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浙江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69472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9.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浙江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文】浙江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语文】浙江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语文】浙江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语文】浙江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浙江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浙江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浙江省绍兴一中 2016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18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盛(chng)饭 噬啮(ni) 好莱坞(w) 沐猴而冠(gun)B歼灭 jin) 水泵(bng) 血淋淋(xi) 晕头转向(zhun)C偌大(ru) 铩羽(sh) 压轴戏(zhu) 模棱两可(lng)D笔杆(gn) 棕榈(l) 露马脚(lu) 令人咋(z)舌1.【答案】 C【解析】A 项,坞 w; B 项,泵 bng ; D 项,杆 gn, 榈 l【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常用字的字音【难度系数】2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2、是( )A南浔区从人民大会堂捧回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证书,标志着南浔古老的蚕桑习俗文化正式挤身世界级文化殿堂。B雷军说在 45 岁生日当天他收到了两份大礼,一份是 360 投资结盟酷派,另一份是华为发布荣耀 6plus,“这个行业的竞争恐怖得一踏糊涂”。C一个人着装时不拘礼节可能表示你对交流沟通的另一方的漠视,肮脏的牛仔裤与笔挺气派的西装会给人以截然不同的印象。D记者从省文联获悉,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中国美术创作奖、获奖题名作品展”15 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2.【答案】 C【解析】A.跻身 B一塌糊涂 D提名【知识点】基础知识及

3、语言表达-常用规范汉字【难度系数】2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学者认为,清明节成型于大唐盛世,是清明节、寒食节、上巳节三者 而成的节日。查阅典籍可以发现,唐代的正史、野史、诗歌文论中 清明的记载比比皆是,向我们展示了时人过清明的真实图景。2唐诗和宋诗孰优孰劣,在后代引起了 的争论。对唐宋诗的评价,往往因个人爱好的不同而 ,其实两个朝代的诗歌各有千秋,不应该用一种固化的标准评价不同风格的诗歌。A融合 关于 旷日持久 大相径庭B融合 对于 经年累月 南辕北辙C融汇 对于 旷日持久 南辕北辙D融汇 关于 经年累月 大相径庭3答案:A.【解析】 融合:若干种事物互相渗透,合为一体

4、。融汇:融合汇集。关于:突出相关性;对于:强调针对性。旷日持久:指耗费时日,拖延得太久。经年累月:指经历很长的时间。大相径庭:指事物区别明显,意见、看法截然不同。南辕北辙:指行动与目的相反。【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词语(包括熟语)【难度系数】2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是有过诗经的民族,我们是有过诗意表达的民族。我们需要诗歌,需要意义, 我们需要生活;我们不光需要面包,还需要玫瑰。B从杭州的胡斌到保定的李启铭,再到西安的药家鑫,接二连三发生的驾车撞人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让人们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和责任感。C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

5、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D为了避免广大教师在我省高中第一轮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不会无头绪、无目标,市教育局组织人员搜集、整理了大量的可供借鉴的案例。4. 答案:B .【解析】A “我们”语序不当,应改为“我们需要生活,我们需要诗歌,需要意义” ,与后文的“面包” “玫瑰”对应;C“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一面对两面;D “为了避免标”多重否定不当,不合逻辑,且缺少“避免”的宾语【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辨析并修改病句【难度系数】25仿照前后的句子,在横线上另写两句话,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4 分)对久居城市的忙碌的人们

6、而言,旅行的意义在于,你会踏上一段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3呼吸到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遇见一些在写字楼里永远碰不到的人要知道,当你埋头做 PPT 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_;_;你在会议中吵架时,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在云端。5答案: 示例:你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你挤进地铁时,澳大利亚的袋鼠正好跳跃在草原【解析】仿写涉及三个知识点:排比修辞手法;句子的连贯与呼应;语句表达。此题将修辞格的判断,句子连贯的选择等形式巧妙地融入语句仿写之中,重在考查表达能力。 从修辞角度看,主要有排比句形式;从句式角度看,测重于整句。分析所给例句,中心内容是倡导人们走出城市,亲近自然。句式特点是

7、:当你在城市里从事某种活动时,自然界内某处的动植物正在悠然自得。【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语言表达【难度系数】36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情景补充人物的对话,要求简洁得体。 (2 分)主持人:您能用一句话描述这幅画吗?嘉宾: 主持人:老人为什么喃喃自语这句话?嘉宾:孩子不在身边,老人非常孤独。主持人:您觉得这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嘉宾: 主持人:您觉得孩子们能做些什么?嘉宾:最重要的是,还要常回家看看。【答案】 一个老人对着镜子说:孩子们都忙 老人缺少精神上的赡养。【解析】解答该题首先要分析整个语段,强调联系上下文,根据具体语境分析即可。根据“一句话描述漫画” ,考查介绍说明漫画内容。抓住漫画主

8、题人物,看主体人物的言行举止:老人面对着镜子说:孩子们都忙。根据“这反映了社会问题”可以得知,孩子们忙,不能回家,当今社会空巢老人增多,反映了老人缺少孩子们的关爱。【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图文转换【难度系数】6参考答案: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1-14 题。 (共 15 分)4红房子 (德)黑塞从你身边经过,头一回经过时,我的流浪的乐趣就震颤地想起了它的对称极,我又一次奏起往昔经常弹奏的旋律:有一个家,绿色花园里的一幢小屋,周围一片寂静,远离村落;在小房间里,朝东放着我的床,我自己的床;在小房间里,朝南摆着我的桌子,那里我也会挂上一幅小小的古老的圣母像,那是我在早年的一次旅途中,在布雷西亚

