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二模块能力培养三热点视窗用发展的观点活用历史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9950902 上传时间:2018-08-05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块二模块能力培养三热点视窗用发展的观点活用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模块二模块能力培养三热点视窗用发展的观点活用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模块二模块能力培养三热点视窗用发展的观点活用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模块二模块能力培养三热点视窗用发展的观点活用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模块二模块能力培养三热点视窗用发展的观点活用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块二模块能力培养三热点视窗用发展的观点活用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二模块能力培养三热点视窗用发展的观点活用历史(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二 部 分模 块 二模 块 能 力 培 养三、 热点 视窗用发 展的 观点 活用 历史热点一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 独立和国家富强 两大历史任务常考常 新热点二 关注民生,发展经济,构建和谐 社会热点三 大国崛起,世界 谁主沉浮;借 鉴历 史,冷对国 际风云返回返回返回返回返回自2012年春天以来,日本右翼分子的购岛闹剧愈演愈烈,日本政府趁机提出所谓的钓鱼岛国有化,企图霸占我国的固有领土钓鱼岛,这一强盗行径激起了以及世界华人的极大愤慨,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全球华人保钓运动。中国政府也严正声明:日本的任何行为都改变不了钓鱼岛属于中国的事实,任何侵占钓鱼岛的行为都是非法的和无效的,中国政府有决心、有能

2、力捍卫自己的每一寸神圣领土。返回联想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苦难史、屈辱史,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古老的中华民族终于浴火重生。保钓斗争再一次向那些还做着强权旧梦的反动分子明确宣告,已经觉醒的、强大的中华民族,在维护国家主权问题上能粉碎任何反动势力的挑衅。返回1近代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1)两大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2)关系:区别:前者是要改变中华民族受压迫、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态,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经济,解决生产力问题。返回联系

3、:完成第一大任务是为完成第二大任务创造条件。一方面,前者是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和封建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另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以不同史观看待近代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1)从国家关系的角度:是反侵略、求独立的过程。列强侵略中国,把中国逐步地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抗争,最终结束了屈辱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革命史观)返回(2)从政治的角度:是反专制、求民主的过程。中国人民反抗专制统治

4、(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追求建立民主政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这一愿望。(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3)从经济的角度:是反压迫、求发展的过程。中国民族工业外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压迫,内受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和剥削,生存环境恶劣,发展缓慢。民族资产阶级能够成为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旧民主主义革命)和同盟军(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根本上说是为民族资本主义争取独立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返回1(2012福州质检)历史学者钱乘旦认为,民族国家的形成对现代化的起步具有关键的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5、。以地球上最大之民族,而能建设适于天演之国家,则天下第一帝国之徽号,谁能篡之?而特不知我民族有此能力焉否也?有之则莫强,无之则竟亡,间不容发,而悉听我辈之自择。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1902年)返回材料二 惟是兄弟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民族革命的缘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1906年)吾国今日既曰五族共和矣;然曰五族,固显然犹有一界限在也。欲泯此界限,以发扬光大之建设一大中华民族。孙中山:国民党恳亲大会纪念册序(1921年)返回材料三 中世纪时,天主教之势力空前强大并占

6、据支配地位,封建割据严重,王权弱小。14、15世纪情况发生了变化一些国家的君主也要求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加强中央集权。到15、16世纪,西欧的英、法、西班牙等国先后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并且出现了以专制君主为核心的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崔爽: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材料四 这是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的时代,国王的政权依靠市民打垮了封建贵族势力,建立了巨大的、实质上的以民族为基础的君主国,而现代的欧洲和现代的资产阶级社会就是在这种君主国里发展起来的。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返回(1)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2)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民族国家观念的变化,并说明辛亥

7、革命对现代国家转型的贡献。(3)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16世纪推动英、法等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因素及其影响。(4)综合以上材料,比较近代欧洲与中国寻求建立民族国家的进程有何不同?从中你获得怎样的认识?返回解析:第(1)问是概括材料观点并再现其历史背景,要注意结合教科书上的知识答题;第(2)问有两小问,一个是变化,一个是贡献,注意不要有遗漏,并全面分析总结;第(3)问从历史因素和影响两方面答题,内容较多,注意全面性;第(4)问将四则材料综合设计问题,区分中外的不同,谈个人的认识,属于能力提高题,要注意运用平常积累的如政治独立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前提等理论。答案:(1)观点:建

