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诗歌鉴赏--公选课最佳选择

ji****n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3KB
约2页
文档ID:48179008
诗歌鉴赏--公选课最佳选择_第1页
1/2

《神女峰》和《中国最高爱情方式》的对比赏析 一·舒婷的《神女峰》 舒婷发表《致橡树》以后四年,又有《神女峰》面世 《致橡树》 通过“木棉”对“橡树”的倾诉,表现了对独立平等、既尊重对方 存在又珍惜自身价值的爱情观念的呼唤而《神女峰》则更多地表 现出对爱情婚姻中“正统”道德的反思与批判 诗歌由巫山神女峰触发的灵魂惊悸写起一开始就展现的意向 是:船到神女峰前,游客们向石像挥舞起各色手帕,对这一偶像狂 热的崇敬,表现出在传统道德的强大磁场中,人们思维习惯和感情 趋项的顽固惯性,然而觉悟者还是有的,她收回挥舞的手臂,捂住 眼睛搽拭泪水——她分明觉察了神女偶像的可悲性人们离去后, 她继续苦苦思索:那么多女人总是通过苦守贞洁来追求一种道德价 值的实现,她们热衷于把美丽的梦想安排在一条可怕道路的尽头 她们的悲惨充斥着社会生活和神话故事,以致悲剧“代代相传” ,被 铸造成道德楷模,被铺设成文化传统多么可悲 “但是,心/真能 变成石头吗?”这是困惑,更是质疑:那神女,那许多的妇女,本 来有着鲜活的生命和正常的需求,怎么能甘心变成石头呢?她们为 着一个没有价值的期待,错过许多俯拾即是、本该属于自己的幸福 机遇。

多么荒谬 下文的“金光菊”和“女贞子”是巫峡中的常见植物,它们聚 凑成迎船而来的“洪流” 它们生机蓬勃,自由活泼,体现着生命属 于自己,应由自己支配的哲理,启发人们抛弃那为“规范”而生活 的旧的伦理枷锁 最后两句,指出“神女”们为了一种道德虚荣,在寂寞痛苦中 挣扎,甘做一个毫无意义的展览品,实在不值得,不如步入世俗生 活,向心爱的人倾诉心声,宣泄委屈,这才是幸福诗人吟咏至此, 已把贞节观这副压抑妇女几千年的沉重的十字架彻底掀翻、打碎,收到铲除梦 魇、大快人心的效果 二·唐欣的《中国最高爱情方式》 诗人以第一人称写了这首诗我爱她,她也爱我,彼此默契,心 照不宣,灵犀相通这是典型的精神之爱漫长的六十年,“我们 没说过一句话”,“只是久久地凝视”,从孩子变得“老态龙钟”, 又“老的成了一个孩子”两性之爱被相爱双方视为禁忌:“我们 深深知道/那是致命的爱情啊/已接近它我们就会死去”于是“我 们”只能在意念上珍惜地守护着这份爱情,决不在行动上靠近它 就这样,青春耗尽,红颜凋落,“六十年就这样过去了”这简直 是不折不扣的宗教方式了真比神圣还要神圣现代人是无法理解 的 诗中展现的“中国最高爱情方式”,体现中华民族古老的礼仪 之邦的美德。

中国人的爱情多数都是缠绵、含蓄、倾向心理体验 中国人的爱情可以说是柔情似水作者在这首诗里概括传统社会里 中国人对待感情之事的普遍态度和方式这种长期默默相爱而不互 诉衷肠的人在传统社会里并非个别为了伦理道德的善,中国人宁 肯牺牲情感的真实需要 三·二者的比较鉴赏 舒婷的《神女峰》表现出对爱情婚姻中“正统”道德的反思与批判 诗中体现了女性诗歌文本的价值,宣扬礼教的古老神话被解构,使 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女性生命变得鲜活,在对传统女性观念的叛逆和 唾弃中,是对要求女性从一而终的封建节烈观的背叛,使现代女性 意识得以充分的张扬以全新的观念,颠覆了千百年来的关于忠贞 与背叛的古老诠释,是血肉之躯的女性对于被顶礼膜拜的残酷荣耀 的清醒弃置弘场人道主义情怀和人格的觉醒,只有用人的尊严和 价值作为标准,才是判断文明和进步的真正准则 而唐欣的《中国爱情最高方式》表达的“中国爱情最高方式”是 片面的纯精神的爱和纯肉体的爱一样都不是真正的爱情作者也 不是在歌颂这样的爱情“方式”作者想揭示的是“我”和“她” 以全部生命上演了一场爱情悲剧读来让人感到崇高又悲怆,圣洁 又沉重这种爱情“方式”还是不要的好。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