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三单元种群和群落学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088411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3.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三单元种群和群落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三单元种群和群落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三单元种群和群落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三单元种群和群落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三单元种群和群落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三单元种群和群落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三单元种群和群落学案(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种群和群落种群和群落第 1 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感性认知理性归纳(一) 种群的特征1.根据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分别代表的种群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2)年龄组成类型与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的关系(连线):(3)分析下列几种生物分别适合使用哪种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填字母):a.蒲公英 B田鼠 c蚯蚓 d鲫鱼 e蚜虫 f跳蝻适合使用样方法的是:a、c、e、f;适合使用标志重捕法的是:b、d。1.明辨种群特征的四个结论性语句(1)种群数量不等于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强调“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

2、 ,即种群数量多,种群密度不一定大。(2)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在具体环境中的种群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3)误以为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都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只能影响出生率。(4)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但这种趋势不一定能实现,因为还要看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因素,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2.样方法的五个注意事项(1)调查对象要选熟悉的又容易计数的植物,如一般不选丛生或蔓生的单子叶草本植物,而选择个体数目容易辨别的双子叶草本植物。(2)样方法并非只适用于植物。对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或某种昆虫

3、卵也可用样方法调查。(3)选取样方的个数要依总面积的大小而定。总面积大的选取的样方要多些。(4)植物的大小不同,样方面积也应不同。如乔木的样方面积为 100 m2,草本植物的样2方面积为 1 m2。(5)选取样方时,要注意随机取样,常用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二)种群数量的变化2.据图回答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问题(1)图甲中表示种群在资源无限的理想条件下的增长曲线是 a,在资源有限的自然条件下的增长曲线是 b。(2)图甲中曲线 a 的数学方程式为NtN0t,曲线 a、b 之间的阴影部分表示由于环境阻力的存在,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目。(3)由图乙可知,一个种群的K值不是恒定不变的。下列因素

4、中可以使曲线 c 变为曲线 d 的有(填序号)。过度放牧对某种牧草种群的影响硬化地面、管理好粮食对鼠种群的影响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对鱼种群的影响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对本地物种的影响引进某种害虫的天敌对害虫种群的影响3.必明“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三个角度(1)“J”型曲线:前提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曲线特点:种群数量每隔一定时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数学模型:NtN0t(N0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为时间,Nt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2)“S”型曲线:前提条件:受环境条件,如空间、食物、敌害等的制约。曲线特点: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即K

5、值)后,将停止增长。K值: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K值)。4表示K值的四种典型曲线图中 A、B、C、D 时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值,A、C、D时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 值。3突破点(一) 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辨清记牢快得分1判断正误(1)种群的概念及特征一座山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年龄大小、随机分布、种群密度均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提示:随机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近年来我国东部城市人口剧增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过高。()提示:人口剧增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迁入率大于迁出率。种群出生率增加,种群密度一定增大。()提示

6、: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因素很多,如迁入率、迁出率、死亡率等。稳定型的种群数量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稳定。()提示:短时期内可保持相对稳定或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提示:性别比例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橡树种子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是空间特征,由于微甘菊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属于数量特征。()(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提示:对活动能力强和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如蛇)应采用标志重捕法。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

7、要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提示:应该随机取样。2下列为种群数量特征的两个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图 1 中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 bB图 1 中的 c 为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图 2 中丁与图 1 中的 a 表示的含义相同D图 2 中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解析:选 C 图 1 中 a 只影响出生率,b 既影响出生率也影响死亡率,从而判断出 a 为4性别比例,b 为年龄组成,进而可知 c 为种群密度。图 2 为图 1 的变式,图 2 中甲使种群密度增大,应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使种群密度减小,应为死亡率和迁出率;丙只影响出生率,为性别比例;丁为

8、年龄组成。图 1 中 b 为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A 正确。c 为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 正确。图 2 中丁为年龄组成,而图 1 中 a 为性别比例,C 错误。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D 正确。3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 2 hm2(1 hm210 000 m2),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 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捕获数(只)标记数(只)雌性个体数(只)雄性个体数(只)初捕50502822重捕50103218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