8、立民族国家以救亡。背景:民族危机严重,寻求救亡道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进化论的影响;立宪和革命运动的推动;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推动。(任答其中四点即可)返回(2)变化:从强调排满革命、建立汉族国家到主张建设统一的民族国家。贡献:辛亥革命结束了专制主义的王朝国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现代国家;初步形成了大中华民族国家观。(3)历史因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市民阶层(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新航路的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专制王权的兴起;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影响;民族意识的增强。(任答其中三点即可)返回影响:消除封建割

9、据,促进了欧洲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冲击了中世纪基督教会神权一统的局面;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促进了欧洲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刺激了欧洲各国对海外市场的争夺。(任答其中三点即可)(4)不同:近代欧洲各国是在其君主的领导下不断强化王权,建立了独立的现代民族国家,促进了其社会的发展;近代中国则是在资产阶级领导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中,努力寻求建立真正独立的现代民族国家。认识: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政治力量承担着时代赋予的使命;民族独立是现代国家发展的前提;民族国家的形成对现代化的起步具有关键意义。(任答一点即可)返回“民生大于天,不仅要加以保障,更要持续改善。”2012年

10、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对民生问题给出了“硬指标”“硬杠杠”,是向老百姓作出的庄严承诺。民生问题始终是古今中外政治统治的重大问题。每年的热点之重就是民生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一贯的思想,也是我们党在新时期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新理念,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梳理古今中外有关民生问题的重大举措,借鉴解决民生问题的经验教训,是高考的重要命题角度,复习时应格外重视。返回1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老子主张“无为”;孔子提出“仁”,主张以德治民;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孟子提出“仁政”“民贵君轻”

11、,反对苛政等及其实践活动。2近代民生问题的提出、发展和实践活动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耕者有其田”“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思想;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中增加了“节制资本”;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土地政策。返回3新中国解决民生问题的成功与失误建国之初农村土地改革,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建设道路过程中的失误,而“文革”进一步造成社会经济的混乱,新时期以来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4近现代西方解决民生问题的理论与实践(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启蒙运动中的“人民主权说”。(2)美国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

12、救济和社会保障措施;二战后“福利”国家的建立。(3)苏联解决民生问题的探索:重视民生: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忽视民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斯大林时期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轻工业落后,影响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返回2民生问题是近代以来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则社会革命已成七八分了。摘自孙中山全集返回材料二 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西方国家股份公司,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所拥有,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

13、股票,资本家拥有企业全部所有权的情况已不存在;同时企业所有者退出了经营第一线,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与以往不同,已经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摘自齐世荣、吴于廑主编世界史现代卷返回材料三 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开始的时候只有三分之一的省干起来,第二年超过三分之二,第三年才差不多全部跟上,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摘自邓小平文选(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孙中山的民生主义。(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有哪些发展变 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产生这些发展变化的原因。(3)依据材

14、料三和所学知识,结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质,简析其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主要原因。(4)你从上述孙中山的民生主义、西方社会的民生政策和邓小平的富民措施中得出的共同结论有哪些?返回解析:第(1)问的简评一要站在阶级立场上分析,二要辩证分析;第(2)问的“变化”信息源于材料的归纳;“原因”注重教材知识的迁移;第(3)问可参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调整之间的关系的原理进行理解;第(4)问围绕本题引言从关注民生的意义、民生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方面全面归纳。答案:(1)民生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反映了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民生主义在当时的条件下根本无法实现,也不可能解决农民的

15、土地问题。返回(2)发展变化:企业所有权发生变化;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发生变化;社会福利制度发生变化。原因: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自我调整和改革以顺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战后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加强。(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质是打破了人民公社体制下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旧的农业耕作模式,实现了土地集体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确立了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以户为单位的家庭承包经营的新型农业耕作模式,农民有了经营自主权。(4)结论: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发展必须关注民生;民生政策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满足国民社会生活的需要是制定民生政策的重要依据。返回

16、大国崛起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大国崛起的规律。对于理想的大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关于大国的话题,也许是一个永远无法穷尽的讨论。我们不知道21世纪的变化将把大国带向何方,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建立永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将是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大国崛起为讨论国家发展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和文明资源。近年高考题十分关注以大国崛起为话题命题考查。返回返回(1)意大利地处地中海沿岸,新航路开辟以前,它垄断东西方贸易的商路,成为当时欧洲的经济中心。(2)新航路开辟后,商业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西班牙、葡萄牙逐渐崛起;17世纪荷兰崛起,垄断世界殖民贸易;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3)英国首先进行工业革命,在19世纪中期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确立了全球经济霸权;19世纪末,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美、德两国开始崛起,冲击了英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