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苦与乐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9766699 上传时间:2018-08-0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4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作文]苦与乐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初中作文]苦与乐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初中作文]苦与乐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初中作文]苦与乐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初中作文]苦与乐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作文]苦与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作文]苦与乐(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物故事 邓亚萍,河南郑州人,前国家队乒乓球运动员 ,1983年入河南省队,1988年被选入国家队, 1997年退役后进修个人学业;其运动生涯中, 获得过18个世界冠军,连续2届4次奥运会冠军 ,邓亚萍是第一个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球 手,曾获得4枚奥运金牌,被誉为“乒乓皇后”, 是乒坛里名副其实的“小个子巨人”。2001年北 京申奥团成员之一,北京申奥形象大使;2009 年4月16日,就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邓亚 萍与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忘年之交的故 事曾被传为佳话!中文名:邓亚萍 国籍:中国 外文名:YAPING DENG 民族:汉 出生地:河南郑州 出生日期:1973年2月6日

2、毕业院校:清华大学,诺丁汉大学,剑桥大学 身高:1.55米 运动项目:乒乓球 专业特点:速度快,打法凶狠 现任职务: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成就及荣誉运动生涯中,曾经获得过18个世界冠军, 连续2届4次奥运会冠军 1989世乒赛女双冠军; 1990年世界杯团体赛冠军; 1991世乒赛女单冠军,女团、女双亚军, 世界杯团体赛冠军; 1992年世界杯双打赛冠军; 1993世乒赛女双亚军、女团冠军; 1992年第25届奥运会女单、女双冠军; 1995世乒赛女单、女双、女团冠军,混双 亚军,世界杯团体赛冠军; 1996年第26届奥运会女单、女双冠军,国际乒联 总决赛女单、女双冠军,世界杯女单冠军; 19

3、97世乒赛女单、女双、女团冠军,混双亚 军。 所获荣誉: 1987年获运动健将称号 1988年获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1990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90年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 1990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 号,同年共青团中央授予她“全国新长征突击手” 称号 当前情况1997年后,邓亚萍结束运动员生涯后开始 了11年的求学之路,分别在清华大学、英国 诺丁汉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先后获得英语 专业学士学位、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硕士学位 和如今的经济学博士学位。2001年北京申奥 团成员之一。2002年,邓亚萍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 会以及运动和环境委员会两个委员会担任职 务

4、。目前邓亚萍在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供 职。 邓亚萍从英国剑桥大学基督学院毕业,获得 土地经济学博士学位。拥有18个世界冠军头衔的 邓亚萍在学生舞台上也站上了新的高度。在剑桥 大学近八百年的历史中,第一次有像邓亚萍这种 重量级的世界顶尖运动员拿到博士学位。 2009 年4月16日,邓亚萍正式就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副 书记。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当天在团 北京市委全体大会上宣读了对邓亚萍的任命。从 所向披靡的金牌运动员到一心向学的学生,从响 当当的博士到勤勤恳恳的政府公务人员,邓亚萍 职场生涯的每一次转身都扎扎实实、可圈可点。 国家形象人物2010年7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正式启动了 国家形象系列

5、宣传片的拍摄工作。作为参演 人员,入选 2010年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该片是为 塑造和提升中国繁荣发展、民主进步、文明开放 、和平和谐的国家形象而设立的重点项目,是在 新时期探索对外传播新形式的一次有益尝试。 据 悉,此次先期启动的国家形象宣传片委托全球知 名广告公司制作,节目包括时长15分钟的专题长 片和30秒广告短片,15分钟专题片,以“以人为 本、科学发展”的理念为核心,涉及政治、经济 、社会、文化、科研、教育、环境、民族等 多个领域,拍摄地点分布各地,力图多角 度、全景式地展示当代中国的建设成就, 弘扬积极向上的当代中国精神。30秒广告 短片采用更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方案,集 中了体

6、育界、演艺界、学术界、科技界、 企业界等享有国际盛誉的优秀中华儿女, 力图展现当代中国生机勃勃的国家形象。职业生涯如果亚运会、世乒赛和奥运会的冠军是我乒 乓球生涯的三大满贯,那么清华获得学士学位、 诺丁汉大学硕士毕业和取得剑桥博士,就是我要 完成的另一项大满贯。 邓亚萍 1997年退役进入清华大学,2001年拿下学士 学位,同年9月进入英国诺丁汉大学,2002年12 月12日,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英国剑桥大学经 济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邓亚萍用求学路上一路 奋斗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世界冠军求学的悬梁岁月 清华:从写26个英文字母开始 “临近退役时,我便开始设计自己将来的 路,有人认为运动员只能在自己

7、熟悉的运动项 目中继续工作,而我就是要证明:运动员不仅 能够打好比赛,同时也能做好其他事情。哪天 我不当运动员了,我的新起点也就开始了。” 邓亚萍说。 “1996年底,我被萨老提名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委员 会委员。我明白,这既是国际奥委会的重用和信 任,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奥委会的办公语言是 英语和法语。然而,这时我的英语基础几乎是零 ,法语也是一窍不通。面对如此重要的工作岗位 和自己外语水平的反差,我心里急得火上房。”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结束后,邓亚萍以英 语专业本科生的身份初进清华时,她的英文几乎 是一张白纸,既没有英文的底子,更别说有口语 交流的能力。 “怀着兴奋而又忐忑的心情迈进清华

