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国俊 肉牛产业技术培训--国内外肉牛产业发展现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49143004 上传时间:2018-07-24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4.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桑国俊  肉牛产业技术培训--国内外肉牛产业发展现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桑国俊  肉牛产业技术培训--国内外肉牛产业发展现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桑国俊  肉牛产业技术培训--国内外肉牛产业发展现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桑国俊  肉牛产业技术培训--国内外肉牛产业发展现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桑国俊  肉牛产业技术培训--国内外肉牛产业发展现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桑国俊 肉牛产业技术培训--国内外肉牛产业发展现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桑国俊 肉牛产业技术培训--国内外肉牛产业发展现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培训专家桑国俊博士肉牛养殖技术肉牛养殖技术内容:国内外肉牛产业发展现状 肉牛品种简介 肉牛繁育技术 肉牛饲养管理技术 4123一、国内外肉牛产业发展现状 1234 56 现代肉牛业的成功要素 中国肉牛业展望 养牛业的作用和地位 中国肉牛业现状 中国肉牛业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中国肉牛业的牛种优势v 农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性产业,而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v 我国畜牧业产值约1.36万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5,带动畜产品加工、兽药等相关产业发展,年产值达7000亿元以上v 1 牛为草食动物,在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致富的切入点v 2 养

2、牛业是富乡、富民、富县的大产业,可以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v 3 发展养牛业可以促进农业、畜牧业良性生态循环v 4 养牛业能够提供牛肉、牛奶、牛皮等产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一) 养牛业的作用和地位(二) 中国肉牛业现状v 1 起步阶段 起步于1974年,当时国务院取消了屠宰耕牛的命令,牛肉生产列入计划。农业部畜牧总局当年从欧洲引进海福、安格斯、夏洛来、利木赞、西门塔尔等14个肉用及兼用品种牛,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改良工作,为我国肉牛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v 2 发展阶段 1980-1990年。以杂交改良和短期育肥为主,没有形成规模、缺乏有组织的社会化生产活动。牛肉人均占有量提高,1979年

3、人均0.1kg,1988年0.9kgv 3 壮大阶段 近10-20年,肉牛业得到快速发展,是我国畜牧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牛肉人均占有量提高,1998年4.0kg, 2008年4.7kg 。生产重点由牧区转向农区。世界发达国家在50kg以上,世界人均10kg相比,还有很大差距v 统计结果显示,2008年我国肉牛存栏约7400万头,牛肉总产量为613万t(甘肃14.47万t),仅次于美国、巴西,居世界第三位v3、养牛业产区比较v全国:1979年296.8万头,1988年858万头,1997年3283.9万头,1998年3587.2万头v四大养牛产区。河南省、四川省、内蒙古省、云南省四省牛肉产量

4、占全国的1/6v内蒙古、新疆两区仅占全国的7.7%2008年各地牛羊饲养量和产肉量(万头、万吨)省区 牛存栏量羊存栏量牛肉羊肉省区 牛存栏量羊存栏量牛肉羊肉北 京23.02 73.20 2.13 1.45 河 南1051.00 2038.00 84.10 26.50 天 津26.01 37.28 3.68 1.44 湖 北317.50 376.21 16.09 7.30 河 北449.01 1616.96 56.83 26.48 湖 南415.90 503.14 14.61 10.57 山 西93.80 744.00 4.23 5.05 广 东230.90 36.29 5.76 0.82 内蒙

5、古687.98 5125.27 43.09 84.84 广 西421.82 176.44 12.45 2.92 海 南86.72 70.79 2.19 1.04 辽 宁325.10 678.70 37.70 7.34 吉 林460.90 406.60 39.97 3.51 重 庆103.61 129.53 5.19 1.78 黑龙江518.85 849.18 32.60 10.47 四 川986.97 1720.80 28.68 24.00 贵 州523.38 231.24 10.22 3.04 上 海6.11 23.92 0.54 云 南706.43 843.27 26.12 11.47 江

6、 苏34.26 410.69 2.97 7.00 西 藏644.49 1677.86 14.19 8.28 浙 江20.66 111.35 0.98 1.84 安 徽144.52 560.28 17.11 13.42 陕 西166.00 681.56 7.59 7.37 福 建70.83 96.59 2.14 1.65 甘 肃423.61 1675.01 14.77 15.35 江 西239.40 61.10 10.58 1.15 青 海445.35 1499.40 7.28 8.67 山 东522.49 2142.88 70.67 33.21 宁 夏93.40 461.70 6.83 5.8

