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代表制职业代表制多数选举制比例选举制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5090028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域代表制职业代表制多数选举制比例选举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地域代表制职业代表制多数选举制比例选举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地域代表制职业代表制多数选举制比例选举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地域代表制职业代表制多数选举制比例选举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地域代表制职业代表制多数选举制比例选举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域代表制职业代表制多数选举制比例选举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域代表制职业代表制多数选举制比例选举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什么是选举中的地域代表制和职业代表制?多数选举制和比例选举制?及其各自利弊分析。,目 录,一、地域代表制,二、职业代表制,三、两种选区划分方法的利弊,四、多数选举制,五、比例选举制,六、两种计票当选方式的利弊,选区又称选举区 是法律规定选举国家代表机关及公 职人员时划分的区域单位,也是选民开展选举活动和产生代表的基本单位。划分的目的: 便于选民在一定区域内参加选举 便于更好地计算选票和实现选举,选区划分,地域代表制,地域代表制必然提及的一项原则,一人一票原则 1964年“韦斯伯利诉桑德斯”案 单名制选区,一个选区只选举一名代表,又称小选区。 多名制选区,一个选区选举两名以上代表,2-10名又称

2、中选区,10名以上又称大选区。 绝大多数都是采用地域代表制,强调以自然疆界来划分选区。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等。,职业代表制,起源:奥托冯俾斯麦当政时曾在普鲁士设立经济院,此为职业代表制的最早尝试者。 倡导:法国的工团主义派(sydicalisme)与英国的基尔特社会主义派(guild socialism) 德国的魏玛共和国(1919-1933)曾实行过职业代表制,但依职业代表制选举出来的代表组成的是中央经济会,议会仍然是按地域代表制选举的。 真正纯粹实行职业代表制的国家几乎没有,个别国家增做过尝试,但成效甚微。,利,以自然疆界划分选区,地理或行政区既定,便于操作,便于分配名额,弊,

3、同一个选区产生的代表所代表的利益目标多样化,不易利益偏向化,产生的代表无法代表一个地区各种不同职业团体的不同利益目标,无法真正地代表选民意愿,导致代议制度流于虚伪,缺乏实在,两种选区划分方法的利弊分析,能让议会富有专门人才以应对日趋艰难复杂的立法职务,能够使议会制度与社会组织形态相适应,可以减少代议制度的虚伪,使代表与被代表者的意见趋于一致,SECOND,THIRD,FIRST,职业团体的名额与其重要性成比例,但重要性不好评量实现难,职业团体的保守性足以阻碍社会进步,会引起议会内部的剧烈冲突,如何计算选票以及如何按所得的选票确定是否当选,在选举制度中居于及其重要的地位。 从理论上讲,由依据不同

4、当选规则产生的代表所组成的决议机关,选民意愿在决议机关内显示的程度也不同。 从实际结果看,由不同当选规则产生的决议机关,必然会导致决议机关内的不同政治态势,从而影响国家的政治生活。,计票当选,选民10万:多数党6万,少数党4万,应选举5名代表,多数选举制,简单多数制:英国、美国、印度的议员;南美多数国家的总统,绝对多数制:法国、意大利的总统 中国,特别多数制:法国的全民公决、美国参议院弹劾总统,比例选举制,减记法,重记法,均一票额法,单记法,商数票额法: 哈尔比例法 最大余数法 最大均数法,两种选区划分方法的利弊分析,利,弊,弊,利,多数选举制对大党有利,使选举区的议席尽为大党所占; 多数选举制适用各类选区划分,小选区制必然适用多数选举制,比例选举制适用范围局限,不能适用小选区制; 减少选民投票的独立和自由,增加政党舞弄选民的机会,比例选举制更能全体选民的意愿; 比例选举制使小党在获得一定数量选票时获得相应的议席,多数选举制产生的代表仅仅代表多数选民,而非全体选民; 多数选举制不利于多党制国家的非大党的发挥作用,地域 职业 比例,地域 职业 多数,地域 多数,预测中国选举制度的趋势,Thank You!,恳请老师批评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