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银行与企业相互支持关系

上传人:luoxia****01810 文档编号:48644867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性看待银行与企业相互支持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理性看待银行与企业相互支持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理性看待银行与企业相互支持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理性看待银行与企业相互支持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理性看待银行与企业相互支持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理性看待银行与企业相互支持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性看待银行与企业相互支持关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性看待银行与企业相互支持关系理性看待银行与企业相互支持关系银行与企业之间的血脉联通是否顺畅,不仅影响到它们自身的健康成长,更事关经济体系 的效率和活力。如果银行资金游离到实体经济循环链之外,背离服务企业的本质要求,虽 然在虚拟市场价格暴涨的支撑下,经济金融可能会出现虚假繁荣的景象,但实体企业会因 缺乏资金支持而陷入停滞,银行资源配置和风险分散等功能缺位也不利于经济的健康成长。 一旦遭遇外部冲击,经济金融震荡就会在所难免,银行的经营状况也会出现逆转。银行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实体经济的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全球 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商业银行在对冲周期性经济波动、推动实体经济稳定增长,

2、以及引导 资源优化配置、支持经济结构转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然而,2012 年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后,个别人由于缺乏对银行和企业运行规律的准确认 识,仅仅根据部分上市公司财务费用超过净利润 50%,以及银行利润结构多元化程度不足 且利润总量领先于其他上市公司等情况,就错误地得出了“实体经济为银行打工”以及 “银行掠夺企业利润”等结论。为还事实本相,本文一方面从宏观视角上,探讨银行和企业以及实体经济之间相互作 用的机制,揭示它们之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在微观层次上, 对银行和企业的财务费用、利润、利差等经营指标进行分析,探讨企业财务负担与银行定 价是否合理等

3、问题,最终证实了银行与企业之间不是“单向掠夺”,而是“互相支持”的。银行利润来源合理,且与企业利润之间没有出现明显脱节银行利润来源合理,且与企业利润之间没有出现明显脱节回顾银行业诞生、发展和演进的历程,社会融资中介一直是银行重要的和核心的功能 所在,存贷款则是银行最为本源和最为基础的业务,因此,息差收入成为银行盈利的主要 来源就是自然而然的。当然,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商业银行因应实体经济的需求,在传 统的资金融通业务之外,开发出资产管理、资产托管、投资银行、企业年金、私人银行、 贵金属等一系列新的金融产品、工具与业务,盈利来源更趋多元化。但与国外同业相比,由于我国实施的是较为严格的分业经营,银

4、行业务创新的空间十 分有限,因而息差收入的占比相对较高。例如,在国际大银行中,保险业务收益和投资收 益在盈利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我国银行受牌照所限,只有少数银行旗下设有保险公 司,且均为刚刚起步;银行投资的领域也较为狭窄,仅限于国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 等低风险的产品,难以实现增加收益和风险分散的目的。根据统计,在国际大银行通常经营的 22 项综合性业务中,我国银行业已经开办的只有 10 项,且主要是一些与商业银行传统功能高度相关的业务,因而盈利来源也相对单一。可 见,银行目前以息差为主的盈利结构的形成,既有历史原因,也有政策背景,它与银行是 否通过“压榨”企业谋取利润之间是没有关联的。

5、银行的资产和资本规模庞大,因而虽利润总量较大,但在盈利能力上与其他企业和行 业却是基本一致的。例如,截至 2012 年末,沪深 A 股全部上市公司总资产为 120.8 万亿元,其中上市银行的总资产约 85.9 万亿元,在全部上市公司总资产中的占比为 71%;同年,上 市银行的净利润约 1.04 万亿元,在全部上市公司利润中的占比为 52%。也就是说,上市银 行以 71%的总资产获取了 52%的利润,可见,银行利润总量的巨大来源于其资产总量的巨大, 从盈利能力上看,银行业并没有与其他上市公司产生明显差距。若以净资产收益率来衡量,银行的收益表现并不突出。2012 年 A 股上市公司净资产收 益率最

