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防知识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50719483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4.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预防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地震预防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地震预防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地震预防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地震预防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震预防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预防知识(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导言: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命运;地震知识地震知识 可能可能拯救你的拯救你的生生 命命2 地震基础地震基础 知识知识3地震基础知识地震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简介基本概念简介宏观异常现象宏观异常现象防震避震知识防震避震知识4 基本概念简介:基本概念简介:v地球内部构造v地震的定义v地震成因假说v地震分类(按成因)v常用地震术语v全球地震带分布v中国地震分布v地震综合预报5地球构造地球构造地球具有层状构造,从外到内依次分为地壳(平均 厚度33Km)、地幔(上地幔和下地幔)、地核(外核 和内核)。6地震的定义地震的定义地震(又称地动)是指地球表层(地壳)的快速振动,当地球内部在运动中积累的能量对地壳产生

2、的巨大压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积累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方八面传播,就形成了地震。它就象刮风、下雨、雷电、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7地震成因地震成因地震的成因,现在比较流行的有三种假说:一是 1911年理德提出地球内部不断积累的应变能超过岩石强度时产生断层,断层形成后,岩石弹性回跳,恢复原来 状态,于是把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出来,引起地震,这 是所谓“弹性回跳说”;二是1955年日本的松泽武雄提出地下岩石导热不均,部分溶融体积膨胀,挤压围岩,导 致围岩破例产生地震,这是所谓“岩浆冲击说”;三是美国学者布里奇曼提出地下物

3、质在一定临界温度和压力下 ,从一种结晶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结晶状态,体积突然变 化而发生地震的“相变说”。8地震分类地震分类1构造地震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地壳岩层断裂、错动而发生的地壳震动,称为 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 地震的90%以上。2火山地震由于火山活动时岩浆喷发冲击或热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称为 火山地震。火山地震一般较小。数量约占地震总数的7%左右。地震 和火山往往存在关联。火山爆发可能会激发地震,而发生在火山附 近的地震也可能引起火山爆发。3陷落地震由于地下水溶解可溶性岩石,或由于地下采矿形成的巨大空洞, 造成地层崩塌陷落而引发的地震,称为陷落地裂。这类地

4、震约占地 震总数的3%左右,震级也都比较小。它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 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94诱发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并非所有的水库蓄水后都会发生水库地震,只有当库区存在活动断裂、岩性刚硬等条件,才有诱发的可能性。 (如:广东新丰江水库M6.1级)5人工地震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地震分类地震分类10衡量地震大小的尺子衡量地震大小的尺子地球上的地震有强有弱。用来衡量地震强度大小的尺子有两 把,一把叫地震震级;另一把叫地震烈度。1、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 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

5、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 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我国使用的震 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2、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 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 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11地震基本术语地震基本术语震中:震源在地表的垂直投影点(亦称微观震中)。震中及 其附近的地方称为震中区,也称极震区。震中到地面 上任一点的距离叫震中距离(简称震中距)。震中距在 100公里以内的称为地方震;在1000公里以内称为近 震;大于1000公里

6、称为远震。 震源深度: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 的距离是震源深度。我们把地震 发生在60公里以内的称为浅源地 震;60300公里为中源地震; 300公里以上为深源地震。目前有 记录的最深震源达720公里。震源:是地球内发生地震的地方。12地震术语示意图地震术语示意图13地震基本术语地震基本术语地震波: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作地震 波。这就像把石子投入水中,水波会向四周一圈一圈 地扩散一样。 地震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 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 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 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横波 是地震时

7、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14地震三要素地震三要素 发震时间:发生地震时的时间。 发震地点:也就是震中的位置(经度、纬度) 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15全球地震带分布全球地震带分布按震中的地理位置将全球地震活动划分为3个地震带,即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海岭地震带。16中国地震分布中国地震分布 天山地震带 南北地震带 华北地震带 华南地震带 西藏察隅带 台湾地震带17中国活断裂18建水区域地质构造19地震预报地震预报地震预报就是对一次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 级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早在中国东汉时期,张衡就发 明了地动仪,并于公元138年记录到陇西大地震。但由 于地球内部活动的复杂性

