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文化与生活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721438 上传时间:2018-09-18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5.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代的文化与生活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唐代的文化与生活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唐代的文化与生活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唐代的文化与生活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唐代的文化与生活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代的文化与生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代的文化与生活(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 国 古 代 后 期 史,唐代的文化与生活,2,唐代的文化与生活,1.宗教与哲学思想(1).外来宗教:祆教、摩尼教、景教(2).道教(3).佛教与禅宗(4).佛、道之争与儒家反佛甲.佛、道之争与傅奕反佛乙.韩愈反佛丙.柳宗元的思想丁.刘禹锡的思想(5).经学,3,唐代的文化与生活,2.史学(1).纪传体史书(2).史通(3).通典 (4).元和郡县图志3.文学(1).唐诗甲.唐诗概说乙.李白丙.杜甫丁.白居易戊.元稹、李贺己.李商隐、杜牧(2).词(3).韩愈、柳宗元与古文运动(4).传奇小说和变文,4,唐代的文化与生活,4.艺术(1).雕塑(2).绘画(3).壁画(4).书法(5).盛

2、唐乐舞 5.科学技术(1).天文学(2).建筑(3).医学6.社会生活,5,唐朝时期,随着对外关系的发展,许多外国宗教在中国传播开来。从波斯传来的有祆教、摩尼教和景教。祆教又名拜火教,曾是波斯萨珊王朝的国教。唐代长安、洛阳、武威、敦煌等地都设有祆祠。唐政府中设有萨宝府,是专管祆教的机构。694年(延载元年), 波斯人拂多诞持摩尼经典 二宗经来朝, 这是摩尼教传入中国之始。回纥助唐平安史之乱时,曾从洛阳携带四个摩尼教师回国,摩尼教又传到回纥地区,并成为回纥的国教。 768年(大历三年),唐代宗准许回纥在长安建摩尼教寺,赐额“大云光明寺”。771年, 回纥又请于荆、扬、洪、越等州建大云光明寺,这说

3、明摩尼教在南方也有所流传。景教是基督教的一个支派。 638年,唐太宗下诏准许波斯景教僧阿罗本在中国传教。 高宗时, 允许在各州建景教寺院。 景教寺原称波斯寺,天宝年间玄宗令改名大秦寺。现藏陕西省博物馆著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在唐朝大秦寺遗址上出土的珍贵文物。碑文记叙了景教在唐代传播的情况,还用叙利亚文和汉文对照刻了七十二个景教僧徒的名字。,外来宗教 : 祆教、摩尼教、景教,福建泉州摩尼教遗址,6,广州始建于唐代的伊斯兰教怀圣寺,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流传唐朝的摩尼教经文残片,7,因为唐王朝的皇帝姓李,所以从李渊起唐皇帝就以教主的后裔自居,积极扶植道教,企图借助神权来巩固皇权。666年 (乾封

4、元年),高宗下令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玄宗进一步尊老子为大圣祖,令人画老子像颁于天下,要求生徒皆习老子、庄子等,又封庄子为南华真人,以壮大道教的势力。 唐玄宗还派人编纂 道藏。当时两京和各州府都建有玄元皇帝庙,道观也很多,仅长安就有三十所。 据统计,到884年(中和四年),全国有1900余所道宫,道士达1.5万余人。,道教,唐代老君石像,8,唐代逐渐形成了许多佛教宗派。各派虽有差异,但基本精神却是相同的。 它们都提倡灵魂不灭、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等迷信说教,引导人们逆来顺受,安心现状。所以,它们都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支持。 在诸派别中,以智顗为代表的天台宗、以玄奘为代表的法相宗、以法藏为代表的华严宗

5、和以慧能为代表的禅宗的影响较大。还有以念佛为基本修行方法,每日念万声至十万声,死后即可得佛接引,前往西方净土的净土宗。由于净土宗没有繁琐的教义和高深的理论,修行方法简单易行,净土信仰得到广泛流行。,佛教与禅宗,新疆出土唐代壁画:如来说法图,陕西法门寺中出土的唐代佛指舍利,9,以慧能(638年713年)为代表的禅宗,兴起较晚,但影响却远远超出其他各派。“禅”是梵语音译“禅那”的简写, 意思是静虑。静坐沉思,称为“坐禅”或“ 禅定”,是佛教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禅宗相传是由南印度僧人达摩在北魏时创立。 武则天时, 禅宗分为南、北二宗。禅宗五祖弘忍大师有两个大弟子,一为神秀,一为慧能,神秀创立北宗,慧

