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湖北省2012-2013学年高一2月月考试题5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49814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湖北省2012-2013学年高一2月月考试题5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物理】湖北省2012-2013学年高一2月月考试题5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物理】湖北省2012-2013学年高一2月月考试题5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物理】湖北省2012-2013学年高一2月月考试题5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物理】湖北省2012-2013学年高一2月月考试题5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湖北省2012-2013学年高一2月月考试题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湖北省2012-2013学年高一2月月考试题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物理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 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分,有选错 的得的得 0 分。共计分。共计 48 分。分。1关于力,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B一个人用力向外推掌,用了很大力,但没有受力物体C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重力一定和地面垂直D一个物体无论以何种运动状态

2、经过地面上某一点,它受到的重力都一样2下列关于曲线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恒定的运动不可能是曲线运动 B加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必定变化 D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3某一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几个恒力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突然撤去某个力,则( )A该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该物体一定做匀变速运动C该物体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D该物体可能做曲线运动,但轨迹不可能是圆4飞机紧急迫降,着陆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着陆后最初两个 2s 内的位移分别为 144m和 120m,为使飞机能安全降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场跑道至少长 337.5m B机场

3、跑道至少长 504mC机场跑道至少长 507m D机场跑道至少长 870m5将上下叠放在一起的木块 A 和 B 以同一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空气阻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运动过程中,A、B间始终无作用力B在运动过程中,A、B间始终有作用力C在上升过程中,A、B间作用力大于A的重力,而在下降过程中,A、B间作用力小于A的重力D在上升过程中,A、B间作用力等于A的重力,而在下降过程中,A、B间无作用力26物体以初速度 v0沿粗糙斜面向上滑行,达到最高点后自行返回原点,在这一过程中,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正确的是( )7如图所示,甲、乙、丙为某机械装置内部三个紧密咬合的齿轮。已知甲、乙、丙三齿轮

4、半径之比 r甲:r乙:r丙=1:5: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两齿轮转动频率之比 f甲:f乙=5:1B甲、乙两齿轮转动频率之比 f甲:f乙=1:5C甲、丙两齿轮转动频率之比 f甲:f丙=15:1D甲、丙两齿轮转动频率之比 f甲:f丙=3:18如图所示,C 是水平地面,A、B 是两个长方形的物块,A 受水平向右的力 F1,B 受水平向左的力 F2,A、B 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A、B 间的动摩擦因数 1,B、C 间的动摩擦因数 2,下列可能的是( )A若 F1=F2,1=0,20B若 F1=F2,10,20C若 F1=F2,10,2=0D若 F1F2,10,209如图所示,物体 A 叠放

5、在物体 B 上,B 置于水平传送带 C 上。最初系统静止,A、B 质量均为 m4kg,A、B 间的动摩擦因数 10.3,B、C 间的动摩擦因数 20.2。现在 C 加速启动,加速度 a 由 0 逐渐增大,传送带足够长,在运动过程中(g=10m/s2) ( )A只有当加速度 a2m/s2时,A、B 间才没有相对滑动B当加速度 a3m/s2时,A、B 间开始相对滑动C从传送带开始启动,A、B 间就发生相对滑动D无论 a 多大,A、B 间均不发生相对滑动10如图所示为一体育娱乐项目场地示意图。选手乘坐传送带以 4m/s 从左向右匀速运动,当其经过发球区起始线进入发球区后,可沿场地表面掷出小球(场地表

6、面平整光滑,小球所受阻力忽略不计,不考虑小球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 。发球区与得分区相距 12m,得分区从“1分”到“5 分”宽 16m。为能得到高分,选手将球掷出时的最小速度为( )A5m/s B4m/sOvtOvtABCDOvtOvtF1A BCF2aA BC甲乙丙3C3.2m/s D2.4m/s11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下列操作有助于减小误差的是( )A平衡摩擦力时,为了平衡小桶与细线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应将小桶用细线通过滑轮连接在小车上。B平衡摩擦力时,小车应连上纸带,并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C实验中,应保证小车的质量远大于小桶质量。D每次增加小车质量后,需要重新调

7、节斜面倾角来平衡摩擦力。E先释放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12图示为利用医用吊瓶水平喷出的细水柱显示平抛轨迹的实验。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应使注射针头管口水平。B为便于观察水柱,注射针头的针管应越粗越好。C改变瓶与注射针头管口的竖直距离即可控制水流平抛运动的初速度。D由于水流离开注射针头的速度不能保持不变,故该实验的实验误差很大。二、实验题:本大题共二、实验题:本大题共 2 题,共计题,共计 8 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答题处,不要求写演算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答题处,不要求写演算 过程。过程。13.(4 分)根据第 12 题图中的数据计算水流离开针管口的初速度

