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练习1(古文和诗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79960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2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练习1(古文和诗歌)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语文练习1(古文和诗歌)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语文练习1(古文和诗歌)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语文练习1(古文和诗歌)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语文练习1(古文和诗歌)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练习1(古文和诗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练习1(古文和诗歌)(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一、宁夏银川一中2016 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 (19 分)韩子高,会稽山阴人也。家本微贱。侯景之乱,寓在京都 。景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于淮渚附部伍寄载欲还乡,文帝见而问之,曰:“ 能事我乎? ” 子高许诺。子高本名,文帝改名之。性恭谨,勤于侍奉,恒执备身刀及传酒炙。文帝性急,子高恒会意旨。及长,稍习骑射, 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文帝甚宠爱之,未尝离于左右。文帝尝梦见骑马登山,路危欲堕,子高推捧而升。文帝之讨张彪也,沈泰等先降, 文帝据有州城, 周文育镇北郭香岩寺。张彪自剡

2、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暗夕, 军人扰乱, 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 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 酬答于暗中,又往慰劳众军。文帝散兵稍集,子高引导入文育营。明日子高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归之者甚众。文帝嗣位,除右军将军。天嘉元年,封文招县子,邑三百户。王琳至于栅口,子高宿卫台内。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二年,迁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及征留异,随侯安都顿桃支岭岩下。时子高兵甲精锐,别御一营,单马入陈,伤项之左,一髻半落。异平,除贞毅将军、东阳太守。五年,章昭达等自临川征晋

3、安,子高自安泉岭会于建安,诸将中人马最为强盛。晋安平,以功迁通直散骑常侍,进爵为伯,增邑并前四百户。六年,征为右卫将军,至都,镇领军府。文帝不豫,入侍医药。废帝即位,迁散骑常侍,右卫如故,移顿于新安寺。(选自陈书 韩子高传,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明日 /子高与彪战 /彪将申缙复降 /彪奔 /松山浙东平 / B. 明日 /子高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 /奔松山 /浙东平 / C. 明日 /子高与彪战 /彪将申缙复降 /彪奔松山 /浙东平 / D. 明日 /子高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 /彪奔 /松山浙东平 /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4、是() (3 分)A. “ 总角 ” 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B. “ 部伍 ” 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也泛指军队。C. “ 嗣位 ” 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 嗣 ” 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D. “ 伯” 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子高性情恭敬谨慎。与文帝相识后,尽心尽力地侍奉文帝,常带着刀保护文帝的安全,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食。B子高聪明机警,全力帮助文帝。文帝性子急躁,子高总是能够领悟他的意旨。文帝在骑马登山时几乎要坠下山,得子高推扶得以继续攀登。C子高忠心耿

5、耿。张彪偷袭城池,文帝逃出后,稍稍集合了一些游散之兵,子高将他引进文育军营中,并于次日与张彪作战,击败张彪。D子高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征讨留异时,他统率一营人马,单骑冲入敌阵,伤了左颈。留异之乱平定后,子 高任贞毅将军、东阳太守。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 (1)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5 分 ) (2)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这首唐诗,完成89 题。好事近赵可密雪听窗知,午醉晚来初觉。人与胆瓶梅蕊,共此时萧索。2 倚窗闲看六花飞,风轻止还作。个

6、里有诗谁会,满疏篱寒雀。注:胆瓶:指花器。8.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5 分) 9.这首词是怎样进行景物描写的?请简要分析。(6 分)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2016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 题。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刘长卿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乾。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处处蓬蒿遍,归人掩泪看。注:穆陵关在今湖北麻城北面,渔阳郡治在今天津市蓟县。唐太宗大历五、六年间(770-771) ,刘长卿曾任转运使判官、淮西鄂岳转运留后等职,活动于湖南、湖北。他的诗多作于安史之乱后。8颔联被称为千古流传的名句,请

7、从语言和手法角度赏析。(5 分)9全诗流露出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分析(6 分)(二)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5-2016 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文言文阅读(19 分)姚文然,字弱侯,江南桐城人。明崇祯十六年进士,改庶吉士。顺治三年,以安庆巡抚李犹龙荐,授国史院庶吉士。五年,改礼科给事中。六年,疏请“ 敕抚、按、道恩诏清理刑狱,勿任有司稽玩。条赦之外,有可矜疑原宥者,许专疏上陈” 。又请重定会试下第举人选用例,以广任使。又请敕各省督抚勿滥委私人署州县官。诸疏皆下部议行。寻转工科。八年,世祖亲政,疏请令都察院甄别各省巡按,下部院会议以六等考核,黜陟有差。是岁,江南、浙江被水,文然请灾地漕米

8、改折,视灾重轻定折多寡。既,又言:“ 折漕例新定,民未周知。官吏或折外重徵耗银,或先已徵米而又收折,或折重运轻,其弊不一。请敕漕臣密察严劾。” 上并采纳。十年,疏言大臣得罪不当锁禁,得旨允行。迁兵科都给事中,乞归养。康熙五年,起补户科给事中。九年,考满内升,命以正四品顶戴食俸任事。故事,给事中内升,还籍候补。留任自文然始。文然与魏象枢皆以给事中敢言负清望,号“ 姚魏 ” 。十年,两江总督麻勒吉坐事逮诣京师,仍用锁系例。文然复上疏论之,上谕:“ 自后命官赴质,概免锁系,著为令。”寻迁副都御史,再迁刑部侍郎。十二年,调兵部督捕侍郎。京口副都统张所养劾将军轲永蓁徇私纵恣,令文然往按,永蓁坐罢。迁左都

