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姓氏名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47909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2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文化(姓氏名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传统文化(姓氏名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国传统文化(姓氏名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国传统文化(姓氏名号)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国传统文化(姓氏名号)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姓氏名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姓氏名号)(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二二 讲讲 姓氏名号姓氏名号 一、关于姓氏一、关于姓氏 二、关于名、字、号二、关于名、字、号 三、关于谥号、庙号、年号三、关于谥号、庙号、年号 四、关于避讳四、关于避讳一、关于姓氏一、关于姓氏(一)什么是姓氏(一)什么是姓氏“ “姓,人所生也。姓,人所生也。” ” 说文解字 母系社会:姬、姚、姜、姒、瀛、妘母系社会:姬、姚、姜、姒、瀛、妘 父系社会:父系社会:姬、姞、酉、祁、己、滕、蒧姬、姞、酉、祁、己、滕、蒧 、 任、荀、僖、儇、依任、荀、僖、儇、依 氏是由姓衍生出来的分支。 姓是氏族的标志,氏是家族的标志。商朝的祖先“子姓”,后分成殷、时、来、宋、空等氏。周朝的祖先“姬姓”,后分成管

2、、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 邨、郁、邯、晋、应、韩、凡、蒋、邢、茅、 昨、祭、吴、虞、郑、燕、隋、巴等氏 。秦国的祖先“嬴姓”,后来分成赵、梁、徐、郯、江、黄、葛、秦等氏 。齐国的祖先“姜姓”,后来分成申、吕、许、纪、州、向、齐等氏。 (二)姓氏的作用1.姓的作用“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 自分。” 宋朝刘恕通鉴外纪 “所以有氏者何?所以贵功德、贱伎力闻 其氏,即可知其德,所以勉人为善也。” 班 固白虎通姓名 “氏所以别贵贱姓所以别婚姻三代之 后,姓氏合一,皆所以别婚姻。” 宋朝郑樵 通志姓氏略序 “氏焉者,为男别也;姓焉者,为女坊也。” 顾炎武日知录

3、 1.姓的作用(1)别种族(2)明世系(3)别婚姻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同姓不婚,恶不殖也。” 国语晋语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 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 姻不可通。” 郑樵通志2.氏的作用(1)表明父系血缘关系 (2)区别个人身份的贵贱 (三)氏是怎样形成的1.以受封国号为氏的 2.以受封地名邑名为氏的 3.以先代官爵名称为氏 4.以祖先的名、字、谥号为氏 5.以所从事的职业和技艺为氏 6以事为氏 7以所居住地特征为氏 8因种种原因改氏 二、关于名、字、号(一)名 “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 口自名”。说文 “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

4、称。“婚生三月而加名。” 周礼1744,乾隆为孔子后裔定了三十个字为:希言公彦承 宏闻贞尚衍 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垂维佑 钦绍念显扬1920年,孔令贴又在这30个字后续了二十个字: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益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二)字“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 。“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 。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 1.同义反复 如诸葛亮字孔明 2.反义相对 如朱熹(火亮)字元晦 3.连义推想 如赵云字子龙(云从龙) (三)号号也叫别称、别字、别号。 “号为尊其名更美称焉”。 周礼春官大祝 纵观古人命号特点,可以概括为几条: 1.自号一般都有寓意在内 (1)以

5、居住地环境自号 如李白自幼生活在四川 青莲乡,故自号青莲居士。 (2)以旨趣抱负自号 如“六一居士” 欧阳修 2.别人赠号主要有三种情况: (1)以其轶事特征为号 如李白,人称谪仙人。 (2)以官职、任所或出生地为号 如杜工部(杜甫 ) (3)以封爵、谥号为号 如诸葛亮封武乡侯,人 称武侯 三、关于年号、庙号、谥号年号:每个王朝的每一代新皇帝即位后,为区别于前 代皇帝,必须建立新的年号。中国历史上首先使用年 号的是汉武帝,第一个年号叫建元,其元年相当公元 前140年 庙号:是和封建宗法祭祀制度相联系的一种称号。帝 王死后,都在根据他在皇族中的世系、奉入祖庙祭祀 ,并追尊为某祖、某、宗,以确定、

6、显扬其在皇族中 的地位,所谓庙号就是已故皇帝在太庙中的称号。这 一制度始于殷代。谥号:皇帝死后,大臣们根据皇帝生前行绩拟定的称 号。谥号起于西周,大致可分三类:一是美谥,如文 、武、元、平、康、景、惠、宣、成、献等;二是恶 谥,如幽、厉、灵、煬等;三是夭谥,如悼、哀、怀 、憨、闵等。 四、关于避讳四、关于避讳(一)什么是避讳(一)什么是避讳避违,避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特有的历史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特有的历史文化 现象。所谓现象。所谓“讳讳”指的是帝王、指的是帝王、“圣人圣人”、长、长 官、父祖及古圣贤的名字,人们说话、作文时官、父祖及古圣贤的名字,人们说话、作文时 不能直接使用,必须用各种

7、变通的办法回避;不能直接使用,必须用各种变通的办法回避; 平时用到同这类人物名字相同的字也必须设法平时用到同这类人物名字相同的字也必须设法 避开或改写,这就叫避讳。避违是封建礼制的避开或改写,这就叫避讳。避违是封建礼制的 重要内容之一,如果违反了避讳的规定,就是重要内容之一,如果违反了避讳的规定,就是 大不敬,定遭严惩。大不敬,定遭严惩。(二)避讳的种类(二)避讳的种类国讳:国讳:主要避皇帝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兼及主要避皇帝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兼及 讳皇帝的字、皇后及其父祖的名与字、前代年号、讳皇帝的字、皇后及其父祖的名与字、前代年号、 帝后谥号、皇帝陵号、皇帝的生肖及姓氏。在外帝后谥号、皇帝

8、陵号、皇帝的生肖及姓氏。在外 交上互相尊重对方的交上互相尊重对方的“国讳国讳”,是重要的礼节之一,是重要的礼节之一 。圣讳:圣讳:即为封建即为封建“圣人圣人”避讳。孔子、孟子等避讳。孔子、孟子等 “圣人圣人”名讳必须敬避。名讳必须敬避。家讳:家讳:即敬避父母、祖父母之名;与他人交往即敬避父母、祖父母之名;与他人交往 时,应避对方家讳,否则是失礼。时,应避对方家讳,否则是失礼。(三)避讳的方法1.改字 如:秦始皇的父亲名“子楚”,史记上称 “楚”的地方,后人改为“荆”。 2.省字 如观世音菩萨,为避唐太宗讳省去“世”字成 为“观音菩萨”。3.空字 如史记孝文本纪:“元年正月子某最 长,纯原慈仁,请建以为太子。” 4.缺笔 如孔丘的“丘”5.改音 如宋仁宗名祯,人们读“祯”、“贞”要改读“ 正”。思考题1. 1.中国古代姓氏的作用。中国古代姓氏的作用。2. 2.中国古代姓、氏、名、字、号、年号中国古代姓、氏、名、字、号、年号 、庙号、谥号的基本界定。、庙号、谥号的基本界定。3. 3.中国古代避讳的种类及方法。中国古代避讳的种类及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