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方案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206493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2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1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1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1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1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方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前前 言言为了进一步加强国家级公益林保护与管理,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促进武山县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严格规范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使用,武山县林业局抽调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编制组,编制人员在对该县森林资源、自然、社会、经济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了解的基础上,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使用的基础数据以省级核查的数据为准;二是要根据国家级公益林的权属构成、分布区域和管护难易程度等情况,合理划定管护责任区,将管护任务落实到各森林经营单位、村集体和具体管护人员,层层签订管护合同,把管护明确到人;三是在划定管护任务时本着集中连片,统一规划的原则。根据甘肃省国家级公益林管护办法(试行)、 甘肃省森林生态效

2、益补偿基金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编制了符合本县实际、可操作性强的武山县 2011 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实施方案。第第一一章章 基基本本情情况况 1.1 自自然然、 、社社会会及及经经济济情情况况21.1.1 自自然然概概况况武山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西北部,东接甘谷,南邻礼县、岷县,西依漳县、陇西,北靠通渭。介于北纬 342510至 345716,东径 1044342至 1050830之间,全县东西长 52.05 公里,南北宽 59.35 公里,总面积 2011 平方公里。(1)地形地貌特征武山县地处陇中黄土高原西南边缘向秦岭北部土石山区过渡地带,渭河从西向东纵贯全境,以渭河为界,渭北属

3、陇中黄土高原边缘区,渭南属秦岭北部土石山区。地势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部低。境内梁峁纵横,沟谷交错,海拔 1365-3120 半之间。由于长期受构造和侵蚀运动的影响,构成了沟壑密集,沟梁相间,山大沟深的中低山丘陵地貌特征。(2)水资源概况武山县处于黄河一级支流渭河上游。主干河流自西部鸦儿峡进入县境,流经桦林、鸳鸯、山丹、城关、东顺、龙泉、洛门等六乡(镇),由东旱坪出境入甘谷,全长 48 公里。渭河一级支流有榜沙河、漳河、山丹河、大南河、聂河、马河、鲁班河、响河等八条,河流总长 198 公里,全县沟壑密度2.03 公里/平方公里,平均流量 6.9m3/s,是渭河上游水源的重要汇集区域。(3)气候县内

4、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无严寒,夏热无酷署。极端高温 37,极端低温-17.5,年均气温 9.8,年均日照时数 2501.1 小时,0的活动积温 3749.0,10的活动积温 3071.8,平均无霜期 183 天,最长 215 天,最短 157 天,降水变率大,最多年份 640.1mm,最少3242.7mm,年均降水量 486mm,多集中在 7、8、9 三个月,且地域分布不均,西北部降水稀少,东南部较多。()土壤县内土壤主要以褐土为主,分布于海拔 1900-2400m 之间,1800m 以下主要为黄绵土;海拔 2400m 以上为棕壤,分布于南部土石山区;河谷川台地主要为淀土,是灌溉农业的

5、主要土壤,另外还有红土和少量高山草甸土及盐化潮土分布。1.1.2 社社会会及及经经济济情情况况武山县行政区划 15 个乡(镇),344 个村委会,总人口 44.23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36.9 万人。2010 年国内生产总值 82225 万元,农业总产值15438 万元,其中林果产值 329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450 元。由于全县山区面积占到 84.5%,94.2%的耕地为山旱地,且“十年九旱”,水土流失严重,被列为国家级扶贫国家级县,仍属于一个低收入的农业贫困县。1.2 森森林林资资源源概概况况根据二类林调资料和森林资源分类区划界定统计,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44 万亩:有林地 67.

6、7 万亩,灌木林 49.6 万亩,未成林造林地 6.7 万亩,疏林地 6.8 万亩,苗圃地 0.2 万亩,宜林地 13 万亩,森林覆盖率 37.5%,活立木蓄积量 234773m3。公益林区划面积为 118.4 万亩,其中:有林地 65.8 万亩,疏林地 6.8 万亩,灌木林地 45.3 万亩,未成林地 0.3 万亩,苗圃地 0.2万亩。全县 2010 年区划界定公益林面积共计 901948 亩,占全县林地面积4的 63%。公益林中,有林地 478836 亩,占林地面积的 71%;疏林地 31655亩,占林地面积的 47%;灌木林 391457 亩,占林地面积的 79%。这次区划界定公益林面积

7、 901948 亩均为水土保持林。1、按公益林事权等级分国家级公益林面积 901948 亩按地类分:有林地 478836 亩,疏林地 31655 亩,灌木林地 391457 亩。按权属分:国有 450480 亩,集体 451468 亩。2、按工程区分天保工程区外国家级公益林 672890 亩按地类分:有林地 416642 亩,疏林地 30111 亩,灌木林地 226137 亩。按权属分:国有 317230 亩,集体 355660 亩。天保工程区内国家级公益林 229058 亩按地类分:有林地 62194 亩,疏林地 1544 亩,灌木林地 165320 亩。按权属分:国有 133250 亩,集

8、体 95808 亩。3、按生态区位分江河两岸国家级公益林总面积 107994 亩按地类分:有林地 107994 亩。按权属分:国有 14238 亩,集体 93756 亩。水土流失严重区国家级公益林总面积 793954 亩按地类分:有林地 370842 亩,疏林地 31655 亩,灌木林地 391457 亩。按权属分:国有 436242 亩,集体 357712 亩。54、按公益林保护等级分:国家级公益林一级 107994 亩,其中:国有 14238 亩,集体 93756 亩。二级 762299 亩,其中:国有 420644 亩,集体 341655 亩。三级 31655 亩,其中:国有 15598

