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论文:让学生真正经历一次研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248053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论文:让学生真正经历一次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论文:让学生真正经历一次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论文:让学生真正经历一次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论文:让学生真正经历一次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论文:让学生真正经历一次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论文:让学生真正经历一次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论文:让学生真正经历一次研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论文:让学生真正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论文:让学生真正 经历一次研究经历一次研究让学生真正经历一次研究山东省荣成市实验小学 乔廷强学习相貌各异的我们一课时,在学生通过小组内的观察活动知道了一个人的相貌特征取决于多个因素的道理之后,为了能使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这一点,授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范围内的观察活动。首先,授课教师指导学生选择了 6 种典型的相貌特征作为观察指标,而且每种特征只选取两种性状来予以区分,它们分别是:眼皮(分为单眼皮和双眼皮)、耳垂(分为有耳垂和无耳垂)、发际线(分为“V”字形和“一”字形)、下颌(分为有沟和无沟)、发型(分为竖直和弯曲)、眉毛(分为稀疏和浓密)。然后

2、,授课教师向同学们讲解观察活动的相关要求。每个小组只负责观察其中一种相貌特征,每位同学只负责观察一个小组的相貌特征,并做好记录。为了保证观察秩序,观察时分组进行,即1、2 组观察时,其余的 3、4、5、6 组在座位上坐好;1、2 组观察结束,3、4 开始观察,其余各组坐好;最后是 5、6 组进行观察。接下来,学生便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观察活动。虽然负责观察的学生都离开了座位,并且到了指定的小组从事观察,但是并没有认真地逐一观察,也没有及时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也就是说,观察活动并没有真正进行。不仅如此,更令人不解的是,上面提到的同时进行观察活动的两个小组的同学并没有进行相互之间的观察活动。另外一点

3、,尽管负责观察自己所在小组某种相貌特征的同学可以在其他小组来观察自己小组时进行观察,也就是说,有机会观察自己小组的相貌特征,但是授课教师并没有具体予以安排。这样,最终造成的结果是,尽管全班是 36 位学生,但是每个小组只是观察了 24 位学生的相貌特征,而且是不尽相同的 24 位学生,就是说,即使是按照抽样的观点来为其寻找理由,也是难以勉强的。然而,问题也恰恰是出现在这里。在最后的班级交流环节,授课教师向全班同学展示的实验数据统计表上面,赫然显示出 36 位同学的相貌特征,就是说,任何一种相貌特征的两种性状的人数之和都是 36!这样的结果真正是让人匪夷所思!当然,我们无法苛求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

4、尽善尽美,但是我们不能容忍的是对于学生观察活动的忽略。在学生进行观察活动时,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要求他们认真观察并及时记录的。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学生在观察活动中,仅仅是做做样子而已,非但如此,而且他们明明是观察了 24 位同学的相貌特征,最后却要说成是 36 位同学的。这样的结果,又说明了什么呢?或许从中我们可以找出同学们在活动中只是做做样子而不认真观察,不及时记录,不会因为某一性状的难以判定而去请教他人或是相互议论的真正原因吧?由此,也就更容易想像出授课教师在课前对学生所做出的一些暗示了吧?显然,学生课堂上的所有活动都是在按照授课教师一手设置的圈套来进行。相貌各异的我们一课,包含着极为深刻的

5、科学道理,需要教师指导学生从事严格的数据统计与积极的思维活动,当然,其中也不乏趣味,那是紧张思考之后的美好体验。比如,关于相貌特征的组合造就了相貌各异的每一个人,这正如授课教师通过课件所出示的那样:1 种相貌特征组合出 2 种相貌;2 种相貌特征组合出 4 种相貌;3 种相貌特征组合出 8 种相貌40 种相貌特征组合出一万亿多种相貌,更何况我们何止 40 种相貌特征呢?况且每种特征也不止两种性状啊然而,授课教师极不严谨的研究态度,甚至是任意编造观察结果的做法,不仅让学生成为了配合老师表演的工具,而且也让他们远离了探究、思考与发现的乐趣!为了进一步巩固加大研究成果,笔者并不反对将观察范围由小组而

