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超-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3改-申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19647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6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超-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3改-申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杨超-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3改-申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杨超-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3改-申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杨超-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3改-申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杨超-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3改-申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杨超-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3改-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超-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3改-申(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课题题目: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指导老师:指导老师: 申群喜教授申群喜教授团队负责人:团队负责人:杨超杨超团队队员团队队员 :吴建晓吴建晓 吴俊坚吴俊坚 谢骊芳谢骊芳 吕路阳吕路阳2010 年 12 月 20 日2目录【摘要】【关键词】一民族文化认同概述 2二民族文化认同的意义二民族文化认同的意义 3 3三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现状三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现状 6四当今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遇到的挑战四当今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遇到的挑战 8五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特征10六提高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对策六提高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对策123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研究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研究摘要摘要

2、: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便捷化及文化多元化的影响下,民族文化呈现出商品化,展示庸俗化及民族文化价值取向退化等问题;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多样化价值取向问题,物本、器本、神本价值取向的冲突问题,对民族文化认识的迷失甚至是丢弃问题。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提升变得十分重要。对此,如何提升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加强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教育变得十分重要。同时也要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基本理论和规律的探索。关键词:关键词:民族文化;价值取向;多样化价值取向,民族文化认同感;认同教育;一一. .民族文化认同概述民族文化认同概述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而文化认同则是一

3、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本国人民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既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又是使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同时都以“中华民族”作为共同的民族认同。自秦汉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部分少数民族生活在偏远山区,他们在不同的地理、历史环境中发展出了各自独特的文化、宗教和生活方式。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因为相互接触和交流的增加,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宽容就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民族政策一直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过去的十年里新疆和西藏民族问题渐趋明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经济全球化

4、、信息便捷化及文化多元化的影响下,民族文化呈现出商品化,展示庸俗化及民族文化价值取向退化等问题;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多样化价值取向问题,物本、器本、神本价值取向的冲突问题;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冲击下,我国的多民族文化正面临被同化的威胁,而当代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识又仅限于在口头上甚者思想上,并没有真正行动起来,甚至是对民族文化认识的迷失和丢弃。对主流文化认同的弱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中国民族的认同和信心;对西方4文化的认同加强与对传统民族文化认同的减弱,容易导致崇洋媚外心理的滋生及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低落。在这一时代,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意识相对薄弱,我们的祖国正面临着大学生对民族

5、文化认同感流失的危机。早在 1919 年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中里他讲道:“中华民族者,世界最古之民族,世界最大之民族,亦世界最文明最大同化力之民族也。”然而最文明高尚之民族主义者,则以意志为归也。如美利坚之民族乃合欧洲之各种族而熔冶为一炉者也 。即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 , 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于诚 , 合为一炉而冶之 , 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定义。这就是孙中山先生为我们倡导的大中华民族。此外民族多元一体化的观点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民族多元一体化”是费孝通教授根据自己的研究在 1988 年提出的,也是对中华民族特征的科学揭示。他认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是指

6、“它所包括的五十多个民族单元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它们虽则都称民族 ,但层次不同” 。中华民族这种多元一体的特征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方面,中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边疆少数民族对中原文化的向心力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使中华民族由多元走向一体。另一方面,经济交流也使得中华民族由多元走向一体化,沿海地区将先进的技术和人员带到边疆地区,边疆地区则把源源不断的资源贡献给沿海地区,使得全国经济一体化运行。而当代大学生是民族和国家的希望,他们的民族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到其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用的发挥。这就要求我们大学生能够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交融碰撞中有对本民族、国家文化的高度认同,从而自觉地认同中

7、国特色社会主义,树立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和培育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二二. . 民族文化认同的意义民族文化认同的意义1民族文化认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构建和谐社会,都离不开民族文化。中国是一个崇尚和平的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对国家、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5只有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才能更好的构建一个和谐又富有创新力量的社会,营造更加和谐的氛围。各民族之间通过和睦相处、相互学习,以促使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在不断的融合中构造共同的文化载体中华民族,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和谐发展,创建和谐社会发展的氛围。2民族文化认同是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有力措施一个国家的综合实

8、力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政治、军事等硬实力上,更重要的体现在文化软实力方面,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只有精神富裕了,国家才能创新发展,国家才能富裕。人民对本国文化的认同都是基于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人民认同本国的文化才能更好的激发他们的创造和创新能力,进而推动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才能更好的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3民族文化认同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途径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其民族文化认同是基础,只有坚持认同本国的民族文化,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长期共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然会形成由一定社会崇尚和倡导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构成的社会价值认同体