6、高的接近 145%,而上市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普遍在 15%25%之间,在上市公司中处 于中上游之列。即使净资产收益率较高的民生、招行和工行等也只排在 100 位左右。在利润的增长水平上,银行业在各大板块中表现中等。2012 年,上市银行利润增长率 为 15%,虽领先于医疗保健、可选消费、能源、工业、信息技术、材料等板块,但与电信 服务、公用事业、日常消费等板块亦有较大差距,从而印证了马克思提出的“银行赚取社 会平均利润率”的理论。当然,与以往相比,2012 年出现负增长的上市公司数量明显增加,这主要是由于在经 济结构转型升级大背景下,以往依赖低成本优势开拓市场的企业在要素价格上涨、人民币 升值

7、、外部市场收缩等不利情况的夹击下,业务增长模式面临的调整压力十分迫切。而银 行业由于具有典型的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特征,受资源成本上涨和供应瓶颈的影响 相对较小,特别是在体制机制改革所释放出的动能的支撑下,利润增速基本保持稳定。但 与各个板块的平均水平相比,银行并没有出现明显脱节。企业财务负担没有明显加剧迹象,银行挤占企业利润的质疑没有根据企业财务负担没有明显加剧迹象,银行挤占企业利润的质疑没有根据财务费用是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因而是从企业端出发 来衡量财务负担的一个重要依据。基于对财务费用内涵的理解,我们主要通过三个指标来 分析企业财务负担的变化情况,考察的样本

8、是 40 个工业大类的经营数据:1.财务费用/负债。财务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企业负债的价格,十年间,工业企 业为百元负债所支付的价格从 2.37 元减少到了 1.95 元,节约了 0.42 元。2.财务费用/各项成本。成本和费用都是企业收入的扣减项。2001 年以来,工业企业 财务费用在各项成本(各项成本=销售成本+销售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中的比例的峰值为 2.04%,可见财务费用本身并没有对企业构成明显的负担。并且,财务 费用在各项成本中的占比是明显下降的,到 2012 年仅为 1.25%。3. 财务费用/销售收入。因为财务费用可被视为企业为销售活动间接支付的成本

9、,因 此财务费用/销售收入就可理解为企业为获取单位收入所需支付的资金费用。十年来,这一 比例从 2.12%到 1.32%,同样呈现了明显下降的趋势。然而,在使用财务费用这一指标进行分析时,还需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应在正确理解财务费用内涵的基础上,科学使用这一指标。例如,目前一些媒体 所采用的财务费用/净利润指标,虽源自利息保障倍数,但它在含义和指向上是模糊不清的, 并不适合用来衡量企业的财务负担。出于数据可得性和分析便利性的考虑,财务费用/净利 润将利息保障倍数中的息税前利润替换为了净利润。但息税前利润是企业没有扣除利息成本的收益。将财务费用与息税前利润对比,可以判断出在企业的经营成果中,融资方

10、所分 享的比例。而在企业的净利润中,并不包含融资成本这一部分,因而财务费用/净利润与利 息保障倍数“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根据这一指标得到的结论与客观事实之间是存在明显 差异的。财务费用/净利润指标不适合用来评价财务负担,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因素都会推 动这一指标发生变化,而不能仅仅归因于财务负担。例如,从理论上讲,企业资产的扩张 会带动利润增长,负债的扩张则会引起财务费用的变化。因而,资产负债的不同步调整会 带动财务费用/净利润指标的变化。实证分析的结果也证实了资产负债率与财务费用/净利 润指标之间的密切关联。我们以 2001 年以来 40 个工业大类的季度数据为样本,计算出的这两个指标的相

11、关系 数高达 72.1%,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和烟草制品业等行业的 相关系数甚至高于 90%,显示出非常显著的相关性。因此,次贷危机后,上市公司资产负 债率的普遍攀升,显然是拉动财务费用/净利润指标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是无论财务费用与销售收入、各项成本,还是总负债的对比关系,所衡量的都是企 业的财务负担,而非企业偿还银行贷款本息的压力。原因在于,财务费用从结构上讲,主 要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 的现金折扣等。其中,利息支出的确是企业财务费用构成中的主体。但由于我国融资体系 的多元化程度一直在提升,到 2012

