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学第1章解表剂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023886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PPT 页数:177 大小:3.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方剂学第1章解表剂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7页
中医方剂学第1章解表剂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7页
中医方剂学第1章解表剂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7页
中医方剂学第1章解表剂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77页
中医方剂学第1章解表剂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方剂学第1章解表剂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方剂学第1章解表剂ppt课件(1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下篇 各论,第一章,解 表 剂,解表剂煎煮的注意事项。,一、概念:组成:以解表药为主; 作用:发汗解肌,疏达腠理,发散外邪。( 发汗、解肌、透疹) 治证:表证 (外受六淫邪气,邪留肌表之证.) 二、立法依据:“因其轻而扬之”、“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汗法”,三、适应证:1.表证;2.邪在肌表的疾患:麻疹初起证;痈疮初起证;水肿初起证。解表剂主要用治表证,故凡风寒所伤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疟疾、痢疾等病初起之时,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苔白或黄,脉浮等表证者,均可用解表剂治疗。,四、分类: 1.辛温解表剂,用治外感风寒表证,代表方麻黄汤; 2.辛凉解表剂,用治外感风热表证,代表

2、方桑菊饮; 3.扶正解表剂,用治体虚感受外邪出现表证者,代表方败毒散。,五、使用注意: 1.不宜久煎否则药性耗散,作用减弱; 2.温服,加衣盖被,取微汗为佳;,麻黄汤的典型性意义:,伤寒正局,基础方典型结构,麻黄汤中麻黄和桂枝的配伍意义、麻黄和杏仁的配伍意义。,组成,麻黄去节,三两 桂枝二两 杏仁去皮尖,七十个 甘草炙,一两,麻黄汤,用法:先煮麻黄去上沫, 后下诸药同煎,温服,服后盖被取微汗(现代用法:水煎服,温覆取微汗),( ?),方歌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功用,麻黄汤,1. 病证:病证外感风寒表实证。(太阳伤寒证) 。2.

3、临床表现:卫阳被遏: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脉浮;营阴郁滞:头痛身疼、脉紧; 肺气不宣 :气喘、咳嗽。 3.病机:风寒束表(主),肺气不宣(次)。,主治,麻黄汤,外邪入侵,邪正相争,腠理密闭所见证侯,除表证症状外,以无汗,头身疼痛,脉浮有力为特点。,君,臣,杏仁:降利肺气,平喘止咳,炙甘草:调和麻杏之宣降 调和药 缓和麻桂之峻烈 佐制药,桂枝:散寒解肌发表,温通经络,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佐,麻黄汤,方解,使,两者相须,通经脉、宣腠理,发汗解表之力大增,麻、桂相须,一发卫气之郁以开腠理,一透营分之郁以和营卫,相须为用,发汗散寒解表力强;,配伍特点,麻黄汤,麻、杏相配,宣降肺气,增强平喘之力

4、。,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辨证要点,麻黄汤,运 用,加减变化,风寒较轻,可去桂枝 + 苏叶、荆芥。,咳痰清稀,气急者 + 苏子、橘红。,风寒夹湿,骨节痠痛, + 苍术、苡仁。,麻黄汤,兼里热烦躁、口干,+ 黄芩、石膏 。,衍化方:本方去桂枝 + 生姜 = 三拗汤;去桂枝+苡仁=麻杏苡甘汤;去桂枝 + 紫苏子、桑白皮、陈皮、赤茯苓 = 华盖散;+白术=麻黄加术汤;+石膏、生姜、大枣=大青龙汤。,增强泪腺、唾液腺、汗腺等的分泌;,药理研究,麻黄汤,降低体温;,有较强的发汗解热作用;,显著的镇咳平喘作用;,祛痰作用。,1.本方发汗作用较强,凡表虚自汗、阳虚、产后失血等均不宜用。 2.只宜暂用

5、,不可久服,一服汗出则不须再服。 3.宜温服,盖被取微汗,不须啜粥。,使用注意,麻黄汤,桂 枝 汤,伤寒论,典型性意义(仲景群方之首): 祛邪调正相结合治法的典型代表 调和阴阳、调和营卫的基础方,如何理解“营卫不和”。桂枝汤如何通过药物的有机配伍来达到调和营卫作用的。,桂枝汤,组成,桂枝 三两 芍药 三两 大枣 十二枚 生姜 三两 甘草 炙,二两,药量特点:桂枝,芍药等量同用,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 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趣记:贵嫂炒姜枣 对照:桂芍草姜枣,方歌,1、病证:外感风寒表虚证。(太阳中风证) 2.临床表现:卫阳浮强:恶风、发热、头痛、脉浮;营阴泄弱:汗出、脉缓

