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F银行济南分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优化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46199965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F银行济南分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HF银行济南分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HF银行济南分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HF银行济南分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HF银行济南分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F银行济南分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F银行济南分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优化(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F 银行济南分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优化银行济南分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优化3 恒丰银行济南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3.1 济南分行现状恒丰银行前身为烟台住房储蓄银行,成立于 1987 年 10 月,于 2003 年经过整体股份制改造,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为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设在山东省烟台市。2008 年 6 月成功引进新加坡大华银行为战略投资者。目前,设有青岛分行、济南分行、南京分行、杭州分行等 11 家一级分行,在苏州、绍兴、东营等地设立 12 家二级分行,共 134 家分支机构,并正积极运作北京分行、上海分行等机构的设置,加快推进“全国布局、走向世界”战略目标。目前恒丰银行的组织结构

2、图如图 3-1 所示。济南分行风险管理部门设置由最初只有一个风险控制部逐渐发展为目前由一线经营单位、专业风险管理部门及合规部、审计部三道防线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仍沿用传统的总分行管理模式:分行设立营销部、同城支行、二级分行等业务一线经营单位,负责业务拓展、营销客户,并对信贷项目进行初评;信用审查部作为专业风险管理部门对一线经营单位报送的书面资料进行合法、合规、完整性审查,负责信贷业务的贷前审查;信贷资产管理部,负责贷中风险控制、贷后管理及资产保全管理等;设立信贷审批委员会,信贷审批委员会主任由分行行长兼任,由专业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人及骨干人士组成,负责信贷项目的审批。一线经营单位、专业风险管

3、理部门的风险管理及控制手段基本以业务检查与合规管理为主,在信贷风险控制方面也釆取了一些措施,如开展重点领域风险排査,发布风险提示,制定“红线铁律”和“行为禁令” ,警示违规行为,加大处罚考核力度,不断进行业务抽检,开展专项、常规或不定期的检查等。.尽管近年来济南分行的风险控制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总体看,在风险管理方面,一些问题仍比较突出:人员专业能力不足,风险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不够科学,管理体制不能满足风险管理要求;业务流程和内控体系方面还不够完善,操作流程设计不科学,有些制度操作性不强,造成各专业条线之间衔接不畅;缺乏有效的预警机制,事前控制手段单一,风险控

4、制后移;在技术支持方面,信贷风险管理系统不够强大,缺乏有效的风险统计、评估、量化技术等等,以上因素都影响了风险管理防范措施的落实。3.2 济南分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风险防控是信贷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目前经济形势下,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市场风险不断暴露,并对上下游产业链条及区域市场加剧连锁冲击;民间借贷风险不断显现;关联交易、集团客户认定、 “担保圈”贷款的资金链风险,盲目扩张、新上项目及在建工程占比过大风险等,在实际操作中都比较突出。由于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上年末济南分行关注类贷款不降反增,对公各项贷款中,五级分类正常类贷款占比 98.78%;次级类贷款余额占比 0.14%,与年初持平,但关

5、注类贷款余额为占比 1. 08%,较年初增加 0. 2 亿元。在已形成的问题贷款中,存在的问题环节在授信后管理、授信调查、授信审批占比较大:风险形势不容乐观,而济南分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亟需优化,如信贷风险识别手段落后、风险防范预警体系不健全、信贷风险控制和管理手段不到位等。3. 2. 1 信贷风险识别手段落后第一,风险识别的技术手段不足。目前济南分行建立了风险评级系统,风险分类系统,信贷业务管理系统,流程中包括客户调查、审查、出账、押品管理、贷后管理等,但对于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合规管理系统、制度系统等还处于幵发或测试阶段,风险识别、预警分析系统尚未提上日程。一些关键环节还处于手

6、工填报阶段,尚未实现系统流程管理,严重影响信贷风险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即便是目前正在使用的系统也还不够成熟,由于数据来源不完整而导致统计、分析不精确的情况时有发生,亟待优化。第二,信贷业务流程不完善造成操作风险识别盲点。岗位间缺乏有效制衡,贷前调查、审查审批,贷中控制,贷后管理三大条线独立行使职能,实际执行中不能有机结合,形成联动机制,存在互相推诿扯皮现象,缺乏统一的目标和信息沟通,致使风险识别易出现盲点。如:分行实行信贷审批委员会制度,项目审批采取审批委员会投票决策,分行行长对项目准入有一票否决权,虽然有专门的信贷审查委员会集体决策,但依赖于审批人员的主观判断和个人能力,缺乏客观的、科学的量化