9、是( )A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B若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 72D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 125 只/hm2解析:选 D 跳蝻活动范围很小,一般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为:种群数量(N),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初次捕获个体数M 再次捕获个体数n 再次捕获的被标记的个体数m后更难捕捉,即m值减小,N值增大;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32;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 125 只/hm2。利用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误差分析设种群数量为A只,第一次捕获B只并标记,第

10、二次捕获了a只,其中有b只被标记,根据公式 ,得A。由上式分析可知:B Ab aaB b(1)若由于某种原因(如标志物易脱落、被标记个体的被捕机会降低、标志物导致被标记个体易于被捕食、在被标记个体稀少处捕获等)造成b偏小,则A偏大。(2)若由于某种原因(如被标记个体放回后还未充分融入该种群中就再次捕获且在被标记个体密集处捕获等)造成b偏大,则A偏小。(3)若在调查期间,调查区域有较多个体出生和死亡或迁入和迁出,也会造成估算结果5出现较大误差。突破点(二) 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应用 融会贯通保住分) 1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

11、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解析:选 D 根据题图,种群数量约为最大种群数量的 1/2 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有最大持续产量。与甲、乙、丙点相比,在丁点时捕获,捕获后使种群处于最大增长速率附近,能达到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的目的。2图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种群数量达到 e 点对应的值后,种群数量增长率为 0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

12、d 点之后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D若该种群在 c 点时数量为 100,则该种群的K值是 400解析:选 A 当种群数量达到 e 点对应的值(K值)时,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种群数量增长率为 0,A 正确;“S”型曲线自始至终都有环境阻力存在,而不是在 d 点之后才出现,B 错误;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淘汰的个体,C 错误;c 点为K/2 值处,种群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是 200,D 错误。考什么(1)种群数量的“J”型增长曲线和“S”型增长曲线模型(2)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曲线比较(3)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增长模型在生产中的应用以选择题、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学什么

13、(1)理解并区分种群的“J”型增长曲线和“S”型增长曲线模型(2)理解K/2 值和K值的含义(3)掌握“S”型增长模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1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6项目“J”型曲线“S”型曲线增长曲线增长率和增长速率区别K值有无无K值有K值联系两种增长曲线的差异主要是环境阻力大小不同,因而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不同2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分析及应用(1)曲线分析(2)应用b 点的应用消灭害虫应尽早进行,将种群数量控制于加速期(b 点之前),严防种群增长进入加速期对有害生物:严防种群数量达到该点,如灭鼠达到K/2 时,鼠害将难以控制 c 点(K/2 值)的应用 对有益资源:黄金利用

14、点,当资源利用后维持于该点时将具最强更新能力,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对有害生物:限制生存条件,降低环境容纳量,如封存粮食、硬化地面以限制鼠的种群数量e 点(K值) 的应用对有益生物:改善生存条件,尽量提升K值,如建立自然保护区,7保护大熊猫题点(一) 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分析与应用1(2018西安质检)科学家研究某区域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图(其中R出生率/死亡率)。在不考虑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该种群在某年初时的个体数为 100,年末时为 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 20,死亡个体数为 10,则该种群在该年的出生率为 10%B田鼠

15、种群数量在 ad 之间先上升后下降,其中 cd 期间一直在下降C该田鼠种群为“S”型增长,c 点时种群密度最小D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仅由图可知,a、b 两点对应的种群的年龄组成分别为增长型和衰退型解析:选 B 出生率指单位时间内新出生的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该种群的年出生率20100100%20%,A 错误;在 ad 之间,田鼠种群数量先上升后下降,其中 cd 期间R值小于 1,种群数量一直下降,B 正确;该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为先上升后下降,因此不是典型的“S”型增长,且 d 点时种群密度最小,C 错误;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图中 a、b 两点R值相同,且都大于 1,种群数

16、量呈上升趋势,此时对应的种群的年龄组成均为增长型,D 错误。2(2018锦州质检)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乙中种群的K值为 a,环境条件改变可导致K值改变B图甲中 bc 年,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C图乙中第 3 年以后种群数量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D图甲中 c 点和图乙中 c 点对应的年龄组成分别是稳定型和增长型解析:选 C 据图乙可知,种群的K值可以在 ab 之间波动,A 错误;据图甲可知,在 bc 年,种群数量先减少后逐渐增多,并不呈“S”型增长,B 错误;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图乙中第 3 年以后种群数量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C 正确;图甲中 c 点 2,种群数量增加,此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