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陕西省富县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70362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陕西省富县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陕西省富县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陕西省富县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陕西省富县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文】陕西省富县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陕西省富县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陕西省富县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富县高级中学 2013-2014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本份试卷 满分:150 分;时间:120 分钟) 第卷 选择题 (共 18 分)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 题。 儒释道互补与心态和合 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战略,有人从中读出一种 社会理想,都讲出了一番道理。我想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在我看来,“和合” 一词中的“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集合。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具备两个以上要 素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合”;倘若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了。多种要素凑在 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

2、一定发生冲突。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成功地 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 显而易见,这种意义上的“和”,有别于“同”,故而孔子力主“和而不同” 。要想把人的多 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学说,显然也 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 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和 合的心态。 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起”;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 为”;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张”

3、 。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 道家的精神趣旨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来说,叫做“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做“弛” 。道 家的趣旨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互为补充。学会紧张,是一门学问;学会放松,同样也是一 门学问:对于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佛教精神趣旨是“放得下” 。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 “空” 。用佛教的术语说,“放得下”就是看破红尘,把精神追求的目标定位在彼岸的极乐世 界。 儒道两家是中国固有的学问,主要是讲人生哲学。儒家告诉人如何堂堂正正地度过一生,道 家则告诉人如何轻轻松松地度过一生,至于人死后怎样,两家都不怎么在意。佛教是从印度 引入的学问,主要是讲人死哲学。

4、佛教为人设计了“终极关怀”之所,标示出超越的精神取 向,告诉人如何干干净净地辞别尘世。人死哲学与人生哲学似乎相反,惟其如此,才构成互补 关系:倘若悟不透死,焉能悟透生?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学问,连生死大关都能看破,还不算是 心态和合吗?儒道互补,讲出“张弛和合学”;儒释道互补,进一步讲出“生死和合学”:三教 共同培育和合心态。 1.关于“和合”文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作者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认为它涉及人的多种精神诉求。 B.孔子力主“和而不同”,强调的是多样性的统一协调,而不是简单的同化。 C.多种要素凑合在一起是“合”,只有“合”而不发生冲突才能进入“

5、和”的状态。 D.儒讲“拿得起”,道说“想得开”,佛言“放得下”,三者互补,成就和合心态。 2.“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下列各项 不能作为这一说法依据的是( ) (3 分) A.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方面的,要把它们统一协调起来,进入“和”的状态,不能仅靠一种学说。B.只是单一要素,根本谈不上“合”,所以中国人同时信奉儒释道三教,借以养成和合心态。 C.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 面的需要。 D.儒释道三家可以说是各有各的精神趣旨,看上去有很多对立之处,但在精神实质上互为补 充。 3.下列表述符合原

6、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 A.人只有一种精神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所以才需要“和合”文化,才需要儒释道三家 的互补。 B. 中国固有的学问,向来只是研究“生”,不研究“死”,而佛学的引入则作了必要的补充。2C.儒释道三家互补,缺一则“互补”之说即无从谈起,当然也就无法达到所谓心态的和合。 D. 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的学问,才能讲“张弛”之道,破“生死”玄关,达成心态和合。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47 题。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 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

7、年少好礼,其达 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 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 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 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 ”景公说。 孔子年三十五,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 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 ”孔

8、子遂行,反乎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 至不喜。 ”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 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 皆予之以归。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注:料量平:账目清楚,收支平衡。:官名。羖:公羊。累绁:用绳索捆绑。粥:卖。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已而去鲁,斥乎齐去:到达 B.诫其嗣懿子曰 诫:告诫 C.昔秦穆公国小

9、处辟辟:偏僻 D.吾即没,若必师之没:死 5.下列各组句子,分别说明孔子“执政才能” “好学有才”的一组是( )(3 分) A.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 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 B. 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 于是反鲁,鲁复善待与闻 C.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 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D. 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 吾即没,若必师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孔子是圣人的后代,他年少时就好礼,得到了鲁国的大夫孟釐子的赞誉,孟釐子要求自己的 儿子拜孔子为师,向他学习。 B.孔子做过管理仓库、管理牧场的小官,后来他以大司寇代理丞相职务,他喜形

10、于色,这说明 孔子从内心来讲是很想做官的,只是生不逢时,没有尽早地得到重用。 C. 孔子有辩才,他的施政策略深得齐景公的赏识;他对音乐的喜爱,对韶乐学习的热情 和痴迷也得到齐国人的赞赏。 D.孔子曾离开鲁国出游齐国,但受到了排斥;到了宋国、卫国,却被驱逐;在陈国、蔡国又遭 受围困;政治主张受挫,无奈又回到鲁国,却没有受到善待。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5 分)(2)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5 分)三名句默写 8. 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5 分) 1)