7、依据,并没有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或识别措施来衡量其结果的准确性,也不能避免审批人员因不愿承担责任而作出消极的结论;再如贷后管理方面,重贷轻管现象比较普遍,贷款投放规模的扩大和利润的增加,会为济南分行与客户经理带来可观的当期收益,加上贷后管理的难度大,收益小,权责利不对称,贷款收益与损失的确认时间不同,造成客户经理的业务冲动,贷后管理流于形式。但目前流程中没有将贷后管理质量与贷前审查和业务续作有机结合,客户经理缺乏动力和压力的情况下,贷后检查就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无论在问题贷款的差错环节,还是日常操作中差错环节,贷后管理都占有最大比重,而贷后管理在信贷风险管理中作用又非常突出,应高度重视。第三,信

8、息不对称、不及时、不完整使信用风险防不胜防。信用风险识别要求信息完整、准确,还具有明显的时效性,不但需要准确、翔实的数据来源,还须关注某一时点的风险状态,否则,当信息不完整或更新不及时,就会造成很大的风险隐患。如当前集团客户的系统管理判断和认定、额度管理等工作均靠集团客户管理员人工完成,此项业务工作量大且琐碎,由于信息不完整,尤其是跨一级分行业务信息不能共享造成应纳入集团、互保而未纳入现象,而在进行额度分配时需要对所在集团成员逐户查询、计算信贷余额、敞口余额等数据,手工计算也无法保证百分之百正确无误,而目前信贷系统尚未开发完善的集团客户管理功能,影响集团客户识别、认定、额度申报、审批和管理效率

9、;再如,对于企业工商信息联网状况、抵押物存续状态,企业及其主要控制人涉诉情况等,都会因为信息不对称、不及时而给银行带来风险,比如在抵押物存续期间发生査封,根据物权法规定,在查封之后发生的债权不在抵押担保范围之内,就形成脱保,银行如不及时获取最新信息,极易造成风险;另外,在授信审批后,放款前发生诉讼,尽管在合同中约定债务人有义务通知银行,但实践中债务人不履行义务及时通告,而银行一旦在放款前不能及时发现,就会形成凤险隐患,给银行带来风险损失。第四,市场风险管理机制欠缺造成识别能力不足。目前济南分行没有完整的市场风险管理组织,利率或汇率管理根据业务种类的不同分别在票据部,投资银行部和贸易金融部,利用

10、贷款、银承等传统的产品组合为客户规避风险,同时保障银行的利益。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利率风险意识薄弱。长期以来重贷款风险,轻利率风险的思想比较普遍,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分行大部分人仍然存在观望意识,对利率风险缺少积极的应对措施;二是缺乏利率风险规避机制。表内资产结构单一,制约了资产负债结构的调节能力,也限制了表外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三是缺乏完备的定价机制。贷款利率定价仅停留在与客户协商,或由相关部门统一定价,讲究高收益而忽视风险,未将客户进行细分而釆取不同的定价策略或制定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四是缺乏市场风险管理人才。分行目前的利率管理人员只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11、,对市场风险的识别能力明显不足。3. 2. 2 信贷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缺乏第一,外在环境变化快,信贷风险防范压力巨大。当前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面临的外部形势复杂,不确定因素多:全球金融危机仍在加深和蔓延,金融体系的损失仍将不断暴露;国内经济运行虽然相对较好,但经济下行后的低位徘徊将延续相当长时间;电力、石油等行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纺织、煤炭、有色金属等行业信贷资产质量持续恶化,银行面临的区域性、行业性风险增大;大额不良贷款去年以来加速上升,关联企业群、贷款互保圈间的风险传递加速,风险传导性和危害性极大,银行集团关联企业群资金链断裂、面临巨额损失的风险加大;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部分房产抵押价值明显降