7、8 新 疆335.98 3025.68 32.42 45.97 2008年各地牛存栏量和产肉量(万头、万吨) v 4、中国肉牛业的特点v 仅在近10年才形成了一个松散的结构v 主要表现为:中间环节多,规模不大,产品不规范。户户养牛、群众面广,求小康众望所归,政府机构大力支持,具有极好的政治、经济和生产基础v 养牛大户(1001000头)少,表现为没有制种能力,没有控制肉牛品种的能动性v 河北省三河市养牛大王李福成养牛4000头,形成了包括餐饮业在内的产业链条v 平凉:西开、百兴、景兴、雄风、旭康、童家等等v 5、中国肉牛业形成了良好的供种能力。形成了改良体系,形成了肉牛产业区(中原肉牛带、东北

8、肉牛带、西北肉牛带),有一定规模的养牛场,初步建立了优质牛肉生产体系。v 截止2003年中国有种公牛站36个,品种21个,年可生产冷冻精液2000万剂。最近全国畜牧总站首批评定出20个从事肉牛冻精生产的种公牛站纳入肉牛良种补贴体系,共计562头种公牛,其中西门塔尔牛317头,夏洛莱牛107头,南德温牛44头,利木赞牛43头,德国黄牛18头,安格斯牛17头,皮埃蒙特牛3头,鲁西牛5头,南阳牛5头,延边牛3头。 v 养牛数量、牛肉产量呈现高比例、跳跃式、持续增长v 虽然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曾引进国外的一些肉牛品种改良各地黄牛,但限于规模和水平,目前支撑我国肉牛产业的主导品种仍是产肉性能不佳

9、的地方黄牛,良种率低,个体贡献率不高(三)中国肉牛业与先进国家的差距v 1、中国的出栏牛以架子牛为主,年龄和膘情的变化范围大,规格整齐度差。而欧美各国大多以膘情一致的8月龄牛供育肥,18月龄以后供肥牛, 生产规范,质量效益差v 2、养牛户以小户为主,20头以下的户养牛的个体参差不齐,牛肥瘦都收购,饲养难以规范, 造成肥牛等级不齐,成不了批量生产,缺少竟争力v 3、卫生防疫、环境保护缺乏指导,生产品不规范,在高档餐饮业方面几乎没有市场v 4、良种观念滞后。不注重个体选育,不注重母本选择,不注重公牛号吗的登记和品种更换v 5、重视改良,不重视杂种牛的饲养管理和培育v 6、缺乏引进品种的培育和良种肉

10、牛的制种能力。重视引进,不注重选育;没有培育出自己的专门化品系v 7、产业化链条不完善,牛的价格被经纪人操纵,凭“袖口内操作”和“肆意渲染迷信言论”,农民利益受损v 8、合作化体系、产业化体系不完善、不健全。韩国肉牛业,从改良、育肥到屠宰,在70年代中期已经有了不同的合作社在各层次操作,随后形成民办组织,80年代处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已完成了合作机制(四) 中国肉牛业的牛种优势v 1、优质牛肉优势。中国的地方良种如南阳牛、 秦川牛(红牛)、晋南牛、延边牛等都有同等的优质肉性能,应该比日本和牛更有风味。已经引起发达国家的注意v 2、耐粗饲。主要表现在母牛耐低营养水平的饲养v 3、高分娩顺产和强保姆性

11、。 在饲养管理方面可以做到一年一胎。具山西的实验,一头母牛在泌乳期内可以带出8个牛犊(五)现代肉牛业的成功要素v 1、批量化、规格化生产v 2、分割肉分等、分级v 3、提高每头出栏肉牛的产肉量。1992年美国出栏牛产肉量308kg,中国为129kg;美国每头存栏牛产肉量103kg,中国为21kg;2000年美国人均消费牛肉43.9kg,中国为4kgv 4、繁育、制种和育种、屠宰加工一体化生产。选择和评价肉牛要按照三度评分法:早熟度、膘度和肌肉度。肉牛价格要合理化、公开化(六)中国肉牛业展望v 1、肉牛业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二是发展阶段;三是发达阶段。当前我国正处于第一和第二的混合 阶段v 2、建立饲草饲料供应体系,提高牛的繁殖率,使之达到 50%。提高效率和效益v 3、提高供种能力,建立杂交牛供应基地,大力开展三元或四元轮回杂交。陇东肉牛v 4、加速肉牛业走向市场,推广肉牛批量化、规格化生产,推进肉牛产业化v 5、加强养牛业的市场体系建设和信息体系建设v 一是建立不同类型的各类活牛及牛肉交易市场,特别是要建设具有影响力的大型、中型或区域性的肉牛交易市场。还要网上肉牛及产品贸易v 二是生产各种类型的方便牛肉制品,广开销售渠道,建立牛肉专卖点等形式,建立稳定的市场销售网络v 三是定期向各类生产者发布活牛及牛肉交易价格,促进肉牛资源及产品的贸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工业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