11、体现孔子启发式教学的思想的句子是:_,_。 2)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王好战,请以战喻 ) 3) 对于仁,孔子分别从否定和肯定的角度阐发了自己的看法,分别是:3_,_和_,_。 4) 平时我们常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孔子对此也有淳淳的教诲 _, _。 5)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 ” 6)孔子论述“学”与“思”关系的两句是: , 。 7)孟子说:“ , 。 ”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 以亡身, ”王安石说:“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这些都是反对享乐主义的千古 佳句。 四.现代文阅读(20 分)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 9-12 题。 树影下的家族 朱以撒

12、生前寂寞身后名,可以作为众多贤人的注解。孔子也不例外,他的行踪,实在是很 可以给后人一些警策的。尽管他的身影已意象化,如一道遥远的风景。 他活着的时候,美风良俗“礼崩乐坏” ,物欲横流,生灵涂炭。在严酷的现实面前, 孔子不是躲在他的三间故宅里,作高头讲章,而是坚决地干预现实生活。如任鲁国大司寇 时,见鲁定公喜爱淫歌妖舞,迷恋于齐国送来的八十名美女歌妓,便心急如焚。当劝谏无 效时,他的文人脾性就上来了,辞去大司寇的职务,开始他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的漂泊,是以自己的身体语言在奋力抗争,阳光普照也罢,风寒霜雪也罢。只是 在过于雄大磅礴的苍凉空间下,他觉得自己有些力不从心了。尤其是周游卫、陈、蔡、楚

13、后,他的主张“终无任用” ,这是多么大的打击啊。他的心一定在疲惫中触及到寂寞的苍凉 了。夜间听漏,漏尽更残,失意仿佛没有尽头,氤氲迷雾中不见 曙 色。他 的 出 行,在后人看来是一种象征,在当时却是怎样一种痛苦他那摇摇晃晃却执着朝前的身 影,成了思想史长廊里不朽的雕像。 孔子是很讲“正名”的,讲究雍容之礼乐。但他却面对着扇自己耳光的窘境;周游 列国时,那段“累累如丧家之犬”的日子;置身星空下,那种孤独而凄冷的仰望;逃离险 境时,生命河床中无数的坎坷不平此情此境,该如何为这种非雍容的狼狈“正名”? 换了人,恐怕只有仰天长叹。孔子却是自由的,他从精神层面,消解了诸多污泥,包括浸 入身边的冷落和嘲笑

14、。用精神武器,孔子给我们展现了世间最绚烂的美丽、雍容和华贵, 高洁和清贫就这么融洽地得以正名! 怀想着几千年的事迹,我花了大半天的时间在幽深的孔府里穿行。我在孔府的树影下 变得那般弱小。古老的树影使我的呼吸变得滞重,树影上布满了时光的符号和思念的语言。 尽管我和孔府相处是如此的短暂,寒冷却一直扑击着我。 孔子生前的执着和忧郁,他的后人没有体验,不能细品,却享用了名噪古今的荣华。 一顶顶光焰四射的桂冠飞临,使孔府光芒万丈。声名的显赫对于前人来说,是一种肯定, 一种精神上的追补,而对于后人来说,荣耀的同时也万般沉重。他们不能过普通人那般轻 轻松松的寻常日子了,动不动就被称为多少代“衍圣公” ,一举

15、手一投足必然要有衍圣公那 架式。除了给予孔子后人优渥的生活条件外,又增加了多少文化品位、美学价值于其中呢? 就是那些封给孔子一顶顶桂冠的帝王们,好像尊孔得很,卫道得很,对儒家学说膜拜之至, 可结果呢,看看宫廷内演出的一幕幕丑剧,尊孔只不过是骗人的幌子罢了。 孔家的人早已不在高墙内树影下生活了,进入树影下的反倒是那些怀着各种各样心理的 旅行者、朝拜者,和孔氏毫无瓜葛。我好几次抬起头,试图透过树影窥见头顶的青天,可 是孔府接收阳光是那么的有限。这在我后来匆匆穿过孔庙的神秘和森严、孔林的枯寂和荒 芜,目击那十万余树影下密集的坟茔时,我终于明白过来,是什么汇聚在树影之下。我还 看见了那些风雨中面容残沥的翁仲,或蹲或倒的石兽,岿然不动,它们是在回望过去的鼎 盛吧? 9.第段写到“他的行踪,实在是很可以给后人一些警策的” ,联系全文来看,孔子的行踪, 可以给后人哪些警策?(4 分)10.怎样理解题目“树影下的家族”中的“树影”的含义?(4 分)411.第段写到“寒冷却一直扑击着我” ,除了孔府幽深的环境让人感到寒冷之外,还有哪 些原因使作者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