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401744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234.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新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新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新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新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辅导主讲人: 荣复康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生导师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辅导我国教师法规定:申请获取教师资格,必须通过国家教师 资格考试。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由国务院规定。 关于教师培训的问题 一、教师培训工作全国从1997年正式启动.我省每年 四门课程平均及格率是90%. 二、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1、教师职能的变化: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 未来的设计者、学生智力资源的开发者、学生人生的榜样。 2、教师的素质要求: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品质与能力;广博与精深的知识结构;多方面的能力。 3、青年教师的岗位培训的目标与要求掌握教育科学的 基本知识并且能灵活应用

2、之。 4、在学习考核方面,有一个最低要求和一个最高要求。前 者要求掌握教育科学的基本知识与原理;后者要求思考教育 工作当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及解决对策与操作要求。 5、教学方法:案例分析、互动式教学、反省式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讲授提纲 一、学习的主要任务 1、揭示大学生成长的心理现象与规律 ; 2、揭示教师教书育人的心理现象与规律 3、揭示教师自身 心理活动以及对教育工作的自我监控规律 二、学习的主要内容 1、高等教育心理学与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常识 ; 2、大学生学习心理活动与规律 ; 3、高校教学心理现象与规律 ; 4、高校 品德教育心理现象与规律 ; 5、高校教学设计与测评 心理规律 ; 6

3、、高校教师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三、学习的目的与 结果 提高高校 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 和水平,通过 国家高校师资师资培训资格证书 的考核 ,胜任高校 教育教学工作。 教育心理学总评价目标1、 能正确识记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 能准确理解并掌握教师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教学设计与测评的基本原理。 3、 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的有关概念、原理和方法,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解释、说明和辨析。 4、 能综合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高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般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主张和分析依据,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新教材的逻辑体系(五个模块):A 1

4、2章 概论B 38章 大学生学习心理C 912章 大学德育心理D 13章 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E 14章教学成效测量与评定B、C、D三个模块肯定会有大的思考题新教材的几个特点:1、增加了一些新理论。如2、3、4、8、11、13章等均有些新理论新内容。2、有案例与小资料便于阅读理解。3、每章前面有提示,便于学习者掌握要领。4、课后有习题便于复习思考。对学习者的几点要求:1、认真掌握理论,用教育心理学理论充实武装自己。不能以干代学,或者忽视教育理论学习2、边学边思考,密切联系实际,特别是反思、交流自己的教学工 作及其学生辅导工作的实际。3、学习的最低目标是通过资格考试,但希望在此基础上,促进相关课题

5、的研究。第一章 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心理学 基本结构: 第一节 学科研究对象与内容 1、 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界定 2、 高等教育学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3、 高等教育学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4、 高等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意义第二节 高等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历程 1、学科的起源 2、中国古代教育心理学思想的沿革 3、西方教育心理学思想的沿革 4、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第三节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5、教育性原则第三节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研究原则: 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育性

6、原则 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调查法 4、个案法 5、测量法学习要求: 通过学习能够熟悉与理解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 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法等基本概念。 3、 能够用实例说明教育心理学对高等教育的作用。 4、 能够分析教学过程的构成环节及心理学在各环节中的作用。 5、 结合高等教育实际,按实验法的要求,就高等教育的某一问题 做一个实验设计。 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 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的影响。实验措施称为自变量,由此 产生的变化称为因变量。在高校教学当中,某教师要培养学生的 元认知,并想了解这种措施的效果。于是对A班学生讲授并

7、训练他们的元认知,对B班学生则不作这项教学活动。经过 一段时间,进行测试,看看两班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本讲知识点: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高等教育心理 学的主要内容、桑代克、科学教育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维果斯基、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实验法、 个案法第二章 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一、心理与行为的一般常识 1、人类心理现象包括的主要内容,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近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及基本观点。 2、 理解心理学、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 个体心理、群体心理、意识、无意识、行为等概念。 3、 举例说明心理学对教育工作的作用。 如,在教学过程中,教

8、师了解到学生的认知心理活动过程, 就能采取科学而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对学生实施教学, 促使学生顺利完成知识的获得、转化与评价活动。二、高校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1、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一特点 2、不同阶段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3、高校教育要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学习要求:1、能够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活动与内在规律有初步的认识2、能够认识到教育活动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3、能够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所认识以提高教书育人的 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本讲知识点:人类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心理与行为的关系、高校学生 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不同阶段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第三章 高校学生学习心理概述 主要内容: 1、 了解

