进深的确定 首先考虑使用功能,其次考虑用材合理,还要考虑空间比例适当。进深的确定也分为大式和小

4、式建筑。 大式斗拱建筑按面宽的两种方法确定进深,庑殿、歇山山面通进深取二至三间房进深不等。 小式建筑常取五檩四步架进深尺度,七檩梁架常通过设前后廊解决进深问题。,三、柱高与柱径 (一)柱高的确定 柱高与建筑面宽的关系 1、小式建筑:清工程做法则列规定,一般明间与檐柱高之比为108,即面宽一丈,柱高八尺。 2、大式斗拱建筑:按斗口尺寸确定,清工程做法则列规定,檐柱根到挑檐桁底皮70斗口(含斗科、平板枋尺寸)。檐柱高常取56-58斗口(清营造则列规定一律取60斗口), (二)柱高与柱径的关系 古建筑柱高与柱径的比例。 1、小式建筑:高比直径为111。 2、大式斗拱建筑:柱径为6斗口(约柱高的1/1

5、0)。,四、收分、侧脚 (一)收分 古建筑柱径上下不等粗(除瓜柱等短柱以外),下粗上窄,柱上部收细的做法称“收分”或“收溜”。小式建筑收分尺寸一般取柱径的1/100;大式建筑收分尺寸营造算列规定取柱径的7/1000。 (二)侧脚 1、侧脚的作用:增加建筑的整体稳定性。 2、做法:建筑最外圈柱子的下脚向外移一定尺寸,叫侧脚(也叫掰升)。外移尺寸同收分尺寸,即收溜多少,掰升多少。(注:仿古新建筑钢筋混凝土柱不做侧脚),侧脚,五、上出、下出、回水 (一)上出:即上檐出挑称“上檐出”,简称上出。 1、小式建筑:上檐出尺寸定为以檐檩中心至飞檐 椽头外皮(若无飞檐按至老檐椽头外皮计算)。 上檐出尺寸:取檐

6、柱高的3/10。将上出尺寸分为三 等份,其中檐椽出头占两份,飞檐出头占一份。 2、大式斗拱建筑:上檐出尺寸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由正心桁中心到挑檐桁中心之间的水平距 离,这部分尺寸按斗拱出踩数确定,即斗拱出挑尺 寸。 另一部分是由挑檐桁中心至飞檐椽头外皮尺寸,取 21斗口。其中2/3檐椽平出尺寸,1/3飞檐平出尺寸。,(二)下出:即台明出沿,由檐柱中心延出至 台明外沿边的长度称下出。 小式建筑:下出取4/5上檐出或檐柱径的2.4 倍;台明高取柱高的1/5或2倍柱径。 大式建筑:下出取上檐出3/4。台明高取挑 尖梁下皮至台明上皮高的1/4。 (三)回水:下出小于上出,二者之间的差叫 回水。,六

7、、步架、举高、举架 (一)步架 1、清式建筑步架定义:相邻两檩垂直轴线之间水平距离为步架。 2、步架不同名称:步架名称按位置不同由外向内依次分为廊步(或檐步)、金步、脊步等;双脊建筑,最上居中一步,称顶步。 3、步架尺寸 小式建筑: 廊步架(或檐步架):一般取4-5倍的D(柱径); 金步、脊步架:一般取4D; 顶步架:小于金步,在2D-3D之间。 以四檩卷棚为例,将四架梁跨度分为五份,顶步架为一份,两侧檐步架各为两份。 大式斗拱建筑:一般取檩径的4-5倍。,(二)举高 举高定义:相邻两檩轴心之间垂直距离为举高。 举高尺寸=举架相应的步架长度。 (三)举架 1、清式建筑举架定义:坡屋顶屋面的相邻

8、两檩,上面一檩比下面一檩抬起的高度(举高与对应的步架之比为举架)。 2、举架不同的数列:举高与对应的步架之比的举架是小于一的数列。如0.5、0.65、0.75、0.9等对应的数列称五举、六五举、七五举、九举。 3、九檩大式举架尺寸的选择:檐步举架取0.5 、下金步去取0.65、上金步取0.75、脊步取0.9 举架选择的数列,决定屋面曲线的优劣,一般小式建筑脊步举架不超过0.85 ,大式斗拱建筑脊步举架不超过1。,七、歇山收山法则 确定歇山建筑山面山花板位置的法则称-“收山法”。 清官式建筑“收山法”规定,歇山建筑由山面正心桁轴心向内收一桁径,定为山花板外皮位置。 小式建筑“收山法”规定,由山面