8、以及人类对此缺乏有效监测手 段和预报模型,时至今日,人类鲜有对地震发生做出过 科学预报。地震预报仍是当今世界科学的一大难题。 人类地震预报的水平:中长期预报可达到75%左右的准 确率;短临预报只有20%左右的准确率。我国的地震预报始于1966年邢台地震之后,世界 上首次成功预报的地震是1975年2月4日发生在中国辽宁 海城的里氏7.3级地震。20地震前兆是地震特别是较大的地震发生之前的各类异常现象 。分为宏观前兆和微观前兆两大类。前者可以由人的感觉器官直接 觉察,如动植物、地下水等的异常以及地光、地声等。后者不能被 人的感觉器官直接觉察,需用专业仪器才能测出,如地形变、地磁 场、重力场、地温、

9、地应力的异常等。每次在震前都有前兆异常现 象。明清之际,地震较多的隆德县,流传着一篇震兆六端的文 章:“地震之兆约有六端:一、井水本湛静无波,倏忽浑如墨,泥渣上浮,势必 地震。二、池沼之水,风吹成谷荇交萦,无端泡沫上腾,若沸煎茶,势必地震。 三、海面遇风,波浪高涌,奔腾萍淘,此常情。若风日晴和,台飓不作,海水忽 然绕起,汹涌异常,势必地震。四、夜半晦黑,天忽开朗,光明照耀,无异日中 ,势必地震。五、天晴日暖,碧空晴静,忽见黑云如缕,蜿如长蛇横亘空际,久 而不散,势必地震。六、时值盛暑,酷热蒸腾,挥汗如雨,蓦觉清凉如冰雪冷气 袭人,肌之为栗,势必地震。”对地震前兆的观察和监测是地震临短期预报的重

10、要手段。地震宏观前兆21 地震宏观异常地震宏观异常22地震宏观异常的种类1、小 震 活 动 2、地 下 水 异 常 3、动 物 行 为 异 常 4、电 磁 场 异 常 5、地 光 异 常 6、大 气 异 常 7、地 声 异 常 8、植 物 异 常231、小震活动有的大地震发生前几天或几小时,会发 生一系列小地震,多者可达几十至几百次, 科学家称它们为前震。小震活动不断,但无大震发生的现象也 很多。另外小震活动不明显,发生大震的例 子也常出现。所以,以小震活动作为大震前 兆,不具有普遍意义。 242、地下水异常25河北邢台区隆尧县马兰大队有三口水 井,一口在村南,一口在村东,一口在村 东北。19

11、66年3月村南那口井突然向外喷砂 ,村东那口井井水突然冒气泡、翻油花, 而村东北那口井井水突然变苦,这三口井 这么闹腾一阵之后,邢台发生了大地震。 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之前,先后发现 467口井水位有升降变化,此外出现井水翻 花冒泡、变浑、变味、变色、浮油花等总 共449起。如岫岩县哨子河公社油房沟生产 队的养鱼池,在震前4小时,水从冰面上的 通气孔中突然喷出,水柱高达7尺余。又如 ,丹东市郊九连城公社套外三队的一口井 在震前井水严重发浑无法饮用。 261970年1月云南通海、建水大地震前 ,某公社旱情十分严重,但在大震前六、 七天,却有几口井的水位突然显著升高, 有的甚至溢出井外;那里

