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_姚本先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6510572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79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_姚本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_姚本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_姚本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_姚本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_姚本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_姚本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研究? ? ? 年第?期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安徽师范大学妇匕本先一、思维与问题意识思维是人脑反 映事物的一般特性和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以及以已有知识为中介进行推断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概括性和间接性是其 主要的特征。由于思维总是与问题联结在一起,而 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所 以,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为,问题性也是思 维的重要特征之一?。思维的问题性表现为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 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 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 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 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心理学研究

2、表明?意识到 问题的存在是思 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当个体活动时感到自己需要 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时候,此时的思维才算真正发动,否则,思维就难以展 开和深入。因此,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思维,体 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而强烈 的问题意识,又可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 去发现 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一般说来,显而易见的问题无须发现,难以发现 的是蕴含在习以为常现象背后的问题,所以,发 现表现为意识到某种现象的隐蔽未解之处,意 识到寻常现象中的非常之处。从这个意义说,发 现问题是思维活动中解决问题的关键。有些心?理学家认为,科学上

3、很多重大进展与发明创造,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毋宁说是问题 的寻求者促进的?。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自由 落体定理”的科学修正,无疑证实了这一点。由此可见,问题意识不仅体现 了个体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也反 映 了个体思维的独立性和创 造性。正是这种思维的品质使个体可以不断质疑 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 而推动个体创造力的发展。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乃至整个认识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实际课堂教学 中,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掌握知识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从某种角度来说,教学 过程就是师生双方不断发现 问题、提出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开他们心

4、智的大门,使之从有疑到无疑再产生 新疑,与教学的这一过程是一致的,其主旨都在于发展学 生的智力、丰富学生的知识。二、中外教育家关于培养学生问题套识 观点与思想的考察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为中国历代 的教育家所重视。早在两干年前,孔子就要求 自己和学生“每事间,?,他高度评价了 问题意 识在思维和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认为?“疑是 思之始,学 之端 ,?。他既重视学,又重视思,要 求学思结合。他说“学 而不 思则阁,思而不学则殆,?,认为“多闻阀疑,多闻胭殆”?,这就是说既要多闻多思,又应有存疑的精神,不要盲目相信,随时发现 问题。进而,他在所谓君 子“九思”中提出“疑思 问 ,?的主张。后来

5、他的学生子夏又发挥了这一思想,提出“博学、笃志、切间、而近思 ,?的命 题,把“学一问一 思”的规律 明确地概括起来。到 了孟子,又把孔子的思想推进了一步。孟子特别重视和倡导 人的怀疑精神,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汉初淮南王刘安主持所作的淮南子指出?“文王智而好问,故圣?武王 勇而好问,故胜”,可见善问好问是取得学 习成就的主要方法和途 径。而东汉的王充更是 坚定地认为“不 问不识,?。唐代的韩愈在师说中谈及教师的职责时,也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把教师为学生解难释疑看作是一大任 务。宋代的学者则发表了许多精辟而全面的论 述。理学创始人之 一张载认为,“义理有疑则灌去旧

6、见,以来新意,?,只有怀疑,才能摒却陈旧、创造新意。他说?“可疑 而 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从 中可见他对学习中怀疑精神和 问题意识的重视。而对从习以为常的现象背后意识到 问题的存在倍加推崇,认为“于不疑处 有疑,?学?方是进矣嗯。理学大师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这是对学 习中问题意识非常 科学而辩证的阐述。稍后的著名学者陆九渊的观点则更精妙。他说?“为学 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明代的陈百沙对 此也有己见,他在与张廷实书中写道?“疑者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更无别法也”,此处的“觉悟”可作“灵感、创造性思

7、维”解,“疑”与“觉悟”被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清代的教育家王绮在实际教学中也非常重视对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他“为弟子讲授必时时洁问之,令其善疑,诱以审问 ,?。到 了近代,著 名教育家陶行知又用十分生动简练的语言概括 了 问题意识的作用,他在一首诗里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 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 问。智在间得巧,愚者间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咐。在国外,目前已形成 了一组现代教学方法 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探究一发现式”教学方法群,这一教学方法群形成的基础始于杜威的探究学习和反省思维以及间题的提出和解决等主张,而布鲁纳发现学则为这一方法群的兴盛提供了最直接的典型模式。半个多 世纪

8、以来,这一教学方法群不断包容接纳,日渐兴盛,终成现代国 际上,尤其是西方诸国最 牢固且最庞大的教学方法群。归纳起来看,此方法群的共同主 张是让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开展探究发现 活动,培养问题意识,着眼于 学生心 智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尤其是创造性能力培养。占甲三、课堂教学 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积极意义?一?培养学生的间题意识,有助 于发挥学 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 习兴趣和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和配合,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实现。教师对学生 问题意识的培养,使他们带着富有趣 味和价值的疑难问题去学 习,就可以使他们启动思维,活跃思想的积极性,探究知识的奥秘,从而积极主动地完成学

