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52491102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8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第28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28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28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28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8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8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8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第第2828讲 讲 “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和儒家思想和儒家思想 的形成及的形成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28讲 学习目标导航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背景 、内涵及影响;孔子的思想主张及教育贡献;孟子、荀子的主 张;老庄的思想主张;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探究“百家争鸣” 出现的原因。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及措施;设立太学;儒学成为正统。学习目标导航 考点 1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背景(1)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

2、变革 。(2)阶级关系:社会下层的“_”受到各诸侯国统 治者的重视。(3)教育学术:由“学在官府”发展为“_” , 出现了私人讲学。第28讲 主干考点梳理主干考点梳理士学在民间2含义(1)诸子百家:社会上形成的以传播文化、_ 为宗旨的思想流派。(2)“百家争鸣”:各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 _。3影响(1)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_运动,推动 了社会大变革。(2)文化:中国学术文化、_发展史上的重要 阶段,奠定了中国几千年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第28讲 主干考点梳理发展学术吸收融合思想解放思想道德第28讲 主干考点梳理 考点 2 诸子百家思想1儒家(1)春秋:孔子。“仁”的思想:提出人与人之间要

3、相互爱护,“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政治思想:要求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主张恢 复西周礼乐制度,提出“_”。教育思想:首创私人讲学,主张_。克己复礼有教无类【思维延伸】 孔子的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内容 非常丰富: 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是“仁”的思想在政治上 的体现;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是“仁”在教育方面 的体现;主张“克己复礼”,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保证“仁”的实 施;主张“中庸之道”,通过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保持“仁”的常态化。第28讲 主干考点梳理第28讲 主干考点梳理(2)战国的孟子和荀子政治 思 想民本思想伦理观地位孟 子主 张 实 行 “ 仁 政 ”发挥孔 子民

4、本 思想, 提出 “_ ”主张“性本 善”,要实 行仁政,扩 充人的善性儒家思 想成为 诸子百 家中的 蔚然大 宗荀 子主 张 施 政 用 仁 义 、 _ _ , 以 德 服 人提出“ 君舟民 水”, 强调人 民力量 巨大提出人之性 恶,要用礼 乐使人向善民贵君轻 王道第28讲 主干考点梳理2.道家(1)春秋时期老子哲学思想: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政治思想:提出“_”的政治主张,希望回 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辩证法:认为世间万物在不停地运动,矛盾双方是相互 依存、不断转化的。(2)战国时期庄子将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认为放弃一切_,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无为而治 差别观念第28讲 主干

5、考点梳理3法家的韩非子(1)地位:战国末期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2)主张:主张君主要_,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 。(3)影响: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 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4墨家的墨子(1)主张“_”“非攻”。(2)提倡节俭,反对浪费。(3)主张“_”的治国主张,反对任人唯亲。以法治国兼爱尚贤第28讲 主干考点梳理【特别说明】 韩非子认为法、术、势都是君主统治的手段 ,即“以君主为主、法术势相辅相成”。它们之间的关系见下 图:第28讲 主干考点梳理 考点 3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 原因(1)客观:社会潜伏危机,_的势力日益膨胀,土 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

6、成为时代需要。(2)主观:董仲舒把_、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 思想糅合到儒家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2主张(1)为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_” 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2)为加强君权,宣扬“君权神授 ”,提出了“天人合一”和 “_”学说。诸侯国道家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3)提出“_”的为人处世标准。3实施(1)政治上: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 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2)教育上教科书:_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教育为 儒家所垄断。中央:兴办太学,太学生员一律由儒家_负 责教授,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地方: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 地位。

7、第28讲 主干考点梳理三纲五常儒家经典五经博士4影响(1)汉代:有利于扭转内外松弛的局面,被汉武帝接纳并 付诸实践。(2)后世: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_, 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走出误区】 (1)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的 “焚书坑儒”都是为了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的措施。汉代实际上确立了儒学与法学互为表里,儒法 并用的统治思想。(2)“罢黜百家”并不是消灭其他各派思想,它只是将儒家思想作为其统治的主导思想而加以扶持。第28讲 主干考点梳理正统思想 第28讲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 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时代性和阶级性1儒家思想(1)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以

8、“仁”为核心的礼乐制度,其目的是缓和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但在奴隶制瓦解的时 代,其思想未被重视。(2)战国时期,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荀子主张“仁义”和“ 王道”,体现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以利于封建统治的需要。在当时诸侯割据混战、封建制度确立时期,不能适应统治 者的需要,只是诸子百家中的大宗而已。重点要点探究第28讲 重点要点探究具有独特的优势。从此,东北地区作为工业基地,长期发挥着 重要作用。3“一五”计划完全以总路线的精神为指导,包括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而且以工业化为目标,以社会主义 改造为主要手段,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 一。4“一五”计划是完全贯彻

