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体的代谢消化系统细胞代谢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70386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体的代谢消化系统细胞代谢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机体的代谢消化系统细胞代谢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机体的代谢消化系统细胞代谢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机体的代谢消化系统细胞代谢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机体的代谢消化系统细胞代谢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体的代谢消化系统细胞代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体的代谢消化系统细胞代谢(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机体的代谢内容提要 第一节 生命的河流:血液及循环 第二节 呼吸 第三节 废物的排泄:肾和泌尿 第四节 消化与吸收 第五节 细胞内代谢第四节 消化与吸收消化系统消化管消化腺上消化道:下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 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 、阑尾、结肠、直 肠、肛管大消化腺:大唾液腺、胰、肝小消化腺:胃腺、肠腺等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口腔(一)口唇(二)颊 腮腺导管开口(三)腭硬腭 软腭腭垂腭帆腭舌弓腭咽弓咽峡腭垂、腭帆游 离缘、两侧的 腭舌弓及舌根 共同围成,是 口腔和咽的分 界。硬腭软腭 腭垂腭舌弓腭咽弓腭 扁 桃 体(四)牙 1、牙的形态 牙冠暴露在口腔内的部分牙根上下颌骨牙槽内的

2、部分牙颈牙根和牙冠交界部分每个牙根有根尖孔通牙根管 ,进入牙冠腔。牙根管与牙冠腔合称牙腔或 髓腔。 2、牙组织 牙质、牙釉质、牙骨质 、牙髓 3、牙周组织牙周膜、牙槽骨、牙龈牙质牙釉质牙骨质根尖孔牙根管牙髓牙周膜牙 槽 骨牙 龈4、牙的种类和排列切牙 尖牙 前磨牙 磨牙牙冠扁平 牙冠呈锥形1个牙根23个牙根乳牙上颌下颌左右(五) 舌1、舌的形态舌体舌根2、舌粘膜 1)舌背(1)舌乳头丝状乳头 菌状乳头 叶状乳头 轮廓乳头 (2)舌扁桃体 舌根背部粘膜 内,由淋巴组 织组成的突起 。界沟舌盲孔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轮廓 乳头舌扁桃体舌 上面(舌背)下面2)舌下面舌系带舌下阜 下颌下腺管及舌 下

3、腺大管开口舌下襞(表 面有舌下腺 小管开口)舌下腺3、舌肌舌内肌舌外肌纵肌横肌垂直肌颏舌肌两侧同时收缩,伸舌 ;单侧收缩,使舌伸 向对侧。 上纵肌下纵肌舌垂直肌颏舌肌颏舌肌下纵肌上纵肌舌横肌(六)唾液腺 小唾液腺 :唇腺、颊腺、腭腺和舌腺等大唾液腺 :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1、腮腺:最大,呈三角形, 上达颧弓,下至下 颌角腮腺导管穿颊肌开口于与 上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粘 膜上。2、下颌下腺开口于舌下阜3、舌下腺 大管开口于舌下阜, 小管开口于舌下襞表 面腮腺咬 肌副腮腺颊肌腮腺导管下颌下腺舌下腺舌下阜舌 下 襞二、食管 食物的通道。三、胃 胃是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上连食管,下 续十二指肠。胃大部

4、分位于左季 肋区,小部分位于 腹上区。胃可分为上下2口, 大小2弯和前后2壁 ,并可分为4部。(二)位置和毗邻(一)形态和分部贲门幽门胃小弯胃大弯角切迹贲门切迹胃底胃体(三)胃壁的构造幽门窦幽门管幽门瓣胰分胰头、胰体、胰尾胰头胰体胰尾胰管肝胰壶腹四、胰五、肝脏消化腺-肝(一)肝的形态和分叶肝呈不规则的楔形,分膈面、脏面和前、后、左、右缘1、膈面肝右叶肝左叶镰状韧带肝圆韧带2、脏面 H型沟肝门: 肝固有动脉、 肝左右管、 肝门静脉、神经和淋巴管出入 。肝门肝固有动脉肝左、右管肝门静脉肝圆韧带裂静脉韧带裂胆囊下腔静脉左叶右叶方叶尾状叶下缘(二)肝的位置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5、六、小肠和大肠小肠 (5-7m) 小肠上起幽门,下接盲肠,分十二指肠、空肠与回肠三部。(一)十二指肠( 25cm)1、上部十二指肠上曲 十二指肠球 2、降部 (7-8cm)十二指肠下曲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小乳头十二指肠纵襞3、水平部十二指肠空肠曲 十二指肠悬肌十二指肠悬韧带胆总管 胰管副胰管4、升部1、上部 (5cm)3、水平部 (10cm) 4、升部 (2-3cm)(二)空肠和回肠 (系膜小肠)位置腹腔的左上部腹腔的右下部空肠回肠长度 占空回肠近侧2/5 占远侧3/5环状襞 和绒毛密且高疏而低淋巴 滤泡只有孤立 淋巴滤泡有孤立淋巴滤泡、集 合淋巴滤泡两种管径粗细管壁厚薄颜色粉红灰红肠系膜薄

