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数学-复习策略

上传人:恋****泡 文档编号:51576508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X 页数:114 大小:2.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数学-复习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2018年高考数学-复习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2018年高考数学-复习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2018年高考数学-复习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2018年高考数学-复习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数学-复习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数学-复习策略(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策略 -寻找草根的芳香 一、2017年高考试题分析、命题趋势 二、与2016年高考命题比较 三、一轮复习章节重点知识把握 四、针对新形势下的高考,如何提高课堂 效益 五、高考复习方案及备考计划 六、一轮复习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7年数学高考分析 错误率最高的题:11,12,16,17,19,21,23 难题:选择题12,填空题16,解答题19 会而不对:解答题21,231知识点分布保持稳定 小知识点:集合、复数、函数性质(图像 )、程序框图、线性规划、向量问题、三 视图、(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保持一道 小题。 大知识点:三角(数列)三小一大、概率 统计一大一小、立体

2、几何两小一大、圆锥 曲线两小一大、函数导数三小一大(或两小 一大)2注重对数学文化与数学应用 教育部2017年新修订的考试大纲(数学 )中增加了数学文化的考查要求 2017高考数学全国卷()第2题中国古代 的太极图与正方形结合为背景. 2017全国卷II理科第3题以算法统宗中 的数学问题为背景进行考查,理科19题、 文科18题以养殖水产为题材,贴近生活3注重基础,体现核心素养 2017年高考数学试卷整体上保持一定比例 的基础题,试卷注重通性通法在解题中的 运用,另外抽象、推理、分类讨论和建 模、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试卷对 此都有涉及4.注重学生个性品质的考查 2017高考数学全国卷()1

3、2、16、19题 ,都是学生比较陌生领域,对学生分析能 力、探索能力、学习潜力的考查。5.在创新上下功夫 2017高考数学全国卷()第12、16、19 题,背景新颖公平,贴近生活,没有学校 练过此类题目。【知识点命题趋势】 1函数 初等函数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 函数性质重点是奇偶性、单调性及图象的 应用、零点个数。 利用导数这个工具研究函数性质,注重分 类讨论及化归思想的应用三角函数与数列: 三角函数与数列解答题一般轮流出现 若解答题为数列题,一般比较容易,重点 考查基本量求通项公式及几种求和方法。 若解答题为三角函数,一般是解三角形( 面积、周长、边长)问题,此时客观题中 一般会有一道与三角

4、函数性质有关的题目 ,同时客观题中会有两道数列题,一易一 难,数列客观题一般具有小巧活的特点立体几何知识: 立体几何一般有两道小题一道大题,小题 中三视图是必考问题,常与几何体的表面 积与体积结合在一起考查,球(或多面体 )的体积、角的问题,大题为解答题一般 分两步进行考查(第一问位置关系,第二 问求角;文科第二问一般是体积、表面积 )统计与概率: 以统计为主线、概率辅助的命题模式,类 型广泛。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抽样、 样本分布直方图(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茎叶图、 列联表、回归方 程、正态分布、二项分布(阅读材料中知 识)等。解析几何知识: 解析几何试题一般有3道(一大两小), 圆、

5、椭圆、双曲线、抛物线性质及与直线 位置关系还有轨迹问题还有轨迹问题(一般不难)都会 涉及。 双曲线一般作为客观题进行考查,多为容 易题 解答题一般以椭圆与抛物线为载体进行考 查,运算量较大,不过近几年高考适当控 制了运算量,难度有所降低函数与导数仍是压轴题: 难度有所下降,所涉及问题:单调性、单 调区间、恒成立、零点问题、存在性问 题、不等式证明。 所涉及方法、思想:构造函数、分类讨 论、分离变量、数形结合、罗必塔法则 应注意的问题:定义域二选一的题目: 难度有所上升,已经不是白送分的题目 了。涉及分类讨论,不等式证明。二、与2016年高考命题比较: 1.知识点略有变化: 对选修:平面几何部分