9、执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大步 骤。考虑到改造和建设的长期性,“一五”计划只是强调五年期 间为改造和建设准备初步基础。实施的结果则是“一五”计划提前完成了总路线规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超额完成了预定 的工业化的建设指标。第28讲 重点要点探究例1 2011广东卷 “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 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仁政的思想 。研读题干材料,大意是:行仁政,要从划分、确定田界开始 。田界确定了,分配土地,制定俸禄

10、标准也就解决了。孟 子认为实行仁政的前提是“经界”,即解决土地问题,故选择 C项。题干材料不能反映徭役赋税、均贫富、民贵君轻的思想 ,可排除A、B、D三项。第28讲 重点要点探究命题分析 高考特别重视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代表 的思想主张、影响的考查,命题多为材料型分析选择题。预计 今后高考命题一是仍可能通过新材料、新情境考查对各派思想 的理解,复习时要注意结合各代表的阶级属性来理解其思想; 二是高考可能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命题,如“三农”问题 、和谐社会、德治问题、教育公平等命题考查与之相关的主张 ,复习备考时,要特别关注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思想主 张对现代社会的借鉴意义。第28讲 重

11、点要点探究变式题 2011鞍山二模 面对乱世,孔子周游列国,希 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但 其政治理念最终破灭于现实面前。对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表述最准确的是( )A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B当时各国忙于争霸,无暇接待孔子C春秋时期孔子的时代还没有到来D孔子及其弟子都是没有实权的文人答案 C 第28讲 重点要点探究解析 春秋时期,分封制度趋于瓦解,诸侯争霸混战, 社会动荡,各国需要为争霸服务的理论。而孔子的思想强调“ 仁”,不能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所以说春秋时期孔子的时代 还没有到来。第28讲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二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特点、影响拓展探究 问题

12、一 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不受重视,秦朝时遭到 沉重打击,为什么到汉代却成为正统思想?对此,你有何认识 ?提示 (1)原因: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是儒学 自身的发展与统治阶级的扶持相结合的产物。董仲舒糅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进行了 发挥和改造,在神化皇权和严格等级名分基础上,使儒学焕然 一新,实现了儒家自创立以来的第一次革命。第28讲 重点要点探究第28讲 重点要点探究董仲舒的新儒学迎合了当时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 大一统封建国家的需要,从而为统治者所大力扶持、宣扬,以 至成为封建统治思想。儒家思想本身所蕴含的“仁政”也是一个重要原因。(2)认识任何一种思想要想永葆生机,必

13、须与时俱进。任何一种思想要为全社会所接受,必须获得国家的支持 。任何一种思想,必须植根于群众的实践,否则将难以生 存。第28讲 重点要点探究问题二 汉代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至儒学成 为独尊,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你如何认识其利弊影响 ?提示 (1)积极影响使儒学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 击地方割据势力。建立太学和地方儒学教育系统,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 发展。不仅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理念支柱,而且 对中国人的伦理观念及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第28讲 重点要点探究(2)消极影响儒学独尊局面的形成,又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 们的聪明才智;宣扬“屈民

14、而伸君”,从思想上压制了人民的 反抗。不利于学术文化的自由发展;并且导致两汉时期谶纬迷 信思想泛滥。问题三 在网上有人评价董仲舒是“儒学大师”,也有人 说他是“千古罪人”。据我们对董仲舒思想主张及影响等方面 的理解,今天我们应当怎样客观评价他?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有哪些是积极可取的?哪些是今天应该扬弃的?第28讲 重点要点探究提示 (1)评价:董仲舒继承发展了先秦儒学,形成新儒 学体系,使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影响中国两千多年,是中 国传统文化发展重要里程碑,今天既不能全面肯定,也不能全 面否定,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客观评价 。(2)可取与扬弃之处“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虽然

15、董仲舒的大一统主张充 满了唯心的色彩,但是大一统确实是中国发展的主流,尤其是 今天祖国统一的需要;要扬弃的是其中唯心主义成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扼杀一切不同学术流派的做 法是不可取的,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第28讲 重点要点探究“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纯属唯心主义,无 稽之谈;但是发挥“仁政”思想,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缓和 阶级矛盾,推动经济发展,是积极可取的。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扬弃;“五常”推崇仁义礼智 信,抛弃其中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弘扬。尤其是其中的“信”为今天社会的迫切需要;孝道 应当注入社会主义的道德内涵,是人们的社会义务。第28讲 重点要点探究例2 2010天津卷 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 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 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对汉代儒学地位的变化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