6、能创立南宗。南、北二宗各把自己的主张归纳为四句偈。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是说,通过长期苦修,排除杂念,然后才能渐悟成佛。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反对神秀的渐悟说,主张佛在心内,只要净心、自悟,就不必苦修,不必背诵大批的经卷,便可以顿悟成佛。慧能的这种简单速成的方法受到欢迎,得到广泛流传。到唐后期,它几乎取代了佛教的所有各宗派,垄断了佛坛。,九华山南华寺慧能肉身像,慧能像 古代画像,慧能与禅宗,钱穆论禅宗:禅宗的精神,完全要在现实人生之日常生活中认取,他们一片天机,自由自在,正是从宗教束缚中解放而重新回到现实人生来

7、的第一声。中国此后文学艺术一切活泼自然空灵脱洒的境界,论其意趣理致,几乎完全与禅宗的精神发生内在而很深微的关系。,10,唐代佛、道二教的斗争一直很激烈。唐高祖和太宗把道教置于佛教之上;武则天为了反李唐皇室,又把道教压在佛教之下。唐武宗为了打击极度膨胀的寺院经济势力,听从道士的建议下令灭佛。宣宗继位后,又下令扶植佛教。由于以禅宗为代表的佛教,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吸收了儒家的一些思想因素,增添了世俗宗法色彩,逐步从外来宗教转化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佛教在与道教的斗争中,占有一定的优势。唐初反佛斗争的代表人物是隋时曾为道士的傅奕。他认为佛教僧徒“于百姓无补,于国家有害”,主张废除佛教,令僧尼还俗。傅

8、奕反佛是从自身的宗教背景和维护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和地主阶级政权的利益出发的。傅奕还曾把魏晋以来的反佛人物编为高识传。,陕西扶风唐代供奉佛舍利的法门寺,佛、道之争,11,韩愈反佛唐朝反佛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韩愈。 韩愈在原道和论佛骨表中, 从三个方面对佛教进行了批判: 一是指责佛道耗费大量财富,加重百姓负担; 二是指责“佛本夷狄之人”, 让佛教凌驾于儒学之上,有被同化为夷狄的危险;第三, 指责佛教灭弃封建伦常。 为此,韩愈主张废除佛道,勒令僧道还俗,发扬儒家之道以取代佛道的宗教理论。819年(元和十四年),陕西凤翔法门寺有一块佛骨, 唐宪宗要把它抬到宫中供养,掀起了一场迎佛骨的宗教热潮。 对此,韩愈

9、上书表示反对。 他指出,这种迷信风气如不制止, 将造成严重恶果,应当把所谓的佛骨“投诸水火,永绝根本”。 韩愈的反佛言论触怒了宪宗, 几乎因此丧命,后遭贬斥,他反佛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儒家的正统地位。,韩愈像 古代画像,12,柳宗元的思想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河东(山西永济)人,其著作收入柳河东集。 柳宗元在天说、天对及答刘禹锡天论书等文章中,表达了一定的进步思想。他认为宇宙是由混沌、运动着的元气构成。 宇宙没有起点,也没有极限,自生自灭,自己运动变化,不受造物之神的主宰。大地、元气、阴阳就像瓜果、草木一样,都是自然物质,没有意志。他明确指出,生殖与灾荒是自然现象,社会的治乱则是人

10、事,“其事各行不相预”。因此,他主张要重视人事而不空谈天命鬼神。,柳宗元像 古代画像,13,刘禹锡的思想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彭城(江苏徐州)人。他在天论中进一步补充了柳宗元关于天的进步思想,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著名学说。刘禹锡认为,自然界(天)和人类社会各有自己独特的规律。它们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天不能干预人间的治乱,人也不能干预气候的变化。人们就相信自己而不相信天命,这是人胜天。反之,当法制破坏,是非颠倒,人们感到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时人们就会把社会造成的祸福归之于 “天命”,从而产生宗教迷信,这就是天胜人。,刘禹锡像 古代画像,14,经学唐代科举都要考