6、、脂肪少厚、脂肪多级数少动脉弓级数多环状襞孤立淋 巴滤泡集合淋 巴滤泡肠系膜大肠 (1.5m)结肠和盲肠具有三种特征性结构1、结肠带 由肠壁的纵行肌增厚而成,有 3条,汇集于阑尾根部。 2、结肠袋3、肠脂垂位于结肠带两侧,由浆膜和包 含的脂肪组织形成两袋之间为横沟,结肠内面 ,相当于横沟处,环形肌增 厚,形成结肠半月襞。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结肠半月襞(一)盲肠(6-8cm)回盲瓣阑尾口回肠阑尾位于右髂窝内 (二)阑尾 根部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壁,远端游离 。阑尾根部体表投影(麦氏点):右 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三)结肠在右髂窝内续于盲肠,在 第3骶椎平面连接直肠, 呈“M”形包围小肠,1、升

7、结肠(15cm)2、横结肠(50cm)3、降结肠(25cm)4、乙状结肠(40cm)结肠右曲肝曲结肠左曲脾曲由横结肠系膜连于腹后 壁,活动度较大。借乙状结肠系膜连于骨 盆左后壁,活动度较大 。(四) 直肠位于小骨盆腔的后 部、骶骨的前方在矢状面上 有两个弯曲骶曲会阴曲1、位置2、3、直肠横襞有3个直肠横襞,中间的直肠横襞 最大,位置最恒定,位于直肠右壁 ,距肛门约7cm。骶曲会阴曲直肠壶腹直肠横襞肛管直肠壶腹(五)肛管1、位置上界为直肠穿过盆膈的平面, 下止于肛门,长约4cm。3、肛门括约肌肛门内括约肌肛门外括约肌肛柱肛瓣肛窦肛管肛梳齿状线白线肛门内括约肌肛门外括约肌2、肛柱、肛瓣、肛窦、齿状

8、线、肛梳、白线七、食物在消化道的转变 按可分为化学消化和机械消化 按部位可分为口腔消化、小肠内消化和大肠内消 化吸收 化学转变 1、淀粉-糊精-极限糊精-麦芽糖-葡萄糖 2、蛋白质-短肽-氨基酸 3、脂肪-乳糜微粒-甘油+脂肪酸一、小肠的化学消化 (一)胰液1.胰液的成分和作用胰液为无色透明的碱性液体,pH7.88.4,渗透 压血浆。胰液呈间歇性分泌,分泌量约为12L/每日。胰液是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种消化液。(1)水和碳酸氢盐:由小导管管壁细胞分泌,主要作 用为中和胃酸,保护肠粘膜不受胃酸的侵蚀;为小肠 内多种消化酶活动的提供最适pH环境。(2)碳水化合物水解酶:胰淀粉酶水解淀粉为麦芽 糖和葡

9、萄糖,对生熟淀粉都能水解,效率高、速度快 。小肠内消化(4)蛋白质水解酶:主要有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 腺细胞分泌,刚分泌出来是无活性的酶原。 (3)脂类水解酶:胰脂肪酶是消化脂肪的主要消化 酶,必须在胰腺分泌的辅脂酶的协同作用下才能发挥 作用,胆盐抑制其活性。肠致活酶、胃酸、 组织液、胰蛋白酶胰蛋白酶多肽和氨基酸胰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月示、胨蛋白质胰蛋白酶 糜蛋白酶(5)其他酶类:羧基肽酶原(胰蛋白酶激活) 水解多肽为氨基酸,核糖核酸酶水解核糖核酸 为单核苷酸,脱氧核糖核酸酶水解脱氧核糖核 酸为单核苷酸。(6)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正常时胰液中的蛋白 水解酶并不消化胰腺本身,因为:胰

10、蛋白酶和糜蛋白酶以酶原形式分泌( 肠腔中激活)。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失活胰蛋白酶,抑 制糜蛋白酶的活性。但因量少、作用小,当暴饮暴食时不能阻 止大量胰蛋白酶原活化后的自身消化过程(急 性胰腺炎)。2.胰液分泌的调节 神经调节 调节机制:食物 条件与非条件反射 (纯神经机制;迷 走-胃泌素机制)胰 腺胰液分泌。 调节特点:迷走N对胰液分泌 的影响是酶多水盐少 。交感N对胰液分泌 的影响不明显。胃泌素体液调节 调节因素: 胰泌素;CCK; 胃泌素; CCK-释放肽。 调节特点:胰泌素对胰液分 泌的影响是酶少水 盐多,CCK和胃泌素 则是酶多水盐少。 胃泌素有协同作用:胰泌素与Ach、CCK与胰泌素间

