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五法”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144608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五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五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五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五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五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五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五法”(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文言文翻译“五法”学习文言文,就要会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对于高考,文言文的翻译既是重要的语言综合训练,又是考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文言文知识的重要标志。文言文的翻译虽说较难,但仍然有章可循,在复习中,我把文言文的翻译整理为“增补、调换、留借、删减、互联”五种方法。增补法增补法文言文言简意赅,故省略成分现象较突出。文言文翻译的增补法,就是要把语句中省略的重要成分补全,使句子意思完整。文言文中大量省略主语、谓语、宾语、兼语和介词、中心词等,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中就省略了主语“异蛇”,翻译时如果不增补齐全,意义就不太明确。特别是一些句子成分省略较多的文言文句子,如

2、“召入,使拜夫人”(左忠毅公逸事)一句就省略了主语和兼语,不增补全句子成分就译成“叫进来,让拜见夫人”,直接译出来,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可是增补后的句子应该是“(左光斗)召(史可法)入(家),使(史可法)拜夫人”,翻译成“左光斗叫史可法来自己家里,让他拜见自己的夫人”,大家一看就明白。调换法调换法文言文中许多句子结构和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经常出现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句式(在文言文中统称倒装句),如果原封不动地按照原句顺序翻译出来,意思就含糊不清。如“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琵琶行并序)译成了“曾经学习弹琵琶向穆、曹两位乐师”,让人不知所云,调换成正确的语序“尝于穆、曹二善

3、才学琵琶”后就译为“曾经向穆、曹两位乐师学习弹琵琶”。留借法留借法“留”即保留原文不用翻译。翻译文言文时,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朝代国号、帝号年号、典章制度和度、量、衡等专有名称直接留用,不用翻译。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一句中,“庆历”是年号,“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地名,毋须翻译照用即可。 “借”即借用相关的词语代替现有的词语,这主要是针对文言文中的“通假”而言。文言文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新的物象,而没有现成的字词,只得借用相关的字词来寄托所要表达的意义(即许慎在说文中称之为“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在文言文翻译中,如果不懂通假借用,有的句子是无法翻译的。

4、如“操吴戈兮被犀甲”(国殇)和 “颜渊蚤死”(论衡)两句,“被”通“披”,“蚤”同“早”,如果不会“借”,你将无法翻译通这些句子,不信试试?删减法删减法文言文虽以言简意赅见长,但有时为了表情达意,会增加一些字词,删减法就是把多余的文言词语删除。有两种情况较常见:一是偏义复词或同义连用中,要删除这些词中陪衬的词素。像“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中的“异同”就是偏义复词,意义偏重在“异”字上,翻译时要把“同”字删去,译为“不应当有所不同”。类似的有“死生,昼夜事也! ”(指南录后序)、“我有亲父兄”(孔雀东南飞)等,都偏重在加点的词上。二是有些文言文中有无实义的句首发语词或句中助词,在翻译

5、的过程中也可删去不译。如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中加点的“盖”字就不用翻译。互联法互联法文言文中有时把几件事情(或几条线索)中相关的词语并列在一起,或相互呼应、相互补充,或起强调作用,这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叫互文并提修辞手法,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并不是说“秦朝的明月汉朝的边关”,而是说“秦汉时期的明月啊秦汉时期的边关”。翻译这类文言文句子,要先找出相互呼应、补充或并列的部分即“互”,再一层意思一层意思进行翻译即“联”。像“主人下马客在船”(琵琶行并序)、“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到影。 ”(三峡)之类的句子翻译都要注意到这一点。需要引起同学们注意的是:文言文的学习是一个

6、厚积薄发的学习过程,文言文的翻译又是文言文知识和现代汉语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只有在夯实文言基础知识之后,掌握方法才能更快更好地翻译文言文。附录:1.常见文言固定结构对译诚则:如果那么(就)。俄而(尔、顷):不久,一会儿。而已:罢了。何乃:何况是,岂只是;为什么竟。何其: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既而:随后,不久。既且:又又。见于:被。可得:可以,可能。可以:可以用来,足以用来;可以,能够。乃尔:居然如此,竟然如此,这样。且夫:再说,而且。然而:这样却;但是;(既然)这样,那么。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是故:所以,因此。 是以(以是):所以,因此,因而。庶几:或许,可能;差不多;