6、 肺胃不和:鼻鸣、干呕;(兼证) 3.病机:外感风寒,营卫不和。,桂枝汤,主治,桂枝汤证病因病机示意图,营 在 脉 中,卫 在 脉 外,汗,营卫不和(卫强营弱),卫中邪气盛,卫外功能失职 不能保护营阴,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功用,桂枝汤,桂枝汤,君:桂枝 散风邪 助卫阳 臣:白芍 益营阴 敛汗出 桂、芍等量同用,一治卫强,一治营弱: a、解肌发表,且散中有收,汗中寓补,祛邪而不 伤正,养阴而不留邪,使表邪得解。 b、调和营卫。,方解,桂枝汤,方解,佐:生姜 辛散风寒,助君以解表调卫; 温胃止呕;大枣 甘平和缓,助白芍以和营血。 姜、枣相配,助桂、芍以调和营卫。,补脾益胃,调和营卫,桂枝汤,方解,

7、配伍特点: 发中有补,散中有收,邪正兼顾,阴阳并调。,基本结构: 桂枝+芍药 生姜+大枣 桂枝+甘草 芍药+甘草,用量特点:桂芍等量为调和营卫、调和阴阳的基本结构。,本方方义理解的一个难点: 其临床表现有汗出一症,为何还要用桂枝发汗?(病汗、药汗),发热头痛,汗出恶风,脉浮缓。,辨证要点,桂枝汤,桂枝汤,用法,1.药汁服用宜寒温适当。 2.服药后须喝热稀粥。 3.药后宜加衣盖被,温暖身体,使气血流畅。 4.以遍身微汗为佳,不宜大汗淋漓。 5.汗出病愈即停药,若无汗病未愈,可连续服用。,桂枝汤,加减,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代表方,其治疗范围,不仅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还用于病后、产后体弱等营卫

8、不和、气血不和、阴阳不和所致的多种病证。 +厚朴、杏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有桂枝汤症状者。,加葛根=桂枝加葛根汤治项背强痛,自汗恶风等。-甘草,倍生姜+黄芪=黄芪桂枝五物汤治营卫气血不足,邪入血分而成血痹,肌肉顽麻或痹痛者。 加黄芪=桂枝加黄芪汤治黄汗,腰以上或腋下汗出粘衣色黄,身体重痛者。 倍芍药=桂枝加芍药汤治产后乳腺炎有良效。对拘挛性疼痛,无论何处疼痛均有良效。 加苍耳子、辛夷治桂枝汤证鼻流清涕严重者,有可靠疗效。 加龙骨、牡蛎治遗精。现代用治神经官能症、性神经衰弱、遗尿等。 加当归、鸡血藤、丹参、细辛治冻疮、冬季皮炎。,使用注意,1.外感风寒表实证不能用,温病初起,发热

9、不恶寒,汗多烦渴,或内有湿热者禁用。 2.药后饮热稀粥,是借谷气以助药力,借水谷之精气以釀汗祛邪,兼益胃气,以鼓邪外出。 3.盖被取微汗,“温覆”意即避风助汗。 4.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类方比较,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典型意义: 1、以羌、防剂治疗外感风寒湿邪之代表方。 2、分经论治理论之代表方。,九味羌活汤配伍黄芩、生地的意义.,组成,羌活 苍术 防风 甘草 细辛 川芎 白芷 生地 黄芩,九味羌活汤,用法,原方九味,口父咀,水煎服,若急汗热服,以羹粥投之;若缓汗温服,而不用汤(粥)投之也。,方歌 九味羌活与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 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九味

10、羌活汤,1.病证: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2.临床表现: 外感风寒表实证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头项强痛; 风寒夹湿 肢体酸楚疼痛; 热蕴于里 口苦微渴。舌脉:脉浮、苔白或微黄,3.病机:风寒湿邪外袭,热蕴于里。 病机特点:表里同病,以表为主; 寒热夹杂,以寒为主。,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汤,方解,君: 羌活 散寒祛湿,祛风止痛。(治风寒湿邪在表之要药) 臣: 防风 祛风散寒,胜湿止痛。(为风药中 之润剂) 苍术 发汗祛湿,善祛太阴寒湿。 * 防、苍相配,助君增强发散风寒湿邪之力。,佐: 细辛 搜风散寒止痛 白芷 祛风散寒止痛 川芎 祛风止痛,活血行气。(为血中之气药) *