12、有几条河,在天 旱无雨的情况下,突然变浑而且流量增大 ;在极震区,某村的一口甜水井,不仅水 位急剧下降,而且水的味道也变咸变苦, 相反,有的井水却突然变甜;有的井水, 煮的饭变红,用来做豆腐、豆浆不能板结 。 1966年,苏联的塔什干发生一次5.6级 地震。该地区有一口2000米的深井,自 1961年起至震前,井水中氡的含量增加了 3倍,地震发生后又恢复正常。以后,许 多国家相继利用井水开展氡气测量,用以 预报地震。 27 大地震之前,震区范围的地下含水岩 层在构造运动的过程中,受到强烈的挤压 或拉伸,引起地下水的重新分布,出现水 位的升降和各种物理性质和化学变化,使 水变味、变色、混浊、浮油

13、花、出气泡等 。由于地下水与河流之间存在互相补给的 关系,震前地下水的变化,也会引起河水 流量的变化。震前地下水发生的异常变化 ,是一种很重要的地震前兆现象,是目前 预测预报地震的重要手段之一。 28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 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天变雨要到,水变地要闹。地下水地震谚语293、动物行为异常301978年,美国地质调查局出版的地震震情通报中 刊出一幅照片,照片上有一只黑猩猩紧闭双眼,张开大嘴 用力叫喊。照片下面写着“我能预报地震,地震学家们能 不能?“的确,当人们在总结地震经验时,常常会提到震前动 物异常现象,可惜的是在震前

14、很少有人对此进行防范。 1902年5月8日,意大利提尼克岛火山爆发,有3万多人死 于非命。在清理废墟时,只见到一只猫的尸体。原来这些 猫早已逃走了,不仅如此,在火山爆发前一个月,城郊树 林里已听不到鸟叫。2004年12月26日的印尼大地震更是没 见到一具野生动物的尸体。足见动物对自然灾害超强的感 知能力。31 据统计,目前已发现地震前有一定反常表现的动物有130多种 ,其中反应普遍且比较确切的约有20多种,常见的: 大牲畜:如马、驴、骡、牛等; 家畜:如狗、猫、猪、羊、兔等; 家禽:如鸡、鸭、鹅、鸽子等; 穴居动物:如鼠、蛇、黄鼠狼等; 水生动物:如鱼类、泥鳅等; 会飞的昆虫:如蜜蜂、蜻蜒等。

15、 这些动物的反常表现大体有三类: 兴奋型异常:如惊恐不安、不进圈、狂吠,如癫如狂,仓皇逃窜;惊飞、群迁等。 抑制型异常:如行动变得迟缓,或发呆发痴,不知所措,或不肯进食等。 生活习性变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活动等。 321、发生动物异常的前兆时间分布:大量震前动物异常的时间 分布主要集中在地震的前几天到震前几小时。 2、震前动物异常地区分布特点:一般地说,一个7级地震前的 动物异常反应范围可达一、二百甚至数百公里。震级大,其异常分 布范围也大;震级越小,异常的范围也越小。 3、震前动物异常与震级的关系:随着地震震级增大,动物异 常的种类、数量、分布地区和反应的强烈

16、程度都有相应的增加。一 般说来,3级左右的地震前,个别动物出现异常反应。5级左右的地 震前,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常见动物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异常。7 级左右的强烈地震前,较大地区范围内,许多动物出现大量的强烈 异常。动物异常反应与烈度的分布关系明显。烈度越高的地区,异 常反应量越大。 动物震前异常反应的主要特点?33如何对动物异常情况进行观察? 动物异常观察点应选在地震活动重点监视区域,选择 周围环境安静,干扰和污染比较少的地点。观察点可设在 动物园、气象站,饲养场和养殖场;最好与其它的前兆手 段观测点合设或地点相近。观察动物选择普遍多见又易于 观察的动物,如家鼠、泥鳅、鱼、蛇、鸽子、鹦鹉和马、 羊、猪、狗、鸡等家禽家畜。圈养动物可作定点定时观察,并记录动物的行为活动 、水温、气压环境变化等。条件不允许时,也可采取早、 午、晚各观察一次或随时观察,并做详细记录。对于野生 动物可作定时观察,早、午、晚定时各一次,记录所见到 的各种动物的种类、数量和天气状况。 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