9、国内外心理学家对学习及其分类的主张。 广义的学习是指:有机体由后天获得经验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和行为倾向的变化。经验是学习的必要条件。 联结主义: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认知主义:学习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与重组 人本主义:学习是一种自发的、有目的的、有选择的自我实现的过程 学习包括:广义的学习、次广义的学习、狭义的学习 2、学习的层次 加涅:学习八层次 霍兹兰:四类学习 3、学习的类型 布卢姆:三种目标的学习 加涅:五类结果的学习 冯忠良:三种经验的学习第二节 学习理论的主要理论范型与观点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理论;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学习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学习理

10、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格式塔学派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识结构发现理论奥苏波尔的认知结构同化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罗杰斯、马斯洛的学说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观察学习与替代强化学说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加涅学习具有串行与并行处理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皮亚杰、维果斯基、布鲁纳、维特罗克的知识观、学习观与学生观 学习理论是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描 述或说明人类和动物学习的类型、过程,以及有效学 习的条件。 学习理论主要分为三大理论体系: 行为主义:把学习看作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建立(S -R),尝试错误的过程(试误)。其中又分为古典制 约( 代表人物为Ivan Pavlov及John Watson)

11、 及操作制约( 代表人物为桑代克和斯金纳)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对情境的理解或顿悟,是认知 结构的变化。 人本主义:人是因为需求而学习。此主义从全人教育 的观点来谈学习。主要有三大人本主义心理学者: Maslow、Combs、Rogers。 从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 前两大主义体系有接近的趋势。如加涅的累积学习论 (Theory Of Accumulative Learning)和Bandura的社会 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被认为是前两大主 义的兼容并蓄。班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1913年2月21日1999年9月13日)是 美国教育心理学

12、家,突出贡献是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掌握学习理论。 1913年2月21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935年获得宾州大学理学硕士学 位。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包涵认知、情感和技能领域的知识。1960年 代他在芝加哥大学工作期间,写了两本重要著作人类特性的稳定性与 改变和教育目标分类学。 教育目标分类学 认知领域 知识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评价 情感领域 接受 反应 评价 组织 内化 修改后的分类可以帮助教学设计者和教师编写和修改学习目标。 重要著作 人类特性的稳定性与改变 教育目标分类学 人类特性和学校学习(1976年) 加涅,或译作盖聂,(Robert M. Gagn1916年8 月21日2002年

13、4月28日),美国教育心理学家 ,以提出学习的条件著称。 生平 1916年出生于麻萨诸塞州,1933年进入耶鲁大 学主修心理学,1937年毕业后又进入布朗大学 ,1940年取得心理学博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 战 期间在美国空军从事飞行心理学研究,1969 年以后一直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任教。 加涅受 过严格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训练,又深受信息 加工心理学的影响,建立起一个能够解释大部 分课堂学习的学习理论新体系。学习结果(Learning Outcomes)分 类理论 言语信息(Verbal Information) 智慧技能(Intellectual Skills) 辨别(Discriminati

14、ons) 具体概念(Concrete Concepts) 定义性概念(Defined Concepts) 规则(Rules) 高级规则 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 动作技能(Motor Skills) 态度(Attitudes) 教学过程九阶段模型 这是加涅另一项重要的贡献。 引起注意(Gain attention) 告知目标(Inform learner of objectives) 提示回忆原有知识(Stimulate recall of prior learning) 呈现教材(Present stimulus material) 提供学习指导(Provide

15、learner guidance) 引出作业(Elicit performance) 提供反馈(Provide feedback) 评估作业(Assess performance) 促进保持与迁移(Enhance retention transfer)比较联结学习论与认知学习论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联结学习论认为学习是行为的变化,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的 反应习惯。学习的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头脑中主动地 形成认知识结构的过程,有机体的学习依赖与它从记忆中抽取 的认知结构与当前的刺激情境,学习受主体当前的预期所引导, 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联系:两者都试图用一定的理论来解释学习的实质与过程,

16、 一个侧重于学习行为的变化,一个侧重于学习的内部活动, 两者可以相互补充。 4结合所学教学科,谈谈现代认知学习理论对高校教学工作 的指导作用。 现代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主动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的 活动与过程,主要的理论观点有:学习包括获得、转化与 评价三个过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 一般理解;学生进行的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学习事件是 学生内部的加工过程。接受学习(Reception Learning)指学生将教师呈现 的材料作为现成的定论性的知识加以接受、内化 的一种学习方式。 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相对。接受学习的历史非常悠久 ,且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直到20世纪,美国兴起进步主 义教育运动,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