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教学课件1--绪论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3597419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9.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建筑史教学课件1--绪论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中国建筑史教学课件1--绪论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中国建筑史教学课件1--绪论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中国建筑史教学课件1--绪论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中国建筑史教学课件1--绪论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建筑史教学课件1--绪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建筑史教学课件1--绪论(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国建筑史 绪论,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郭宏,2,学习建筑史的目的,1.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灿烂的建筑文化;悠久的历史渊源;博大精深的精神内涵。2. 本课程的学习,通过丰富的资料和大量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建筑历史的发展过程,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艺术与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课程的主要内容,4,1. 教材附3中国历史简表 2. 教材附1古建筑名解 3.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侯幼彬 4. 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规 5. 中国土木建筑百科辞典建筑 6. 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 7. 中国建筑的结构与类型刘致平 8. 苏州古典园林刘

2、敦桢,工具书,参考书:,5,几个相关的问题,1)中国建筑与中国文化 1延续性,a. 民族文化的萌芽时期 b. 佛教文化入境; c. 境外文化交流;(东晋:永嘉之乱) d. 少数民族文化入侵;(安史之乱) e. 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靖康之难) f. 基督教文化入境,a,b,c,d,e,f,6,文明起源 满天星斗(公元前5000年文化形势图),2. 多元性,7,文明起源 满天星斗(公元前5000年文化形势图),2. 多元性,红山文化,龙山文化,仰韶文化,三星堆文化,河姆渡文化,鄱阳湖文化,8,史官文化 以中原为主的,本土特有的、少宗教色彩的、以伦理为本位的现世文化,宗教文化 采取超人间的力量形式

3、以支配人的生活的精神文化,士大夫文化 以理想的社会、理想的抱负、理想的感情、理想的品格为思想体系的文化,原始宗教,人 为 宗 教,城市,宫殿,住宅,坛庙,陵墓,塔,石窟,寺庙,祠观,园林,9,由于西周时期的散文主要是祭祀、占卜的记录,即使是发布命令、训诫臣下的辞令,也都是在仪式的背景下进行的,所以它的主要作者都是巫史。随着时代的发展,原始宗教文化开始向理性文化转变,史学也渐渐从巫祭活动中分化出来。周代史官的宗教职责迅速淡化,他们以自己的历史知识和职业信念自觉地肩负着对现实的责任,所谓史官文化也因此而成熟。到春秋时期,天子及各诸侯国皆有史官,史官的主要工作是载录本国大事,并将载录结果向他国通报。

4、由此开始了自觉的撰史活动。,10,2)空间观念:方法、轴线、等级,平面五方位与南北轴线,第二部分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一、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 二、木架建筑的优势 三、木架建筑的不足 四、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 五、建筑群的组合 六、建筑与环境 七、建筑类型 八、工管制度,11,一、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 (一)原因:建筑特征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和支配下形成的,中国地域辽阔,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条件变 化很大,各民族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生活习惯不同。,12,北京天坛,13,14,15,16,17,进村不见村,树冠露三分,麦垛星罗布,户户窑院沉,18,19,一、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 (二

5、)基本分类: 干阑-炎热潮湿地区架空的木、竹建筑(南方); 毡包-轻木骨架覆毛毡(北方游牧); 窑洞-黄河中上游(陕西、甘肃、河南与山西的部分地区); 井干-原木垒成(东北、西南林区)。,20,一、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 (三)主流:木构架建筑木构架承重建筑:在我国分布广泛、使用面最广、数量最多,是我国古代建筑成就的主要代表。,21,二、木架建筑的优势: (一)取材方便:我国古代广袤的土地上到处的茂密的森林,木材易于加工;(二)适应性强: 由柱、梁、檩、枋等构件承重,墙并不承重;故有“墙倒屋不塌”之说;房屋内部分隔自由,适应性强;,22,山西应县释迦塔(应县木塔)(辽),二、木架建筑的优势: (三

