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浙江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524947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浙江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数学】浙江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数学】浙江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数学】浙江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数学】浙江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浙江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浙江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台州中学 2016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理)参考公式:参考公式:球的表面积公式 棱柱的体积公式24SRVSh球的体积公式 其中表示棱柱的底面积,表示棱柱的高 34 3VRSh其中表示球的半径 棱台的体积公式R11221 3Vh SS SS棱锥的体积公式 其中分别表示棱台的上底、下底面积,1 3VSh12,S S其中表示棱锥的底面积,表示棱锥的高 表示棱台的高Shh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若,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ZxxxA, 521|axxB|BA )A. B. C. D

2、. 1a1a21a21a2.若,且,则以下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0ab0baA B C D |ba ba22ba 011ba3函数的大致图象是 ( ) lg1fxx4.公比为等比数列的各项都是正数,且,则( )32na31116a a216log a2ABCD455.已知,则的值是( ),sin3cos5Rtan2A B C D3 424 34 36. “a0”是“函数在区间内单调递增”的( )( )= (+1)f xaxx(0,+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7.设是等差数列.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naA若,则 B若,则120aa230

3、aa130aa120aaC若,则 D若,则120aa213aa a10a 21230aaaa8已知函数则函数的所有零点)(xf221,0, 2,0,xx xx)(xg22 ,0,1,0.xx xxx)(xgf之和是( )A. B.C.D. 321321231231第第卷卷(非选择题 共 110 分)二、填空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7 小题,912 题每空格 3 分,1315 题每小题 4 分,共 36 分)9. 已知,则 , ;1tan4 1tan3 tan()4tan10. 若函数 的值域为0,+) ,则的最小值为 2( )4f xaxxc(0)a 19 ca,若不等式的解集为,则= ;

4、240(0)axxca( 1,2)ac11已知平面上三点 A,B,C,(2k,3),(2,4)BCAC(1)若三点 A,B,C 不能构成三角形,则实数 k 的值是 ,3(2)若ABC 为直角三角形,且,则 k 的值是 ;90B12若实数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 ,点, x y10040xxyxy 22y x所在的区域的面积为 ;( , )x y13. 在扇形 OAB 中,AOB=120,P 是上的一个动点,若=x+y,则 + 的最小值是 ;14.已知为偶函数,且在单调递增,若)(xf)(xf, 00)2() 1(xfaxf在上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1 ,21xa15. 已知函数,若

5、关于的方程有个不同的实2( )2f xxxx( )()0f xf axt 4数根,且所有实数根之和为,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2t三、解答题三、解答题(共 5 小题,共 74 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 (本题满分 14 分)已知函数 f (x)sin(x) (0,0),其图像经过点 M,且与 x 轴两个相邻的交点的距离为 (1)求 f (x)的解析式;(2)在ABC 中,a13,f (A) ,f (B),求ABC 的面积3551317. (本题满分 15 分)已知在三棱锥 PABC 中,PA平面 ABC,ABBC,(1)证明:平面 PAB平面 PBC;(2)若 P

6、A=,PC 与侧面 APB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PB 与底面 ABC 成 60角,求二面角 BPCA 的大小418. (本题满分 15 分)设为函数两个不同零点.12,x x2( )(1)1( ,0R,f xaxbxa ba )(1)若,且对任意,都有,求;11x Rx(2)(2)fxfx( )f x(2)若,则关于的方程是否存在负实根?若存在,求出该23bax( )22+f xxa负根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9 (本题满分 15 分)已知椭圆C:22221(0)xyabab的左、右焦点和短轴的两个端点构成边长为 2 的正方形(1)求椭圆C的方程;(2)过点)0 , 1 (Q的直线l

7、与椭圆C相交于A,B两点点(4,3)P,记直线PA,PB的斜率分别为21,kk,当21kk 最大时,求直线l的方程20. (本题满分 15 分)已知数列的前 n 项和满足,且 nanT126nnaT16a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前项和; na na1nnS(2)证明:2 121113333nnSSS5参考答案一、ADBBCDCB二、9 、 , 4 31 710、3 , 12 11、 , 1 23或-112、, 13 413、2 14、 0 , 215、312,三、16.【解析】(1)依题意知,T2,1,f (x)sin(x) f ( )sin( ) ,且 0 即 33123343356

8、2f (x)sincosx 6 分(2)f (A)cosA ,f (B)cosB, A,B(0, ) 355132sinA ,sinB 8 分451213sinCsin(AB)sinAcosBcosAsinB 10 分5665在ABC 中 b15. 12 分asinAbsinBSABC absinC 131584 14 分1212566517.【解析】(1)证明:PA面 ABC,PABC,ABBC,且 PAAB=A,BC面 PAB 而 BC面 PBC 中,面 PAB面 PBC(7 分)(2)解法一:过 A 作 AEPB 于 E,过 E 作 EFPC 于 F,连接 AF,如图所示6则EFA 为

9、BPCA 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8 分)由 PA=,在 RtPBC 中,cosCOB=RtPAB 中,PBA=60AB=,PB=2,PC=3AE=同理:AF= sinEFA=,EFA=60(14 分)二面角 BPCA 的大小为.(15 分)60解法二:向量法:由题可知:AB=,BC=1,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8 分)B(0,0,0) ,C(1,0,0) ,A(0,0) ,P(0,) ,假设平面 BPC 的法向量为 =(x1,y1,z1) ,取 z1=可得平面 BPC 的法向量为 =(0,3,)同理 PCA 的法向量为 =(2,0)cos , = , , =60(14 分)二面角 BPCA

10、 的大小为.(15 分)6018.【解析】 (1)由得函数关于对称,则(2)(2)fxfx( )f x2x 122b a又 解得 ,(7 分)1 10ab 11,33ab 214( )133f xxx(2)由知只需考虑时的情况 当时可化为0a 2ax 2ax ( )22+f xxa22(24)122(22)10+axaxaxaxaxa 即7221(22)4 (1)84400aaa aaaa 且所以关于的方程存在唯一负实根x( )22+f xxa0x202(22)(22)4 (1)111(1)22=aaa axaaaa 令 111 22tta 则在上单调递增 2 0 27 1714 2427 4

11、=xtt tt 1,2则 (15 分)01122x ,-19.【解析】 (1)由已知得2bc 又2224abc,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22 142xy(5 分)(2)当直线l的斜率为 0 时,则12k k333 42424;(6 分)当直线l的斜率不为 0 时,设11( ,)A x y,22(,)B xy,直线l的方程为1xmy, 将1xmy代入22 142xy,整理得22(2)230mymy(7 分)则1222 2myym,1223 2y ym又111xmy,221xmy,所以,1 12 13 4yk kx223 4y x1212(3)(3) (3)(3)yy mymy1212 2 121293

12、() 93 ()yyy y m yym y y822325 46mm m2341 4812m m令41tm,则12232 4225tk ktt32 254()2tt 1所以当且仅当5t,即1m时,取等号由得,直线l的方程为10xy (15 分)20. 【解析】(1)由126nnaT得126(2)nnaTn-:有 2 分1122nnnnaaTT即, 4 分13(2)nnaa n又,由有知 5 分16a 211262618aTa213aa数列是以 6 为首项,公比为 3 的等比数列, 6 分 na16 32 3nn na又由(1)得:, 7 分111 2 3nna得, 8 分12 1211(1)1111 11113133()12 33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