6、扩大到全班,具体操作时,教师可以将统计图表出示在黑板上面,然后在班级里面进行相关的统计活动。比如,在让同伴相互观察之后,可以让单眼皮的同学先站立起来,当然,这期间可以对某些同学提出的疑问予以解答,也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来确定某个性状的归属,最后教师将结果填写在相应的表格里面,那么,其余坐在座位上面的同学便可记作是双眼皮同学的数目。依此法再进行其他相貌特征的统计,不是更有秩序,更为有效?每一位学生都切切实实地参与了到观察与统计活动当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小学科学教学的终极目标,科学素养的培养不是空穴来风,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科学探究活动。而唯有让学生真正地经历这一活动,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事

7、积极的思维活动,才能达成这一目标。总之,学生探究兴趣的激发,研究态度的形成,研究方法的习得,探究能力的提高,必须立足于扎实有效的研究活动过程当中。作者简介:乔廷强,中学一级教师,喜欢读书,乐于写作,耽于思考。作为一位教师,唯一的愿望、也是最大的乐趣是能够上好一节课。信奉“一个人做事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他经历失败的次数不够多。 ”让学生真正经历一次研究山东省荣成市实验小学 乔廷强学习相貌各异的我们一课时,在学生通过小组内的观察活动知道了一个人的相貌特征取决于多个因素的道理之后,为了能使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这一点,授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范围内的观察活动。首先,授课教师指导学生选择了 6 种典型的

8、相貌特征作为观察指标,而且每种特征只选取两种性状来予以区分,它们分别是:眼皮(分为单眼皮和双眼皮)、耳垂(分为有耳垂和无耳垂)、发际线(分为“V”字形和“一”字形)、下颌(分为有沟和无沟)、发型(分为竖直和弯曲)、眉毛(分为稀疏和浓密)。然后,授课教师向同学们讲解观察活动的相关要求。每个小组只负责观察其中一种相貌特征,每位同学只负责观察一个小组的相貌特征,并做好记录。为了保证观察秩序,观察时分组进行,即1、2 组观察时,其余的 3、4、5、6 组在座位上坐好;1、2 组观察结束,3、4 开始观察,其余各组坐好;最后是 5、6 组进行观察。接下来,学生便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观察活动。虽然负责观察的

9、学生都离开了座位,并且到了指定的小组从事观察,但是并没有认真地逐一观察,也没有及时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也就是说,观察活动并没有真正进行。不仅如此,更令人不解的是,上面提到的同时进行观察活动的两个小组的同学并没有进行相互之间的观察活动。另外一点,尽管负责观察自己所在小组某种相貌特征的同学可以在其他小组来观察自己小组时进行观察,也就是说,有机会观察自己小组的相貌特征,但是授课教师并没有具体予以安排。这样,最终造成的结果是,尽管全班是 36 位学生,但是每个小组只是观察了 24 位学生的相貌特征,而且是不尽相同的 24 位学生,就是说,即使是按照抽样的观点来为其寻找理由,也是难以勉强的。然而,问题也

10、恰恰是出现在这里。在最后的班级交流环节,授课教师向全班同学展示的实验数据统计表上面,赫然显示出 36 位同学的相貌特征,就是说,任何一种相貌特征的两种性状的人数之和都是 36!这样的结果真正是让人匪夷所思!当然,我们无法苛求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尽善尽美,但是我们不能容忍的是对于学生观察活动的忽略。在学生进行观察活动时,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要求他们认真观察并及时记录的。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学生在观察活动中,仅仅是做做样子而已,非但如此,而且他们明明是观察了 24 位同学的相貌特征,最后却要说成是 36 位同学的。这样的结果,又说明了什么呢?或许从中我们可以找出同学们在活动中只是做做样子而不认真观察,

11、不及时记录,不会因为某一性状的难以判定而去请教他人或是相互议论的真正原因吧?由此,也就更容易想像出授课教师在课前对学生所做出的一些暗示了吧?显然,学生课堂上的所有活动都是在按照授课教师一手设置的圈套来进行。相貌各异的我们一课,包含着极为深刻的科学道理,需要教师指导学生从事严格的数据统计与积极的思维活动,当然,其中也不乏趣味,那是紧张思考之后的美好体验。比如,关于相貌特征的组合造就了相貌各异的每一个人,这正如授课教师通过课件所出示的那样:1 种相貌特征组合出 2 种相貌;2 种相貌特征组合出 4 种相貌;3 种相貌特征组合出 8 种相貌40 种相貌特征组合出一万亿多种相貌,更何况我们何止 40