9、 亩,集体 16057 亩。全县共纳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的国家级公益林面积共 68.9万亩,占全区国家级公益林认定面积的 76.39%。按生态区位江河两岸:总面积 10.8 万亩。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国家级公益林面积 58.1 万亩。按权属国有:31.9 万亩,占 46.29%;集体:37 万亩,占 53.71%;按林种水土保持林 68.9 万亩。按地类有林地:42.97 万亩,占 62.36%;疏林地:3.01 万亩,占 4.37%;灌木林地:22.92 万亩,占 33.27%。境内植物种群较丰富,现有乔灌木 42 科,60 属,约 160 种,植被水平及垂直分布比较明显,属针

10、阔混交的森林植被向半干旱草原植被过渡带。天然乔木主要为华山松、山杨、白桦、椴、漆树等;灌木主要有沙棘、棒子、胡颓子,忍冬、柠条等;草本主要是菊科及禾本科植物,植被分布的6主要特征是南多北少,渭河南部植被良好,林相较好,渭北植被稀疏,且分布不均,林相残破。人工造林树种主要有落叶松、油松、刺槐、侧柏、山杏及苹果、梨、桃等经济树种。食肉目犬科的狼、豺、狐;熊科的狗熊;猫科的金钱豹、猞猁;鹿科的林鹿、马麝、褐鹿、跑獐、白唇鹿;鸟纲有雁形目的绿头雁;鸡形目雉科的马鸡、石鸡、红腹锦鸡;雀形目鸦科的喜鹊、麻雀、乌鸦、山雀、雁雀、家燕;爬行纲有鳞目的麻蜥、草蜥、高原蝮、竹叶青、烙铁头、游蛇、赤练蛇等毒蛇;以及

11、有尾目的山溪鲵(小娃娃鱼)等。1.3 补偿补偿范范围围、布局和、布局和规规模模根据生态优先的原则及武山县的实际情况,补偿生态公益林的布局为渭河两岸的水土保持林和黄土沟壑地区的水土保持林,以集中连片、统一规划,国家级突出为主。武山县纳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的国家级公益林面积为 68.9万亩,实施范围涉及全县 15 个乡镇、3 个国有林场。详见表 1-1 武山县国家级公益林布局表。7武山县国家级公益林面积布局表面 积 单 位合 计有 林 地灌木林地疏 林 地桦林17038115694614855榆盘28788262261878684 咀头21250178827742594鸳鸯209131876

12、52148高楼5432634720163533253山丹2482024820 城关2067920679 洛门3976439764 8马力42680391073573滩歌2385820977 2881龙台442927641665 四门16544488494432217温泉32025 32025 杨河1347162612845 沿安9312 9312 南山29865514753713706414054君山12366112951071 马河80858085 合计689003429700229192301111.4 实实施施情情况况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启动来,在省林业厅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为进一步

13、加强国家级公益林的建设和保护,我县相继制定了相关规范性文件及制度,成立了管理管护机构,新建管护房、围栏,维修林道,完成历年补植任务,保证了国家级公益林的建设质量,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的各项工作稳步开展,管护队伍素质和保护管理水平明显提高。通过封、造、管等措施,全县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公益林生态功能逐渐恢复并发挥良好,国家级公益林安全保护体系初步建成。1.4.1 主主要要做做法法回顾几年来生态公益林建设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规范制度、加强管理、强化监督。( (一一) )规规范范制制度度, ,确确保保重重点点公公益益林林管管理理依依法法有有序序制度的建立是做好国家级公益林建设的

14、前提。首先是建立县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其次,根据甘肃省重点公益林管护办法修定武山县重点公益林管护办法及武山县国家级公益林管护细则,对全县重点公益林区划、建设和管护等作出了更加科学可行的规定。第三,根据甘肃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和武山县实际,修定了武山县国家级公益林资金管理办法,对生态公益林补偿范围、标准、对象、使用、申拨、核算、监督、检查和责任等内容进行了更明确的规定。第四,修定了武山县国家级公益林管护人员考核奖惩办法,细化了护林员招聘、考核、管理。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确保全县国家级公益林管理有法可依、有序可循。( (二二) )加加强强管管理理, ,确确保保国国家家级级公公益益

15、林林各各项项管管理理措措施施的的落落实实建立和完善管护体系是落实补偿制度的根本,是生态公益林建设成败的关键。县林业局与各乡镇、各林场,签订了国家级公益林管护责任书。10护林员一年一考核,一年一聘用,实现了“四统一”:即统一着装、统一胸牌证、统一办理手机短号、统一巡山日记本。县公益林工程服务中心不定期进行抽查,对工作不称职的护林员及时清退。另外加大宣传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这些管理措施,确保了各项公益林管护任务的真正落实,形成了“财政管钱,林业管事,县乡管人,护林员管山”的良好管理格局。( (三三) )强强化化监监督督, ,确确保保资资金金使使用用规规范范我县将保证资金安全运行的原则贯穿于资金

16、管理的始终,由于机制健全、运作规范,保障了补助资金的安全运行。一是严格执行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并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细则。二是采取建立工资账户、张榜公示等公开透明的方法,确保管护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对补偿基金实行专账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并依据公益林管护大队对公益林管护的检查验收情况、管护人员的出勤情况所出具的通知书,兑现补偿。三是通过采取招标制和政府采购等方式,有效堵塞了资金使用和管理上的漏洞。四是加大了资金监督检查力度,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1.4.2 取取得得的的成成效效我县自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以来,经全县上下 4 年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一) )公公益益林林管管护护制制度度不不断断完完善善, ,管管理理手手段段明明显显加加强强。 。(1)建立了严格的国家级公益林管护制度。根据国家林业局和财政部的要求制定了国家级公益林管理、管护核查和绩效考核等办法,确保公益林管护工作规范运行。(2)层层落实了管护责任制。成立了领导小组,层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