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实用的“启蒙教育”方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72980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7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常实用的“启蒙教育”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非常实用的“启蒙教育”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非常实用的“启蒙教育”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非常实用的“启蒙教育”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非常实用的“启蒙教育”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常实用的“启蒙教育”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常实用的“启蒙教育”方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非常实用的 “ 启蒙教育 ” 方法作者:尹建莉(本文是我正在写作的第二本书中的一篇文章。因为经常遇到家长问及启蒙教育的事,而且越来越感觉孩子的许多问题经常是启蒙教育的问题,所以写了这篇文章。我的第二本书一下子出不来,启蒙教育的前几年又是黄金期,为了让一些初为父母的家长有所参考,获得及时的帮助,本文提前发出来。转载请注明出处,谢绝抄袭。) 启蒙教育对人的一生影响至关重要,黄金期在三岁前,之后的十多年时间也是关键期。从出生到进入青春期,都可以称作启蒙教育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有极强的可塑性,教育在这一阶段最能表现它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从前往后,逐渐递减。所以这项工作越是做得早,越是做得好,真正的一

2、寸光阴一寸金。启蒙教育主要有两个方面:智力启蒙,情感启蒙。智力启蒙的第一要诀是语言输入。因为人是用语言来思维的,语言的清晰度和思维清晰度完全呈正相关。落实到具体的操作上,其实非常简单,不外乎就是多和孩子说话,尽早带着孩子进入阅读和背诵。这项工作要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去做。弱小的婴儿似乎听不懂语言,有的家长就很少跟孩子说话,这是在误失良机。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从孩子出生第一个月,就要凡事跟他说说。比如喂奶时说:“ 宝宝饿了吗,妈妈现在给你喂奶。” 喂奶过程中还可以随便唠叨些话,比如“ 哦,你昨天吃奶时撒尿了,把妈妈衣服都湿了,今天没尿,干干净净的” 以此类推,穿衣、睡觉、晒太阳等,都可以成为说话内容。

3、婴幼儿和成人的语言交流有两种功能,一是刺激大脑发育,二是刺激心理发育。如果早期缺少语言交流,则孩子的智力发育水平和情感发育水平都会出现问题。比如“ 狼孩” ,因为从小没有获得人类语言刺激,智力出现永久的损害,即使回到正常人类社会,也不可能恢复到正常人的智力水平,并且寿命也比较短。人的寿命和智商呈正相关,这已是被研究和社会经验证实的。要注意的是,和孩子说话的目的是交流,所以不要过分刻意,以免变成唠叨和噪音。偶尔不想说也可以不说,否则的话,时间长了自己也嫌烦,而孩子是能体会到母亲的情绪的,情绪交流也是启蒙教育的一部分。另外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分使用“ 吃饭饭 ” 、“ 睡觉觉 ” 之类叠声词,总用儿

4、语跟孩子说话并无益处,偶尔以儿语表达情趣即可。同时注意口气的平和,避免语气、表情上的夸张,不要动不动就拖长音且高八度地说“ 是吗?! ” 、“ 真棒啊! ” 。情感启蒙的第一要诀是多和孩子接触。这很好理解,做起来也非常简单,无非是多抱抱孩子,尽可能增加和孩子相处的时间。父母温暖的怀抱是智力发育的东风,是情感发育的沃土,也是机体发育的营养品。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妇女因为劳动的需要,经常把孩子背在身后的筐中或用绑带绑在身上,孩子的双腿大部分时间是受束缚的,无法活动,但他们到一岁半左右时,能很自然地像全世界所有的儿童一样学会走路。孤儿院的孩子,他们的双腿从来不受限制,平均学会走路的时间却比正常孩子晚一

5、到两年。缘故妈妈背上的孩子,能和妈妈说话,感觉妈妈的体温。而孤儿院中缺少语言交流和母爱的孩子,不光智力受损,生理发育也变得迟缓。中国当下农村 “ 留守儿童 ” 、城市 “ 寄养儿童 ” 现象导致的儿童学习困难、心理障碍问题, 其原因和“ 孤儿院现象 ” 是同一种。当然,并不是父母亲自带孩子,孩子就一定能得到好的启蒙教育。从另一个角度说,教育的本质不是由谁来做,而是怎么做。我收到过一位妈妈的来信,她说自己很爱看书,她也知道隔代教养的弊端,有了孩子后,就辞职回家,做全职妈妈。 但她并没有意识到母子间早期语言交流对孩子的重要性。从孩子八、 九个月时,发现电视上不停变换的画面能吸引孩子,孩子看电视时不