9、御史。十三年,疏言:“ 福建耿精忠、广西孙延龄皆叛应吴三桂,中间阻隔,赖有广3 东。精忠将士旧驻其地,熟习山川形势,倘与延龄合谋相犄角,则广东势危。江西境与福建、广东接,倘侵据赣州南安,驿道中断,饷阻邮梗。宜驻重兵通声援。” 上嘉纳之。陕西提督王辅臣叛河南巡抚佟凤彩引疾上已许之文然言河南近陕西流言方甚凤彩得民心宜令力疾视事上为留凤彩。文然屡有论列,尤推本君身,请节慎起居。孝诚皇后崩,权攒巩华城,上数临视,文然密疏谏,且引唐太宗作台望昭陵用魏徵谏毁台事相拟,上亦受之,不怫也。十五年,授刑部尚书。时方更定条例,文然曰:“ 刃杀人一时,例杀人万世,可无慎乎?” 乃推明律意,钩稽揅讨,必剂於宽平,决狱

10、有所平反,归辄色喜。尝疑狱有枉,争之不得,退,长跪自责。又以明季用刑惨酷,奏除廷杖及镇抚司诸非刑。十七年,卒,赐祭葬,谥端恪。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陕西提督王辅臣叛河南巡抚佟凤彩引疾上已许之文然言河南近陕西流言方甚凤彩得民心宜令力疾视事上为留凤彩。B陕西提督王辅臣叛河南巡抚佟凤彩引疾上已许之文然言河南近陕西沆言方甚凤彩得民心宜令力疾视事上为留凤彩。C陕西提督王辅臣叛河南巡抚佟凤彩引疾上已许之文然言河南近陕西流言方甚凤彩得民心宜令力疾视事上为留凤彩。D陕西提督王辅臣叛河南巡抚佟凤彩引疾上已许之文然言河南近陕西流言方甚凤彩得民心宜令力疾视事上为留凤彩。5下列

11、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 工” ,清代六部之一,主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B“ 黜陟 ” ,“ 黜” 是贬斥、废除的意思,“ 陟” 指官员的晋升。“ 黜陟 ” 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C“ 漕” ,指漕运,漕运是我国古代利用水道(河道、海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D“ 乞归养 ” ,请求辞职回家来调养自己的身体。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姚文然重视法律。当朝廷要更定条例时,他认为条例能杀人万世应慎而又慎,务求刑律宽平,以明末酷刑为戒,上奏废除廷杖。B姚文然直言敢谏。他上疏请求朝廷清理刑狱,请

12、求重定会试时落第举人的选用标准,用六个等次考核各省巡抚,大臣获罪不应用枷锁等,多被皇帝采纳。C姚文然关爱百姓。江南、浙江遭遇水灾时,他请求根据灾情的轻重将漕米赋税削减并折换成银两,以减轻灾 区负担。决狱有所平反,他就面带喜色;如果有冤案,他就争辩,不得时就很自责。D姚文然通晓军务。在任兵部督捕侍郎期间,查究柯永蓁徇私纵恣案件,上奏耿精忠和孙延龄合谋将危及广东,应在江西驻扎重兵对广东予以声援。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条赦之外,有可矜疑原宥者,许专疏上陈。(5 分)译文:(2)考满内升,命以正四品顶戴食俸任事。故事,给事中内升,还籍候补。( 5 分) 译

13、文:(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再过金陵唐 包佶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秋。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石头城宋 刘翰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石城:指南京,又称为石头城。吴宫:此指三国时吴国的宫殿。台城:指六朝时的禁城(宫城) ,又称 “ 苑城 ” ,是当时的皇帝用于办公、居住的场所。8、这两首诗都描写了金陵城,请结合诗句分析两诗景物描写的异同。(5 分) 答:4 9、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6 分)答:(三)文言文阅读(19 分)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

14、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中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 霸王社 ” ,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配三十一人,又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自是外户不闭。河北发民浚河,调及它路,齐当给夫二万,县初按

15、籍三丁出夫一,巩括其隐漏,至于九而取一,省费数倍。知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亭传,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书其全失、多寡为殿最。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 加直龙图阁、 知福州。 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巩以计罗致之,继自归者二百辈。福多佛寺,僧利其富饶,争欲为主守,赇请公行。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 以次补之。 授帖于府庭, 却其私谢, 以绝左右徼求之弊。福州无职田, 岁鬻园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万。巩曰 “ 太守与民争利,可乎?” 罢之。后

16、至者亦不复取也。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拜中书舍人。甫数月,丁母艰去。又数月而卒,年六十五。巩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 六经 ” ,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4.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 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 人慑恐。B.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 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C.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D.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 人慑恐。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 中嘉祐二年进士第” 中 “ 第” 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 进士 ” 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