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改变技术基本方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46945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为改变技术基本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行为改变技术基本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行为改变技术基本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行为改变技术基本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行为改变技术基本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为改变技术基本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为改变技术基本方法(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为改变技术原理与操作行为改变技术原理与操作主讲人:熊琪主讲人:熊琪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一、问题行为一、问题行为二、行为改变技术的演变历程二、行为改变技术的演变历程三、观察和记录三、观察和记录四、实验设计四、实验设计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基础知识(一)行为的涵义(一)行为的涵义n n什么是行为什么是行为n n行为的分类行为的分类n n问题行为的判断问题行为的判断一、问题行为一、问题行为n n狭义的行为狭义的行为: :是个体在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产生是个体在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产生 的外部活动,既包括有意识活动,也包括无意识的外部活动,既包括有意识活动,也包括无意识的活动

2、,即机体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动作、反的活动,即机体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动作、反 应、运动或行动。应、运动或行动。n n广义的行为:广义的行为:是指机体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动是指机体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动 作、反应、运动或行动,以及人的头脑里所进行作、反应、运动或行动,以及人的头脑里所进行 的各种内在的心理活动(内隐行为)。的各种内在的心理活动(内隐行为)。vv 行为改变要研究的是个体的行为改变要研究的是个体的外显行为和部分内外显行为和部分内隐行为隐行为。 1 1、什么是行为、什么是行为? ?人类的行为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人类的行为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 n n正常

3、行为正常行为: :是指那些普通人能做到的,与个人的性别是指那些普通人能做到的,与个人的性别 、年龄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大体相适应,并与社、年龄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大体相适应,并与社 会规范、道德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基本相符合的行会规范、道德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基本相符合的行 为。即相同情况下,大多数人都具有的行为为。即相同情况下,大多数人都具有的行为 n n异常行为异常行为: :又称不正常行为或问题行为,指那些和普又称不正常行为或问题行为,指那些和普 通人的行为相比,在通人的行为相比,在质和量方面表现出明显的过度、质和量方面表现出明显的过度、 不足或不适当的行为不足或不适当的行为,如多动、

4、吸吮手指、逃学、撒,如多动、吸吮手指、逃学、撒 谎等。谎等。 2 2、行为的分类、行为的分类异常行为:异常行为: n n不足性行为:不足性行为:指人们期望的且应该发生的指人们期望的且应该发生的 行为很少发生或从不发生。行为很少发生或从不发生。 n n过度性行为:过度性行为:某一类行为发生太多或太激某一类行为发生太多或太激 烈烈 n n不适当行为:不适当行为:指所期望的行为在适宜的条指所期望的行为在适宜的条 件下不发生,但在不适宜的情景下却发生件下不发生,但在不适宜的情景下却发生 。 n n社会的文化背景社会的文化背景 n n年龄、性别特征年龄、性别特征n n行为出现的频率行为出现的频率n n行

5、为反应的强度行为反应的强度n n行为持续的时间行为持续的时间n n行为的发生数目行为的发生数目n n行为的意义行为的意义 vv 符合上述特征一项以上者即可判断为问题行为。符合上述特征一项以上者即可判断为问题行为。3 3、问题行为的判断、问题行为的判断二、行为改变技术的演变二、行为改变技术的演变1 1、什么是行为改变技术、什么是行为改变技术? ?行为改变技术是应用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是行为改变技术是应用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一种系统而客观地处理人类行为的有效方法。该一种系统而客观地处理人类行为的有效方法。该方法以学习心理学理论为依据,以行为原理为策方法以学习心理学理论为依据,以行为原理为策略

6、,来帮助人们解决个人及社会问题,达到略,来帮助人们解决个人及社会问题,达到增强增强人类适应功能人类适应功能的目的。它包括通过改变环境影响的目的。它包括通过改变环境影响行为的方法。行为的方法。相关名词的辨析相关名词的辨析n n行为治疗(行为治疗(19531953年提出)年提出)n n行为改变技术(行为改变技术(19621962年提出)年提出)n n应用行为分析(应用行为分析(19681968年提出)年提出)n n行为管理(行为管理(19801980年提出)年提出)n n积极行为支持(积极行为支持(19901990年提出)年提出)积极(正向)行为支持积极(正向)行为支持 (positive beh