9、檐檩轴心向内收一檩径,定为山花板外皮位置。,子项目二 清代建筑的权衡 一、清代建筑的模数 中国古建筑经历了千百年的演变,古代建筑师和 工匠研究编制了独具特设的中国古建筑风格和建筑 模数。 模数分为两种:大式斗拱建筑以斗口为模数。 小式建筑以柱径为模数。 二、清代的建筑用材等级 大式斗拱建筑,以斗口为模数,分为十一个等 级,从1寸到6寸,每0.5寸为一级。 三、各构件的权衡 各构件的权衡尺度的作用:确定建筑空间比例关 系协调,确保大木架和木构件承重合理。,亭子构件权衡尺寸表,课后任务: 1、掌握建筑明间、次间、梢间的名词解释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2、掌握建筑面宽(面阔)、通面阔、进深 、通进深、柱

10、高、柱径、上出、下出、回水、步架、举高、举架、收山的名词解释和尺寸确定方法。 3、掌握柱高与柱径的关系。 4、掌握收分、侧脚的含义及做法。 5、熟悉各构件之间的权衡关系,了解各构件权衡尺寸的作用。,子项目三 设计任务 一、选择大木架形式:卷棚屋顶、歇山屋顶、庑殿屋顶(单檐或重檐自定)。 二、按权衡尺寸确定大木架各构件尺寸。 三、成果要求 1、图纸比例:1:50。 2、图幅大小:3号图纸。 3、成果深度:扩初方案图深度,并附有屋面推山、构件权衡取值表。 四、时间安排 1、设计平面草图(2个含屋顶平面) 课内2学时 2、立面图草图 (2个) 课内2学时 3、剖面图草图 (2个) 课内2学时 4、透

11、视图 课内2学时 5、绘制正式图 课内8学时 6、师生评价设计图 课内2学时,中国古建筑木作工程修缮 项目二大木架、木构件制作与安装,教师 马松雯 马龙,子项目一 清式木构件的榫卯构造 一、木构件榫卯的作用 将木构件连接成整体,承接垂直、水平等方向传来的力,使构件之间有一定的伸缩能力。 二、榫卯的要求 保证构件连接牢固;宜于制作;便于构件组装。 三、木构件榫卯的类型 按功能分为六种:固定垂直构件的榫卯;水平构件与垂直构件相交拉接的榫卯;水平构件之间垂直相交的榫卯;水平或斜构件重叠稳固的榫卯;水平或倾斜构件叠交或半叠交的榫卯;板缝拼接的榫卯。,(一)固定垂直构件的榫卯 古建筑中垂直构件主要是各类

12、柱子,由于柱子所在的位置不同,主要分为落地和不落地两种。落地的柱子(檐柱、金柱、中柱、山柱)固定于柱顶石内或穿过柱顶石落在基础上。不落地的柱子(童柱、瓜柱、雷公柱等)由梁架或悬挑构件承托。 1、管脚榫 用于各种落地柱或梁架、墩斗相交处。榫长根据柱径大小确定,一般控制在柱径的3/10-2/10之间,榫截面为方形或圆形,榫端部适当收溜。见图(3-2),2、套顶榫 套顶榫是管脚榫的一种特殊形式,榫远远长于管脚榫,通常取柱子露明部分的1/3-1/5;榫径约为柱径的1/2-4/5。安装时榫穿透柱顶石,直接落在基础(磉墩)上(注意防腐)。 套顶榫常用于长廊的柱(每隔2-3根柱子用一个),也可用于剪切力和风