7、但愿,希望。虽然: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所谓:所说的,所认为。所以:的原因,之所以,为什么;用来的方法,用来的东西,是用来的,用来的地方,用来的人(事),靠它来的。往往:处处,到处;常常。谓之: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做。居无(亡)何(无几何):没有多久,不久,一会儿。毋宁,无宁:宁肯,宁愿;莫不是,不是。无所:没有什么人(或物),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地方,没有什么办法,没有条件。无以为:用不着。无以: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不能,无法。毋(无)庸:不用,无须。无由:不可能,无法,无从。相率:竟相,一起。相与:互相,相互,彼此。;同你;一起,共同;相处,相交。向使:假

8、如,如果。一何:多么;为什么那么。一切:一律,一概;权宜,暂且。以故:所以。以故:因为所以。以为认为是,把当作;让作,任用为;用做,把作(为)。以为:认为他(它)是,认为;用它来。以至于:一直到;结果。因而:据此而,借此而,因此而;因而。于是:这时候,在这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这个原因。之谓:叫做,就是,才算;这就叫做;就是,说的就是。至于:到了,一直到;竟至于,结果。自非:如果不是,除非是。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何所?所的是什么?奈何?怎么办?为什么?如何?奈何?拿怎么样呢?孰与?与相比,哪个?安乎?怎么呢?独耶?难道吗?何为?为什么?何哉?怎么能呢?何为?干什么呢?何之有?有什么呢?如之

9、何?怎么能呢?何其也!怎么那么啊!直耳!只不过罢了!何如哉?该是怎么样的呢?无乃乎?恐怕吧?得无乎?该不是吧?庶几欤?或许吧?与其孰若?与其,哪如?其其也?是还是呢?与?抑与?是呢,还是呢?盍矣(与)?为什么(不)呢?有者:有人2.常见文言倒装句对译定语后置句:中心词+定语+者=定语+之+中心词。例句:求人可使报秦者=求可使报秦之人=寻找可以出使通报秦国的人。中心词+之+定语+着=定语+之+中心词例句:四方之士之来者=来之四方之士=来归顺的四方的士子宾语前置句:主语+宾语(疑问代词)+谓语(介词)=主语+谓语+宾语。例句:子何恃而往?=子恃何而往?=您凭什么而前往?主语+否定词+宾语+谓语=主

10、语+否定词+谓语+宾语。例句:时人莫之许也=时人莫许之=当时人没有谁赞同他这种说法。3.文言文翻译歌决: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1.词类活用知识考查(1)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2006 年全国卷)“欲“,要注意其处于“见“的宾语的位置上,活用为名词,译为“贪欲之事“.(2)而其弊常丰缛而寡实。(2006 年湖南卷)但它的弊病常常(在)词藻华丽缺少实际内容。寡实(寡,形容词用作动词,缺少;实,形容词用作名词,实际内容)(3)夫食为民天,民非食而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

11、相存。(2006 年湖北卷)吃饭是老百姓最大的事,老百姓没有吃的就无法生存了。三天不吃粮食,父亲和儿子就不能保全。“粒“应该作动词解,为吃饭、吃粮食之意。(4)光武难其守。(2006 年天津卷)光武认为防守河内很难。难,意动用法,认为很难。(5)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2006 年天津卷)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降,使动用法,让投降。2.古汉语特有句式的考查(1)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2006 年全国卷)季布更加闻名的原因,是因为曹丘传播了它呀。用“者也“为标志的因果关系的判断句,这个句式特点要译出来。(2)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2006 年浙江卷

12、)我被小虫咬得难受,(你)赶快起来拿蜡烛来照照!用“为所“作标志的被动句,其他语言标志的以及无标志的被动句,在翻译时都要给予注意。(3)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2006 年全国卷)从县令升任京城附近的大郡长官,近代从未有过这样的事。“未之有“,宾语前置,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用法,依“未有之“的顺序来译。这是文言文高考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倒装句,还有一些其他的类型,复习时都要给予注意。贯文言文翻译时,还会遇到一些修辞现象、委婉说法、用典用事,翻译时要灵活处理,以使译文明白、贯通。(1)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2006 年湖北卷)在朝廷当官,不知道有战场上的危急。“庙堂“在这里代指朝

13、廷。岳阳楼记中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2006 年四川卷)我这个人不合礼义的俸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万钟“,指高官厚禄,鱼我所欲也中有“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中学课本,过秦论)如果硬译为“一个男子犯上作乱,七座庙都被毁坏了“,就与文意大相径庭。“一夫作难“是用典,译为陈涉起义即可;“七庙“是借代,代指整个秦王朝。总之,类似这种语言现象,诸如:藩篱(边防)、布衣(平民)、三尺(法律)、会猎(会战)、更衣(上厕所)、山陵崩(死)、填沟壑(消灭)、金城千里(钢铁般城防),如果照直译出,反而不顺,甚至与原意不符。这时就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灵活翻译,以使译文前后衔接,上下贯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