11、 三药辛温香燥,散寒祛风,宣痹止痛。 生地黄 清泄里热黄芩 且防辛温之药伤津; 使: 甘草 调和诸药。,1.辛温升散与寒凉清热药配伍,则升而不峻,寒而不滞;,配伍特点,九味羌活汤,2.体现了分经论治的基本结构:羌活入太阳经;白芷入阳明经;川芎入厥阴经;细辛入少阴经,上四味以祛经络中之风寒湿邪而止痛。黄芩治少阳经;苍术治太阴经。药备六经,通治四时,权变活法。 防风为风药之卒徒,走十二经。,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体酸痛, 口苦微渴。,辨证要点,九味羌活汤,运 用,湿重者,重用苍、羌,或加藿香、厚朴;无内热者,去黄芩、生地;热甚而烦渴,加石膏、知母;胸闷(内湿),去生地加枳壳、厚朴;,加减,现代运用

12、,感冒、流行性感冒、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等属于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者。,使用注意:,风热表证及阴虚内热者不宜用,怎么正确对待羌防剂和麻桂剂的运用?,小青龙汤,伤寒论,小青龙汤配伍白芍、五味子的意义.,组成,麻黄去节,三两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干姜三两 半夏洗,半升 桂枝去皮,三两 五味子半升 甘草炙,三两,小青龙汤,用法,原方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 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 现代用法:汤剂水煎温服。,方歌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自利,麻桂草芍干姜味,细辛半夏成比例。 趣记:少将为嘛甘心下跪 对照:芍姜味麻甘辛夏桂,小青龙汤,主治,病证:外感风寒,内停水

13、饮证,主证病及分析:,外邪引动内饮,内饮招致外邪,心下有水气,素有寒饮,咳嗽、痰多清稀,胸痞,干呕,苔白滑,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脉浮紧,内外相引,饮动不居,身体疼痛沉重,头目四肢浮肿,外感风寒表实证,伤寒表不解,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功用,小青龙汤,方解分析:,外寒,内饮,君药:麻黄桂枝,发散风寒,宣肺平喘化饮,臣药:干姜细辛,温肺化饮,助君药散寒,佐药:白芍 和营养血,制约麻桂,以防发汗太过,佐 五味子 敛肺 防肺气耗散 佐 半夏 和胃止呕 止咳化痰,佐使:甘草 理气和中 调和药性,配伍特点,小青龙汤,配伍要点: 1、麻、桂散在表之风寒,配白芍酸寒敛阴,制麻桂而使散中有收。,2、干姜、细

14、辛、五味子三味同用: 相反相成,干姜、细辛辛散寒饮,五味子收敛止咳。一散一收,符合肺的开合功能,使收不留邪,散不伤正。故姜、辛、味是仲景治疗寒饮咳喘的特效药,辨证要点,小青龙汤,运 用,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清稀,苔白滑,脉浮。,实验研究发现,本方对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 ,而方中细辛、五味子、桂枝的组合煎液作用较为明显。 具有发汗解热、平喘、祛痰、健胃止呕、抗过敏、降低血流阻力等作用。,药理研究,小青龙汤,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肺心病、过敏性鼻炎等属于外寒内饮者。 临床报道:重剂小青龙汤治疗顽固性支气管哮喘及西药氨茶碱、肾上腺皮质激素无效的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疗效

15、甚佳。偏寒、痰粘稠者,加旋复花、白芥子、苏子、莱菔子;偏热、热痰壅肺者,加鱼腥草、石膏、浙贝、鲜竹沥。每日一剂,煎2次,临睡前服第一煎,白天服第二煎。半小时至2小时之内哮喘即平。,现代运用,小青龙汤,若阴虚干咳无痰者禁用,热痰禁用。,使用注意,小青龙汤,不宜久煎。本方辛温偏燥,不宜久服。,加减变化,用治寒饮停肺之喘咳,而表证不显者,可去桂枝,并改用炙麻黄。 兼热象者,加石膏=小青龙加石膏汤,治心下有水气,咳嗽而喘,发热烦燥者。加入清热的石膏不仅能治里热烦躁,而且能抑制麻黄的发汗力,突出其利水作用,故古人认为本方除饮之力甚强。,小青龙汤,止嗽散,医学心悟,典型意义: (1)外感咳嗽的常用方 (2)反映了肺脏的生理特点和用药特点,【组成】 桔梗炒 荆芥 紫菀蒸 百部蒸 白前蒸各二斤 甘草炒,十二两 陈皮去白,一斤 【用法】 共为末,每服三钱,开水调下,食后,临卧 服。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现代用法: 散剂,每服6-9g;亦可作汤剂 。),止嗽散,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趣记:陈赓借钱去百草园对照:陈梗芥前去百草菀。,方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