12、低,部分以土地抵押或土地出让收入为主要还款来源的贷款担保不足,潜在风险进一步放大,上述一系列因素都对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二,缺乏完善的预警机制。一是目前济南分行的风险预警与退出机制,长期以来基本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量化的分析,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有效手段。风险预警信息的釆集分为两种形式,以授信后现场检查为基础,辅助以非现场收集。以上两种形式均以业务经办人员的主观判断为主,获得风险信息的渠道有限,及时性、准确性不足;二是对风险预警的处理程序比较粗放,面对复杂多变的风险形式,对于预警信号的管理措施简单分为预警、减持和主动退出三种方式,没有详尽的应对计划和细化的操作依据;三是预警工作偏

13、重于对单户的管理,从单一客户的层面考虑,对客户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已出现或将要出现的变动因素进行关注,而对可能影响借款人的相关因素,如主要股东、上下游客户、同业竞争者等相关性强的因素,缺乏有机结合,对于可能存在的行业风险也没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一些潜在的风险不能及时发现和应对,从而丧失控制风险和减少损失的最佳时机。3. 2. 3 信贷风险控制和管理手段落后第一,制度执行力不足。济南分行相关风险岗位人员存在有章不循,不尽职尽责的情况,当内控管理要求与存款回报、短期规模增长发生冲突时,个别机构放松和弱化了制度要求,致使风险识别不到位,风险防控流于形式,信贷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存在一些问题。在去年的审计检

14、查中,分行累计发现问题 266 个,其中包括日常贷后检查问题、抵质押物检查、放款审核未落实条件问题、核保核押不符合要求等。这些问题暴露出分行在贷前调查、审查、审批,贷中控制以及贷后检查等内控管理中依然存在很多不足,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现象仍然屡禁不止。主要问题包括:一是授信调查环节,授信资料不真实不准确、授信调査弄虚作假、隐瞒重大问题或风险隐患、人为粉饰授信调查资料等;二是审查审批环节,完整性合规性审查存在严重缺陷、风险未揭示或不充分、向不符合条件企业授信、擅自放宽条件审批、化整为零授信等;三是审批条件落实环节,放款要件未落实放款、未办妥抵质押手续放款、未按要求核保核押等;四是档案和押品管理环节

15、,未对档案押品集中保管、押品未按月对帐按季盘库、或存在非正常出库行为;五是贷后检查环节,检查频率不符合要求、贷后检查内容雷同、审批决议管理未落实、贷款资金监控不及时有效等;六是风险预警不及时、风险隐患隐瞒不报、紧急预警事项未上报、未及时执行处置措施;七是信贷系统数据不真实不准确、各类信息及时性完整性不足等。以上情况时有发生,任一环节出现紕漏都会引起严重风险。从存在的问题占比看,贷款三查环节(授信准入调查、审查、审批,放款(包括核保核押) ,贷后管理)问题集中,如图:第二,风险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足。表现在一是人员配备不足。如分行目前贷后管理部门只有两个人,负责全行近 300 户授信客户的监督与检

16、查,加上对五家二级分行贷后的管理工作,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二是专业性不足。贷后管理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缺乏常年的深入一线的经验和深厚的理论知识,对风险缺乏敏锐地判断和识别能力,专业经验不足,日常工作疲于应付,对重点客户的排查,监控以及实地探访很难完成;三是兼岗现象比较严重,人手少,工作量大,岗位人员疲于应付,如部分二级分行的贷前审查审批人员兼任放款审核人员,不能满足审贷分离、有效制约的风险控制要求,风险管理人员难以在专业岗位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也制约风险管理水平;另外,专业培训少,流于形式,频率低,针对性不足,难以在短期内提高专业水平。第三,在不良资产处置上缺少良策。首贷不良幵始出现,不良资产“不断新增、不断处置”的被动运转模式还没有扭转,授信业务运行环节还存在责任不到位、规定动作不到位的问题,一是在对一些有潜在风险的贷款没有把握好时机及时退出,对资产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二是管理上职责还有不清晰之处,对形成违约或不良的责任认定不清晰,存在推矮现象,丧失资产保全的最佳时机;三是处置手段还比较单一。当前,济南分行不良资产处置主要靠诉讼、核销、重组和转让,在“一户一策” 、方法灵活地化解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