6、不作考试范围; 对阅读材料、竞赛题有涉及; 课标没有()排列组合、合情推理 课标()有排列组合; 二选一:课标()与课标()差别 很大。试题结构略有变: 选择题40%左右,填空题10%左右,解答题 50%左右(有三选一改为二选一)。难度控制基本不变; 三种试卷的总体难度适中,个别题有调 整。课标(,)在考试内容上,互相 补充。创新题以统计(决策问题),数 列、立体(客观题)、导数(第二问)。 课本:必修3第7980页阅读材料生产过 程中的质量控制图。 与2016年高考数学相比,差别不大,平均 分为什么下降了呢?主要是这几个题让学生 一点思路都没有,根本拿不到分。(4)立体几何 重点是三视图、几

7、何体的体积、侧面积、 角,线、面位置关系论证,利用空间向量 解决问题。 注意选择适当方法:几何法;向量法; 重点怎样建立坐标系?(5)解析几何 重点是直线和圆及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的解决,研究一些简单的轨迹问题、弦 长、最值或定值、定点、三点共线、存在 性问题、求参数的值范围问题 建议参数方程与圆锥曲线一块复习 极坐标可单独复习,可以适当拓展到圆锥 曲线统一定义 例如: 过抛物线 焦点的弦长 存在问题:没有方向;运算复杂,心理没 底。(7)二选一部分: 以参数方程极坐标为主 只注意简单证明不等式,方法不会太难, 变形很关键。 注重基本不等式应用(柯西不等式)四、针对新形势下的高考,如何提 高

8、课堂效益 1.落实基础,讲方法:不能就题论题,头疼 医头脚疼医脚,要展示思维的多样性2.扎实通法,寻根问底4.尝试创新的魅力,强大 心理素质五.高考复习方案及备考计划: 第一阶段:一轮复习(8月1-18年1月)-基 础知识复习:概念、性质、图像、基本方法、基本 题型、通性通法。覆盖面要全,不留死角。把选修4-4极坐标、参数方程和解析几何一块复习。不等式 与选修4-5不等式一块复习; 第二阶段:二轮复习(18年2月-3月9)-专题 复习:函数与导数;三角形与三角函数;数列与不 等式,立体几何,统计与概率,解析几何(以解答 题为主,以中档题为主,难题要少) 第三阶段:三轮复习(18年3月10日-4

9、月1日)- -热点知识复习-所谓的热点问题就是出现 次数多知识点,或题型查漏补缺:精准化检测: (1)每天40分钟做三个解答题(二选一必考)内容岔开:三角 函数、三角形;数列;统计与概率;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函 数与导数; (2)选择填空限时练:一周-合理熟练选择方法、计算准确 性、速度快捷,可以是做过的题,多角度;同时考察心理素 质。 (3)任务落实到人:没完成好的学生重新做或变形题。 第四阶段:四轮复习(18年4月2日-4月16日)-自由复习阶 段 自由复习不是放任复习,而是由步骤、有目的复习。 1.学生看笔记,看书(书上的例题、阅读材料) 2.有重点的看,重点知识,重点题型 3. 有检查

10、:作业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加上两个解答题。 第五阶段:五轮复习(18年4月17日5月18 日)-综合复习阶段 综合考试(有的题目要有点难度), 每套试卷内容互为补充尤其大题。 第六阶段;六轮复习(18年5月19日-6月4 日)-综合模拟试卷两、三天一套(要 贴近高考,最后几套模拟题难度降低,以 熟悉的题型、熟悉的方法,树立信心)六、一轮复习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1)高三一轮复习无层次;一、二、三轮复习无 区别; (2)无统筹安排一轮复习时间:主观认为一轮复 习时间很长,没有合理安排,要讲的内容很随意; (3)对所教的学生情况不清楚:不能做到知己知 彼,基础题觉着学生都会,做难题才有意思; (4

