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形象语言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69408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0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形象语言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形象语言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形象语言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形象语言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形象语言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形象语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形象语言(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l语文大纲要求: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 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大纲考纲解读l江苏考试说明要求能“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l2006年要求从文学作品本身出发,作具体分析。l2007年要求从文本出发,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作整 体感知和把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 力。 鉴赏要点l表达技巧是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原理、规律和方 法来表现文章内容。对表达技巧的评价鉴赏,就是分析 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 么艺术效果等。鉴赏的核心是审美,

2、即挖掘作品中的美 感因素,达到某种美感享受。对照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 ,应从以下方面去分析:l1、从表达方式角度:l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 述人称的选择,第一、第二、第三人称的好处; 叙述顺序的安排,倒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描 写的特点;抒情的方式。l鉴赏要点l2、从表现手法角度:是否运用了象征法、对比法、 衬托法、先抑后扬法、托物言志法、借景抒情法等手法 。l3、篇章结构:从选材剪裁角度:看材料和中心的 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 、新颖、有力。从结构安排角度:是否开头结尾,各 有特色;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呼应; 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

3、,曲折有致。l4、修辞格:比喻、排比、反问、拟人、夸张、反 复、设问、对偶等。l5、从写作原理来说:不管什么文体,都要考虑以下 几个方面:观点正确,主题鲜明,中心突出;材料典型 ,内容具体,详略得当,结构严谨,层次分明l鉴赏指津l一、鉴赏技巧时,要从作品的整体着眼 ,不能孤立地去看。离开了整体,只欣赏局 部的技巧,那技巧就失去了依托,甚至失去 了生命;从而也就失去了精彩的艺术珍品。l二、结合平时阅读,认真作好归纳。l三、熟悉散文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主要 是指作者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 识运用上的技巧,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 他相关写作知识的技巧。17l鉴赏指津l鉴赏表达方式l叙述:是对人

4、物经历、事件发展、情景转换等作的一种述说和交代。主要用于叙述时间中的事物发展和空间中的事物状态 。l第一,明确人称的作用l第一人称:是指文章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的方 法。作者以“我”的身份在文章中出现,所叙述的都是“我 ”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但第一人称中的“我”,有时指作者自己,有时指所叙述事件的见证人、次要人物 或全文的线索人物等。l作用: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 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217l第二人称:是指作者用对话的形式进行描 述的笔法。作者用“你”的形式与叙述对象对话, 把表现的事物更亲切地表现出来。l作用: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 情交流。l第三人称:是指作

5、者以局外人的视点进行 叙述的笔法。作者往往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 把“他”或“他们”的经历或事件的发展变化呈现在 读者面前,使所叙述的人物和事件不受时间、 空间的限制,反映的生活面更广阔。l作用: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 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l典型例题l(2005湖北卷)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 称?其作用是什么?l答案:第二人称。既自由、灵活,又具有真 切感、亲切感。l(2000全国卷)这篇散文中,(1)作者主要用 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第 六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4分)l答案:(1)将长城拟人化:便于与长城对 话,便

6、于抒发感情。 l(2)因为前面说到“由是人们发现”,不是作 者直接向长城抒怀。 l这篇散文主要用第二人称来写长城,这样写的 好处在于将长城拟人化,便于作者与长城对话,便 于作者抒发感情。例如作者与长城的对话,向长城 的发问“你那虽然古老但仍坚固的躯体,愿意接待异 域殊方的杂色人流吗?你能承受住历史的再冲荡和 新世纪的胎动吗?”和作者的抒情“外层空间能看到 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等等 都显得十分自然亲切。至于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 人称“它”,是因为在“它”之前说的是“由是人们发现 :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不再是嵚奇”,这里变换了 视角,是通过人们的眼光来看长城,而不是作者直 接

7、向长城抒怀,所以这种人称的变换是自然而然的 ,也是很有必要的。 l鉴赏指津l第二,明确各种叙述方式的作用l顺叙:对人物和事件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所作的叙l述。这种叙述方法能使人物、事件的叙述有头有尾、脉 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l倒叙:先写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断,后写事件 经过的叙述方法。所谓“倒”,是指把事件的结局或其发展过 程中的某一重要断面提到文章的前面,写完结局再倒回,仍 按顺序的方法写。这种叙述方法可以造成悬念、埋下伏笔, 以吸引读者,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l插叙:叙述主要事件时暂时中断线索,插入另一件 事的叙述方法。可以帮助展开主要事件,或推动情节发展, 或对主要人物的身

8、份、性格作简要介绍,或诠释某一情节, 从而造成叙述时空的一种纵深感。317l补叙:叙述过程中,对前面事件作某些补 充叙述。严格的说,这是一种特殊的插叙。具体 有两种情况:一是对叙述中提到的事件和人物作 补充交代,可以对情节的发展起到直接推动作用 ;一是在文章最后,对影响事件发展的关键伏线 予以披露,使之真相大白,震动读者,产生强烈 的戏剧效果。l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 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l鉴赏指津l描写:是把某一对象的状貌、情态,生动 、具体、形象地再现给读者。它是散文的主要表现 手法,可以使文章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 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 术感