6、哭不闹,坐在婴儿车中很安静。她觉得把孩子放在电视机前真是照看孩子的好办法,既有漂亮画面和标准语言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又省却了自己体力上的劳累,孩子看电视时,自己还可以安静地看书,真是一举几得。所以孩子只要醒着,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电视机前度过,她忙于自己看书以及做家务、给孩子做饭等事,很少跟孩子说话,也很少抱孩子。孩子两岁半以后,才发现情况不妙,能背出天气预报中所有的地名,也能准确背出许多广告词,却不会语言交流,几乎不和人进行目光接触,对一切都很冷漠,只在看电视时专注而兴奋,总体智商明显比同龄孩子低,被诊断为“ 自闭症 ” 。美国电视机大普及时代到来后,紧接着出现“ 自闭症 ” 大流行,究其原因,

7、电视保姆“ 功不可没 ” 。电视虽然也 “ 说话 ” ,也有一定的知识内容, 且能让孩子安静地坐着,但它跟孩子之间不存在语言互动,孩子只是被动接受,没有任何交流。电视也没有体温,不会向孩子传达任何感情。所以电视机前长大的孩子智力不会太出色,心理也容易出问题。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对几千个家庭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儿童的智力发展和母亲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有巨大的依存关系。尤其在3 岁前,如果母亲和孩子交流得少,交流内容简单,孩子是在情感和智力活动都比较贫乏的状态中长大,那么孩子的智商就会偏低,行为也容易出现偏差。在这里,还建议家长少用婴儿车,缘故它会妨碍语言交流和肢体接触。经常在公园看到父母、爷爷

8、奶奶四个人带着一个孩子,孩子被放在婴儿车中。大人们有说有笑,边走边看风景,孩子则孤独地坐在车里,神情木然。这样的的天伦之乐于孩子来说意义实在寥寥。设想换一种情景,四个大人轮流抱着孩子, 走到哪儿给孩子讲一讲。让会走路的孩子下来走一走,摸摸地上的土或砖, 捡颗小石子、小树棍,去闻一朵花、拔一根草同样是逛公园,走同样的路线,孩子感知的东西会完全不一样。婴儿车只是个辅助工具, 特别需要的时候用用即可,不要形成习惯, 一出门就推婴儿车。 即使推出来,也不要总把孩子放车中。不要担心抱孩子会把孩子“ 惯坏了 ” , 拥抱本身不会惯坏孩子, 经常得不到父母拥抱的孩子才会“ 坏了” 。有过 “ 皮肤饥饿 ”

9、经历的孩子,长大后会有深刻的不安全感。如果说有的孩子不抱就哭,原因不在抱得多本身,应该是孩子在其它方面经常性地心理受阻,内心有委屈感或失落感,下意识地用哭来表达情绪。孩子经常哭是个信号,他在告诉你他不舒服,身体或心理方面,哭是一种求助方式。排除生理原因后,父母应该想办法检讨自己和孩子的相处及交流方式,想办法改善,健康幸福的孩子很少哭。退一步,即使你的孩子天生比别的孩子更喜欢让家长抱着,也不是件坏事,孩子几年间就长大了,用不了几年,父母想抱也没有那么大力气,而且孩子也不让你抱了。记忆中有许多怀抱孩子的印象,是多么好的一件事!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是发展其智力,让其智力不单以加法增长,而是以乘法递增的

10、最好、最简单的办法。从孩子一两岁开始,就可以尝试帮孩子建立语言和文字间的联系。尽早认字并进入阅读,这对儿童早慧作用十分明显。传说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其象征意义十分深刻。文字的出现于人类来说是件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人从此不再蒙昧,开始有了洞悉世界,俯仰乾坤的能力 文字的力量,于个人来说也是一样的。在各类杰出人物中,你可以找出不少学历不高的,但你几乎找不到从不阅读的。电子时代信息太多,吸引孩子的东西也太多,如果孩子基础识字任务完成得太晚,阅读兴趣没有在早期建立,很可能孩子会一直停留在不爱阅读、浅阅读的水平上。如果你的孩子从小培养起了阅读兴趣,长大后博览群书,那么父母对孩子的智力启蒙就不仅是合

11、格,而是令人羡慕了。关于识字, 3000汉字要学五、六年的教学模式非常落后,它尤其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现在资讯这么发达,家长们几乎都识字,如果方法得当,孩子完全可以在学龄前不知不觉地轻松完成基础识字任务 这方法在我的另一本书中有专门陈述,许多家长采用同样的方法,都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里再次强调的是,千万不要用笨办法教孩子识字,否则会提前败坏孩子的识字和阅读兴趣。起初,家长拿一本书给孩子讲时,孩子可能不会全神贯注地听,听几句就去玩别的,也可能会把书抢过去乱翻,甚至撕了,这些都很正常。孩子往往不可能乖乖地坐着听你讲故事,有时可能是他更想知道别的内容,或确实不想听了。家长不要强行让孩子安静听故