11、)以“埋头做题”代替一轮复习:学生没有整 体的知识架构,概念公式不清楚,不熟练。缺少学 生动脑、思考分析的时间,思想方法没有把握,题 型一变,束手无策。-效率低下。 (5)只看分数,不重视过程:学生分数越低 ,说明存在问题越多,越需要的老师关注;找 出问题所在。(听戏听音,听课听根) (6)作业量太大,学生做不完:熬夜的、抄 袭的、网上搜的,不做的。 (7)基本方法没掌握,只抓技巧、妙招、巧 招:“夹生饭”反复炒,反复巩固操作性技能 ,学生领会概念先天不足,同类问题反复错或 还不会;实际上学生还未真正理解。 (8)在压轴题上下功夫太大,忽视学生容易 得手的题目: (9)给学生错误暗示:20、2

12、1题你只做第 一问,第二问不用考虑; (10)指挥棒失灵,不能有效掌控学生: 老师上课讲,学生在做题,自以为老师讲 的都会,只要多做题即可;让改错的题学 生认为已经会了,懒得动笔。2复习策略:制约高考复习效率的 几个要素 “打地基” “建主体” “精装修” 第一轮复习的功能相当于“打地基” 第二轮复习的功能相当于“建主体” 第三轮复习相当于“精装修” 一轮复习“打地基” 梳理知识、落实方法; 明确概念、万无一失; 公式熟记、变化自如; 反映基本规律、疏通通性通法; 二轮复习“建主体” 专题练习、适度综合, 巩固知识、熟练技法, 锻炼意志、沉着应对, 提炼思想、发展能力。三轮复习“精装修” 热身

13、练习、教学诊断, 点对点查、人对人过, 做题规范、有错必究, 考前辅导、针对性强, 学会舍得、完美作答。 所以,三个轮次的复习目的要求不一,内 容错落有别,难度循序渐进,而不是简单 地重复,更不是“夹生饭”反复炒。 4.发挥备课组每一个人的力量,共同 研讨 (1) 深入研究考纲,明确考试方向,复习全 面 一名教师主备其他教师补充备课组长作总结 发言。主备教师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考纲和 考题,明确命题方向。考纲中对于各模块知识 都作出明确要求,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 面,把握这些对于问题设计的难度,范围会有 帮助,不要一味的求难,避免学生做无用功, 浪费时间和精力。了解的东西不是不考(比如 相

14、关系数、双曲线等)(2)回归课本、把握主干知识,强 调横纵交叉 强化主干知识,强调知识之间的交叉,深 层理解、掌握数学概念和数学原理等数学 知识,以及在知识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产 生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和技能等。以某 一基本概念或重要知识点为主线、为载体 对数学知识进行重组,加工、改造,创设 新的问题情境,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 能力。教学中必须抓住数学课本中有代表教学中必须抓住数学课本中有代表 性的例题、习题,而不能流于表面现象。性的例题、习题,而不能流于表面现象。 5. 学生上课必须做好笔记 柏拉图说:“优秀是一种习惯,有个好习 惯失败不容易,没有好习惯,成功不容 易。好的学习方法,才能考出

15、好成绩。教 师教给学生如何做笔记,记什么?:如错 题,好的题目,好的解法;给他时间消 化。 6.要定期检测大家都知道“分分学生的命根”,就要研究 如何把“命根巩固好,发挥好,在考试 中不产生断片。随着时间的推移,复习的 效果会产生变化,有的淡化、有的模糊、 有的不准确,到底各环节的内容掌握得如 何,学校会定期对学生进行效果检测。有 周考、月考、单元测评和的期中考试,都 是为了检测学习效果,但目的和侧重点不 同。7.采集各地模拟卷,合理选题 课标的试卷每年与上年题目表现形式都不 一样,但是内容都是考纲要求的知识点, 只是知识的组合方式不同,会从各地的试 卷中发现新信息,进行删选。选择背景新 颖,知识点是重点考察的题目8.分而治之 一轮复习就是把课本中的习题、阅读材 料、例题中有代表性的题目落实好,高考 题都能在作业、习题找到影子。对综合性 的题目进行拆分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