9、系。而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民族文化的认同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它体现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基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民族文化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4民族文化认同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十六大中我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也就是我国在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目标和特征。其中倡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凝结着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和风

10、格,它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结力之中,对民族文化的认同程度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进程。5民族文化认同是推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纽带6通过构筑民族交流平台,各民族之间求同存异,以共同的中华民族认同为纽带进行交流,使得沿海发达地区更多地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关心他们的生活生产状况。并通过一系列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去改善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增进各民族间的情感。在改革开放中,一系列支援西部开发的计划和行动,加强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帮助少数民族地区逐步摆脱贫困。少数民族地区也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和特色资源,积极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在上演一出经

11、济发展大戏的同时,也深化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文化理解和文化融合。这一切,也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和信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6.民族文化的认同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支柱,其思想将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必备条件。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关注,发掘民族文化认同的意义,从而更好的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增加民族文化认同感。7.民族文化认同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社会政治生活领域和人们的精神领域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引发了各种见钱忘义、权钱交易、贪污腐败等丑恶现象,大学生中急功近利、世俗

12、平庸化、进取心下退、自甘堕落等现象并不鲜见,只有加强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才能提升和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最终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8.民族文化认同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面对全球化来势汹汹的局面,只有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大力宣传民族文化的优越性,提升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才能辨别和抵制其他外来文化的入侵,这是迎接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也是我们必须接受的新时期的挑战。9.民族文化认同促使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树立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力量,国家的发展需要他们,因此必须学习这些薪火相传的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在建设有中国特色7的社会

13、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征途上,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也是我国民族复兴的一项艰巨任务。三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现状三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现状为了解当今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状况,我们队全国近 40 所大学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参与本次调查共 489 人,男生 252 人,约占 52%,女生237 人,约占 48%,男女接近 1:1 的比例。在民族方面,汉族学生最多,有436 人,蒙古族学生有 16 人,维吾尔族学生有 11 人,藏族学生有 11 人,满族学生有 2 人,回族学生有 10 人。在学科方面,理工类学生有 215 人,约占总调查人数的 44%

14、,文管类学生有 214 人,仅次于理工类学生,艺术类学生有 60 人。参与调查的大学生来自广东省、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北京市、青海省等省市自治区;参与调查大学生也分别来自汉、回、蒙、维等民族,从参与人数、地区与人员背景结构分析,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和统计意义。经过 30 多年的改革。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体制的变革也引发了利益格局的调整和社会的分化,伴随着复杂的社会矛盾。有旧的制度、体制弊端尚未完全消除而造成的矛盾,也有新的制度、体制不健全带来的矛盾;还有市场经济体制本身所固有的矛盾。这些矛盾容易出现社会的无序和失范现象。对当代大学生来讲,他们最大的困惑是在大

15、学教育中并没有开设有关民族文化学习的课程,而在学习中一味重视技术、技能及英语课程,本次调查显示,仅有 32.4%的大学生认为学习民族文化更重要。对民族文化在认同和学习过程中的不重视,这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漠视,进而导致他们对体制、改革政策、价值观念、国家意识、民族文化认同弱化的倾向。使得现阶段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现状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民族文化认同相对匮乏。在 489 个样本里面,当代大学生群体对自身民族文化认同程度非常满意仅有 17 人,占 3.5%;比较满意的有 75 人,占15.3%;基本满意的 201 人,占 41.1%;比较不满意的有 169 人,占 34.6%;非常不

16、满意的有 27 人,占 5.5%。超过 40%大学生对民族文化认同度较低,仅有 18.8%的学生有较高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从总体上讲,我们可以得出一8个结论:在当代大学生中,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程度还是相对缺乏的,急需我们加大关注度去改变这一现状。表表 1 1 当代大学生对民族文化认知程度的感觉二是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多样化,物本、器本、神本价值取向的冲突问题。大学生不仅在生活习惯中表现出哈日、哈韩、崇欧尚美的现象。外来思想和价值观念良莠不齐,泛滥成灾的商业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文化和行为方式,以及西方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一整套文化模式,冲击着大学生的道德观、生活观、交往观和公平观,侵蚀着传承千年的民族精神,使之对民族文化和既有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