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让教学归原点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9031655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改革,让教学归原点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课程改革,让教学归原点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课程改革,让教学归原点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课程改革,让教学归原点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课程改革,让教学归原点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改革,让教学归原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改革,让教学归原点(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改革,让教学回归原点山东乐陵市实验小学 李升勇相信奇迹 创造奇迹李升勇是一个“很中国”的校长,从他的思想到他 的行为,从他的认识到他的见解。植根于中国传 统的人文观与教育观,他实践的是一种取源于过 往,却又指向辽远的教育理想。一个校长的思考 往往决定了一所学校的风格与发展,这似乎是现 实。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偏僻之地,不依靠名气 与造势,与他的教师们执着于自己的信念。他们 的办学是真实的,他们的教育是有效的,因为耐 得住寂寞,因为没有被这个时代更多的浮华所左 右。这样的学校也许并不少,也许不再多。唯愿 他们能一直坚持自己,让更多的孩子收益! - 四川教育导报总编胥茜( 2004.8.30)盐

2、碱地上长出的奇迹乐陵市实验小学的改革做到了教师主导性和学 生主动性的最佳结合。课堂教学关注了学生生 命的成长与终身发展,体现了因材施教、面向 全体学生的现代教学思想,使教学真正成为学 生自己的事,做到了将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 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山东省教科所所长 亓殿强盐碱地上长出的奇迹“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改革这几年那么响,但 如果和乐陵市实验小学的课堂改革比起来, 只能算改了一半!”- 2009年3月10日 中国教育报盐碱地上长出的奇迹纵然李升勇已经成了名满天下的校长,尽管乐 陵实验小学已经成了示范一方的名校,但据我观 察,我们还远远没有真正体会

3、到李升勇和乐陵实 验小学改革的价值。 -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徐启建盐碱地上长出的奇迹全国十九个省市三万多人来访北京、广东、吉林、江苏、安徽来访者反馈: 乐陵市实验小学的语文教育 改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着 实让我们震撼,他们突破传 统,敢为人先的改革魄力着 实让我们叹服。纵观乐陵实 验小学的改革归结一个字, 那就是“大”大教育、大 课程、大教材、大课堂。 -茌平县小学教研室 侯文明震撼!叹服!来访者反馈: 2009年11月26日,我们参观了 乐陵实验小学。说实在的,去 的路上,我们还一头雾水,该 校有什么另类之处?值得我们 前往专访。莫不是墙里开花墙 外香,哗众取宠之流?带着这 种想法踏

4、进了乐陵实小。通过 参观校园文化,听了两节阅读 课,最后又和李升勇校长进行 了座谈,感受发生了很大变化 ,可以用“吃惊、震憾、佩服、 心动”四个词来概括。 -杜郎口镇联合校 刘其民吃惊、震憾、佩服、心动!山东省教育厅张志勇厅长评价:乐陵实验小学的改革和发展,让我非常敬 佩、非常感动,让我感动的是学校办学条 件并不好,但却办出了一个非常有内涵的 卓越的小学。 -张志勇n2004年现代教育导报n2005年校长n2006年山东教育n2008年当代教育科学n2009年中国教育报n2012年大众日报n2013年教师博览盐碱地上长出的奇迹“小学中的杜郎口” “将课改进行最彻底的学校” “全国课程改革的一面

5、旗帜” “素质教育典范”盐碱地上长出的奇迹心态决定命运调整心态,改变生命状态 被教师: 要我做是负担,我要做是快乐 人生是单程票: 享受生命的尊严 不进天堂:但决不仅十九层地狱创新精神与激情的缺失 三季人的故事 飞鸟在井底呆久了也不再关注天空视界决定境界为什么改教育面对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 直立行走 火的使用 农耕文明 工业化时代 信息化时代教育面对人类社会的巨变交通-飞船、飞机、高铁、汽车 通讯-电视、手机、网络、智能终端 市场-超市、网购、快递、期货 货币-纸币、信用卡、电子货币 工厂-手工、流水线、世界梦工场 科技DNA、三D打印、 战争-教育改革落后于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让教育走向世界世界

6、工厂 信息社会逼迫教育转型“教师变小” 交通发展让教育责任无限农民工 技术发展让课堂无限伸展课程改革 未来需求推动教育彻底变革不是改良教育走向何方?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根据美国劳工部统计: 四分之一的工作者,在目前的单位工作不 超过一年;二分之一的工作者在目前的 单位工作不会超过五年。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终身学习让教学满足学生的人生需求 美国前教育部长认为: 新的技术信息大约每两年就多出一倍,对 于刚刚进入四年制大学的学生,这意味着 ,他们在第一年学习的知识,到了大学三 年级,将有一半已经过时了。 教什么?-知识改变命运为中国领导世界做好准备 全世界最富有 世界商业与金融中心 最优秀

