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课程全国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见闻及感想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766608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3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新课程全国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见闻及感想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走进新课程全国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见闻及感想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走进新课程全国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见闻及感想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走进新课程全国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见闻及感想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走进新课程全国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见闻及感想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进新课程全国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见闻及感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新课程全国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见闻及感想(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 新数学 新理念 “走进新课程”全国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见闻及感想许新 赴杭州参加了“走进新课程”全国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活 动期间听取了北京、上海、浙江 等地几位教育专家关于中学数学 课程改革的报告和部分全国特级 教师、全国中学教学课堂教学比 赛获奖教师的课堂教学观摩课。 受益匪浅,感受颇深。主要内容 一、教育专家关于“怎样进行数学教学改革” 的报告摘要 二、部分观摩课介绍 三、学习者的感想一、教育专家关于“怎样进 行数学教学改革”的报告摘要 (一)课程目标从单一化 向多元化转变 我们要努力把数学教育的重心转移到促 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上来,教学 中不仅关注学生基础

2、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 时更为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学 习策略等多方面的发展。课程目标多元化 传 授 知 识情感态度 价值观新 课 程知识与 技能过程与 方法(二)准确把握教师的角 色 教师不再是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 能创造性使用教材,并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积 极性的组织者; 教师不再只是教书的匠人,而是拥有正 确教育观念,善于使学生发现探索的引导者 ; 教师不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圣人,而 是善于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真诚的合作者。、挖掘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现实的、 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 、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 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 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3、的过程中真正 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 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 验。 、教师要热情地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建 立自信,成为学生真诚的合作者。(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 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是被动装填知 识的“容器”;学生是由活生生的、有个性的个体组 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学生正在成长的过程中,可塑性极大, 教师应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教学中要减少对学生的时空占 领,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多一些自 由的体验。 、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 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 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

4、 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使不同的学生 在教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给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让他们以 数学的意识,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去 观察世界,体验生活。那么,数学就 不再仅仅是书本上板着的面孔的枯燥 的数学题,数学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充满生命活力。提高数学素养,使 之用数学的思想、方法、知识去解决 问题。(四)改变学习方式 提供有效的学 习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 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 交流已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的学习方 式。 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 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课堂教学必须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此,要改变被 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进行有效的学 习。我们提倡以

5、下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学 习方式;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改变学习方式是基于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 生,就意味着尊重学生的需要,学生有以下 方面的需要:探究的需要;获得新体验的需 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承担责任的需 要。(五)发挥评价激励功能以促进学生发展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课程评价的激 励功能,通过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 发展。因此,要尝试探索建立评价目标多元 、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 学习过程。 要关注学生的水平,更要关注学生在学 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 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二、部分观摩课介绍 活动期间,

6、共观摩了7节初一至高 二各年级的现场课堂教学,教法虽各 有特色,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 树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观念, 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 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 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 的发展。以下几个环节值得我们学习 和借鉴:、精心设计教案 一篇好的教案记载着设计者的思 维过程,它展示了设计者认识问题的 水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它反映了设 计者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要 设计一篇好的教案是要花时间的,也 是很不容易的。数学教师的任务就是 把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 在设计教案时应该体现这一转化过程 。这一转化过程体现着语言的锤炼与 组合,体

7、现着数学知 识与人文修养的融合。 下面展示的是本次观摩课 课题为平面图形的教 案: 课题:平面图形(华师大版七年级上第四章第4节) 授课人:题威(杭州第十三中学)教 学 目 标(一) 教学知识点:1、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如多边 形、扇形;了解平面图形的构成。2、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二) 能力训练要求3、在丰富的活动中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精神、创新意识。4、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熟悉的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求5、平面图形可组成各种优美图案,体验数学之美。 6、通过有趣的图案激发学生学习

8、数学的积极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7、能够说出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8、学会辨认多边形,认识到多边形可由三角形组成。 教学难点9、通过观察、归纳、猜想,获得对多边形的认识,发展推理能力。10、通过有趣的图案,发展有条理的思考。11、认识到多边形可由三角形组成。 教学媒体和资源多媒体教学(要求有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教学思 路 学生活动动 重难难 点突 破教学 目标标 创设问创设问 题题情景 ,引入 新课课 快速回忆忆:说说一说刚刚说刚刚 见过见过 的熟悉的平面图图形7 1,2,4, 5,6 探求新 知 探究一:把抽象出来的 平面图图形进进行分类类,并

9、 说说明分类类理由83教学 思路 学生活动动 重难难 点教学 目标标 探 求 新 知探究二:从多边边形的一个顶顶点出 发发,分别连别连 接这这个顶顶点与其余 各顶顶点,可以把这这个多边边形分割 成几个三角形? 探究三:把多边边形边边上的一点( 非顶顶点)与各个顶顶点连连接起来, 就把这这个多边边形分成了几个三角 形? 探究四:如果在多边边形内任意取 一点,分别连别连 接这这一点与各个顶顶 点,可以将多边边形分割成几个三 角形? 9113教学 思路 学生活动动 重难难 点教学 目标标 探 求 新 知探究二:从多边边形的一个顶顶点出 发发,分别连别连 接这这个顶顶点与其余 各顶顶点,可以把这这个多