7、avior support,PBS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PBS)n n教育型的行为处理方法教育型的行为处理方法n n强调不是相同的行为问题就都可以使用同强调不是相同的行为问题就都可以使用同 样的策略,拟定策略的时候必须考虑行为样的策略,拟定策略的时候必须考虑行为 问题的功能,先进行功能评估,主张尊重问题的功能,先进行功能评估,主张尊重 、预防、教育、个别化和、预防、教育、个别化和正常化正常化的原则,的原则, 并且强调个体在行为处理过程中的参与性并且强调个体在行为处理过程中的参与性 ,以及运用团队合作发展和执行介入计划,以及运用团队合作发展和执行介入计划 。积极行为

8、支持的反思积极行为支持的反思n n后果本位后果本位n n非功能性非功能性n n消除型消除型( (一一) ) 定义目标行为定义目标行为n n目标行为:就是行为改变过程中要处理的特定行为(目标行为:就是行为改变过程中要处理的特定行为(问题行为)。问题行为)。1. 1. 目标行为的界定既有依据,又有针对性目标行为的界定既有依据,又有针对性2. 2. 界定后的目标行为必须是可以观察、可以测量的界定后的目标行为必须是可以观察、可以测量的3. 3. 对目标行为的界定必须使用主动动词对个体所展示对目标行为的界定必须使用主动动词对个体所展示的特定行为进行描述的特定行为进行描述4. 4. 对目标行为的表述必须客

9、观、具体而明确对目标行为的表述必须客观、具体而明确三三、行为的观测和记录行为的观测和记录 定义目标行为须注意的问题定义目标行为须注意的问题1. 1. 目标行为的定义不去推断人们的意图,意图无法目标行为的定义不去推断人们的意图,意图无法被观测。被观测。2. 2. 类别不能确定个体的行为,类别也不能被用来定类别不能确定个体的行为,类别也不能被用来定义行为。义行为。n n表表1 1:常见问题行为的定义和分类名称常见问题行为的定义和分类名称行行 为为 定定 义义行为类别行为类别小刚大哭并躺在地上翻滚,或者使劲把玩具或其小刚大哭并躺在地上翻滚,或者使劲把玩具或其 他物品摔向地板。他物品摔向地板。发脾气发

10、脾气明明认为学习包括阅读课文、在课文中的句子下明明认为学习包括阅读课文、在课文中的句子下 面画线、完成数学或物理作业册中的练习、阅读面画线、完成数学或物理作业册中的练习、阅读 课堂笔记和简述课本中的章节要点。课堂笔记和简述课本中的章节要点。学学 习习对于玲玲而言,口吃被定义为重复词语或词语中对于玲玲而言,口吃被定义为重复词语或词语中 的音节,说某个词语的时候延长这个词的发音,的音节,说某个词语的时候延长这个词的发音, 或在一句话的两个词语之间或一个词语的两个音或在一句话的两个词语之间或一个词语的两个音 节之间停顿节之间停顿2 2秒以上。秒以上。 口口 吃吃任何时候龙龙把手指放在嘴里并把牙齿咬合

11、在指任何时候龙龙把手指放在嘴里并把牙齿咬合在指 甲上、表皮上或指甲周围的皮肤上。甲上、表皮上或指甲周围的皮肤上。咬指甲咬指甲表表1 1 常见问题行为的定义和分类名称常见问题行为的定义和分类名称(二)确定观察者、观察的时间和地点(二)确定观察者、观察的时间和地点 (三)选择记录方法和记录工具(三)选择记录方法和记录工具1 1、选择合适的记录方法、选择合适的记录方法(1 1)持续记录法)持续记录法n n是将某一特定时间内所发生的目标行为,是将某一特定时间内所发生的目标行为, 从头至尾持续地加以一一观察和记录的一从头至尾持续地加以一一观察和记录的一 种特殊方式。在持续记录中,观察者在整种特殊方式。在