12、种相貌特征呢?况且每种特征也不止两种性状啊然而,授课教师极不严谨的研究态度,甚至是任意编造观察结果的做法,不仅让学生成为了配合老师表演的工具,而且也让他们远离了探究、思考与发现的乐趣!为了进一步巩固加大研究成果,笔者并不反对将观察范围由小组而扩大到全班,具体操作时,教师可以将统计图表出示在黑板上面,然后在班级里面进行相关的统计活动。比如,在让同伴相互观察之后,可以让单眼皮的同学先站立起来,当然,这期间可以对某些同学提出的疑问予以解答,也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来确定某个性状的归属,最后教师将结果填写在相应的表格里面,那么,其余坐在座位上面的同学便可记作是双眼皮同学的数目。依此法再进行其他相貌特征的

13、统计,不是更有秩序,更为有效?每一位学生都切切实实地参与了到观察与统计活动当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小学科学教学的终极目标,科学素养的培养不是空穴来风,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科学探究活动。而唯有让学生真正地经历这一活动,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思维活动,才能达成这一目标。总之,学生探究兴趣的激发,研究态度的形成,研究方法的习得,探究能力的提高,必须立足于扎实有效的研究活动过程当中。作者简介:乔廷强,中学一级教师,喜欢读书,乐于写作,耽于思考。作为一位教师,唯一的愿望、也是最大的乐趣是能够上好一节课。信奉“一个人做事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他经历失败的次数不够多。 ”让学生真正经历一次研究山东

14、省荣成市实验小学 乔廷强学习相貌各异的我们一课时,在学生通过小组内的观察活动知道了一个人的相貌特征取决于多个因素的道理之后,为了能使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这一点,授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范围内的观察活动。首先,授课教师指导学生选择了 6 种典型的相貌特征作为观察指标,而且每种特征只选取两种性状来予以区分,它们分别是:眼皮(分为单眼皮和双眼皮)、耳垂(分为有耳垂和无耳垂)、发际线(分为“V”字形和“一”字形)、下颌(分为有沟和无沟)、发型(分为竖直和弯曲)、眉毛(分为稀疏和浓密)。然后,授课教师向同学们讲解观察活动的相关要求。每个小组只负责观察其中一种相貌特征,每位同学只负责观察一个小组的相貌特征,

15、并做好记录。为了保证观察秩序,观察时分组进行,即1、2 组观察时,其余的 3、4、5、6 组在座位上坐好;1、2 组观察结束,3、4 开始观察,其余各组坐好;最后是 5、6 组进行观察。接下来,学生便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观察活动。虽然负责观察的学生都离开了座位,并且到了指定的小组从事观察,但是并没有认真地逐一观察,也没有及时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也就是说,观察活动并没有真正进行。不仅如此,更令人不解的是,上面提到的同时进行观察活动的两个小组的同学并没有进行相互之间的观察活动。另外一点,尽管负责观察自己所在小组某种相貌特征的同学可以在其他小组来观察自己小组时进行观察,也就是说,有机会观察自己小组的相

16、貌特征,但是授课教师并没有具体予以安排。这样,最终造成的结果是,尽管全班是 36 位学生,但是每个小组只是观察了 24 位学生的相貌特征,而且是不尽相同的 24 位学生,就是说,即使是按照抽样的观点来为其寻找理由,也是难以勉强的。然而,问题也恰恰是出现在这里。在最后的班级交流环节,授课教师向全班同学展示的实验数据统计表上面,赫然显示出 36 位同学的相貌特征,就是说,任何一种相貌特征的两种性状的人数之和都是 36!这样的结果真正是让人匪夷所思!当然,我们无法苛求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尽善尽美,但是我们不能容忍的是对于学生观察活动的忽略。在学生进行观察活动时,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要求他们认真观察并及时记录的。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学生在观察活动中,仅仅是做做样子而已,非但如此,而且他们明明是观察了 24 位同学的相貌特征,最后却要说成是 36 位同学的。这样的结果,又说明了什么呢?或许从中我们可以找出同学们在活动中只是做做样子而不认真观察,不及时记录,不会因为某一性状的难以判定而去请教他人或是相互议论的真正原因吧?由此,也就更容易想像出授课教师在课前对学生所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