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水_姜水与姜氏城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7190794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9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岐水_姜水与姜氏城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岐水_姜水与姜氏城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岐水_姜水与姜氏城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岐水_姜水与姜氏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岐水_姜水与姜氏城(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岐水、姜水与姜氏城刘宏斌炎帝是中华民族始祖之一,几千年来 炎黄子孙创造了辉 煌灿烂 的华夏文 明。本文拟就与炎帝有 关的岐水、姜水及姜氏城略作考证,并就炎帝 故里 问题谈一点粗浅之见,就教于专家学者。关于炎帝 的出生,文献 古籍多有记载。国语晋语:“昔少典娶于有娇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 帝为姬,炎帝 为姜,二帝用 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帝王世纪:“炎帝神 农氏,长于姜水,始教天下耕种五谷而食之,以省 杀生,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之命,百姓日用而不知”;“神农氏,姜姓 也,母曰妊拟,有娇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农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 姜水

2、。”史记补三 皇本纪:“炎帝 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蜗氏之女,为少典妃,感神农而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为姓。”通志、路史等许多古籍中关于炎帝的出生都有类似的记载。从以上 文献可以看出炎帝乃少典妃女登游华阳感 神而生,成长于姜水之滨,故姓姜。因此,要考证炎帝的故里问题,姜 水的位置也就 成了首要问题。据北魏哪 道 元水经注渭水中载:“岐水又东,逸姜氏城南为姜 水 与雍水合而东,会美阳县之 中亭川也。”由此可知,姜52水 为岐水 的一段,岐水 向东流,经过姜 氏城南以下称 姜水,且合流于雍水,雍水是渭河北一条有名的河 流,主要流域 在今陕西风 翔、岐山境 内,至今风翔仍 被称为雍。岐

3、水、姜水合流于雍水,说明岐水、姜水位于关中平原的西部,渭河以北。关于岐水的 记载 最早见于水 经 注:. .雍 水又东南流,与杜水合,水出杜阳 山,其水南流,谓之杜 阳川。东南流,左会漆 水,水出杜阳山之漆溪,谓 之漆渠。故徐广曰:漆水出杜 阳之岐山者,是也。漆渠水 南流,大峦 水注 之,水出西北大道川,东南 流入漆,即故岐水也。”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出西北大道川,东南流人漆水的大峦水就 是故岐水。漆水 与故岐水 合流后注人杜水。那么漆 水位置何在?据岐山县志(光绪)记:“漆水出麟 游县西百二十里,隋置普润 县西之青青山,在汉为漆县地,水日漆渠,南流 大峦水注之,岐水,寰宇记云即大峦 水也。”漆

4、水既然源于麟游县西百二十里,那么漆水 的支流故岐水也只能位于麟游县的西南百里左右方位。隋志中也有普润县有岐水的记载。明一统志载:“(杜阳)山在凤翔 府东北二十五里,杜水所出,今 谓之横 水。”杜水即今横 水,岐山县 志(光绪)云:“(横水)源 即漆岐杜三水 也”。与明一统志记载 相合,由此 说明,岐水即横水的一条支流。而横水正好位于风翔的东北方向,自凤翔 县的横 水乡西北向东南流人岐山境 内。水经 注又曰:“二川(指漆、岐二水)并逝,俱为一水,南 与杜水 合,自一得岐水之目,俗 谓之小横水 逸岐山西,又屈经周城南,城在岐山之阳而近西。”从这里可以看 出,岐水本是横水 的支 流或上游,东南流 与

5、漆水、杜水合流 后,通称岐水,欲 名 小横水。清 雍正陕西通志、光绪岐山县志等地 方志书也都 持此 观点。辞源(商 务印书馆出版,1 9 80年8月)姜水 条为:姜 水,即岐水,在今陕西岐山县西,源出岐山,南向 与横水河合流,人雍河。而今发源 于麟 游县西南,东南流经凤翔县横水 乡,进人岐 山后 在河交与雍水 交汇的横水河合流,人雍河。而今发源于麟游县西南,东 南流经凤翔 县横水乡,进人岐 山后在河交与雍水交汇的横水河 与古箱中关于岐水的地望十分符合。所以,岐水应是现在的横水河。岐水就 是现在的横 水河,那么据水经注“岐水又东,逸姜氏城南 为姜水”的记载,姜 水 当是岐水(横水河)流经 姜氏城

6、南以后的一段。水经注:“岐水经岐 山西,又屈经周城南,城 在岐 山之阳而近西,所谓居岐 之阳也,非 直因山致名,亦 指水取 称矣。又历 周原 下,北 则中水乡成周聚,故曰有周也。水北即岐山矣。昔 秦盗食穆公马处也。岐水又东,逸姜氏城南 为姜水。”横水河(岐水)流人岐 界后,东南流于今岐山县大营乡河交村一雍水河合流后,继续向东南流,仍称为雍水或岐水(当地俗 称后河),因其后流前溶汇了润德泉 水、南溪沟 水等天柱山、箭括岭(历 史上把横亘今凤翔、岐山、扶风北边 的山脉统称岐山,也有人认 为岐山即天柱山或 箭括 岭)以西的小 长,且自西北流入,故 邮道元谓 逞岐山西。据岐 山县 志(陕西人民出版社