12、 年底,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比例只有 52%,较 10 年前下降了 40 个百分点。因此,财务费用与企业所需支付的银行利息成本之间并不存 在严格的对应关系。要准确判断企业还贷负担,还需从银行端来考察。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利差一直保持较低水平,银行无法通过垄断定价的方式牟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利差一直保持较低水平,银行无法通过垄断定价的方式牟 利利随着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数量迅速增加。截至 2012 年 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法人机构 3747 家,仅全国性商业银行就有数十家。其中,最 大单一银行的市场份额占比为 13%左右,工、农、中、建、交五家最大银

13、行加起来的市场 份额也不到 45%。我国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甚至低于市场机制最为发达的美国。在美国, 资产规模在 100 亿美元以上的银行在美国市场上的资产占比达 74%。也就是说,1%的大银 行占有了美国四分之三的银行资产,其余 99%的银行总共占有的市场份额只有四分之一。具体到各类银行业务,由于不存在某些业务领域只允许特定银行经营的情况,同业之 间的竞争也是非常充分的。既然企业可以完全自主的选择金融服务提供商,那么,任何一 家银行在制定金融产品价格时必然面临“量”与“价”,“利”与客户关系之间的博弈与 权衡。因此,虽然中国现行利率政策不对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进行约束,但由于 市场环境是

14、高度竞争的,任何一家银行都不具备市场价格的主导权,不可能以高定价的方 式去挤占企业利润。然而,与正规银行体系相比,我国民间资金由于游离在监管和调控范围之外,在定价 上与银行贷款利率往往会出现较大背离。加之我国金融体系的层次还比较单一,覆盖面有 限,部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由于管理不健全、报表不规范、抵押品较少等原因,往往更多的到民间资金处获取融资。一旦经济环境出现不利变化,民间资金的价格就会因供求 关系改变而大幅上升。例如,2011 年 9 月至年底,全国民间借贷的年综合利率达到 25%,在浙江、内蒙古等 民间金融发达的地区,甚至达到过月息 2 角(折合年利率 240%)的畸高水平。而同期大型

15、银 行对小微企业的综合年利率(贷款利率+各种手续费)仅为 8%-10%之间。民间资金的“漫天 要价”加剧了小微企业的财务困难,并引发了部分小微企业资金链断裂、经营失败和企业 主“跑路”等连锁事件。可见,由小微企业这一群体的财务困境是无法得出银行贷款高定 价的结论的。贷款的定价是否合理,我们可以用银行的利差来说明。这一指标既可用来衡量银行通 过资金中介业务所获取的收益,也可以间接反映企业融资成本的高低与否。从存贷款名义 利差看,中国银行业的利差是趋向于收窄的。次贷危机以后,央行数次调整法定存贷款基准利率,名义存贷款利差逐步缩小,一年 期存贷款名义利差由 4.5%下降了 1.35 个百分点至 3.

16、15%,年均下降 0.27 个百分点。特别 是在央行进行的 4 次非对称升息中,贷款利率上升程度低于存款利率的有 3 次;而在 5 次 非对称降息中,贷款利率下调的程度全部超出了存款利率,也可以说明,名义存贷款利差 的调整中充分考虑了实体经济对融资成本的承受能力。与名义存贷款利差相比,银行的净利息收益率(NIM,即单位生息资产的利息净收入水 平,反映银行生息资产的盈利能力。其计算公式为:净利息收益率=利息净收入/生息资产 平均余额100%)在评价企业融资成本方面更为客观和科学。从长期看,受名义存贷利差收 窄影响,国内商业银行 NIM 的平均水平总体上是趋向下降的,已经由 2008 年的 2.96%降至 2009 年的 2.25%,下降了 71 个 BP,2009 年三季度后,NIM 有所回稳,目前已回到 2.57%的 水平,但仍比 2008 年低 39 个 BP。此外,与国际同业相比,中国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益率也处于较低水平。在进行国际 同业利差水平对比时,我们所选取的样本行既有来自发展中经济体的,也有来自发达经济 体的,既有实施综合经营的金融集团,也有仍以传统业务为主体的商业银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