8、v= m/s。 (g=9.8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4.(4 分)某次实验中得到如下纸带,图中点为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为减小实验误差,应尽可能多的使用实验数据。利用图中数据计算出加速度 a= m/s2。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本大题共有三、计算题:本大题共有 4 小题,共计小题,共计 54 分。把解答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答题处,要求写出分。把解答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答题处,要求写出 必要的文字说明与重要的方程式,否则不给分。必要的文字说明与重要的方程式,否则不给分。15(10 分)一物体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a=1m/s2,在前

9、 4s 内的位移为 48m,求:(1)物体的初速度为多大?打点计时器s1s2s3s4s5s6cm2.904.486.067.649.221.324(2)物体将运动多远的距离停下来?16(10 分)如图所示,一个娱乐场所的内表面是半径 R=6m 的半球面。球形游戏座舱可视为质点,乘坐人后总质量 m=90kg,座舱与半球面间的摩擦力及其受到的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现使座舱在场所内设定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座舱与半球面球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g=10m/s2,sin53=0.8,cos53=0.6) 53求:(1)小球受到碗内表面的支持力为多大? (2)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为多

10、少?17(10 分)在汽车越野赛中,一个土堆可视作半径 R=10m 的圆弧,左侧连接水平路面,右侧与一坡度为 37斜坡连接。某车手驾车从左驶上土堆,经过土堆顶部时恰能离开,赛车飞行一段时间后恰沿与斜坡相同的方向进入斜坡,沿斜坡向下行驶。研究时将汽车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 (g=10m/s2,sin37=0.6,cos37=0.8)求:(1)汽车经过土堆顶部的速度;(2)汽车落到斜坡上的位置与土堆顶部水平距离。18.现代观测表明,由于引力的作用,恒星有“聚焦”的特点,众多的恒星组成不同层次的恒星系统,最简单的恒星系统是两颗互相绕转的双星它们以两者连线上的某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样就不至于由

11、于万有引力的作用而吸引在一起设某双星中 A、B 两星的质量分别为 m 和 3m,两星间距为 L,在相互间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绕它们连线上的某点 O 转动,它们运动的周期为多少?19(12 分) 如图所示,质量 M=2kg 的长木板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木板左端放有一质量 m=2kg 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 ,木板与滑块之间动摩擦因数均为=0.2。现在让滑块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 v1=3m/s,同时木板获得水平向左的速度v2=1m/s。 (g=10m/s2)求:(1)刚获得速度时,木板和滑块相对地面的加速度分别为多大?(2)最终滑块不从木板上掉落,滑块与木板刚好相对静止瞬间的速度多大?木板至少需要

12、多长?v1Mmv237R5高一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5 分12=48 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DCBDCAAADCDDDBCAC二、实验题(共 8 分) 13 0.78 (4 分) ; 14 1.58 (4 分) 。 三、解答题(共 54 分) (凡是正确的解法均给分) 15 (10 分) 解:(1)已知 t1=4s 内,x1=48m由得 3 分2 110121attvx 物体初速度 v0=14m/s 2 分(2)由 v02=2ax 得 3 分物体总位移 2 分mav982x2 0 16 (10 分) 解:(1)由受力分析可得5 分NFN1500cosmg (2)小球做匀速

13、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3 分 sintan2Rvmmg 得小球的速度 2 分smgRv/8tansin 17 (10 分) 解:(1)赛车在土堆顶部做圆周运动,且恰能离开,由牛顿第二定律3 分Rvmmg2 得 3 分smgRv/10 (2)赛车离开土堆顶部后做平抛运动。落到斜坡上时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37RmgFN密63 分vgt vvxy 37tan得sgvt75. 037tan 则落到斜坡上距离坡顶 x=vt=7.5m 3 分18. (10 分)解:设 O 点距 B 星的距离为 x,双星运动的周期为 T,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 力对于 B 星:G= 3mx()2 3m2 L22 T对于 A 星:G= m(L-x) ()2 3m2 L22 T T =L (3 分)L Gm19 (12 分) 解:(1)根据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对滑块 Ff1=mg=ma1; 1 分a1=g=2m/s2 1 分 对木板 Ff1=mg=Ma2 1 分a2=2m/s2 1 分(2)设经过时间 t,木板与滑块相对静止,速度为 v,取向右为正方向对滑块 v=v1-a1t 1 分对木板 v=-v2+a2t 1 分解得 t=1s,v=1m/s 2 分对滑块 v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