7、出版,1992年8月第1版)载:“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 7年)设岐州,领3郡、9县、平秦郡 的周 城县和横水县辖今 凤翔 东及岐山东西地区”,而周城县 的辖区就 在今岐 山县的东部。岐水 向东南流至 岐 山大 营牛家庵 折向北流,至故郡乡庞 宁村又折向东流,至 益店镇侯下湾又折向南流,至益店镇徐家河村又折向东流,如同黄河正好 拐了一个“几”字形大弯,与“屈逸 周城南”的记载相符合,且此 地处于岐山之阳,周城县辖区和周原中心的南边。据哪 道元的记载,岐水屈经周 城南后,继续向东流,经姜氏城南 为姜 水,说明,姜水即岐水(雍水河)流经今岐 山徐 家河以后再经姜氏城的一段。关于姜水的所 在,现代

8、史学 大家也有论及。郭 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中认 为“姜水在今 陕西岐山东是渭河 的一条支流”。中国上古史研究专 家徐旭生中国古史 的传说时代认为:“岐水 在岐山的南面,当在 今陕西岐山县城的东面。”综上所述,姜水乃 岐水(横水或雍水)的一段,即今岐山徐 家河以东的后河或 洋河。炎帝时代大致 为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晚期,对于姜氏城的理解不能用后世城的概念 去套,因为那时 期不可能产生现在人概念中的城,所谓的城只能是氏族部落的聚居中心,姜氏城也只能是姜姓 氏族部 落的中心。姜水的所在明确后,姜氏城的位置就比较明确了,前面考证 了姜水即岐水(横水或雍水)流经今岐山徐家河以东 的河流。那么,

9、据“岐水 逸姜氏城 南为姜水”的记载,姜氏城当在今岐山县益店、扶风县新店一带,而且 在今岐山益店一带仍有姜姓群众。吕思勉 在古史辩第七册中篇第七章神 农与炎帝大庭中认为:“姜氏城,在今陕西岐山县南。”大清一统志:“姜氏城,在岐山县南。”而现在却 有人认为今宝鸡市 南的清姜河就是姜 水,姜城堡就是姜氏城。但因雍 水位于渭河以北,姜水则不 可能在渭 河以南,何况水经 注中也有清 姜河的记 载,当时称扦水,“渭水又与扦水合,(扦)水 从周53道 谷北逗武都故道县之故 城西, 又东北历大散关而人 渭水 也。”郭沫若主 编 的中国历 史地图集中明确地将姜水标注于渭河以北,且与今横水河位置基本一致。徐旭生

10、关于这一问题曾说:“姜氏城在渭 河北,水 经注中说得 很清楚,姜城堡在渭河南,而渭水在这几 百里内全在原中间走,没有改道的可能。然则姜城堡与姜氏城虽有两个 字相同,一定不是一个 地方所以说宝鸡县 志勉强附会的说法靠不住。”而且周人女 始祖姜妮 的居住地都也位于姜水的下游,所以姜氏城不 可能在渭河以南。据198 8年文物普查资料统计,岐山 县共有 各类新石器时代遗 址1 24处,其中,8 9处 含仰韶 文化成 份,5 7处含龙山文化成份,且大多分布在今横水河以及雍水的北岸。这说明岐水、姜水 流域当时是比较发达的,了为姜 氏城的位 置提供了有力 的证据。经考证,岐水、姜水为同一条 河流,只是分段命

11、名,具体即今流经岐山县中部的横水河及横 水河与雍水合流后 的后河,而姜姓氏族 部落的活动 中心也 就在此及其下游一带,这一带 也是历史上著名 的西岐 一部 分,岐水、姜水 位于西岐大地,那么,中华民族始祖 之一的炎帝故里也 就在这一地区。(上接7 0页)显而易见,以上四个级别唯有“中二千石”的年 棒达到 并超过了二千石,其它均不足此 数,仅仅号称罢r,故唐人颜师古指出:中二千石者,实得 二千石也。中之言 满也。言二千者,举成数耳。j从这里可知,“中”尚表示满、超过之 意。估计这 应是当时的一种习惯 用 法。由此来看,“中劳”之“中”,亦当如之。“中劳律”则应是 关于满(超过)劳绩的法律。而那种 单言的“劳”,不过 表示 达到或 接近的意思。如此,“中劳”与“劳”的区别也就一清二楚了。其它“中功”等,依 此视之,亦皆可涣然冰释。这样一种关于“中劳”的理解,或庶几更近其本 旨。注释八) ( (睡虎 地秦墓 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 平装 本,第13 5页。19 9 0年精装 本 与此同。“甲乙”代表居延汉简甲乙编,“甲”代表甲编,“乙”代表乙编,“新”代表居延新简。以下皆同,不再一 一注明。犷 蒋 非非:汉代功 次制度 初 探。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1期。河、汉书,外戚传颜注。另宜帝记颜注亦 有相类似的内 容,可参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