11、试儒家经典, 因而推动了经学的发展。经学发展的表现有:1、考订经文。唐太宗令颜师古考订 周易、 尚书、毛诗、礼记和左传等五经经文。颜师古多所订正,撰成五经定本,后颁布全国,成了官定的统一课本。 837年(开成二年),唐政府又刻成了著名的开成石经。2、解释经义。唐太宗令孔颖达与诸儒撰五经义疏。孔颖达采摘南北朝时期经师的义疏,成书180卷, 名曰五经正义,消除了经学的门派之见。,西安唐代开成石经,古代画像 唐代经学家孔颖达,15,纪传体史书 唐朝以前,史书大都是私家著作,唐太宗开始设立史馆,指定专人编修前代和本朝国史,并令宰相监修。 从此, 作为正史的纪传体史书的编修工作,完全操于朝廷之手。唐代编

12、成的正史很多,二十四史中,唐朝编修的有八部,即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六部,以及由李延寿私人编修而获得政府批准成为正史的南史和北史两部。,南史、北史,16,史通,史通 是我国第一部史学评论和理论专著。作者刘知几(661721年),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从武则天到唐玄宗时担任史官,参与编修唐朝国史与历朝实录, 对史学有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710年,撰成史通二十卷。 史通对以往史书的编纂体例、 史料选择、人物评价、 史事叙述及语言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性的批判和分析 并提出了系统的史学主张。在史通中,刘知几特别强调史家应 “不掩恶、不虚美”、“仗气直书”。 他还提出史学家应具备“三长”,

13、 即“才” (研究与写作能力)、“学”(历史知识)、“识”(历史观点),三者必须结合,尤其要注重史识, 即要有正直独立的历史见解。 这些观点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是非常卓越的。,史通(明刻本),17,通典 通典是中国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专史。 作者杜佑 (735年812年),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他在刘秩政典的基础上进行扩充和改编,用了三十余年时间完成了通典二百卷,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记载了从上古直到唐代宗年间各种典章制度的沿革,对于唐朝(天宝以前)的记载尤其详细。此书不仅具有极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为后来的典章制度分类专史开创了先例。,18,元和郡县图志 李吉甫(

14、758年814年)所著元和郡县图志,是一部历史地理专著,全书四十卷。它记述了各郡县的户口、物产、山川古迹、地理沿革等内容,是研究唐代历史和地理的重要著作。,李吉甫著元和郡县图志,敦煌出土唐代地理志(局部),19,唐代文学在中国历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诗歌创作、古文运动、民间文学等方面均有辉煌的成就。唐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在诗歌领域。古典诗歌在唐代处极盛时期,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这个领域。 诗歌创作成为社会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 科举制随之由策论取士改变为诗赋取士。进士科的独重又反转来促进诗歌创作进一步普及和发展。根据唐朝诗歌创作发展的具体情况, 通常划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阶段。初

15、唐诗人承袭南北朝颓靡绮丽的遗风,作品缺乏真实的感情和充实的社会内容,但在诗歌的艺术形式上,自“ 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 至宋之问,逐渐完成了声律化过程,奠定了律诗的形式。 初唐最杰出的诗人是陈子昂。他主张恢复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的优良传统。陈子昂写的诗刚健朴素,一扫南朝绮靡、颓废的流风,为唐诗的发展开拓了道路。盛唐诗歌体裁众多,风格各异,出现了万紫千红的盛况。 最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和岑参等。真正代表盛唐诗坛的大诗人当推李白和杜甫。,全唐诗辑录诗歌近五万首,其作者达二千二百余人。,唐诗概说,唐代诗人孟浩然像,反映李白杜甫交往的明代木刻画,古代画唐代诗人王勃,20

16、,李白李白继承屈原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汲取魏晋以来优秀诗人的技巧,学习民歌语言,加上自己的革新创造,使其诗具有气势磅礴, 想象力丰富,长于夸张,语言明快生动的艺术特色。他的“济苍生”、“ 安黎元”的政治抱负和蔑视王侯、不羁封建礼教的精神,不时在诗篇中闪耀光芒。但李白并不是一个政治家,又深受道家思想影响,所以求仙饮酒、浮生若梦、及时行乐等消极情绪在诗中也经常流露。将进酒、蜀道难、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丁都护歌及秋浦等名篇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李白手迹:上阳台,李白画像,21,杜甫杜甫是安史之乱前后的现实主义诗人。真挚的感情、雄浑的基调、精炼的语言,构成了杜诗的艺术特色。就思想内容而言,诗人肯细心观察社会政治,能体会劳动人民的遭遇和苦难,“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他揭露阶级对立的名句。他在安史之乱后的诗篇反映社会生活更深刻了。“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和北征、悲陈陶、羌村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由于杜诗的现实主义特色非常夺目,因而被目为“诗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