12、事,也不要打开一本书就必须从前往后讲,孩子翻哪页就讲哪页,或感觉他不想听就不再讲,来日方长,顺其自然,不要让孩子觉得讲故事是件令人厌倦的事,孩子和家长的互动始终愉快就好。至于撕书,就让他撕几本,他在用小手感觉世界, “ 撕” 也是阅读的一种。在选择图书方面:第一,内容大至从简到难,由浅入深,难度逐步递进。但也不要过分考虑几岁的读什么,年龄和阅读内容没有严格的对应,孩子的阅读基础不一样,阅读程度差异会非常大,有的孩子小学二年级就可以读大部头世界名著,有的高中毕业还读不了长篇小说。一本书,只要孩子感兴趣,就不必在意在他读懂了或没读懂,孩子自己知道。第二,尽可能内容广泛,尊重孩子的兴趣;不妨多买几种

13、,总会发现孩子喜欢哪些不喜欢哪些。注意,不管一次买多少,不要一下全堆到孩子面前,每次只拿出一两本即可,适当制造短缺感,以免因为书太多让孩子感觉烦躁,或降低孩子对书的兴趣。第三,最好不选择同时有几种文字的。比如有的童书,有汉语又有英语,还带拼音。用意虽好,意义却寥寥。不要在阅读之上附加学拼音、学英语的功能,那样会破坏阅读的乐趣,成年人也很难在一本书上同时看两种文字,况且孩子。尤其拼音,其实是非常容易学习的一种东西,因为它是是为文字服务的抽像符号,本身毫无意义,所以并不适合太小的孩子学习。关于拼音学习,我在另一本书中有专门陈述,此处不再赘述。我一直反对用卡片来教孩子认字,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里不能有简

14、单的挂图或卡片。其实挂图和卡片内容简单,色彩艳丽,孩子往往也喜欢,这里强调的是,只把这些东西当简单的玩具即可,不要当成学习工具, 它承载不起教孩子认字的重任。文字不能孤零零地记忆, 也最好不要只使用一种载体。散碎的文字,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了,顺口读给孩子,比如包装盒上的字、街上的店铺名等,它们和卡片上的 “ 鸡” 或“ 苹果 ” 一样,随时随地读一下,让孩子在不同的地方看到这些字,经过不断重复,他很自然地就记住了。语言输入,背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一种能量储备。应该让孩子尽早进行母语经典背诵,这对各国孩子同样适用。把经典语言文化早早放进如白纸一样纯洁的大脑中,这些东西迟早会转化为孩子内在的

15、文化财富。孩子的大脑先被好东西占领,以后遇到差东西,他自然就不屑于去接受。童年是记忆的黄金期, 抓住这个时期让孩子背诵一些母语经典作品,既是一种智力教育也是一种人格培养。中国人其实早就这样做了,千百年来中国传统学校教育使用的就是背诵,效果当然也是有目共睹的。可惜的是传统私塾教育没有发展出其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一条腿走路,越走越跟不上现代学校教育的步子。人们在批判传统教育时,找不到别的目标,就把怨气都发泄到了这一条腿上。民国开始建立现代化学校教育,中西方教育开始融合,“ 一条腿 ” 尽管饱受责难,按惯性还在使用着,它也确实仍然有力地支撑着教育的重任。所以在那几十年间,中国教育呈现出新局面,人文

16、、科学各领域产生了不少国际级大师,哪怕是文化界那些完全否定文言文的白话文倡导者,他们自身其实也是文言文的受益者。 新中国建立后, 古典文学的学习被挤得仅剩立锥之地,经典背诵被一些无聊的内容挤占,语文教育全面沦陷。 现在有一个著名的追问: 中国本土为什么出不了诺贝尔奖科学家?人们总喜欢到政体上问责,事实上原因非常多,错误的语文教育是重要原因之一。在经典背诵方面,中国人显得尤其幸运,诗经以来出现的各种诗歌辞赋等经典文言文作品,流芳千百年,都可以成为背诵内容。建议幼儿最好先背诵诗歌。因为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就是诗歌,诗歌是和童年最接近的文学形式,文字精美,平仄押韵,朗朗上口,很容易被孩子喜欢。并且它比较短,容易记忆。如果一开始就让孩子背三字经或论语,恐怕会让孩子感觉为难,影响兴趣。有人反对经典背诵,担心这是“ 机械记忆 ” ,对儿童不好。这是把当下课程学习中的“ 死记硬背 ”和“ 经典背诵 ” 混淆了。其实两者完全不同,分水岭就是:第一,孩子背诵的内容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还是用于考试的标准答案。第二,孩子是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背诵,还是在被逼无奈中完成一件苦差事。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