9、染。l第一描写的对象l人物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l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 ,使读者身临其境。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l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 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 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417l环境描写:一般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 面。自然环境指人物周围的一切事物,事件发生的时间 、地点、季节、气候、景物等。社会环境主要指特定的 时代风光、社会背景等,一般不能以单独的形态存在, 要借助自然环境加以体现。在具体的作品中,它主要体 现在对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与人

10、之 间关系的描写上。社会环境是形成人物思想性格的客观 基础和条件依据。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 通过对人物生活具体环境中陈设、格局、气度、色调等 的描绘,来烘托人物的情趣、爱好、气质、理想、情操 等思想性格;一是通过对某种特定社会生活情景的展示 ,为人物提供宏观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时代文化氛围。l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增加事 情的真实性;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寄托人 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推动情节 的发展。l场面描写:场面描写指的是在某一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范围内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 面的描写。场面描写一般由“人”、“事”、“境”构成它是叙事性作品的基本构

11、成单位,是刻画人物、 展开情节、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l场面描写的几种作用:塑造人物,表现主 题;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明示、暗点主题。l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指对生活中那些细致 而又特别富有表现力的典型环节所作的特写式描 写。它是叙事性文章的最小的描写单位。它把事 物最细微、最本质的情状特点,鲜明逼真地呈现 出来。517l第二描写的方法l白描和工笔:l白描指使用最简洁的笔墨,不加烘托地勾勒出生动、 传神的形象。l工笔指用细腻入微、工整细密的笔触,对人物和环境 进行精雕细琢的描写方法。它文字细密、色彩浓郁,往往借 助于对比、比喻、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把客观事物复杂 斑斓的状貌,具体而细致地表现出来。

12、在小说中常用来写景 和展示人物心理。l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l正面描写,即直接描写,是对所描写的人物、事件等 作正面、直接的刻画,不借助于人和媒介物的烘托。l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是对所描写的对象不作直接 的刻画,而是借助于媒介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人或 物。这种笔法比较含蓄、委婉,给读者留下较大的自由想像 空间,增加描写对象的主题内涵和艺术感染力。l主观描写和客观描写l主观描写,是作者用浓厚的情感色彩去描绘 人物或意象的笔法。所描写的人物和事物往往是作 者情感世界的一种观照和折射,渗透着作者主观上 的喜怒哀乐的思想情绪,也就是说,描写的内容带 有作者的主观情感。l客观描写,是客观、具体地描

13、写事物的本来 形态状貌,不带有作者情感色彩的笔法。l典型例题l名师一号p349l抒情l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我们常说的“直抒 胸臆”、“直陈心迹”,即指讲话者直接表达自己的 思想感情,或爱或恨,或褒或贬,无遮无拦,毫 不掩饰。运用直接抒情的方式时,配合学生的强 烈感情的表达需要,可用激昂的语调,张扬的气 势和有力度的手势来增强抒情的效果。l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就是借助叙述、描述 、议论等方式间接地表现讲话人的情感。间接抒 情根据其所借助的其他表达方式的种类来讲,又 可分以下三种:叙述式抒情,即通过叙述表达 感情。描述式抒情,即通过描述表达感情。 议论式抒情,即通过表达对人、事、景、物的看 法和体

14、会来表达自己的感情。间接抒情的作用是 表明作者的态度和立场,借以加强记叙的深度, 揭示文章的主旨。617鉴赏指津l鉴赏表现手法l1、象征法l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 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 深刻的印象;可以把不便于明说的意思含蓄地表达出来 ,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l2、对比法l对比可以截取两件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 同的方面,两相比较,使形象美丑显得更加鲜明,双方 特点比得更加显著,正反道理说得更加深刻,矛盾问题 揭得更加尖锐。717鉴赏指津l3、衬托法l事物与事物之间互相映衬,相得益彰,它可以突出 强调表现的主体事物

15、,表达强烈的感情和感受,在文中 可以丰富文章的表现技法,深化文章的主题。l4、先抑后扬法l先抑后扬的手法,使文章跌宕起伏,耐人寻味。前 后形成鲜明对比,使文章更精彩,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 象。817鉴赏指津l篇章结构之鉴赏选材剪裁l文章选择了哪些最有代表性的材料来突出主题,即 选材是否围绕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实际,是否具有典型 性。l剪裁,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写作中材料的取舍。 剪裁的依据,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 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具体来说 就是:l是否围绕中心选择取舍。人民的勤务员一文,记叙的是雷锋的事迹,六个平凡的小故事,都是紧紧 围绕中心来写的。这些故事虽

16、各有特点,却共同表现了 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 。917鉴赏指津l是否选用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典型材料。这样的材料最有说服力 和表现力。魏巍同志创作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经历最 能说明这一点的重要性。他写这篇文章的初稿题目是 自豪吧,祖国文中用了二十多个事例来表现志愿军战 士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这些事例虽然都能围绕 中心,但由于“例子堆得太多,好像记流水帐”,所以效果不好。于是作者对材料作了果断取舍,只选取三个最 有代表性的例子。这样笔墨集中、主题突出。1017l是否选用新颖生动、有特点的材料。材料不落俗套,才能使读者赏心悦目,增强文章的表 现力和感染力。老师的奉献精神总是选“带病上课 ”,就未免太俗,没有新意。l是否选用具体而不空洞的材料。空洞的、“ 有影无形”的“材料”是绝对不能选用的。鉴赏指津鉴赏指津l篇章结构之鉴赏结构安排l文章的结构,是文章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