13、荷载大的建筑。 3、瓜柱柱脚半榫 用于瓜柱与梁架交接处 ,瓜柱管脚榫采用半榫的做法,榫长在6-8厘米之间。为增强稳定性常与角背结合一起用,脊瓜柱此时作双榫,与角背一起安装。见图(3-3),(二)水平构件与垂直构件相交拉接的榫卯 水平构件与垂直构件相交拉接,主要指梁、枋与柱的连接。由于构件的位置不同榫卯形式也不同。 1、馒头榫 馒头榫呈梯形体,常用于柱顶榫,与梁头底部的海眼相连接。榫的长短与截面尺寸同管脚榫。梁底部海眼要凿成八字楞。见图(3-4) 2、燕尾榫 燕尾榫常用于梁、枋等水平构件端头,榫头大根部小,与柱子拉接牢固,不易拔榫。榫长根据实际工程位置定(根据连接的梁、枋多少而定),常取柱径的1

14、/4,最长不超过3/10,榫根部每面比头部窄1/10。为便于安装,榫上宽下窄,下部每侧比上部窄1/10,使梁安装下落时越落越紧。用于檐枋、额枋的燕尾榫常作袖肩,增强抗剪力。袖肩尺寸长取柱径的1/8,宽同榫头。见图(3-5),3、箍头榫 箍头榫是枋与柱在尽端或转角的结合榫构造。 箍头榫使枋与柱箍紧连接牢固,同时还起装饰作用。 箍头榫伸出长度,一般从柱中向外伸一柱径长度。与柱连接处作套碗,外伸部分做箍头。 箍头做成霸王拳或三叉头形式(用于无斗拱的园林建筑),箍头的尺寸高低、厚薄均是正身枋尺寸的8/10。见图(3-6) 柱头顶部开单面卯口或十字卯口(转角处)见图(3-6)、(3-7)。,4、透榫 用

15、于大木构件,常做成大进小出的形式,大进是指部分榫穿入卯口中的高度尺寸按梁或枋的正身高度确定,出的部分高度减半。这种做法减小了对柱截面的破坏(穿插枋)。透榫的厚度尺寸取1/4柱径或为自身高度的1/3。榫伸出柱外的长度(柱外皮)为柱半径或自身高度的1/2。透榫外露的部分,一般做成方头(宫殿式建筑)、三岔头、麻叶头的形式。见图(3-8) 5、半榫 柱上无法使用透榫时用半榫,如山柱和中柱处将梁架分为前后两部分,此种情况做法是将柱径分为三部分,两侧的梁榫做成等掌和压掌的台阶形式,将榫高分为两份,压掌榫上部分长占柱径2/3下部分占1/3,等掌正相反,两梁穿入柱卯榫中,上下扣搭形成整体,增加了连接长度。见图

16、(3-9)替木和雀替是防止梁、枋拔卯的措施。,(三)水平构件之间垂直相交的榫卯 是指在同一个水平面内垂直相交构件交接点的连接构造。 1、大头榫 即燕尾榫,构造同前。常用与檐檩、金檩、脊檩等构件的连接。 2、十字刻半榫 主要用于方形构件的十字搭交处,山面檐枋构件在上,刻掉自身下半部分形成盖口,檐枋构件刻掉上部分形成等口,为防止构件移动,在刻口外侧按枋的1/10做包掩。上下两构件垂直扣搭形成整体。见图(3-10),3、十字卡腰榫 主要用于圆形(桁檩)或带有线角构件的十字相交处,构造是将桁檩沿宽窄面均分四份,高度方向分两等份。依所需角度各刻去一份。按山面压檐的原则,将垂直相交的上下两檐枋构件,上下各刻去一半,后扣搭连接。见图(3-10) (四)水平或斜构件重叠稳固的榫 是指竖向重叠设置构件的构造连接。重叠形式分为上下层构件分层叠合,和上下层构件分层垂直相交,或按一定角度半叠交。,1、栽销 在上下两层相对应的重叠部位凿卯眼,将木销榫栽入下层卯眼中,后将上层构件卯眼对准销榫套入,上下形成整体。卯眼与销榫构件尺寸大小按构件尺寸而定,没有明确规定。见图(3-11) 2、穿销 与栽销安装方法相同,不同之处是卯眼为透卯,销件穿透构件连接。溜金斗拱用穿销构件连接。用于大屋脊的脊桩,具有栽销和穿销的功能,脊桩穿透扶脊木,栽入檩内1/3-1/4深度。见图(3-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