6、)有较强的抗震性能:木材本身有一定的柔性,木架结构又采用榫卯结合,使结构有很好的减震和抗震作用。,23,二、木架建筑的优势:(四)施工速度快:木材加工快,唐宋后使用建筑模数,大大加快施工速度。(欧洲古代一些教堂往往花上百年才建成,明嘉靖时重建故宫三大殿只花了3年时间)(五)便于修缮、搬迁:结构具有可卸性。,24,巴黎圣母院: 建造花费了大约一百年的时间。,25,比萨斜塔: 前后花费了近一百八十年的时间。,26,三、木架建筑的不足: (一)原料短缺:到宋代,建造宫殿的大木料已感紧缺,明清宫殿的建筑用木多从西南、四川、东北等地采办;(二)易遭火灾: 木材易燃,北京紫禁城三大殿多次遭火灾;木材受潮易

7、朽;(三)简支梁体系:木架结构基本上为简支梁体系,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要求。,27,28,四、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1)结构类型 2)斗拱 3)立面造型 4)屋面造型 5)屋顶,29,二、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1)结构类型1.1 抬梁式(叠梁式)特点:柱承重,我国应用最广优点:室内少柱或无柱,可获得较大空间缺点:柱梁等用材较大,耗材较多适用:一般多用于宫殿、庙宇、 府邸、住宅等建筑,特别是 北方,30,1.2 穿斗式 特点:无梁,柱较密,柱间直接用枋联系。 优点:用材较小,山面抗风性能好。 缺点:室内柱密而空间不够开阔。 适用:南方地区较为普遍(江西、湖南、四川),31,1.3 井干式,在靠

8、近森林的地带,居民的居所通常是“井干式”木屋,即用圆木横叠做外墙,剖锯后开门开窗,整个构造不用一根铁钉,俗称“垛木房”,自古以来人类就有“挖地建穴,构木筑巢”之说,就地取材、以最简单的技术、最廉价的成本建造庇护所,才使得人类能够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繁衍生息。“井干式”木屋构造虽然简单,却很坚固,通常从地面挖下去30左右的槽沟,把圆木横嵌在沟底,然后将一根根砍了刻口的圆木纵横交错的嵌垒,相互咬合而成,这种构造如同古时水井井框的交接做法,所以称“井干式”木屋,其平面呈矩形或八边形。主要用在盛产林木的林区。,32,井干式建筑,33,2)斗拱,34,35,36,3)立面造型,立面造型趋于程式化 建筑体形

9、分为三部分:屋顶、屋身(柱墙)、台基。,37,4)屋面造型,屋面的特征:凹曲面,以折线做成特点:1. 排水有利(下檐平直,上檐高)2. 对木结构起保护作用3. 有利于采光历代举架的高度都有所不同,在宋辽以前,建筑屋顶的坡度一般都比后代低缓,自金以后逐渐加陡,到明清尤甚。屋顶坡度的陡缓变化是我国历代建筑演变的一大特征。,38,39,5)屋顶:第五立面,5.1 庑殿(四阿殿、五脊殿)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最高形制。常用于宫殿、坛庙等皇家建筑中。,有单檐和重檐之分特点:用材硕大,体量雄伟,装饰华贵富丽,40,庑殿顶各部分名称,41,5.2 歇山最基本最常见的建筑形式。,特点:屋面峻拔陡峭,四角轻盈翘起,玲

10、珑精巧,既有庑殿建筑雄浑的气势,又有攒尖建筑俏丽的风格。,42,歇山顶各部名称,43,特点:前后两坡,左右两侧山墙与屋面相交,檩木梁架全部封砌在山墙内多用于民居,尤其北方地区应用广泛。,5.3 硬山式,44,5.4 悬山式,一般多用于民居,有正脊和垂脊,两面坡。特点: 屋檐一直延伸 到山墙以外, 用来保护山墙。,45,屋面在顶部交汇为一点,形成尖顶。,5.5 攒尖顶,46,特点: 1:平面布局的规律:以 “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 筑物,再以单座建筑物组织成庭院,最后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空间组群。2:建筑组群的布局大都采用中轴对称。,五、建筑群的组合,47,48,中国古代两大主流哲学派别-

