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3.1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学课件鲁教版必修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910747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3.1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学课件鲁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3.1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学课件鲁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3.1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学课件鲁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3.1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学课件鲁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3.1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学课件鲁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3.1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学课件鲁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3.1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学课件鲁教版必修(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吐鲁番,突厥语的意思是“富庶丰饶之地”,因为这里瓜果飘香,防风林带纵横交错,随处可见枣、桃、杏、梨、苹果等果木以及葡萄园和西瓜、哈密瓜田。这里年均降水量只有16毫米,而蒸发量却在3 000毫米以上,高温少雨,水贵如油。 尝试探究:影响吐鲁番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什么? 提示:水源。,一、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1农业生产(1)概念:人类利用 的生长和繁殖来获得 的物质生产部门。(2)特点: 、季节性和 。,动植物,产品,地域性,周期性,2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3区位因素的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 条件和农业技术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水源,地形,市场,政府政策,良种

2、,机械,社会经济,二、农业的地域类型 1概念: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的较 、成型的 农业生产类型。 2典型农业地域类型,稳定的,区域性,喜温、喜湿,劳动力,南亚,区位因素,雨热同期,土地肥沃,续表,劳动力,悠久,农户家庭经营,小,商品率,(2)商品谷物农业概念:以生产 、 等谷物为主,产品面向 的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生产规模 、商品率 、以 为主、机械化水平 。分布:在世界上主要分布于 、加拿大、阿根廷、 和俄罗斯等国。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和西北地区。,小麦,玉米,市场,大,高,家庭农场,高,美国,澳大利亚,东北,(3)混合农业 概念: 和畜牧业相互结合、兼而有之的 农业。 分布:欧洲、 和非洲的

3、以及大洋洲的 、新西兰等地。 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和 混合经营。,种植业,综合性,北美洲,南非,澳大利亚,小麦种植,牧羊业,三、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保持合理的 ,土地资源可以为人类 利用。 2违反自然规律:可能导致 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 3农业生产的发展会引起 、地表环境以及 和自然界的 等发生改变。,强度,持续,自然环境,自然植被,地表辐射特,性,碳循环,4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生产技术会给地理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放牧,荒漠化,盐渍化,杀虫农药,板结,1教材P57“图312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提示:由图可以看出,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自然条件(

4、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等)、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等)和技术条件(机械、化肥、良种、冷藏等)。,2教材P59“图315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分布”提示:该图反映了热带迁移农业、游牧业、谷物家畜农业、地中海农业、种植园农业、大牧场放牧业、热带定居农业、水稻种植业、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市场园艺业等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情况。热带迁移农业主要分布于亚马孙平原、马来群岛和刚果盆地及几内亚湾沿岸。游牧业主要分布于亚洲中部、西亚和北非干旱半干旱地区;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美国和前苏联中亚半干旱地区;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于美国中西部,俄

5、罗斯西南部和乌克兰温带草原地区;,混合农业主要分布于美国、欧洲大部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地区和澳大利亚等地区;乳畜业主要分布于美国东北部、欧洲西北部。,3教材P60“图316世界水稻种植业分布”提示:该图显示,世界上的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气候区;从地形上看,稻田多集中在土地肥沃的河流沿岸与下游三角洲地区,以及水源充足的丘陵地区。,4教材P60“图317世界稻谷产量构成(2005年)”提示:从图中可看出,世界稻谷产量很高,其中,91%的产量来自亚洲,亚洲是世界水稻主要产区。除此之外,非洲、南美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也有水稻种植。 5教材P60“图318我国水稻种植景观”提

6、示:该图所示为我国水稻种植景观。我国的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季风区,其生产具备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典型特点。,6教材P63“图3112小麦牧羊混合经营生态模式”提示:在农场内采用小麦种植和牧羊业混合经营的方式,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可保持土壤肥力。同时,在休耕的麦田里牧羊,羊粪可增加土壤的肥力,麦田的秸秆又可作为绵羊的饲料。这样,使农场形成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7教材P64“图3113迁移农业养分流失过程”提示:从图中可看出,该地养分流失的过程:热带雨林植被是环境中养分的载体,森林被砍伐后,养分从植物体中释放出来进入土壤中,农民在毁了林的空地上种植农作物,养分被农作物吸

7、收,土壤变得贫瘠。,8教材P65“图3114森林破坏”提示:该图所示为乱伐森林的景象。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森林成为农田扩展的障碍,为了获取木材和耕地,人们乱伐森林,致使地表植被减少,进而引发地表环境等发生改变。 9教材P65“图3115土壤盐渍化”提示:该图所示为土地盐渍化的景象。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中积聚盐分形成盐渍土的过程。不合理的灌溉,使地下水位上升,易溶性的盐类在表层积聚,引起土壤盐渍化,这种盐渍化称“土壤次生盐渍化”。,国际在线消息 2013年1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表示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8 957万吨,比上年增加1 836万吨,增长3.2%,