11、 。CCK-释放肽与胰酶间存在反馈性调节。ACh胰泌素胃泌素迷走N小肠S细胞胃窦G细胞胰胰 腺腺胰液分泌 机械扩张 蛋白分解产物盐酸蛋白分解 产物脂肪酸蛋白分解产物 脂肪酸盐酸小肠I细胞CCK cAMPCa2+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CCK- 释放肽磷 脂 酰 肌 醇 系 统腺苷酸环化酶注: 表示胰酶分泌为主胰液分泌的调节总汇CCK-释放肽与胰酶间的反馈性调节蛋 白 水 解 产 物小 肠 I 细 胞CCK-释放肽胰 蛋 白 酶CCK-释放胰腺失活反馈性调节的意义:防止胰酶的过度分泌。在慢性胰腺炎患者胰酶分泌反馈 性抑制作用CCK释放刺激胰腺分泌, 并产生持续性疼痛。(二)胆汁1.胆汁的性质和特点:

12、刚分泌的透明澄清,金黄色、偏碱性,固体成分 较少;储存的胆汁颜色变深,呈弱酸性,固体成分较多 。呈持续分泌、间歇排放的特点。虽不含消化酶,但胆盐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有重 要意义。2.胆汁的成分和作用:(1)胆盐:促脂肪消化:乳化脂肪、增加酶作用面积促脂肪吸收:与脂肪形成水溶性复合物促脂溶性Vit吸收:促胆汁的自身分泌:肠-肝循环(2)胆固醇:正常时,胆固醇与胆盐的浓度呈一定的比例,若 胆固醇胆石症。(3)胆色素: 3.胆汁分泌和排放的调节 (1)神经调节(2)体液调节食物条件与非条 件反射(纯神经机制 迷走-胃泌素机制) 肝胆胆汁分泌和排放 。胃泌素;胰泌素; CCK; 胆盐 。(3)调节特点:

13、 体液调节中以胃泌素 的作用最强。 胰泌素促胆汁的水、 HCO3-分泌而胆盐不 。胃泌素胆盐ACh胰泌素胃泌素迷走N小肠S细胞胃窦G细胞肝肝 脏脏胆汁分泌和排放机械扩张 蛋白分解产物盐酸蛋白分解 产物脂肪酸蛋白分解产物 脂肪酸盐酸小肠I细胞CCK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平平 滑滑 肌肌 收收 缩缩 胆胆 囊囊胆管系统肝细胞肠-肝循环胆盐胆汁分泌和排放的调节总汇胆盐进入小 肠后,90%以上 被回肠末端粘膜 吸收,通过门V 又回到肝脏,再 成为合成胆汁的 原料,然后胆汁 又分泌入肠,这 一过程称为胆盐 的肠肝循环。返回肝脏的 胆盐有刺激肝胆 汁分泌的作用。(三)小肠液1.小肠液的性质和特点:是弱碱性液

14、体,pH7.6。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分泌量大(13L/日)特点 酶种类多持续分泌2.小肠液的成分和作用:(1)中和胃酸,保护十二指肠粘膜免遭胃酸侵蚀。(2)稀释肠腔内容物,利于吸收。(3)肠激酶能激活胰蛋白酶原变为有活性的胰蛋白 酶。(4)肠淀粉酶能水解淀粉成为麦芽糖。(5)多种消化酶进一步消化水解食糜。二、小肠的机械消化 (一)小肠运动的形式:1.紧张性收缩:对肠内容物施加一定的压力,并是 分节运动和蠕动的基础。2.分节运动: 是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其主要作用:利消化:促进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利吸收:增加食糜与肠壁的接触。助血循:挤压肠壁助于血液和淋巴的回流。推食糜:推进肠腔内容物下行。 八、呕吐呕吐是一种保护意义的防御性反射活动,可把胃 内有害物质排出。但剧烈呕吐会影响进食、造成水电 和酸碱平衡的紊乱。第五节 细胞内代谢基础代谢 概念 人体在清醒、空腹、静卧、无紧张的精神活 动及25的环境温度等条件下的能量代谢。 基础代谢率 指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上的基础代谢 男性:160KJ/(h.m2) 女性:低6-8%,140KJ/(h.m2)思考题 1、人体如何获得各种活动所需能量? 2、如何预防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