12、持续记录中,观察者在整 个观察阶段中对被观察者进行连续的记录个观察阶段中对被观察者进行连续的记录 ,并记录下行为的每一次出现。在持续记,并记录下行为的每一次出现。在持续记 录中,观察者能够记录目标行为不同的自录中,观察者能够记录目标行为不同的自 然尺度,即然尺度,即频率、持续时间、强度和潜伏频率、持续时间、强度和潜伏 期期。 频率:频率:在特定的单位时间内,行为平均发生多少在特定的单位时间内,行为平均发生多少次。次。 持续时间:持续时间:指一个行为从开始到结束所占用的时指一个行为从开始到结束所占用的时间的总量。间的总量。 强度:强度:指行为中所包含能量的总量。(需借助仪指行为中所包含能量的总量

13、。(需借助仪器,测量较难)。器,测量较难)。 潜伏期:潜伏期:指从某种刺激事件到行为发生之间的时指从某种刺激事件到行为发生之间的时间长度。间长度。 (2 2)时距记录法)时距记录法是先根据需要选定某一特定时段为观察时间,将其是先根据需要选定某一特定时段为观察时间,将其分成几十个相等时距的小时段,然后逐一观察和记分成几十个相等时距的小时段,然后逐一观察和记录在每一个小时段内目标行为是否发生。录在每一个小时段内目标行为是否发生。如图如图。凡是发生频率较高而持续时间较短的目标行为,宜凡是发生频率较高而持续时间较短的目标行为,宜选用小时段,如以选用小时段,如以10-3010-30秒为一个小时段;凡是发

14、秒为一个小时段;凡是发生频率较低而持续时间较长的,则应使用较大的时生频率较低而持续时间较长的,则应使用较大的时段,如段,如2-52-5分钟为一个小时段。分钟为一个小时段。 (3 3)时间取样记录法)时间取样记录法这种方法也需要先确定某一特定时段为观察时间,这种方法也需要先确定某一特定时段为观察时间, 再将其分割成若干个小时段。时间取样记录法在分再将其分割成若干个小时段。时间取样记录法在分 割小时段时,既可保持时距相等,也可采用时距不割小时段时,既可保持时距相等,也可采用时距不 相等的分段法。它只要求在每个小时段的某一固定相等的分段法。它只要求在每个小时段的某一固定 时机,如开始时刻或终了时刻,

15、观察目标行为是否时机,如开始时刻或终了时刻,观察目标行为是否 发生,并作记录即可。发生,并作记录即可。如图如图。时间取样记录法对小时段的划分可以适当延长,一时间取样记录法对小时段的划分可以适当延长,一 般控制在般控制在2-52-5分钟的范围,或者再长一些。此法须分钟的范围,或者再长一些。此法须 使用一个定时器,以便在每个小时段的开始或终了使用一个定时器,以便在每个小时段的开始或终了 时刻能及时发出声音信号,以提醒观察者准时观察时刻能及时发出声音信号,以提醒观察者准时观察 、记录被观察者的行为发生与否。、记录被观察者的行为发生与否。(4 4)成果记录法)成果记录法n n成果记录法又称持久成果记录

16、,是记录行成果记录法又称持久成果记录,是记录行为发生带来的切实结果或持久的成果的方为发生带来的切实结果或持久的成果的方法。法。2 2、选择恰当的记录工具、选择恰当的记录工具被观观察者: 龙龙龙龙 观观察时间时间 :9月15日9时时10分到9时时50 分 观观 察 者:陈陈 怡 观观察场场所:语语文课课教室 行 为为 概 称划 记记小 计计备备 注1、上课时课时 离开座位 2、上课时间课时间 乱讲讲 话话次数/ / / / /6 14常走到后面丢纸丢纸 屑 故意捣捣乱邻邻座位 同学表表1 1 发生次数记录表(甲式)发生次数记录表(甲式)表2 发生次数记录表(乙式)目 标标 行 为为:上课时间课时间 咬指甲的发发生次数 被观观察者: 小亚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