8、连续九年增产。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分析认为,2012年粮食总产量创历史记录的原因主要是以下方面。播种面积保持稳定,高产作物面积增加。2012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1 267千公顷,比2011年增加694千公顷,增长0.6%。因播种面积增加增产粮食358万吨。,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大部分农区气候条件总体较好,粮食作物单产提高。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2012年,全国农业气候条件总体较好,没有发生大范围的旱涝灾害。全国粮食作物平均单产5 299公斤/公顷,比2011年每公顷增产133公斤,提高2.6%。因单产提高增产粮食约1 478万吨。 政策和科技对粮食增产的支撑力度进一步加强。2012年中央继续

9、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继续开展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扩大农业补贴规模,提高并及早公布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释放鼓励粮食生产的强烈信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探究: 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哪些? 2如何进行农业区位选择? 【例证1】读城镇周围农业区位图,完成下列问题。,(1)判断下列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A地为苹果园,是否合理?_,理由是_。 B地为乳牛场,是否合理?_,理由是_。 C地种蔬菜,是否合理?_,理由是_。 D地为养鸡场,是否合理?_,理由是_。 E地种小麦,是否合理?_,理由是_。 (2)请将不合理的布局加以调整。,答案 (1)A.不合理 广阔平坦的地区适宜发展耕作业,

10、苹果树可种植在丘陵地区,既不占用大量耕地,还有利用山区水土保持 B合理 乳牛业单位面积产值高,且接近市区公路沿线,利于新鲜奶产品及时运入消费市场 C不合理 蔬菜生产需土地平坦、水资源丰富的条件,丘陵地区不宜发展蔬菜种植 D合理 养鸡业单位面积产值高,接近城市,利于禽蛋产品及时运输供给城镇市场 E不合理 麦田需土地面积大,单位产值低,可远离城镇,E处面积小,不适宜小麦种植 (2)A地应种植小麦;C地应建苹果园;E地应种植蔬菜。,【练习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东南亚“金三角”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毒品产地。下图是“金三角”位置示意图。,材料二 “金三角”地区是指泰国、缅甸和老挝毗连的地区。

11、这里大部分为山丘,森林繁茂,在其丛林中的开阔地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由于远离城镇,交通极其不便,当地山民仍然以落后的方式从事农耕,而种植粮食仅够糊口度日。 (1)分析罂粟在“金三角”地区大量种植的自然条件。 (2)分析罂粟在“金三角”地区大量种植的社会经济条件。,解析 由题干和图示可知:该地地处热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利于罂粟种植;为摆脱贫困,当地居民种植利润比较大的罂粟;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三国交界,难以管理。其中,属于该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属于该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答案 (1)“金三角”地区地处中南半岛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12、适宜罂粟生长;地形以山地为主,地表崎岖,森林茂密,易于隐蔽。 (2)当地居民生活贫困,毒品的利润远远高于粮食;远离城镇、交通不便,又是三国边界处,难以管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等。各因素对农业生产及区位选择的影响如下表:,【方法技巧】 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区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1)从自然条件分析农业的区位首先,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条件,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入手,逐个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的最主要的自然条件。其次,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选择

13、适宜的自然条件,如下表所示。,(2)从社会经济条件综合分析农业区位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很大。,水稻原产亚洲热带地区。据考,水稻在我中华大地广为栽种,已有7000年左右的历史,以长江流域最丰。魏晋南北朝以后,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稻米以岁可多熟而广受推崇,日渐登上主粮宝座。唐宋六百多年间,江南以水稻丰产而成中华之粮仓,故谚曰“湖广熟,天下足”。华夏之主粮,首推水稻,故稻米丰则仓廪足。新中国农业日兴,稻谷单产乘科技东风,岁岁攀升。现今,水稻常年种植约三千万公顷,占全国谷物三成,稻谷总产达近二亿吨,占全国粮食总产四成。,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五谷志

14、水稻,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探究: 1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有哪些? 2各农业地域类型有何特点?,【例证2】读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某农场土地利用图,完成下列要求。,(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下图中的空白框内,使系统成立(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秸秆 B牧草 C羊粪 D羊毛、羊肉 E增加土壤肥力 F调节小麦、绵羊的生产规模,(2)该农场种植的适应性较_,收入的波动性较_,原因是什么? (3)该农场种植的冬小麦,收割期在 ( )。 A2、3月 B5、6月 C8、9月 D11、12月,答案 (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AFECDB (2)强 小 农场可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两种生产

15、收入可相互补偿。 (3)D,【练习2】 读甲、乙、丙三图,回答问题。,(1)图丙表示的是图甲中_地(填字母)所在气候区的降水量和气温情况,简述其气候特征及分布规律。 (2)图乙中8 等温线在岛屿中部向北弯曲主要是受_的影响。 (3)简述B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优点。,解析 由丙图中的降水量柱状图和气温变化曲线可知该气候雨热不同期,应为地中海气候,这类气候主要分布在3040大陆西岸;乙图中8 等温线在中部山地的影响下向低纬凸出;B处在墨累达令盆地为混合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强的特点,有利于组织生产和保护环境。 答案 (1)C 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分布: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2)地形 (3)形成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有效合理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生产; 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很强的市场适应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