7、的教育体系 世界的创造与发明中心 货币是世界的金融标准 世界最高的生活水平 1900年 ? 2000年? 2100年?、GDP总量 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 、进出口总值超过德国,名列世界第一 、外汇储备世界第一 、许多工业产品世界第一、 5.从人口负担到人力资源 下一个国家教育目标是什么? 2050年中国经济会是什么样子? 2100年中国经济又会是什么样子?我们有领导世界的人才和胸怀吗?为中国领导世界做好准备改百年改革路 改良?改革?彻底解决百年的教学问题 在现状下,尤须进行六大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 由还给学生: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 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

8、, 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五、解 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 丰富的学问;六、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 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 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 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 兴干的事情。-陶行知(1891-1946)考百分与教学“任务”(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 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4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

9、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 ,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 其表达效果。 4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 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8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四)口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6注意语言美

10、,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 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 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 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美丑。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无法完成的教学“任务”改新课改成与败刘利民部长谈课改: 课改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改革的重心有 时偏移,过于关注教学改革,以致有人认为“ 课改”就是“改课”;支持课改深入推进的理论 还不充分,以致一线老师缺乏方向感,并

11、容易 引起人们对课改的误解;一标多本的教材多样 化编写机制尚需完善,等等。 科学把握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界限,把重点 、重心放在课程改革上。引导大家认识到,“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新课程改革的新困惑 “三维目标”模糊了教学方向: 传道、授业、解惑; 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维目标”缺少必要的生成: 知识、能力维度缺少“兴趣”自主学习 过程、方法维度缺少“习惯”终身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缺少“要求”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大教育观教育为什么? 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汉尼斯说: “在我看来,本科教育不是为了让学生 得到第一份工作,而是第二份、第三 份工作,让他在未来的

12、20年到30年中 ,获得整个人生的基础。”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教育是什么? 2001年美国教育部长: 2010年要求最高的10项工作,在2004 年的时候根本就不存在。我们现在要 使学生做好准备,毕业后投入现在根 本不存在的工作,使用现在还没有发 明出来的科技,来解决我们从来未想 到的问题 教育是未来的事业教育做什么?教育是把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教育首先让人活着,然后让人活的更好 做人从走路开始; 弯腰捡起一片文明; 入校即静、入室即学; 静默一分钟; 书写一二三; 站立八字诀; 教育就是让学生潜能最大化没有教育的教学是无根的花朵大教学观狂欢背后的教育危机教学的依据是什么? 以书定教考什么

13、,学什么 以标定教建立完整知识体系 以学定教形成完整知能体系 以需定教确立完整人生规划当前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把升学就业阶段 性目标替代遮蔽了人生快乐幸福的终极目 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教会题海战术 学会精讲多练 会学授之以渔 想学启智导学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育 教学是教育的一部分,必须服从服务于教育 ,要站在教育的高度看待教学问题大课堂教学的改革依据 课程标准是底线满足学生生命成长需求(人本)满足民族社会发展需求(民本)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第一部分 前言(1-9CLA1)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良好的人文素养有哪些内容 ?科学素养又有哪些内容?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人

14、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经典课、文学课、名曲课、名画课等;科普文章、科学观察、科学实验),具 备创新精神(关键是创新意识:大胆质疑,培养问题意识)创新思维(实施话 题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合作意识(合作学习、学习 组织)和开放的视野(大教育、大教材、大课堂、生活化、实践课等),具备 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阅读能力从哪里来?表达 能力包含几项内容?怎样培养口语能力?教科书中的口语交际课能否满足培养 口语交际能力的需要?书面文字表达能力从那里来?只靠每学期八篇作文习作 课能否达到课程标准的写作能力要求?),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 的能力(语文课堂教学

15、中怎样培养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前置 性学习、概括要义、时政论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 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现在的语文教学是否满足了现代社会的需要?当前的 教育方式培养出的人能否在今后的的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 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不再是基于升学考试的课程,而是满足于 生命成长需要的课程)和内容(基础性、文本性、实践性三类校本课程)、教 学观念(教学是教育的一部分,教学服从服务与教育;教书是为育人服务的, 语文的工具性是是为人文服务的)和学习方式(前置性学习、自主学习、合 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评价目的(激发兴趣、培养自信、体验成长)和方法 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具体怎样改?)回归课程标准大课程观什么是课程? “学习者在学校帮助支持下,获得知 识方法、优化思维、发展技能、转 化态度、形成审美观和价值观的所 有正式和非正式的教育内容和过程”-美国学者罗纳德校本课程的本质是什么? 1.国家课程校本化-国家课程的内化与整合 软化、细化、活化“国家课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