11、儒家与道家都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建筑也在这种思想的作用下产生了与自然的相互协调与融合。(一)善择基址:各类建筑都通过“卜宅”、“相地”来对地形、地貌、植被、水文、小气候等方面进行勘查,究其利弊后作出选择;,49,六、建筑与环境,50,(二)因地制宜:随地势高下、基址广狭以及河流、山丘、道路的形势,适宜地布置建筑与村落。1、我国山地多错落有致的村落佳作,水乡多面水临流的民居妙品,而佛道名山则有无数依山就势建筑群的神来之笔。2、唐柳宗元提出“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即提倡“因地制宜、节省人力、保存天然”。因其地则为关键。,51,六、建筑与环境,(三)整治环境:即对建筑环境的不足之处进行补

12、充和调整。如开池引流、修堤筑堰、植林造桥。即建筑对环境的反作用。,52,六、建筑与环境,四、建筑与环境: (四)心理补偿: 1、文学:许多村镇、城市都有“八景”、“十二景”等等,每景都冠有诗情画意的名称,并用各种匾联、题刻和诗文加以颂扬。,53,苏州拙政园远香堂,2、风水:(1)风水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建筑文化现象,它以阴阳、五行、八卦等中国古代自然观为理论依据,以罗盘为操作工具,掺以大量禁忌、命卦、星象等内容,对建筑进行选址、布局。(2)它有符合客观规律的经验性知识。如:基址应选具背山面水向阳、气势环抱、卉物丰茂的优势地点等。(洛阳、淮阴;衡阳、华阴)(3)大量的迷信内容:避凶趋吉、化祸为福

13、等。使之最终成为一种芜杂的江湖术。,54,七、建筑类型:,1、居住建筑:城市乡村各类住宅;2、政权建筑:宫殿、衙署、驿站、军营;3、礼制建筑:祭祀建筑、天坛、地坛、社稷坛、先农坛、太庙、孔庙;,55,4、宗教建筑:寺庙、道观、教堂; 5、商业与手工业建筑:商铺、会馆、酒楼、作坊; 6、教育、文化、娱乐建筑:国子监、天象台、藏书阁、戏台; 7、园林、风景建筑:皇家园林、寺庙园林、私家园林、风景区;,56,8、市政建筑:鼓楼、钟楼、桥梁;9、标志建筑:风水塔、华表、牌坊、门楼;10、防御建筑:城垣、城楼、墩台。,57,西安大雁塔,58,长城嘉峪关,59,八、工官制度,(一) 工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

14、集权与官本位体制的产物。工官是城市建设与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者和实施者,对古代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60,八、工官制度,(二)国家最高工官: 1、周秦(司空):主司空土以居民; 2、秦-汉(将作):将作少府,将作大将; 3、唐、宋(将作监):少将,少监; 4、隋设工部,掌管全国土木建筑、屯田水利,仍设作监或少府; 5、明、清(工部):营缮司(所),营造司。,61,(三)历史上作为突出的工官:1. 隋:宇文恺,曾任宗庙副监、将作少府、将作大将、工部尚书;主持修建隋都大兴城(即为后唐长安城)、仁寿宫(即为后唐九成宫)、东都洛阳城的规划、营造;大兴城的规划是古代城市建设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成功范例之一。,62,(三)历史上作为突出的工官: 2、宋:李诫,曾任主簿、丞、少监、监;主持多项大型工程建设:太庙、朱雀门、开封府署;他突出的贡献在于编修了营造法式一书,详细记录了当时的官式建筑做法共3272条,并附有大量精致的图样。 3、明:蒯(Kuai)祥(江苏苏州府吴县香山人),曾任工部营缮所丞、工部左侍郎、工部尚书;主持长陵、献陵、裕陵、宫中三大殿、承天门(天安门)等建筑工程。,63,64,我国独特的建筑体系产生的原因有哪些?木构架结构有几种类型,分别有何特点?木构建筑的优缺点?如何理解“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建筑中的影响?,思考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