9、买到的。正如白昼是在清晨和夜晚之间,我的人生也是在旅行的欲望和安家的愿望之间渐渐消逝的。也许有朝一日我会达到这样的境地,旅途和远方在心灵中属我所有,我心灵中有它们的图像,不必再把它们变成为现实。也许有朝一日我还会达到这样的境地,我的心灵中有家乡,那就不会再向花园和红房子以目送情了心灵中有家乡! 如果有一个中心,所有的力从这个中心出发向两端摆动。那是,生活会是多么不同啊! 但是,我的生活没有这样一个中心,而是震颤地在许多组正极和负极之间摇摆。这边是眷恋在家安居,那边是思念永远在旅途中。这边是渴望孤独和修道院,那边是思慕爱和团体!我收集过书籍和图画,但又把它们送掉。我曾摆过阔,染上过恶戏,也曾转而

10、去禁欲与苦行。我曾经虔诚地把生命当做根本来崇敬,后来却又只能把生命看作是功能并加以爱护。 但是,把我变成另一个模样,这不是我的事情。这是神奇的事情。谁要寻找神奇,谁要把他引来,谁要帮助它,它就逃避谁。我的事情是,漂浮在许多紧张对立的矛盾之间,并且做好了精神准备,如果奇迹突然降临到我头上的话。我的事情是,不满并忍受着动荡不安。 绿色中的红房子!我对你已经有过体验,我可不想再次体验了。我曾经有过家乡,建造过一幢房屋,丈量过墙壁和屋顶,筑过花园里的小径,也曾把自己的画挂在自己的墙上。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欲望我也想按这种欲望来生活!我的许多愿望已经在生活中实现了。我想成为诗人,也真的成了诗人。我想有一所房

11、子,也真为自己建造了一所。我想有妻室和孩子,后来也都有了。我要同人们谈话并影响他们,我也做了。可是每当一个愿望实现了以后,很快就变成了不满足。但这是我所不能忍受的。我于是怀疑起写诗来了。我觉得房屋变狭窄了。已经达到的目的,都谈不上是目的,每条路都是一条弯路,每次休憩都产生新的渴望。 我还会走许多弯路,还将实现许多愿望,但到头来仍将使我失望。总5有一天一切都将显示它的意义。 那儿,矛盾消失的地方,是涅槃境界。可是,可爱的眷念的群星还向我放射出明亮的光。7、通读全文,阐释“红房子”的两层意思。 (2 分)8、文章第段划线句子应怎样理解,请具体说明。 (4 分)9、请概括本文中心思想。(不超过 40

12、 字)(3 分)10、本文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其特色,请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人称使用等方面分条举例赏析。(任选两个方面即可)(6 分)【答案】7 (1)实指红色的房子和舒适的现实生活;象征实现了的理想、愿望。8 .“矛盾消失的地方”指人生不停追求的渴望和对安宁舒适生活向往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的境界; “可爱的眷念的群星还向我放射出明亮的光”指在到达一个理想的境界、实现一个愿望之后,人又会产生新的愿望,永远不会满足。 (每点 2 分)9.本文提示了对人生目标不停追求的渴望与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之间的矛盾。10 .修辞手法丰富多样。第段中的比喻、第段中的反复、第段中的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表达

13、方式灵活多变。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灵活多变,相辅相成。人称转换自由灵活。第第两段第二人称“你”似与“红房子”对面交流,便于抒发作者的感情。 (评分细则:3 点任答两点即可,每点总说特点 1 分,举例分析 2 分,例子应具体。 )【解析】7.本题考查对重要概念的含义的理解, “红房子”体现作者意图、立场观点,表现文章思想的词语;答案都须结合文本所提供的具体语境来分析,联系下文,红房子的环境和内部设备,可以得知:红房子指红色的房子和舒适的现实生活。联系下文,文章中“我的心灵中有家乡,那就不会再向花园和红房子以目送情了心灵中有家乡!” , “红房子”还有他的深刻内涵,深层含义,指“象征实现了的

14、理想、愿望。 ” 。8.理解句子含义,首先依据文章中心、段落中心来解释重要句子,即“句不离段” 。 答题时要参照主要段落或全文的整体意旨来考虑。 “矛盾消失”中,联系全文, “矛盾”指指人6生不停追求的渴望和对安宁舒适生活向往之间的矛盾;“消失”指得到解决;“群星还向我放射出明亮的光” ,作者采用了 比喻的修辞方法。星星向我放光,指人又会产生新的愿望,永远不会满足。9.概况文章中心,要充分理解文章中概况性的语句,对文章层次进行划分后,抓住概况性的文字很重要。如文中提到的“我的事情是,漂浮在许多紧张对立的矛盾之间” ,上文列举了很多物质上、精神上的矛盾,下文提到了对矛盾的感受和体验,结合标题“红

15、房子”的双关含义,文章中心为“对人生目标不停追求的渴望与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之间的矛盾”10.赏析文章的修辞手法,首先要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点明所用修辞手法,然后,一定要结合语句内容分析每一种修辞手法的具体作用。如第四段中反复出现的“这边是 那边是” 、“我曾”等语句,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表达方式分为议论、描写、抒情、说明、记叙几种。文中描写了红房子的内外环境,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目标不停追求的渴望与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之间的矛盾,在描写、抒情之中,加有议论性的文句,点名文章主旨。多种手法灵活运用,相辅相成。赏析人称使用,要答叙述人称的作用。如第一段和第六段的第二人称“你”的运用,将“红房子”当做人来看待,与它面对面的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知识点】-【难度系数】二、古代诗文阅读(共 27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