9、习活动。另外,当学生怀着强烈的间题意识进行探究和发现时,可以 从具有挑战性的刺激性的创造中获得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这就有助于 强化求知欲和学习兴 趣,增强学 习的积极主动性及其内在动机。显 然,问题意识对学 生学习的不叙影响效果,往往是教育者单纯的说教和知识传授所不及的,它可以直接演化为学习者的动机和热情,实现 教学过程主体作用的发挥。?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 于锻炼学 生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创造能力发明创造是科学研究的灵魂,而 一切发 明创造都始于 问题的发现,这正如苏格拉底所言?“间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 的诞生”。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个认识过程,学生在这个认识过程中,有不同程

10、度的探索、发明和创造活 动。因此,具有强烈的间题意识是必不可少的。从人才成长 的规律与教育实践来看,那些富有 创造才能的学生,也就是那些具有强烈问题意 识的学生,他们大多有好问、多问、深问、怪 问的思维品质。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改 变学生总是围绕教师、教材、书本转以及迷信 权威和安于现状的学习态度和 习惯,从而突破 思维惰性与定势的局限,发展求异思维和创造 思维,为提高创造能力奠定基础。科学家贝尔?。纳说?“构成我们学习的最大障碍不是未知的东 西,而是已知的东西 ,?,它启示 人们应摆脱已有知识的局限性,敢于、善于探索和创造。我 国地质学家李四光也曾对他的学生说过? “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

11、以我很希望都取得一种怀疑 的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说所压倒,?。所谓怀 疑的态度不就是问题意识吗?当学生在学习中具有问题意识时,就不会迷信权威、书本和教师的绝对正确性,就能在现有知识经验的基础 上,经过独立思考,对一些非科学、伪科学的知识进行大胆的质疑,并勇敢地探索科学的结论。而这正体现 了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 活跃课 堂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众所周知,课堂气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 育心理学认为,构成课堂教学气氛有三方面因 素?教师的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思维状态,以及教学内容的情感基调。如果教育者能够认识到青少年儿童具有好奇、好问探究的认知特 点,在教学

12、中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就可以有效抓住学 生 思维活动中的热点和焦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 学 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 性、主动性,就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双方 都处 于紧张而又轻松的愉快情境之中。反之,如 果教师无视学生的问题意识,不考虑他们的思维状态和求知欲,那么就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 思维积极性。成功的教学经验表明,把学生的 问题意识引入教学之中,有利于活跃师生双方的思维活动,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有助 于优化和改善课堂的教学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学 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探究过程。学 习过程的探究活动?

13、亦可称发现 活动?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也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取知识的一切步骤。这无疑需要问题意识的参与,否则就无法进行任何形式的探究与发展。而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可以驱使学生不断地发现 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只有通过解决间题的练习方能逐渐学会发现探究的技巧和方法。布鲁纳认为,越是在这方面有经验的人,越能把学习归 纳成一种探究,越能形成探究的态度?亦即间?题意识?,越会坚信自己有所发现的能力。因此,可以肯定地说,经常加强对学 生 问题意识的培 养,必然会提高学生学 习的能力与学习的技巧。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四、教学中如何实现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一?、加强 双

14、基训练,为学生 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必 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双基训练是问题意识产生和培养的必 要前 提和基础,缺少相应的知识经验,问题意识必然贫乏。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要的是 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间题意识 的培养才有可能。另外,引导学生观察,提高观察能力,对问题意识的培 养也是很重要的。间题的发现 既可以由教学 内容引起,也可以由观察大量的现象引起。学生通过观察学习,会发现许多和原有知识经验不一致或相矛盾的现象,使头脑里经常带着“为什么”。同时,通过观察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开发他们的直觉思维,有利于学生 问题意 识的培养。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学也是培养学生 问题

15、意识的一种基本训练。自学能使学生主动 学习,独立 思考,钻研问题。善于自学就能活跃 思维,增长知识,发展能力。自学往往是求知欲驱动的,而求知欲又是从“问题”开始的。?二?创造优良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适宜的环境 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能 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青少年学生天性好奇心重,求知欲旺盛,这正 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学活动应顺应这一规律,充分爱护和尊重学 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要 保持平等、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让他们充分披露 灵性,展 现个性。为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兴趣

16、,启发诱导学生积 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这是为学生 问题意识培养创设良好环境的重要一 环。北京八十中学优秀教师宁鸿彬,对学生有“两欢迎、三允许”,即欢迎质疑,欢迎 争辩?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此举 充分体现 了这一思想。这实质上也是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具有一个积极而合理的评 价,建立这样一个积极合理的基本评价准则,不仅会调动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还有利于 问题意识的发展。?三?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为学生 间题意识 的培养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法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 及培养,不仅有赖于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以及适宜的环境和气氛,而且还要依靠科学的教学方法和 教学技巧。有的人认为,培养学 生 的间题意识,只要多 问几个“为什么”就能达到 目的,于是在短暂的时间里给学 生提很多问题,这实质上 仍然是“填 鸭式”的满堂灌,毫无 意义。只有科学地设置问 题情境,适时、适量、适度地处理好问题材料,使学生进入适宜的教学状态,才能有利于 问题 意识的培养。要做到这一点,至少应考虑 到 问题设置的“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