10、边边形分割 成几个三角形? 探究三:把多边边形边边上的一点( 非顶顶点)与各个顶顶点连连接起来, 就把这这个多边边形分成了几个三角 形? 探究四:如果在多边边形内任意取 一点,分别连别连 接这这一点与各个顶顶 点,可以将多边边形分割成几个三 角形? 9113教学 思路 学生活动动 重难难 点教学 目标标 运用 新知 深化 思维维拓展 作业业活动动一:辨识图识图 形 总结总结 一: 辨识图识图 形的依据 活动动二:探究图图形蕴蕴藏规规律活动动三:设计图设计图 案活动动四:欣赏赏美丽丽的图图案 作业业本4.4节节。阅读课阅读课 后材 料作一幅七巧板 103,5,656观察本课教案设计 认为从以下三

11、方面进行了考 虑(1)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 程贯彻了双主体互动原理,以学生的实践活 动作为学生思维的切入点,创建了主动活泼 富有活力的课堂新格局。 (2)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除常规的培养 学生大胆思考、积极发言的能力外,重在培 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创造力,丰富想象 力以及动手能力。 (3)贯彻了体验学习的思想,把教师教的过 程设计成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体验、 建构知识的过程,实现了知识的再创造。 2、平等、民主、和谐 的学习氛围。要想让学生喜欢学数学,努力营 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也是至关 重要的。所谓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就 是民主的、外向的和开放的,七位承 担观摩课的教

12、师有二十几岁青年教师 ,也有五十几岁的老教师,他们都能 够在课堂上用亲切的语言鼓励学生自 由思考、自主发现甚至敢于接受批评 争论,让周围环境成为激发学生灵感的场所。 在课堂中,老师们提倡和鼓励三个挑战:一、是向教师挑战,鼓励学生发表与教师不同 的意见和观点; 二、是向课本挑战,鼓励学生提出与课本不同 的看法; 三、是向权威挑战,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 ,否定权威的结论。如浙江宁波东海实验学校的沃赛芬老师 在观摩活动报告上列举了下面一个自己听过 的一节课片段,耐人寻味:师:解方程:0.5x=1解:两边同时除以0.5x=10.5x=12x=2 学生A:老师,我两边都乘以2,不就得 到 x=2了吗?

13、 师:结果对了,但要按课本的做法解。 学生A:灰溜溜地坐下了。3、特别注意激发学生兴 趣。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利用大量累赘的知识 和“标准化”的练习迫使学生死记硬背,没有时 间消化,没有时间思考。完全忽视了对学生积 极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 自学能力和特殊才能的培养,学生对于学习感 到枯燥乏味,毫无兴趣。而老师们应清楚地知 道,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 成分,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一旦将学 生的求知欲调动起来,其大脑就会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思维的马达就会运转通畅 。 他“总觉得想做点什么”,“非弄明白不 可”,“非想个办法不行”,经过一番思 索,就会想出平时想不到

14、的好主意, 好想法来。 观摩课上,一位老师在讲平面图形中 的三角形时,布置题目:你能用三角 形设计一个漂亮的图案吗?可以和伙 伴们交流吗?结果全体学生都非常有 兴趣的设计了自己喜欢的图案,并跃 跃欲试地把画在白纸上的图案放在了 投影仪上向大家展示(仅列举三例) 当老师要求每一个学生正确数出自己的 图案上有多少个三角形后,又布置了下面一 个题目:下面的三个图形各有几个三角形?你发 现了什么规律。 4、注重实验操作培养能 力 学生一般都爱动手操作,爱发现 探索,所以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具的 作用,加强演示操作,通过实验引导 学生作出结论,由于该方法的探索性 ,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 可收到较

15、好的教学效果。一位教师在 讲椭圆时,这样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主 动探究椭圆的概念: 先明确要求,让学生拿出课前准 备好的一块纸板,一段细绳和两枚图钉 ,按课本的要求画椭圆,再用多媒体演 示画法,最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使他 们亲身体验到椭圆的画法,品尝到成功 的喜悦。在此基础上再提出如下问题,让学 生思考:()纸板上的作图说明了什么?()在绳长不变的前提下,改变两个图 钉间的距离,画出的椭圆有何变化?当 两个图钉合在一起时,画出的图形是什 么?当两个图钉间的距离等于绳长时, 画出的图形是什么?当两个图钉固定, 能使绳长小于两图钉之间的距离吗?能 画出图形吗?经过以上实践,学生自然能很快 得出结论,当

16、2a2c时是椭圆,当 2a=2c时是线段,当c=0时是圆,当 2a2c时轨迹不存在。()根据以上作图实验回答:椭圆是满 足什么条件的点的轨迹?(由学生归纳椭圆的定义)通过上述实验的演示与操作,问 题情境的创设以及学生的讨论回答,使 学生对椭圆的概念会有一个清晰准确的 认识,全面深刻的理解,不仅使他们知 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5、重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 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信息 技术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空前地提高了人们的 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本次观摩课所有的课堂教学设计都比较重视现 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并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 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努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 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 题的有力工具,用信息技术改变学生已有的学习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各位教师在课件制作时,都注意 了与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