8、大学。老师 想看看我的水平你写出26个英文字母看看。 我费了一阵心思总算写了出来,看着一会儿大写 、一会儿小写的字母,我有些不好意思老师 ,就这个样子了。但请老师放心,我一定努力! ” “上课时老师的讲述对我而言无异于天书,我 只能尽力一字不漏地听着、记着,回到宿舍,再 一点点翻字典,一点点硬啃硬记。我给自己制定 了学习计划:一切从零开始,坚持三个第一从 课本第一页学起,从第一个字母、第一个单词背 起;一天必须保证14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每天5 点准时起床,读音标、背单词、练听力,直到正 式上课;晚上整理讲义,温习功课,直到深夜12 点。” 由于全身心地投入学习,邓亚萍几乎完全取消了 与朋友的聚

9、会及无关紧要的社会活动,就连给父 母打电话的次数也大大减少。为了提高自己的听 力和会话能力,她除了定期光顾语音室,还买来 多功能复读机。由于总是一边听磁带,一边跟着 读。同学们总是跟她开玩笑:“亚萍,你成天读 个不停,当心嘴唇磨出茧子呀!”“但我相信:没 有超人的付出,就不会有超人的成绩。这也是我 多年闯荡赛场的切身体验。” 学习是紧张的,每天的课程都排得满满的。 除学习之外,邓亚萍每周还要三次往返几十里路 到国家队训练基地进行训练,疲劳程度可想而知 。 “每天清晨起床时,我都会发现枕头上有许多头发,梳头的时候 也会有不少头发脱落下来。对此我并不太在意,倒是教练和队友 见到我十分惊讶:小邓,你

10、怎么了?我说:没什么,可能是学 习的用脑和打球的用脑不一样吧。” “虽然都是一个苦字,但此时的我却有不一样的感受:以前 当运动员,训练累得实在动不了,只要一听到加油声,一咬牙, 挺过来了;遇到了难题、关坎,教练一点拨,通了;比赛遇到困 难,观众一阵吼声,劲头上来了,转危为安。但读书呢,常常要 一个人孤零零面壁苦思,那种清苦、孤独是另一种折磨,没意志 、没恒心是坚持不下去的。”为了更快地掌握英语,几位英语老 师建议邓亚萍到国外去学习一段时间,在他们的热心帮助下,经 清华大学和国家体育总局批准,1998年初,刚在清华读了几个月 的邓亚萍作为交换生被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突击英语。 童年时期童年的邓亚萍,

11、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 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 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 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 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 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 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拍换成了铁拍。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 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 、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她从不叫苦 ,不喊累! 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

12、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 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运动员时期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 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 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 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 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 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 小时! 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像连珠炮一样打来 ,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 就是1000多个。 据教练张燮林统计,邓亚萍每天接球打球1

13、万多 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 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不得不换衣 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 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 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有伤病。 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 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 好忍着,实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 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 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求学时期刚到清华大学外语系报到时,指导老师让 她一次写完26个英文字母。当时在别人眼中看 来最简单不过的事,邓亚萍却费尽心思后才把 它们写出来。 于是邓亚萍把自己的睡眠时间压缩到最

14、低 限度,经常学习到很晚才肯休息,有时,一边 走路一边看书,就连吃饭的时间都用上了。 邓亚萍不断要求自己,做作业也要和完成 训练课一样,绝对是今日事今日毕,毫不含糊 。她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让辅导老师和学友 都深表叹服。 1998年2月,邓亚萍前往英国剑桥大学读书,邓亚萍在 剑桥大学的语言学校开始学习英语,短短3个月的时间 ,邓亚萍坚持每天8点多从自己的住所赶往学校上课。 下午3点半下课后,她还到学院的学习中心去学习,听 磁带,练自己的口语,直到晚上8点学习中心关门后才 赶回住所。回到住所,邓亚萍也从不浪费时间,她坚 持和房东用英语交流,坚持按时完成作业和预习功课 。 在她终于获得硕士学位后,

15、邓亚萍又动身前往剑 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长时间固定姿势写稿诱发了邓亚萍的颈椎病,头 不能移动,一动就疼的钻心。但是,疼痛并没有把邓 亚萍征服,她咬紧牙关,以一种固定的姿势坚持查阅 资料和写作。 这是邓亚萍三十七年所走过的岁月,可以说有无 数的荣誉加身,但是她自己最知道自己一路走来 的不易,在一次中央电视台王志主持的面对面节 目中,邓亚萍说道,“竞技体育的残酷告诉了我, 人生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去拼”;是的,从五岁 开始练球,人生每前进一步都比同龄球员艰难的 多,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她需要比其他人付出更 多的努力,从这点来说,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 经历逆境对一个人来讲是很有帮助的,意义在于 精神

16、层面,过早造就了一个人超强的抗压能力和 超强的心理素质,为后来迎接挑战储备了充足的 精神资源。 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讲,退役后的选择有很多种,有从商的,有从 政的,有进演艺圈的,也有等等,听听邓亚萍选择退役的原 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原因呢,从5岁开始打球,一直到退役, 打乒乓球打了19年的时间,相当长的时间。那么固然有一些伤病 ,不可以让自己练得那么多,你会加重身上的伤病,那么反过头 来感受到,就是一个是没底,第二个原因在退役之前,经常在考 虑一件事情。就是因为所有的运动员,竞技体育运动员都将面临 着退役,我当时问我自己,如果不当教练,我去跟,我去走到社 会,走入社会,跟一个普通的人去竞争,我有什么优势,你有什 么能力,你就比别人要强了很多吗?所以当时觉得我应该去读书 ,就这么简单。就选择了去读书。从退役选择读书来看,邓亚萍 选择还是性格决定的,还是那句话,“竞技体育的残酷告诉了我, 人生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去拼”,她没有选择容易的事情来做, 而是选择了对自己来讲最有挑战性的事情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